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 懂懂本尊
網際網路在快速滲透「衣食住行」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衝擊到傳統行業。出行行業就是個典型案例。
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巡遊計程車(即傳統的路上招手即停的計程車)車輛規模為139.16萬輛,與2015年基本相當。2019年計程車客運量總規模為347.89億人次,幾乎與2010年246.28億人次持平。與此同時,今年10月,網約車日訂單量約2100餘萬單,在36個中心城市中,已有18個城市合規網約車數量超過巡遊車數量。這意味著,在網約車大踏步前行的時候,計程車卻在大幅後退。
面對網際網路的衝擊,當計程車也拿起網際網路武器反擊的時候,這種情況是否會逆轉?11月26日,高德就給計程車送上了網際網路武器——「好的出租」計劃。在中國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主辦,高德地圖承辦的巡網融合發展推進論壇上。高德表示,計劃一年內完成100萬輛計程車巡網融合改造,幫助300家計程車企業數位化升級,要讓巡遊出租汽車空駛率降低20%,幫助巡遊出租汽車駕駛員收入增長30%。
可以肯定的是,如能實現上述數字,計程車行業無疑將煥發第二春。有待答疑的是,效果真會那麼好?高德又準備怎麼辦成這件大好事?
雖受衝擊,計程車仍是出行市場絕對主力
出行車受網約車衝擊,如同前些年家電實體零售受電商衝擊一樣。不僅市場份額被新玩家瓜分,缺點也被輿論放大。有了電商,人們說實體店買家電價格貴,服務還不好,再也不去實體店了。可當電商發展到與實體店融合後,人們又開始覺得,線上線下價格差不多了,去門店體驗完再買還放心一些,實體店的好處和優勢又開始回來了。
如今的計程車正處於前一個階段,有了網約車,用戶開始抱怨計程車難打,價格貴,味道不好聞,服務還不好......計程車行業的沉痾舊疾與新興網約車的衝擊一併爆發,讓產業鏈的各方都不好受。
首當其中的當然是司機。路上招手打車的人少了,收入減少了,即便接入了網約車平臺,也面臨著與平臺自營運力競爭的問題。打計程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聽到司機抱怨,「平臺肯定優先給自己的專車派單」。不僅如此,一直困擾司機的交接班、就餐、如廁等難題也依然沒有有效解決。
其次是計程車企業,受網約車衝擊,企業收入自然減少,而且面對運用數位化手段運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興玩家,傳統計程車企業的成本、效率問題更加凸顯,讓本就處於不公平競爭環境(一個嚴格按照合規監管,一個存在非合規運營現象)的計程車企業壓力倍增。
對於政府部門來說,計程車是合規運力,他們受到衝擊,自然會影響城市出行服務質量。如何提高傳統計程車競爭力,並且在面對網約車衝擊時做好管理,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也考驗著政府部門的智慧。
縱然備受衝擊,但計程車畢竟是合規運力,不論是國家對計程車企業的管理,還是計程車企業對司機的教育,都比網約車平臺嚴謹。而且在當前的出行環境中,計程車仍是公共出行的主力軍。2019年出租汽車完成客運量347.89億人,僅次於公共汽電車客運量,比軌道交通客運量還多100億人。
面對這種現狀,高德地圖副總裁王桂馨表示,計程車是整個公共運輸服務的一部分,從用戶體驗和場景需要的角度,我們希望幫助計程車行業改變現狀。而且,過去幾年我們已經幫助各家計程車平臺做了很多基於地圖和導航的基礎解決方案,這方面的能力是豐富飽滿的。
高德方案:三個數位化系統+一張司機服務地圖
高德幫助計程車行業改變現狀的方法是數位化,具體包括三個數位化系統和一張司機服務地圖。
三個數位化系統涵蓋了用戶用車、司機開車、企業調車等全流程。其一是管理智慧化系統,幫助政府和企業建立計程車大數據平臺,進而實時掌握計程車運營情況,預測打車需求,科學調度車輛。其二是巡遊網約化系統,讓計程車聯網、在線接單;為駕駛員智能派單,降低空駛率,增加訂單量和收入;建立司機服務激勵體系,讓收入與服務掛鈎。其三是揚招數位化系統,揚招(即使用傳統招手停車方式)乘客也可以通過掃描智慧碼,實現自選路線、行程分享、在線支付、電子發票、匿名評價等跟網約車同樣的數位化服務。
