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你的「針」打對了嗎?

2021-01-05 上遊新聞

11-13 14:35:5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活動現場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一場特殊的「比賽」——注射胰島素,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

不少「糖友」需要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但如果糖尿病患者被告知需要使用胰島素時,很多人都會說「不」。他們會認為:「我的病情很糟糕了嗎?」「用了胰島素會不會終身依賴?」「想戒掉就難了。」……

而另一方面,已經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血糖達標率卻較低。

這是為什麼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啟富介紹,注射技術在糖尿病藥物注射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但你的「針」打對了嗎?

你的「針」打對了嗎?

△活動現場

11月11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BD(中國)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比賽-注射胰島素比賽。

主辦方通過模擬的人體腹部皮膚,讓「參賽選手」自行注射胰島素,並按照「規範胰島素注射標準9步驟」嚴格評判,最終評選獲勝者。舉行這樣的比賽,希望幫助更多糖尿病患者在注射治療時,了解多一些、規範多一些、血糖達標多一些;誤區少一些、併發症少一些、生命的代價少一些。

有「糖友」可能會說,「我們每天注射1-4次,這還能不會?」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啟富介紹,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關鍵三要素為:合理的胰島素治療方案、規範的注射技術、以及對注射筆和針頭的正確選用。

根據「2014-2015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現狀不容樂觀:有83.2%的患者重複使用注射筆用針頭,其中重複使用超過10次以上的患者高達25.7%。

注射胰島素患者超7成有脂肪增生

△正確的注射方式

皮下脂肪增生,就是糖尿病患者不規範注射導致的嚴重後果之一。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內科護士長,內分泌內科護士長劉智平介紹,他們曾對重慶市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現狀進行過調查。結果,市內10家不同等級醫院門診736例接受調查患者中,有540例發生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增生率為73.4%。

為什麼會出現皮下脂肪增生?劉智平說,這與不規範的注射行為有很大關係。

「比如重複使用針頭,就會增加皮下脂肪增生發生率。而有的患者一個針頭重複使用超過10次。」劉智平介紹,注射筆用針頭僅限一次性使用,如果重複使用針頭,可能導致殘留胰島素結晶堵塞針頭,病人以為注射了胰島素,而實際上並沒有注射或注射劑量不足,導致血糖波動。

此外,重複使用針頭會增加注射疼痛感,增加細菌汙染針頭風險。

還有很多患者喜歡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在脂肪增生處注射疼痛小,所以很多患者喜歡在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但這樣會降低藥物吸收效率,延長吸收時間,進而導致血糖波動。人體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上臂和臀部,在這些部位輪換注射可大大減少皮下脂肪增生。

「比起高血糖,糖尿病人最害怕的就是血糖波動。」劉智平說,反覆的血糖波動,脂肪增生,反而給患者增加更多治療費用。

小針頭大學問,這些一定注意


△胰島素注射標準步驟。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近10%患糖尿病,在中國,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李啟富介紹,重慶的數據和全國大致相當,他們曾在沙坪垻區做過一項調查,在一些相對富裕的地區,這個數字上升到10-15%。

不少「糖友」需要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那麼,怎樣才是正確的注射方法?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於2017發布的《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年版)》帶來了注射技術最新標準及要求。

李啟富介紹,注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胰島素治療的效果,患者日常注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一針一換:所有型號一次性注射筆用針頭僅限一次使用。

2.針頭選用:應根據患者的體型、注射部位皮膚厚度及針頭的長度以確定是否要採用捏皮注射及注射角度。選用最短針頭(4mm)時,大部分患者無需捏皮,並可垂直注射,不僅避免肌內注射,降低脂肪增生的風險,而且部位輪替注射時操作非常方便。

3.注射部位輪換:注射部位輪換可有效預防脂肪增生,包括不同注射部位的輪換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輪換。

