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觀點 | 交大安泰教授陳憲:與生產、交換、消費相比,國內大循環...

2020-12-16 MBA中國網

在目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國內旅遊市場的強勢復甦對拉動消費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關係中,國內大循環要求深刻調整分配關係。

10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假期1~7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18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543.3億元,同比恢復69.9%。國內旅遊市場復甦態勢強勁。

在目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國內旅遊市場的強勢復甦對拉動消費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關係中,筆者認為,國內大循環要求深刻調整分配關係。

擴大最大消費

一個國家的分配格局是其分配關係的體現,具體反映各社會主體的所得以及各自的佔比。國內生產總值(GDP)有以下三種統計方法:最常見的是支出法,其次是生產法,還有反映分配格局的收入法,即:GDP=勞動者的工資+資本所有者的利息+土地所有者的租金+企業利潤+企業間接稅+資本折舊,就可以反映各社會主體的所得以及各自的佔比。

在我國的統計實踐中,收入法計算的GDP分為四項: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除固定資產折舊,其他三項基本對應居民所得,政府所得和企業所得。

國內大循環要求擴大最終消費。居民最終消費主要源於勞動所得,大致等同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首先取決於經濟增長,同時與分配關係和分配格局有關。也就是說,在既定的產出總量即GDP中,個人可支配收入佔了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在回答個人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之前,需要了解從GDP到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哪些減項。GDP減去折舊為國內生產淨值;國內生產淨值減去間接稅(如增值稅,稅負可以轉嫁的各稅種)為國民收入;國民收入減去公司未分配利潤和企業所得稅,再加上政府給居民戶的轉移支付和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得到個人收入;個人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為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由消費和儲蓄組成。

可見,從GDP到居民可支配收入,最大的減項是稅收,包括間接稅和直接稅;其次是公司未分配利潤和折舊。因此,影響一國(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比重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是稅收。

增加源頭動力

受城鄉二元結構等因素影響,2013年以前,我國居民收入統計是按照城鎮和農村分別進行的。在2013年的統計公報中,首次公布城鄉統一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數據。2013年,我國人均GDP為4368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2019年,我國人均GDP為7089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重提高了1.43個百分點。可見,分配關係的調整是極其艱巨和難度很大的事情。

人均GDP水平反映一國(地區)的經濟實力,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則反映居民的購買力,即直接獲得的福利水平。在同等人均GDP水平條件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佔比高,意味著居民獲得了更多的可由自己支配的福利。一般來說,這個佔比相對較高,一方面意味著企業和居民稅負較輕,另一方面,表明居民從經濟增長中獲得了較高的福利,進而說明,經濟發展的質量比較高。

在國際比較的意義上,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重偏低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設置一個「小目標」:通過若干年的改革與發展,將這個比重提高到60%的水平。

一個時期以來,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我國逐步減稅減費的態勢已經形成,從結構性減稅到普遍性減稅亦是可以期待的。為了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尤其是民營經濟的不斷增長,以及它們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增加,減稅降負是至關重要的舉措。

與此同時,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基於國內大循環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包括個人所得稅在內的稅制改革,既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也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為國內大循環增加來自源頭的動力,亦將提上改革分配關係的重要議事日程。

來源:2020年10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

【 更多教授觀點】

★ 教授觀點| 交大安泰陳方若:改變知行分離,要讓教授們擺脫「成功的詛咒」

★ 北大光華陳玉宇:結構變化中的企業之道

北大國發教授楊壯:西方領導力的實質

★魏江:商學院要讓企業家多學點「無用之真理」

★ 做空制度如何適度監管?清華五道口張曉燕教授相關論文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

★ 北大光華馬力:中美談判陷入膠著,美國到底想要什麼?

★ 復旦大學EMBA教授鮑勇劍:危機問題有「八難」,管理者如何應對

★ 胡捷:美國經濟能否緩慢復甦,疫情二次暴發成最大隱憂

★ 黃毅:全球化為什麼不是消亡,而是重構?

★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邱慈觀:ESG評級應該萬流歸宗嗎?

★ 教授觀點 |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吳飛:熱銷的明星基金真的值得被追捧嗎?

