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銀監局指導村鎮銀行定位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2021-01-08 同花順財經

  本報記者 趙瑞東

  2008年7月,盂縣匯民村鎮銀行正式掛牌營業,正式拉開山西省村鎮銀行培育發展工作的帷幕。時至今日,省內村鎮銀行遍地開花,數量已初具規模、布局較為合理、經營日趨穩健、服務漸具特色,目前已批籌77家(含開業70家)、分支機構61家,分布11個地市、74個縣(區),覆蓋全省70%以上的縣域,成為金融服務小微和「三農」的新生力量,有效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

  據了解,「小」銀行也有大貢獻,以支農支小為支點,撬動普惠金融大發展。2017年4月末,山西全省村鎮銀行投放的農戶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合計167.94億元,佔各項貸款96.2%,很好地完成「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佔比不低於70%」的目標。憑藉貼近「三農」、靈活便捷的經營方式,山西省村鎮銀行在市場競爭狹縫中贏得蓬勃發展先機,資產總額達333.85億元,各項貸款174.57億元。

  山西省村鎮銀行秉承「普惠三農,助力小微,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在加大支農支小信貸投放的同時,緊緊圍繞縣域農村金融需求對傳統農村金融經營模式、貸款技術進行創新,提供差異化產品,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彌補農村金融市場和社區金融服務的不足。

  山西省村鎮銀行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學穩健的發展戰略和審慎規範的經營模式。近年來,在山西銀監局的有效監管下,山西省村鎮銀行在堅持市場定位回歸本源、健全公司治理增強發展源動力、規範業務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山西銀監局指導村鎮銀行堅持市場定位,緊盯村鎮銀行涉農指標完成情況,督促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努力提高農戶和小微貸款比重,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營運成本,有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和鼓勵村鎮銀行向下延伸服務網絡,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加強主發起行履職監管,要求主發起行履行大股東職責,強化對村鎮銀行流動性支持功能,幫助村鎮銀行建立流動性風險控制機制,提升村鎮銀行流動性應急管理能力。

  山西銀監局制定《山西銀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村鎮銀行監管工作的通知》,從市場準入、公司治理、合規經營、風險體系、資本約束、主發起行履職等方面強化監管;印發《山西銀監局關於村鎮銀行印章管理風險提示的通知》,防範異地開戶暴露出的印章管理不善問題;提出「約法三章」,要求發起行既不能越權幹預經營,又不能放任不管,既要做到幫助扶持,又要加強審計監督;自然人股東既不能插手經營,又不能漠不關心,既要做到履行義務,又要發揮積極作用;村鎮銀行既不能突起冒進,又不能停滯不前,既要做到堅持定位,又要提升服務水平。

  山西銀監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山西銀監局將繼續引領村鎮銀行深入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普惠金融的精神,堅持本源和問題導向,按照本土化、差異化方向深耕當地市場,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一是堅持市場地位。深入農村、貼近農民,尋找商業可持續下服務「三農」的最佳模式,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激活縣域金融服務;二是加強金融合作。與發起行為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主體提供業務支持,加強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合作社、供銷社及行業組織的合作,共建聯合擔保機制;三是銀政保企多方聯動。探索農村金融機構多方合作模式,使信貸資金、扶貧資金、產業資金、保險資金、各類支農資金相互結合,產生資金聚合效應,帶動當地實體產業發展;四是加強監管服務。堅持嚴監管、強服務理念,繼續加大對監管評級良好村鎮銀行支持力度,著力強化風險管控,促進村鎮銀行不忘設立初衷,深入紮根農村,真正步入穩健發展的軌道。

