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多家單位舊址入選工業遺產和重點文物

2021-01-06 中國航空新聞網

12月24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文物局共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戰略協議籤署儀式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舉行。國防科工局局長張克儉、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出席儀式並講話。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吳豔華、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代表兩局籤署《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軍工文物保護利用的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兩局將從摸清文物家底、落實保護責任、加大保護力度、促進開放利用、開展示範試點、建立協商機制等方面,積極推進信息資源、專業技術的共享互助,構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科學分級保護體系,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探索試點示範工程,共同推進軍工文物事業的創新發展。本次籤約標誌著軍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邁入專業化、體系化、科學化的新徵程,開啟了軍工文物建設的新紀元。

張克儉指出,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離不開先進的軍工文化的有力支撐。加強軍工文化建設,包括軍工歷史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是現代化國防科技工業核心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要求國防科技行業以本次籤約為契機,牢固樹立保護軍工文物的科學理念,激發廣大軍工人銘記歷史、弘揚精神、傳承文化、保護文物的自省和自覺;加強軍工文物工作的頂層設計,組織動員全行業的力量,發揮軍工集團的主力軍作用,積極開展保護利用工作;系統開展資源普查,建設軍工文物資源大資料庫;充分運用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為保護展示工作賦能,提高文物保護利用能力;探索軍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構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全體系;推動軍工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經典線路、研學科普基地建設融合發展。

劉玉珠在講話中強調,軍工文物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厚重的軍工精神,是在新時期不斷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軍工文物保護責任重大,使命崇高。國家文物局將積極配合國防科工局進一步加強軍工文物保護利用,支持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與國防科工系統,圍繞軍工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核定公布和館藏文物認定、文物日常保護修繕和管理、文物陳列展示與活化利用等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保護好、傳承好軍工文物,加強文物價值挖掘和研究成果傳播,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燦爛成就,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籤約儀式後,與會領導為「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揭幕,並參觀了中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第一臺回旋加速器舊址。

近年來,中國航發多家單位舊址入選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工業遺產和重點文物,這些舊址,見證了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的歷史發展,詮釋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

中國航發軍工文物舊址

黎陽三線貴州航空發動機廠舊址

中國航發黎陽三線貴州航空發動機廠舊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是國家軍工三線建設的典型代表,是集發動機研發、生產、修理、服務為一體的總裝總試廠,為兩型航空發動機研製生產並系列化發展、奠定貴州工業基礎作出巨大貢獻。2019年,黎陽三線貴州航空發動機廠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渦輪院松花嶺基地、

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舊址

1965年4月26日,中國航發渦輪院在四川江油清漪江兩岸開始建設試驗區、製造廠、住宅區、庫房區等,是四川地區重要的三線建設工業遺址。2020年,位於綿陽市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舊址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東三省兵工廠舊址(現黎明)

東三省兵工廠是以奉天軍械廠為基礎建立的、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歷經滄桑,1948年11月瀋陽解放,回到了黨的懷抱。1954年3月31日,國營四一〇廠(現中國航發黎明)成立,這裡成為新中國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搖籃,工廠的部分建築也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建築和重要工業遺產。

南方蘇式小洋樓

建國初期,大批蘇聯專家來華支援新中國建設,中國航發南方的蘇式洋樓應運而生,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建築。

12月24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文物局共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戰略協議籤署儀式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舉行。國防科工局局長張克儉、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出席儀式並講話。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吳豔華、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代表兩局籤署《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軍工文物保護利用的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兩局將從摸清文物家底、落實保護責任、加大保護力度、促進開放利用、開展示範試點、建立協商機制等方面,積極推進信息資源、專業技術的共享互助,構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科學分級保護體系,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探索試點示範工程,共同推進軍工文物事業的創新發展。本次籤約標誌著軍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邁入專業化、體系化、科學化的新徵程,開啟了軍工文物建設的新紀元。

張克儉指出,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離不開先進的軍工文化的有力支撐。加強軍工文化建設,包括軍工歷史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是現代化國防科技工業核心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要求國防科技行業以本次籤約為契機,牢固樹立保護軍工文物的科學理念,激發廣大軍工人銘記歷史、弘揚精神、傳承文化、保護文物的自省和自覺;加強軍工文物工作的頂層設計,組織動員全行業的力量,發揮軍工集團的主力軍作用,積極開展保護利用工作;系統開展資源普查,建設軍工文物資源大資料庫;充分運用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為保護展示工作賦能,提高文物保護利用能力;探索軍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構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全體系;推動軍工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經典線路、研學科普基地建設融合發展。