4.注射部位的檢查和消毒:注射前注射部位應消毒,不可在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水腫、潰瘍或感染的部位注射,不可隔衣注射。

5.針頭留置時間:使用胰島素注射筆注射在完全按下拇指摁鈕後,應在拔出針頭前至少停留10s,藥物劑量大時,有必要超過10s。

6.注射器材的廢棄:將使用過的注射器或注射筆用針頭套上外針帽後放入專用廢棄容器內再丟棄。

新聞多一點>>

糖尿病藥物成年人注射準則:

1.必須將胰島素和GLP-1受體激動劑注射至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

避免注射至皮內、肌內、疤痕和脂肪增生組織

2.所有成年人,無論年齡、性別和體重指數(BMI),在使用4mm胰島素筆用針頭時均建議以90度垂直進針

使用長度>4mm的筆用針頭或者注射器(注射部位皮膚表面到肌肉筋膜的距離小於針頭長度),必須使用正確的捏皮技術或者傾斜進針以避免肌肉注射

3.推薦的注射部位為腹部、大腿、臀部和上臂

腹部邊界如下:恥骨聯合以上約1cm,最低肋緣以下約1cm,臍周2.5cm以外的雙側腹

大腿前外側上1/3

臀部外上側

上臂外側中1/3

4.檢查注射部位,避免注射至脂肪增生或脂肪萎縮區域

5.注射部位輪換非常重要,正確的輪換方法是

同一注射部位內每次的注射點間隔約1cm

單一注射位點的使用至少間隔4周

將注射部位分為四個等分區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為兩個等分區域),每周使用一個等分區域並始終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輪換

糖尿病藥物兒童注射準則:

胰島素必須注射至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

•避免注射至皮內、肌內、疤痕和脂肪增生組織

注射應當避開骨性隆起處至少1-2cm。首選的部位是:

•腹部,距離肚臍2cm

•大腿前外側上1/3

•臀部外上側

•上臂外側中1/3

3.選擇注射部位時,應當考慮胰島素類型和每日的注射時間

4.必須正確輪換注射部位以避免脂肪增生。對於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無論年齡、性別或體重指數(BMI),均應當使用4mm筆用針頭

