「計算機組成原理」:指令格式

2020-10-25 研芝士

機器語言,是由一條條語句構成的,每一條語句又能準確的表達某種語義(比如某種操作數,參與操作的數,或者其他的信息在何處)。而計算機就是通過連續執行每一條機器語句而實現全自動工作的。所以,人們把計算機執行某種操作的命令,稱為機器指令。而一臺計算機能執行的全部指令集合稱作指令系統。

機器的指令系統,集中反映了機器的功能。一臺機器只能執行自己指令系統中的指令,其他系統的指令它是完全看不懂。因此說,指令系統就是計算機的語言(所以有時候,C語言的程序在不同的機器中結果不同)。所以有條件的話,儘量做兼容機。 指令是計算機運行的最小功能單位,而指令系統是計算機的主要屬性,介於硬體和軟體之間。

指令格式

影響計算機指令格式的因素有:機器字長,存儲器容量,指令的功能。 而指令通常需要反映以下幾點信息:

作何操作

如需要操作,去哪取指令呢?

結果送至何處 - 有無下一條指令?

有的話去何處取?

而一條指令通常包括兩個方面:

解釋如下:

操作碼:表示該指令應該進行什麼性質的操作,如加減乘除,取數,存數等等。通常其位數反映了機器的操作種類,也就是機器允許的指令數(舉個例子,如果操作碼有7位,那麼這個機器最多可以包含2^7 = 128條操作指令)。操作碼也分為定長操作碼(用於指令字長較長的情況如RISC)和不定長操作碼。

地址碼:表示被操作數,操作數,以及操作結果和下一條指令地址(這裡的地址,可以主存地址,寄存器地址甚至是I/O地址)。

根據地址碼中欄位數目的不同,常常分為下列的四種地址碼:(假設指令字長為32位)

四地址碼

完成操作:(A1)OP(A2) ->A3.後續的指令地址可以任意填寫(即A4),那麼它的尋址能力就是2^6 = 64.如果指示的地址欄位均是指的主存地址,則一共需要訪問4次存儲器(因為無論作何操作都需要取指令),然後取兩個操作數兩次,存放結果一次。 程序大多數都是按順序執行,程序計數器PC能存放當前欲執行的指令的地址,又有計數功能,因此能自動形成下一條指令此時,A4便可以省去,形成三地址格式。

三地址碼

完成操作:(A1)OP(A2) ->A3.跟剛剛說的四地址碼一樣,需要經過四次訪存,但是其尋址地址範圍有所增加,為2^8 = 256位。

但是在機器的運行過程中,沒有必要把每次的運算結果都存入主存中,中間的結果可以暫存於A1,A3的欄位中,或者是CPU的寄存器中(如ACC),這樣一來,又可以省去一個地址欄位A3,從而得出二地址指令。

二地址指令

完成操作:(A1)OP(A2)->A1.即A1欄位中即代表的是源操作數地址,又代表存放本次運算結果的地址。當然也可以這樣(A1)OP(A2)->A2.跟上面的原理完全一樣。只不過用的是A2欄位存放罷了。

但是,如果用A1或者A2來存放結果,則需要訪問4次內存。若採用的是ACC存放結果,則需要3次訪存(因為ACC在CPU中,不在內存中)。其尋址能力為2^12 = 4K. 再進一步,如果將操作數(其中一個)隱含在ACC中,則指令只需要給出一個地址碼,便可以構成一地址碼指令。

二地址碼根據操作數的物理位置,分為:

SS(存儲器 - 存儲器類型)

RS(寄存器 - 存儲器類型)

RR(寄存器 - 寄存器類型)

存取速度自上往下越來越快。

一地址指令

完成操作:(ACC)OP(A1) ->ACC.也就是ACC存放的參與運算的數,又存放中間的結果。這樣完成該指令只需要2次訪存。尋址範圍為2^24 = 16M. 類似的可以有類似於(PC)+ 1 ->PC等等