劉玉珠在講話中強調,軍工文物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厚重的軍工精神,是在新時期不斷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軍工文物保護責任重大,使命崇高。國家文物局將積極配合國防科工局進一步加強軍工文物保護利用,支持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與國防科工系統,圍繞軍工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核定公布和館藏文物認定、文物日常保護修繕和管理、文物陳列展示與活化利用等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保護好、傳承好軍工文物,加強文物價值挖掘和研究成果傳播,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燦爛成就,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籤約儀式後,與會領導為「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揭幕,並參觀了中國第一座重水反應堆、第一臺回旋加速器舊址。

近年來,中國航發多家單位舊址入選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工業遺產和重點文物,這些舊址,見證了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的歷史發展,詮釋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

中國航發軍工文物舊址

黎陽三線貴州航空發動機廠舊址

中國航發黎陽三線貴州航空發動機廠舊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是國家軍工三線建設的典型代表,是集發動機研發、生產、修理、服務為一體的總裝總試廠,為兩型航空發動機研製生產並系列化發展、奠定貴州工業基礎作出巨大貢獻。2019年,黎陽三線貴州航空發動機廠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渦輪院松花嶺基地、

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舊址

1965年4月26日,中國航發渦輪院在四川江油清漪江兩岸開始建設試驗區、製造廠、住宅區、庫房區等,是四川地區重要的三線建設工業遺址。2020年,位於綿陽市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舊址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東三省兵工廠舊址(現黎明)

東三省兵工廠是以奉天軍械廠為基礎建立的、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歷經滄桑,1948年11月瀋陽解放,回到了黨的懷抱。1954年3月31日,國營四一〇廠(現中國航發黎明)成立,這裡成為新中國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搖籃,工廠的部分建築也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建築和重要工業遺產。

南方蘇式小洋樓

建國初期,大批蘇聯專家來華支援新中國建設,中國航發南方的蘇式洋樓應運而生,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建築。