  (趙瑞東)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fh

相關焦點

  • 山西村鎮銀行覆蓋超70%縣域
    來自山西銀監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08年7月山西首家村鎮銀行——盂縣匯民村鎮銀行正式掛牌營業至今,全省已批籌77家村鎮銀行(含開業70家)、分支機構61家,分布11個市、74個縣(區),覆蓋全省70%以上的縣域,省內村鎮銀行數量初具規模、布局較為合理、經營日趨穩健、服務漸具特色。
  • 山西陽泉銀監分局督促 盂縣匯民村鎮銀行「支農」成品牌
    在山西陽泉銀監分局的督促和指導下,盂縣匯民村鎮銀行,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堅持穩健經營理念,按照「先生存、後發展」、「先基礎、後提高」、「先集鎮、後輻射」的發展計劃,以誠信佔領市場,以服務贏得客戶,
  • 「智庫思享」張燕玲:正確解讀近期村鎮銀行監管信息,呵護普惠金融...
    12月28日重慶和寧波銀保監局分別發出公告,同意所轄兩家村鎮銀行合併吸納,同時重慶分局同意中國銀行增持重慶萬州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寧波銀保監局同意中國銀行等4名股東增持寧海中銀富登村鎮銀行。解讀這兩條公告,首先需要對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背景、對具體銀行股權結構模式有所了解。更要對公報全面分析。
  • 普惠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銀富登村鎮銀行調研手記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金融機構在推進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福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全國最大的村鎮銀行集團,中銀富登村鎮銀行下屬125家獨立法人機構、173家鄉鎮支行網點和278家行政村助農服務站,形成了覆蓋全國22個省(市)縣域、農村的金融服務網絡,始終堅持「服務縣域、支農支小」的定位,下沉細分市場,打開了農村經濟普惠的新局面。
  • 中和農信山西小貸成立 加快推進山西農村普惠金融發展
    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文批覆,同意籌建山西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小貸)。這是由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設立的第12家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金為人民幣2億元。  據悉,山西小貸成立後可跨市域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業務,其將踐行普惠金融,發揮當地團隊服務和數位化技術的雙優勢,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降低客戶的借款門檻,增加農戶及中小微企業主金融服務的可獲得率,並通過提供量身定製的個性化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幫助他們追求美好生活。  中和農信的小額信貸業務一直紮根在農村,並堅持財務績效和社會績效的雙向可持續發展。
  • 銀保監會:允許適度推進村鎮銀行兼併重組 可引入非銀金融機構化解...
    銀保監會表示,村鎮銀行是我國縣域地區重要的法人銀行機構。自2006年啟動村鎮銀行試點工作以來,經過14年培育發展,目前村鎮銀行已成為機構數量最多、單體規模最小、服務客戶最基層、支農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銀行」,在支持農戶和小微企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紮根縣域、支農支小的金融生力軍。
  • 山西省首家村鎮銀行涉農貸款突破億元
    新華網太原10月3日電(記者魏飈)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山西省首家村鎮銀行——陽泉市盂縣匯民村鎮銀行支農、惠農貸款日前已突破億元,所有貸款全部用於支持當地「三農」發展。截至2010年9月30日,這家銀行各項存款20351.39萬元,各項貸款10236.64萬元,全部為涉農貸款。
  •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王曉明:數字升級與場景驅動普惠變革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中國金融》|數字升級與場景驅動的普惠變革作者:王曉明(中銀富登村鎮銀行董事長)導讀: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村鎮銀行的業務觸角越向下延伸同時提出,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村鎮銀行是我國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填補了縣域普惠客戶的金融服務空白。中銀富登村鎮銀行順應數字普惠金融大趨勢,正在逐步探索商業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實踐證明,越是下沉的金融機構,越能夠體現數位化應用的功效。
  • 熱烈慶祝梅州客家村鎮銀行成立十周年
    十年來,作為梅州農村金融的生力軍,梅州客家村鎮銀行先後獲得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示範平臺、梅州市金融創新獎一等獎、廣東省金融創新獎二等獎、廣東金融業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十大亮點工程」、廣東金融百優獎「十優普惠和綠色金融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十年光陰,變的是梅州客家村鎮銀行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變化。不變的是「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市民」的市場定位和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