在指令系統中,還有一種指令,它不需要操作數,或者所需要的操作數是隱含指定的。這就是所謂的零地址指令。

零地址指令

這類操作一般用來進行停機,空操作,清除操作。對ACC內容操作,對堆,棧內容進行操作。隱含的操作數一般來自於棧頂,和次棧頂元素。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組成原理」:常見的指令尋址方式
    通常數據尋址的指令格式如下:通常我們約定:指令字長 =隱含尋址這種類型的指令,不是明顯的給出操作數的地址,而是在指令中隱含著操作數的地址,顯然單地址指令就是如此。(比如利用ACC作為第二操作數的地址,因此,累加器ACC對單地址指令格式來說是隱含地址)。
  • 「計算機組成原理」:一文快速了解計算機原理知識點-附思維導圖
    第一章、計算機系統概論1、計算機系統組成及性能: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和「軟體」組成。衡量一臺計算機性能的優劣是根據多項技術指標綜合確定的,既包括硬體的各種性能指標,又包括軟體的各種功能。計算機系統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計算機系統性能由硬體和軟體共同決定。
  • 2012計算機大綱解析之計算機組成原理
    核心提示:2012年計算機統考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變化處數較多,主要出現在浮點數、存儲器、指令流水線以及I/O接口。二、     重難點解析和複習建議(一)考查目標2012年的統考大綱對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考查目標:1、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2、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面,掌握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
  • 計算機組成原理(下)
    設計指令格式應考慮的各種因素指令系統集中反映了機器的性能,又是程式設計師編程的依據,高檔機必須能兼容低檔機的程序運行,稱之為「向上兼容」.指令格式集中體現了指令系統的功能.為此,在確定指令系統時,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 2014考研計算機專業課大綱,組成原理部分四大變化解析
    一、組成原理考查目標 1、 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 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 2、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體與軟體之間的界面,掌握 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
  • 系統架構師《計算機組成原理》
    控制器是分析和執行指令的部件,也是統一指揮並控制計算機各部件協調工作的中心部件,所依存的是機器指令。控制器的組成如下:程序計數器PC:存儲下一條要執行指令的地址。1.存儲程序的概念 存儲程序的概念是馮·諾依曼等人於1946年6月首先提出的,它簡要地概括為以下幾點:計算機硬體應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組成。計算機內部採用二進位來表示指令和數據。將編好的程序和原始數據事先存入存儲器中,然後再啟動計算機工作。這就是存儲程序的基本含義。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計算機組成原理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2018年4月自考計算機組成原理考試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 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 全國2018年4月自考計算機組成原理試卷 (課程代碼02318)
  • 計算機軟體系統的組成以及工作原理,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計算機是由很多硬體連接在一起組成的,那麼安裝完硬體之後,軟體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計算機將無法為我們工作。只有硬體的計算機叫做裸機,還不能用它做事情。配上各種軟體以後,才能稱之為計算機系統,才可以用來完成信息處理任務。
  • 計算機組成原理-題庫
    A、 多指令流單數據流 B、 按地址訪問並順序執行指令C、 堆棧操作 D、 存儲器按內容選擇地址答案: B9、用戶與計算機通信的界面是()。A、 CPU主頻是指CPU系統執行指令的頻率,CPI是執行一條指令平均使用的頻率B、 CPI是執行一條指令平均使用CPU時鐘的個數,MIPS是描述一條CPU指令平均使用CPU時鐘數C、 MIPS是描述CPU執行指令的頻率,MFLOPS是計算機系統的浮點數指令D、 CPU主頻指CPU使用的時鐘脈衝頻率,CPI是執行一條指令平均使用CPU時鐘數
  • 「計算機組成原理」:現代存儲器的結構