這三個系統直指行業弊端,既解決了計程車宏觀的調度與運營管理問題,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與城市智慧交通建設;也覆蓋了用戶體驗、司機服務等微觀層面,有助於提升計程車服務質量與用戶口碑。按照高德的說法,是助力出租汽車行業對車輛及駕駛員管理的全面數位化。
而做到這些,靠的是高德的數據與技術支撐。三個數位化系統的底層均是高德地圖基於地圖定位數據、實時交通數據、城市交通大腦等可服務城市智能出行的基礎設施。
目前這些數位化系統已經開始在深圳、北京、天津、惠州等地落地,實現方式有兩種:一是跟政府部門合作,二是跟計程車企業合作。談到原因,高德地圖巡網融合負責人李新華表示,「這完全取決於誰更有意願做線上化的改革,並跟很多技術條件有關,會根據各個城市的情況選擇最佳方案。」
在解決計程車行業整體數位化新問題的同時,高德也想解決計程車行業一直存在的老問題。高德推出了司機服務地圖,包含司機如廁地圖、實惠用餐地圖、自助交接班、車主服務等功能,幫助司機找到可臨時停車15分鐘的公廁,找到實惠用餐、加油、加氣等地點......這些很細微、瑣碎的問題,也是關係計程車行業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高德從這些問題入手,足見其對賦能計程車行業是動真格的。
那麼,高德的數位化系統到底效果如何?李新華講了高德在北京與金銀的合作案例,通過6個月的運行,累計接入高德的金銀車輛近9000輛,日均完單近5單,為駕駛員收入帶來30%增長。在深圳,通過「深圳出租」,吳師傅開啟了線下巡遊和線上網約雙渠道接單模式,一個月完成了超過300單網約訂單,僅網約訂單帶來的月收入就約1.2萬元。
甘擔「服務員」
看了前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高德要做的這件事涉及各個方面,牽一髮動全身。為啥高德能做成?
原本網約車平臺應該是賦能方,幫助計程車行業實現數位化轉型。但屁股決定腦袋,滴滴等平臺的網約車自營業務與計程車業務天然是競品關係,平臺派單時必然會向網約車自營運力傾斜。這種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做法,得不到計程車企業的信任。而作為乘客、司機、平臺之外的第四方地圖平臺,高德就沒有任何顧慮和障礙。
發布會現場,高德地圖總裁劉振飛強調,「高德地圖承諾不下場做網約車運力,既不做裁判員,更不做運動員,一心做好幫助大家巡網融合數位化升級的服務員。」
這種不偏向某一方的服務員立場,讓高德做出統一標準平等派單的承諾,即巡遊車和網約車享有同等獲取用戶和訂單的機會。「唯一的考量標準是服務,哪輛車的用戶體驗好,就會把對應的流量調度給這輛車。」這樣的規則,將促使計程車更加注重服務,實現服務導向的激勵機制,服務越好,收益越高。
除了賦能計程車企業及司機數位化服務的能力,高德還從流量維度,幫助計程車企業開源。高德表示,計程車企業以自有品牌接入高德打車聚合平臺,可在乘客端露出獨立品牌,並享高德地圖及合作夥伴(今日頭條、支付寶、招商銀行)等平臺的億級流量資源。
某種程度上,高德在出行行業扮演了第四方平臺的角色,以開放心態服務出行領域的主要參與方。從行業的角度看,第四方平臺能讓計程車行業和政府主管部門放下戒備心態,建立信任關係。從高德未來發展說,第四方平臺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當前出行賽道已略顯擁擠,除了滴滴,一汽、東風、廣汽等傳統車企,美團、攜程等生活服務平臺,T3等巨頭加持的平臺紛紛布局出行市場。高德的第四方模式既能與網約車平臺形成差異化,還能跟各方交朋友,服務各方,這種商業模式顯然更持久。
【結束語】
藉助網際網路和數位化武器,高德不僅給傳統計程車行業帶來改變,還可能改變人們對網際網路的看法。
某種程度上,網際網路這兩年在大眾印象中的形象越來越差了,P2P跑路、共享單車押金、大數據「殺熟」等等負面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在出行行業,計程車及其司機群體也對網約車等網際網路平臺抱有怨氣。
而高德地圖正在做的事,有望改變這種負面看法,以網際網路賦能傳統行業,讓傳統行業共享網際網路紅利,讓人們重新看到網際網路的美好。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