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百度 (NASDAQ:BIDU)要從納斯達克退市的市場傳聞刷屏了。
雖然百度之後回應稱相關說法系謠言,但退市報導中的一些說法卻的確反映了百度尷尬的現狀。
報導稱,自2018年5月的峰值以來,百度的股價已經下跌60%,而追蹤在美上市中概股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同期下跌了不到10%。「百度認為它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估值被低估了,」報導稱。
早在這個謠言傳出之前,投資圈就流傳開了一張題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市值」的調侃圖:截至5月13日,阿里巴巴 (NYSE:BABA)(5373.8億美元)和騰訊 (HK:0700)(5304.8億美元)市值相當於16「度」;美團點評 (HK:3690)市值894.6億美元,約相當於2.5「度」;拼多多 (NASDAQ:PDD)(692.6億美元)和京東 (NASDAQ:JD)(690.7億美元),相當於2「度」。
昔日搜索時代巨頭,如今淪為衡量其他科技巨頭市值的計量單位,不免令人唏噓。百度真的被低估了嗎?
從財報數據來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雖然百度在廣告平臺的地位已經有所下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過去三年,百度核心業務營收分別為676.8億元、782.7億元和797.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分別為288.2億元、330.8億元和245.5億元。去年,百度產生的自由現金流為188億元。到今年3月底,公司帳上還有1467億元(合207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
相比之下,截至周四收盤,百度的市值只有379億美元。
從市盈率來看,百度的滾動市盈率只有13.5倍,遠期市盈率為17.1倍,在估值普遍較高的美股科技板塊顯得格格不入——標普500科技板塊的遠期市盈率達到58.5,即便是標普500本身也有32.7。
這也可能是為什麼此前不少機構上調了百度的目標價:5月20日,花旗將百度買入價調整至181美元,KeyBanc Capital將百度的目標價從136美元上調至145美元;3月3日,Susquehanna將百度的目標價從155美元上調至160美元;3月2日,摩根大通將百度的目標價從130美元上調至150美元。與周四110.03美元的收盤價相比,至少還有27%的上漲空間,最多可有64%的上漲空間。
百度與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紫線)走勢對比,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但市場在給股票定價時還要考慮一個重要因素——前景。百度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或是市場不願意給予合適估值的原因。
百度已經在布局AI,但自動駕駛等等新業務還產生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對投資者而言,核心廣告業務的前景才是關鍵。一季度的疫情更加突顯了這一點。
上季度,百度的廣告收入同比下降了19%。百度稱,旅行、醫療等行業公司在廣告上的支出變少,來自小型企業的廣告支出也出現了下滑。這些都是因為受到了宏觀環境的衝擊。
但正如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所指出的,百度對廣告商的吸引力已經不及競爭對手。比如,騰訊的廣告收入在上個季度同比增長了32%。去年年底,諮詢公司R3曾經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在去年上半年字節跳動已經超越了百度,成為中國第二大數字廣告平臺,而騰訊也在逐漸向百度逼近。
百度在一季度財報公布後,股價大漲近8%。這是因為百度預計當前季度的收入將持平,處於在其指引區間的中點,而分析師的預期是環比下滑12%。
疫情最糟糕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但是百度在更長的時間框架內還需要解決這個結構性的問題;否則,百度被低估可能也會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