5.兒童和青少年存在意外肌肉注射的風險。通常情況下,除大腿外,捏皮可以避免肌肉注射。較瘦弱的兒童如果皮膚表面至肌肉筋膜的距離小於針頭長度+3mm,必須捏皮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顧曉娟 攝影 楊新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我國發布首部糖尿病患者無針注射胰島素「醫學指南」
    昨天,由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芳教授牽頭,國內多位糖尿病領域權威專家成立的糖尿病醫療和護理專家小組,發布了國內首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這標誌著無針注射胰島素正式進入中國糖尿病臨床診療序列,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大範圍開展無針注射胰島素臨床應用的國家。胰島素作為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藥物,受限於藥物特殊性,只能注射給藥。標準治療方案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2針,1型患者每日至少4針。
  • 我國發布首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
    作者:張思瑋8月5日,由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制訂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發布。自此,全國胰島素無針注射推廣工作開啟序幕。傳統有針胰島素注射方式對患者心理存在一定影響,一些患者因恐針或懼怕疼痛而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或因不能按照醫囑來按時注射胰島素導致血糖控制差,導致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增加。此外,注射針頭重複使用也會影響胰島素注射的準確性並增加皮下硬結髮生的機會。
  • 國內首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發布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8月5日,由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芳教授牽頭,國內數位糖尿病領域權威專家成立的糖尿病醫療和護理專家小組,發布了國內首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趙芳教授介紹,無針注射器是具有高科技屬性的注射器具,經證實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更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由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教授牽頭,發表於BMJ雜誌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總數約1.298億,成人患病率約佔12.8%,而血糖達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僅有25.9%。胰島素的適時和及時介入,能使糖尿病患者迅速平穩血糖,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 中華護理學會發布我國首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
    圖片來源:中華護理學會中國日報北京8月6日電(記者 王曉東)8月5日,中華護理學會正式發布我國首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全國胰島素無針注射推廣工作也將全面展開。胰島素做為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安全治療手段之一,拯救了無數的生命,但歷經百年的針頭注射方式卻讓患者必須承受針刺帶來的痛苦。標準治療方案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2針,1型患者每日至少4針,因此,很多本應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望而卻步,長期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胰島素吸收障礙,血糖控制不平穩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 從5釐米長的針頭到無針注射,胰島素的注射方法的變化有多大
    >無針注射器胰島素注射筆胰島素注射筆可以分為胰島素特充注射筆和筆芯可更換的胰島素注射筆。胰島素特充注射筆是一種預充3毫升胰島素的一次性注射裝置,無需更換筆芯,用完即可丟棄。胰島素注射筆芯由注射筆和胰島素筆芯兩部分構成,筆芯中的胰島素,一旦用完需要更換新的筆芯兒,注射筆可以重複使用胰島素。注射筆上標有劑量刻度,方便患者根據醫囑進行精確的定量,注射筆用針頭非常細小,能減少注射時的痛苦和患者的精神負擔。
  • 胰島素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短效胰島素適用於有嚴重併發症而急需控制血糖者及初治階段以便摸索適當劑量者,不僅可皮下注射,也可靜脈滴注;長效胰島素作用持久,每天僅需1次注射,使用方便,但藥效緩慢,不能應急使用。因此不同製劑的胰島素應根據病情靈活選擇。 糖尿病的新型治療方案——無針注射胰島素注射是許多糖尿病患者經常要做的事情,但總是打針還是會有些苦惱。
  • 胰島素不是「萬能針」,長期注射胰島素有這些危害!
    很多患糖尿病的患者們不願意通過飲食和運動療法控糖降糖,一昧地依賴胰島素,不斷注射胰島素降血糖,然而胰島素不是萬能針,不是一針下去就能解決血糖過高的問題,如果其他的不良生活規律及習慣不改變,胰島素終究是治標不治本,更何況長期注射胰島素會有以下的危害。
  • 糖尿病,胰島素不是「萬能針」!長期注射或有4個危害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血糖明顯升高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用藥方面的問題,必要時可以注射胰島素進行改善,但是長時間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也會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胰島素沒有正確使用的情況下身體負擔會加重。因此,發現了糖尿病之後需要注射胰島素,但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防止身體受到損傷。那麼,長期注射胰島素有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呢?長期不合理地注射胰島素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