    並且16個超單元被組成4行4列的陣列形式。指令1:發送一個命令字,告訴磁碟發起一個Read指令2:指明應該讀取的邏輯塊號指令3:指明保存的內存地址磁碟控制器接收到Read命令後,會通過上述方法直接將磁碟內容傳送到主存中。這種設備可以自己執行讀寫總線事務而無需CPU幹涉的過程,稱為直接內存訪問(Direct Memory Access,DMA)。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計算機組成原理02318真題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計算機組成原理02318真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MIPS 計算機的彙編指令「sub $s3, $s2, $s1' 的功能是A. $s3=$s2-$s1B. $s2=$s3-Ss1C. $s3= $s1-$s2D.
  • 2021考研計算機大綱:408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計算機大綱:408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大綱已於9月9日公布,考研大綱是對考研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
  • 計算機組成原理題庫2
    A、 立即數 B、 寄存器 C、 直接答案: B424、在指令格式設計中,採用擴展操作碼的目的是()。答案: 正確439、在一地址格式的指令中,僅有一個操作數,其地址由指令的地址碼提供。答案: 錯誤440、在一地址格式的指令中,可能有一個操作數,也可能有兩個操作數。答案: 正確441、在一地址格式的指令中,一定有兩個操作數,另一個是隱含的。
  • 「九章」量子計算機糾纏了嗎?
    後者遵循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ΔxΔp≥h/4π(h是普朗克常數),由於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的限制(Δv=0,Δp=0),有Δx=∞,所以,量子認為光子是不允許有運動軌跡和確定空間位置的,它「鬼魅般」地隨機出現 在宇宙的任何地方。
  • 「計算機組成原理」:高速緩存存儲器
    1 高速緩存存儲器較早期的計算機系統的存儲器層次結構只有三層:CPU寄存器、主存和磁碟E個高速緩存行(Cache Line),每個行有一個 $$ B=2^{b} $$ 字節的數據塊(Block)組成建議採用寫回寫分配模型,因為隨著邏輯電路密度的提高,寫回的複雜性不再成為阻礙,並且和處理讀相同,都利用了局部性原理,效率較高。1.3 真實高速緩存結構之前介紹的高速緩存值保存程序數據,但是高速緩存同樣也能保存指令。
  • 「計算機組成原理」:I/O系統整體管理機制
    計算機中輸入信息,輸出結果的部分是I/O系統。沒有I/O系統,人們無法使用計算機,計算機將沒有意義。充分利用各種技術(通道,中斷,緩衝,異步I/O等)提高CPU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並行工作能力保護設備傳送或管理的數據是安全的、不被破壞的、保密的I/O硬體:I/O設備一般由機械(設備本身)和電子(設備控制器)兩部分組成
  • 「記」詳解C語言之格式
    為了利於C語言的全面推廣,許多專家學者和硬體廠商聯合組成了C語言標準委員會,並在之後的1989年,誕生了第一個完備的C標準,簡稱「C89」,也就是「ANSI c」,截至2020年,最新的C語言標準為2017年發布的 「C17」。
  • 第二節 計算機系統組成
    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開發一般都涉及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個部分,為使系統中開發的硬、軟體能推廣到多種系統中,需要考慮系統的兼容性。兼容性是指硬體之間、軟體之間或是軟硬體組合系統之間的相互協調工作的程度。二、計算機工作原理(一)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計算機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
  • 2020考研:計算機組成原理章節考點(6)
    2.控制器的組成   根據對控制器功能分析,得出控制器的基本組成如下:   1).程序計數器(PC)   即指令地址寄存器.在某些計算機中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地址;而在另一些計算機中則用來存放即將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地址;而在有指令預取功能的計算機中,一般還需要增加一個程序計數器用來存放下一條要取出的指令地址.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計算機組成原理真題及答案解析
    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組成原理試題課程代碼:02318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1.CPU中用來存放ALU運算結果的狀態信息的寄存器是A.程序計數器B.指令寄存器C.通用寄存器D.標誌寄存器2.在計算機內部,指令信息採用的表示形式是A.二進位序列B.八進位序列C.十進位序列D.十六進位序列3.二進位數-1101000的8位補碼表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