相關焦點

  • 讓核工業遺產活起來 中核集團「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國保標誌碑揭幕
    籤約儀式後,張克儉和劉玉珠還為 「原子能一堆一器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揭幕。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清堂參加籤約儀式,並在揭幕式上講話。李清堂表示,「一堆一器」舊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核集團非常珍惜的工業文化遺產和寶貴精神財富。在國務院發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國防科技工業有10個,其中中核集團有3個。中核集團高度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核集團持續加大力度做好核工業文化遺產搶救工作。2016年將核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列入中核集團「十三五」企業文化專項規劃。
  • 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公布 東吳大學舊址上榜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崔陽陽 通訊員 楊舒婷 史晨雨)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日前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舊址(現蘇州大學本部)入選其中。東吳大學舊址位於蘇州市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內,佔地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總平面略呈縱長方形,主要建築分布在草坪操場的北、西、東三面。東吳大學舊址校門上端題有「東吳大學」四個大字,背面兩側為東吳大學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 南通大生紗廠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2月,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發布的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發布。南通大生紗廠與故宮博物院寶蘊樓、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鼓浪嶼近現代建築群等100個建築群入選。大生紗廠創辦後,由於經營得法,市場基礎得天獨厚,紗廠迅猛發展,形成以大生紗廠為母體擁有69個企事業單位的大生資本集團,對於南通地方工業的快速發展,乃至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也為南通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奠定了基礎。
  • 兵器工業集團國營第二九八廠舊址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夜視研究院集團「國營第二九八廠舊址」成功入選。截至目前,集團公司共有7處相關舊址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 常州大明1921創意園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本報訊 常州大明1921創意園(大明紗廠舊址)日前被工信部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此前,我市運河五號創意園(常州恆源暢廠舊址)入選。 大明紗廠位於常州天虹紡織內,是中國現代傑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家族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
  • 旅順有13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連市目前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個,其中有13個在旅順,這在全國縣區級是名列前茅的。大連地區第一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蘇友誼紀念塔是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同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旅順13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半部中國近代史的生動的寫照。下文的排列順序參照兩個方面:一是確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間的先後;二是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為各地檢察機關積極用好現有政策和法律依據、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典型意義】長城是中國古代規模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具有獨特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系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工業遺產研究會副理事長劉伯英、中國鐵道博物館編研部主任楊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張志敏、中國煤炭學會史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於海宏,以及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等多家相關學會領導出席發布會並發言。
  • 謝晉元故居入選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名錄
    日前,國家文物局核定公布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名錄。其中,蕉嶺縣的謝晉元故居入選該名錄。據了解,謝晉元故居位於新鋪鎮尖坑村,建於清代鹹豐年間,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約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5平方米。
  • 七批42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名錄在這裡!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從類型看,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築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4處,其他12處,入選文物較多的省份有山西、河南、浙江、安徽、湖南。
  • 上海這些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你去打過卡嗎?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近日公布,在新近公布的名單中,上海共有12處入選,分別為:青龍鎮遺址、聖三一基督教堂、聖約翰大學近代建築、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滬江大學近代建築、上海工部局宰牲場舊址、四行倉庫抗戰舊址、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中國福利會少年宮、上海科學會堂、華亭海塘奉賢段、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宿舍舊址。
  • 文物工作「十三五」取得開創性、歷史性成就
    過去五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加762處,國保單位共計5058處;40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全國備案博物館達5535家,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館;新增3處世界文化遺產地,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並列世界第一;23萬多家文博單位安全大排查全面完成,300餘項文物出入境展覽精彩紛呈,1200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回家」……
  • 常州經開區大明紗廠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
    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產業〔2018〕232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政法函〔2020〕68號),國家工信部開展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經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自願申請、相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推薦、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已確定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正在進行公示。  自2017年起,國家工信部每年公布一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前三批累計公布102家,其中江蘇7家,其中位於鐘樓區的常州恆源暢廠在2019年入選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
  • 官渡區4家文保單位升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昆明市公布了全市第7批、共計47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名單,其中官渡區的三聖宮、滇越鐵路西莊火車站舊址、寶象庵、永豐庵榜上有名,升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4月,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參加了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辦的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答辯會。今年3月5日,經市文化和旅遊局報請昆明市政府同意,全市第7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正式公布。 01 三聖宮 三聖宮位於官渡古鎮正街中段,始建年代不祥,現存建築為清代晚期建築。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名單公布 含詹天佑京張鐵路
    這批名錄包含了創建于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也含有新中國成立後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覆蓋了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是具有代表性、突出價值的工業遺產。中國科協調宣部副部長王挺,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羅暉,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黃元等出席發布會並發言。王挺在致辭指出,工業遺產不僅僅是文化遺產,也是記憶遺產、檔案遺產。
  • 豫見國保 | 安陽2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安陽是全國著名的文物大市,全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619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處(小編統計到了2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1處(滑縣9處),市縣區文物保護單位共計507處(滑縣79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處,國家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各1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4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3處,國家級傳統村落25處,省級傳統村落30處,國有博物館、紀念館14家,館藏文物
  • 軍工文物建設開啟新紀元
    根據框架協議,兩局將從摸清文物家底、落實保護責任、加大保護力度、促進開放利用、開展示範試點、建立協商機制等方面,積極推進信息資源、專業技術的共享互助,構建軍工歷史文化遺產科學分級保護體系,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探索試點示範工程,共同推進軍工文物事業的創新發展。本次籤約標誌著軍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邁入專業化、體系化、科學化的新徵程,開啟了軍工文物建設的新紀元。
  • 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召開, 部署2021八大重點任務
    一年來,地方文物管理機構編制不斷加強,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推進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開展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成立文物犯罪案件偵查處,開展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重點績效評價和調研,文物保護管理需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市縣排名,玉門排前列
    22處      10月16日,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50處)。甘肅省新增國保單位22處(含1處併入原有國保單位),新增國保單位包括古遺址5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9處、石窟寺和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3處。西狹古棧道遺址及題刻併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狹頌摩崖石刻,更名為西狹古棧道及摩崖石刻。此次甘肅省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類型豐富多樣,涵蓋全部不可移動文物標準分類,地域分布基本均衡,集中反映了甘肅省近幾年文物事業發展和保護研究成果。
  • 人民日報海外版:工業遺產成為城市轉型的新「名片」
    從創建到全線關停再到保護利用,華新水泥廠的行進足跡,正是不少中國工業遺產走過的路。關於華新水泥廠舊址的最新消息是,已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從「被遺忘的角落」到成為熱門話題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並不僅僅是中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