  • 武清村鎮銀行:脫貧攻堅戰役看金融責任擔當
    天津武清村鎮銀行自2013年成立以來,積極深耕農村金融市場,補齊服務短板,做實普惠金融,持續創新產品,提升服務水平,彰顯了一家地方性農村金融機構的責任和擔當,成為「京津走廊」上的一顆璀璨寶石。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戰中,武清村鎮銀行充分發揮金融扶貧的「造血」作用,積極作為,主動跟進,把金融服務重心放在「扶貧」上,切實增強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效果,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截至2020年11月末,全行涉農貸款2030戶,金額331393.16萬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286463.59萬元。  帶著「真情」服務實體經濟。
  • 原銀監局局長、金融局局長、農信社一二三把手,山西金融系統5名...
    &nbsp&nbsp&nbsp&nbsp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20日綜合報導 據山西省紀委監委日前對外發布,原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安順,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辦)原黨組書記、局長(主任)竟暉等5名金融系統幹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1640家與1.86萬億 中銀協報告起底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2018年9月,為推動村鎮銀行實現商業可持續的同時,擴大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服務覆蓋,提升基礎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均等化水平,銀保監會優化了村鎮銀行設立方式,在河北、山西、黑龍江、福建等15個中西部和老少邊窮且村鎮銀行規劃尚未完全覆蓋的省份開展首批「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
  • 微眾銀行:推進普惠金融,打造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
    微眾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堅持「科技、普惠、連接」戰略定位,不斷打破傳統限制,積極拓展「網際網路+」的金融服務模式,在滿足客戶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時,致力於拉動內需,推動實體商業的活躍和發展,加速實現線下商業「網際網路+」進程。
  • 榆次融信村鎮銀行 - 山西市場導報數字報
    榆次融信村鎮銀行是2010年6月掛牌成立的新型股份制銀行,是晉中市榆次區首家村鎮銀行。總部位於榆次區龍湖大街886號,現已設立烏金山、榮村、安寧、東關、東陽五家鄉鎮支行,內設十部一室,擁有220餘名員工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 山西澤州浦發村鎮銀行十年堅守彰顯「責任銀行」好形象
    原創 山西畫報 太行頭條有這麼一家村鎮銀行,她來自於沿海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黃浦江畔,先進的金融理念隨著繁榮農村金融市場的政策東風吹入歷史文化悠久的三晉大地
  • 堯都惠都村鎮銀行:服務三農 普惠鄉村 助農助發展
    12月22日,官磑村村主任,峪裡村養殖農戶代表將「服務三農 普惠鄉村」的牌匾和「助農助發展 惠都及時雨」的錦旗送到堯都惠都村鎮銀行。今年6月中旬,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浪潮下,堯都惠都村鎮銀行不斷下沉金融服務重心,主動作為、精準發力。
  • 最新:高風險村鎮銀行可引入非銀金融機構,持股可超10%
    來源:新流財經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動村鎮銀行化解風險改革重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到,村鎮銀行一是完善了我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組織體系,激活了農村金融市場。
  • 區域性村鎮銀行如何破局農村金融市場「存量」競爭
    本文將通過宏觀環境變化、監管歷程演進與行業競合態勢分析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村鎮銀行發展帶來了哪些「變」與「不變」,在「變」與「不變」之間探尋對村鎮銀行發展影響的關鍵因素,並回答「後村鎮銀行時代,區域性村鎮銀行如何破局農村金融市場「存量」競爭」的問題。
  • 建設銀行金磐石:推進普惠金融數位化進程,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張偉)11月12日,「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建設銀行信息總監金磐石應邀出席本次峰會並進行了主題演講。中國建設銀行信息總監 金磐石金磐石介紹,近年來,建設銀行近年來積極圍繞新金融的科技屬性、普惠屬性和共享屬性,將普惠金融確立為全行戰略,舉全行之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 從小微銀行資本補充看農村普惠金融改革重點方向——基於農村信用...
    轉載於: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作者:陳述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將發展農業農村、推進鄉村振興列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為支持這一引擎持續驅動產業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農村金融體系,尤其是小微銀行(包括農信社、農商行、農合行、村鎮銀行,下同)的治理建設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