  • 糖尿病患者須知:打1個單位的胰島素,可以降多少血糖?
    大量研究還表明,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具有兩個特點:第一,胰島β細胞的基礎功能更差;第二,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普遍較高。正因為這兩個特點,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在被確診的時候,血糖水平一般都非常高,需要接受所謂的「胰島素強化」治療。很多患者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剛得糖尿病,就需要注射胰島素呢?
  • 注射胰島素拔針前先轉一圈
    胰島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注射劑量的準確性是保證療效的前提。很多糖友反映,注射完胰島素,針一拔出會出現針尖處滴液現象,而且發生率很高。相關的醫學臨床研究結果也顯示,在使用胰島素注射筆後藥液漏出概率高達58.3%。
  • 日本研究團隊發現1型糖尿病新治療法 患者無需再注射胰島素
    人民網東京11月15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12日公布了一項有關1型糖尿病治療方法的研究新成果。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人體胰臟無法分泌胰島素引起的,目前日本國內約有10-14萬1型糖尿病患者。為補充胰島素,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4-5次胰島素,並需特別注意對血糖值的管理。
  • 打胰島素時,針插不進皮膚怎麼辦?醫生會這樣處理
    現在糖尿病患者的人數越來越多,有很多人都因為患上了糖尿病,所以不能夠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平時在生活當中也有許多應該要引起重視的事情,比如說不能夠經常走動,也不能夠劇烈運動,對於糖尿病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目前來說,糖尿病患者想要治療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打胰島素。
  • 長期注射胰島素,對身體有害嗎?告訴你實話,並給出2個建議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身體有必要的情況下應該注射胰島素控制疾病發展。糖尿病患者容易因為胰島素分泌量減少,胰島素生物功能無法正常發揮而導致血糖升高。通過注射胰島素的方式能夠將體內的糖類物質利用掉,這樣血糖過高的現象會得到改善。
  • 胰島素注射器有這些講究,你用對了嗎?
    提到糖尿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2型糖尿病患病總人數約為1.2億人。當通過規範使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時,注射胰島素則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必然選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注射胰島素需要使用專用注射器。胰島素注射器與普通注射器有何區別?
  • 嚴重的糖尿病才能使用胰島素?你可能理解錯了,看完就明白了
    胰島素要糖尿病的病情嚴重才能使用嗎?糖尿病患者一般來說開始治療的時候就需要打胰島素,因為糖尿病患者身體缺乏胰島素,導致的血糖升高,假如不用胰島素,血糖水平無法控制,還容易誘發各種併發症。這類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一旦脫離胰島素的治療,就會導致體內的血糖繼續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並不是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才能夠打胰島素進行治療。
  • 胰島素注射器也有講究,你真的用對了嗎?
    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總人數大概為1.2億人,而這個數據還在持續的飆升,雖然說有按照規範使用口服降糖藥,但是血糖控制依舊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注射胰島素則成為了必然選擇。胰島素注射器也有講究,你真的用對了嗎?
  • 胰島素是激素嗎?會上癮嗎?一分鐘帶你了解胰島素
    在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中,經常有患者問這樣的問題,胰島素是激素嗎?會上癮嗎?用了就撤不掉了嗎?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國際上早就有對初治2型糖尿病胰島素短期強化的概念,國內也在2008年翁建平教授發表的文章中提出,經胰島素強化治療能夠改善胰島β細胞,有將近一半的患者經強化治療後僅通過生活方式控制即可控制血糖達標。只要自身胰腺能夠分泌足量的胰島素,就不需要外源補充也就可以停止注射了。
  • 胰島素和降糖藥,哪個更貴?糖尿病患者關心的16個問題,都在這了
    糖尿病是高發的代謝性疾病,其實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最讓人可怕的是帶來的併發症,患者往往因為併發症而丟失寶貴生命,對於糖尿病人們還並不是非常了解,不妨多學習一些跟糖尿病相關的知識,一定對你大有裨益。糖友經常會遇到的16個糖尿病經典問題有哪些?
  • 胰島素該打哪裡?糖友注射胰島素,這2件事越早明白越好
    已經患有糖尿病,正在影響身體健康,應該通過合理的治療維持血糖穩定,很多糖尿病患者單純服用降糖藥物血糖還無法保持穩定。因此需要定期到醫院注射胰島素,通過胰島素髮揮良好的降糖效果,這樣才能保持血糖穩定。但是在注射胰島素的時候,很多的問題也要注意,特別是正確注射胰島素的部位,這樣才能夠發揮藥物的效果,防止血糖繼續升高。那麼胰島素應該注射在哪一個部位比較好呢?糖尿病患者到醫院注射胰島素,一般有相關的醫生指導,不需要太過擔心胰島素不知道注射在哪個部位。醫生會選擇在手臂外側,大腿外側以及臀部,這些部位都可以注射胰島素,因為在這些部位都有皮下脂肪能夠吸收胰島素。
  • 世界上最細、最短的胰島素注射針頭長這樣
    直徑僅0.18毫米,長度僅3毫米……今天,進博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內,泰爾茂株式會社展出了世界上最細、最短的胰島素注射針頭「NanopassJr.」(納諾斯Jr.),引發圍觀。這是該款新品在日本市場以外的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