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廣西僑辦供圖
中新網南寧12月20日電 (林潔琪 劉苗苗 戴岱)12月19-20日,「僑務系統五校與海外華文教育示範學校雲端交流活動」舉行,會議倡議籌備組建「廣西—東協華校聯盟」,攜手構建華文教育共同體,共創新時期華文教育大發展。
圖為活動現場。廣西僑辦供圖
活動中,100多名來自中國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北京華文學院、廣西華僑學校、昆明華僑學校,以及柬埔寨、印尼、寮國、泰國等東協國家的15所海外華文教育示範校和華教組織代表「雲端」相聚,共同研討新時期華文教育的發展趨勢。
林懷勇在會上表示,長期以來,廣西高度重視華文教育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外派大量華文教師到東協國家支教。
圖為參會嘉賓合影。廣西僑辦供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僑辦多方籌措,在境外疫情最嚴重、封境封航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向外派教師和東協國家的39所華文學校寄送「健康暖心包」口罩共計20多萬隻。同時,倡導外派教師「停課不停教」,積極運用網絡教學開展雲端解惑,華文教育主陣地從線下轉為線上。
如何在後疫情時期,推動華文教育的發展?林懷勇當天倡議建立「廣西—東協華校聯盟」,他表示,廣西僑辦將在聯盟框架下,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在外派教師、師資培訓、留學生基礎教育、華裔青少年夏(冬)令營、中華文化體驗活動和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給予海外華校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推動海外華文教育更加科學規範發展。
林懷勇表示,聯盟作用在於同舟共濟,眾志成城,資源共享。希望各校能發揮集體的智慧與資源,交流創新,在華文教師交流、建立選派教師機制等方面攜手共進,共同打造學習華文、愛上華文的平臺。
「廣西—東協華校聯盟」倡議的提出得到了東協各華文學校的積極響應。
泰國華文教師公會副主席郭曉輝表示,「廣西—東協華校聯盟」是各方快速高效溝通的有效平臺,華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減少聚集的情況進行實時互動,非常適合於疫情期間華文教育需求,希望聯盟能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傳遞到更多華文學校。
柬埔寨大金歐洪森興中公校校長黃育明認為,聯盟能有效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幫助老師提高教學水平,對華文教育發展是極大的利好。
寮國沙灣拿吉崇德學校董事長馬勵娟也表示,學校目前仍存在華文教師、教材和多媒體設備缺乏等問題,期待聯盟的成立能夠幫助學校提高教學質量。
據悉,此次活動圍繞「華文教育形式的創新和網絡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探索後疫情時期華文教育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發展趨勢」兩個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柬埔寨金邊端華學校、柬埔寨西港港華學校、寮國沙灣拿吉崇德學校、寮國百細華僑公學同時設立視頻分會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