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思瑋
8月5日,由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制訂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發布。自此,全國胰島素無針注射推廣工作開啟序幕。
根據2017年國際聯盟IDF數據統計,中國已成為糖尿病流行最為廣泛的國家,成年糖尿病(20歲~79歲)患病人數達到1.14億,預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將至少達到3億。
「相比一些西方國家,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並不理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在應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51.3%的患者因恐懼、疼痛等原因抗拒治療,而即便是已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也會因各種原因導致中途放棄,這直接導致我國胰島素應用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
傳統有針胰島素注射方式對患者心理存在一定影響,一些患者因恐針或懼怕疼痛而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或因不能按照醫囑來按時注射胰島素導致血糖控制差,導致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增加。此外,注射針頭重複使用也會影響胰島素注射的準確性並增加皮下硬結髮生的機會。
「無針注射器注射胰島素可以減輕患者注射痛苦,並經大樣本量的多項研究證實,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同等劑量胰島素下,較更換為無針注射器前更平穩。」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委會主任委員趙芳說。
「無針注射器利用壓力射流的原理來完成藥液的皮下注射,進入皮下後較有針明顯彌散,有助於吸收,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緩解注射部位的不良反應,明顯提高患者依從性。《指引》的推出為醫護人員提供科學的操作指導,同時也為患者帶來了更優的胰島素注射選擇。」北京醫院郭立新教授說。
去年,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牽頭,聯合國內十餘家三甲醫院共同開展的「FREE研究」結果顯示,無針注射胰島素組較有針注射組,獲得了更好的糖化血紅蛋白下降數值;注射疼痛感及不良反應更低;胰島素注射劑量減少;無新發硬結產生,綜合患者滿意度明顯優於有針胰島素注射組。
據了解,《指引》是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聯合國內護理領域和內分泌領域的數十位權威專家,以注射安全為根本,患者受益為目的,依託大量中國臨床科研數據和專家論證後而制定的。
「這不僅標誌著我國胰島素無針注射邁進了規範化推廣發展的重要一步,也為護理工作者避免臨床針刺傷風險做出了根本改善,更重要的是能提升我國糖尿病臨床護理的整體水平,讓更多糖尿病患者受益。」趙芳說。
【來源:中國科學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