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創歷史新高

2021-01-1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世界氣象組織24日發布《溫室氣體公報》稱,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在2015年首次達到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創下新紀錄。預計,受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2016年該紀錄將被刷新。

  公報對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進行了報告。公報稱,二氧化碳濃度曾在過去某些月份和某些地區達到過400ppm,但全年平均值達到這一水平實屬首次。據夏威夷莫納羅亞山溫室氣體監測站預測,2016年全年二氧化碳濃度都將保持在400ppm以上,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裡,這個數值都不會明顯下降。

  公報顯示,2015/2016強厄爾尼諾事件「助推」了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強厄爾尼諾事件引起了熱帶地區的乾旱,降低了森林、植被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除了降低碳匯外,由強厄爾尼諾導致的森林火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據全球火災排放資料庫顯示,2015年8月至9月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嚴重森林火災,使赤道附近亞洲地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1997-2015年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多。

  1990至2015年間,來自工業、農業和家庭活動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長壽命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輻射強迫效應上升了37%。其中,二氧化碳約佔長壽命溫室氣體輻射強迫的65%。工業化之前,二氧化碳濃度水平約為278ppm,代表了大氣、海洋和生物圈的平衡。之後,人類活動打破了這一平衡。在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了400ppm,為工業化前的144%,2014至2015年二氧化碳的增加值遠超過去10年增量的平均值。

  (責任編輯:唐淼)

  

  

  

相關焦點

  • 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未顯著降低
    經濟日報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封鎖限制措施,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未因此顯著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保持在創紀錄水平。公報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工業放緩,但這並沒有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溫度上升、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氣候惡化現象。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
  • 美媒: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據美聯社6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表示,儘管新冠疫情讓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全球大氣中吸熱的二氧化碳濃度仍創下新高。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5月份(即空氣中的碳水平達到峰值的月份)在夏威夷冒納羅亞觀測站,主要由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平均測量結果為417.1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一年前上升了2.4ppm。報導稱,儘管4月份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7%,但這一降幅非常短暫。
  • 全球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
    日前,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最新報告稱,受能源需求激增和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30億噸。IEA指出,由於全球經濟強勁以及世界某些地區供暖和製冷需求增加,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2.3%,主要由化石燃料帶動,是201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的兩倍,這導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創紀錄的330億噸,較2017年增長1.7%,增幅中約1/3來自煤炭,究其原因是亞洲國家仍在新建燃煤電廠。《金融時報》報導稱,IEA首次評估了化石燃料使用對全球氣溫升高的影響。
  • 全球11個股指創歷史或30年新高,股市狂歡仍繼續?
    美股三大股指均創歷史新高 美東時間12月27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總額2.3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包含9000億美元的疫情紓困計劃,這也避免了美國政府關門。在川普籤署該法案消息的刺激下,美股三大股指12月28日收盤齊創新高。
  • ...年蘭州市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 「蘭州藍」由「淺藍」走向「深藍」
    2020年蘭州市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蘭州藍」由「淺藍」走向「深藍」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5日,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蘭州市2020年環境空氣品質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蘭州市全面打贏了藍天保衛戰,全年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2%。
  •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2020-11-25 08:59:14
  • 《力學學報》CiteScore引證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力學學報》CiteScore引證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2020-06-29 0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為手機收入創歷史新高:佔全球總收入20%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的智慧型手機iPhone收入排名第一,佔據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搶佔了大約59%的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利潤,華為(含榮耀品牌)佔到全球總收入的20%,創歷史新高。
  •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樂觀 鐵礦石期貨續創歷史新高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樂觀   鐵礦石期貨續創歷史新高  ⊙陳雨康 ○編輯 林堅   鐵礦石期貨近期不斷創下歷史新高。截至12月21日國內期市下午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收報1144.5元/噸,漲9.68%,盤中最高觸及1147元/噸,創下歷史新高,月累計漲幅已超過26%。
  • 小米股價大漲超8% 創歷史新高 年內累漲超150%
    原標題:小米股價大漲超8% 創歷史新高 年內累漲超150%   11月23日,小米股價大漲,盤中最高漲幅8.02%
  • 2020年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創歷史最好紀錄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2020年中國進出口規模仍創歷史新高。1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年度經濟數據例行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 一瓶55年歷史的日本威士忌以620萬港幣成交,創歷史新高
    Yamazaki 55 Years Old以620萬港幣(含佣金,約合80萬美元)落槌成交,創單瓶日本威士忌的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山崎出產的這款威士忌是今年6月剛剛發售的,全球限量100瓶,發售價為2.775萬美元/瓶,但此次並非公開發售,而是以抽獎搖號的形式出售給了日本本土顧客。據悉,這批 Yamazaki 55 Years Old 最初於1960年放入日本水楢(Mizunara)橡木桶釀製,1964年更換為白橡木桶,是日本至今發售過的歷史最久的威士忌。
  • 外盤頭條:全球債務佔GDP的比重創歷史新高
    來源:新浪美股全球財經媒體昨夜今晨共同關注的頭條新聞主要有:1、國際金融協會:全球債務佔GDP的比重創歷史新高2、美聯儲羅森格倫:通脹和金融穩定風險甚於貿易之憂>國際金融協會:全球債務佔GDP的比重創歷史新高國際金融協會(IIF)周一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全球債務與GDP的比率達到了322%的歷史最高點。
  • 海關總署:2020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新華財經北京1月14日電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 明年金價或創歷史新高,三大上漲邏輯依舊
    網絡上2021年金價可能創歷史新高的話題引起熱議,那麼,黃金在2021年繼續上漲的邏輯是什麼?有可能創歷史新高麼?對此,我們簡單做幾點分析:1、本輪黃金牛市從2015年開始醞釀,2019年10月開始爆發,今年因為疫情發生後,資金的避險情緒進一步升溫,金價加速上漲並在8月份份創下了每盎司2075美元的歷史新高,然後開始回落調整了近4個月時間,目前在1900美元左右。
  • 中國氣象局局長:今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將創歷史新高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現場指出,今年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去年,成為自1880年有現代氣象觀測以來最高的一年。
  • 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均創5年新高 49隻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
    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創業板指也時隔5年再度觸及2900點關口並創下5年來新高,兩市合計成交8470.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減1.48%。      個股方面,包括年內上市新股,共有49隻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其中,最新A股總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個股達到13隻,佔比近三成。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金龍魚、中國中免、邁瑞醫療等5隻個股最新A股總市值均在5000億元以上,分別為,24282.30億元、7920.21億元、5691.59億元、5137.35億元、5082.32億元。
  • 小米集團: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三,市場佔有率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722億元,同比增長34.5%。經調整淨利潤達到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長18.9%。小米集團總收入和經調整淨利潤都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此外,小米在當天公告稱,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5.3%,達到4660萬。
  • 西安科學家發現:我市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在下降
    最近,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周衛健院士帶領的團隊以西安市長期(2011–2016年)大氣觀測為主,進而將觀測擴展到全國15個主要城市,通過碳14示蹤準確定量了我國主要城市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分析了其在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並研究了盆地城市二氧化碳的來源和傳輸。
  • 2019年人民幣跨境使用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作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功能不斷增強,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報告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使用逆勢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