★ 教授觀點 |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企業不要把社會責任和盈利對立起來

★ 教授觀點 | 袁志剛: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深層矛盾和基本走勢—從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新舊動能的轉換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今日(1月12日),在「興商學 新境界」2019上海交大EMBA新年論壇上,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談到新經濟、新動能、新趨勢時表示,新舊動能的轉換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
  • 【活動報名】「興商學·新境界」上交大安泰EMBA2019新年論壇
    而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則致力於縮小商學院與業界的距離,消除溝通障礙。2019年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文治堂將舉行「興商學·新境界」交大安泰EMBA2019新年論壇,那麼,「務實」的商學院又會帶來怎樣的觀點呢?聊什麼?
  • 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陳憲:疫情後,數字經濟發展可期
    陳憲: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疫情後,尤其在「十四五」時期,上海需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通過政策創新、體制創新,聚焦重點領域,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吸引培育數字經濟領域優質企業,推動數字經濟成為上海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力爭使上海成為全球性的數字經濟中心城市
  • 國內著名學者和智庫專家陳憲受聘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客座教授並做...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17日下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內著名學者和智庫專家、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憲受聘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客座教授的授聘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浴星湖大講堂舉行。
  •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榮鷹:消費即美好 直播電商促進了更美好...
    5月28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聯合520社會責任日共同開展的「美好商學堂」活動上,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經理黃波與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零售行業研究團隊負責人榮鷹聚焦「美好消費」,對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新經濟在當下經濟形勢中的變化和發展進行了探討。
  • 提高「兩個比重」 構建適應國內大循環居民住房制度
    每經特約評論員 陳憲(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 9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其中59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47個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
  • 交大安泰MBA助力學生圓夢麻省理工
    of Technology)斯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通過交大安泰申請世界領先的斯隆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項目也是他的目標之一。除了國際大公司外,國內頂尖IT公司也將目光瞄準MIT,希望能夠尋找新鮮血液補充到高級管理團隊中。   回顧整個過程,張震寧認為在交大安泰國際MBA項目的經歷是他得以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的重要催化劑。
  • 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樞紐 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
    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樞紐 在中心城市和都市圈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6 22:44:46
  • 海納百川|交大安泰EMBA「知行天下」海口站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作為上海交大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一線深耕於企業家隊伍的商學院,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全球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工商業人才的搖籃,綜合排名連年佔據亞洲商學院榜首。而交大安泰EMBA項目在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成為中國首批獲準開辦的EMBA教育項目。
  • 2018《金融時報》全球MBA排行榜,交大安泰MBA榮登第34位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項目排名第34位,穩居全球四十強,其中薪資增長率和就業率排名全球第一,彰顯了交大安泰MBA持續上升的國際美譽度,更體現了交大安泰MBA學生職業發展的斐然成績。在此次FT公布的數據中,交大安泰與師資及科研相關的指標穩中有升,集先進管理理念並與實踐相結合的交大安泰教授們在近年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的論文數量名列全國高校前茅。
  • 「精彩回顧」交大安泰EMBA6.0全新課程體系發布圓滿舉辦
    交大安泰EMBA項目應時而變,重磅推出6.0全新課程體系,推演中國基本盤未來走勢。8月25日,安泰E堂大課暨EMBA6.0全新課程體系發布來到北京,與當地校友和企業家互動。本次活動由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EMBA中心主辦,上海交大安泰EMBA北京校友會承辦。
  • 上海交大安泰EMBA課程教授劉濤:有自由現金流的企業才是有價值的...
    上海交大安泰EMBA課程教授劉濤:有自由現金流的企業才是有價值的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2 18:
  • 交大安泰100周年院慶今舉行
    6月12日,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在交大徐匯校區文治堂迎來100周年院慶,與師生共同回顧學院百年發展歷程,展望未來。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表示,安泰經管學院與中國高等教育的騰飛和交大的發展是同頻共振的,安泰是交大一張靚麗的名片。
  • 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國剛:國內大循環由微循環、中循環、總循環構成
    11月23日,舉行了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國剛等嘉賓做了演講。在王國剛看來,一國經濟的大循環,由三個層次構成的,一個叫微循環,一個是中循環,一個是總循環。這三個層次有機連接,彼此聯動,形成了一個國內經濟的大循環。「當然下面有問題了,微循環、中循環、總循環怎麼來的?誰說的?我們可以從馬克思裡找。」王國剛說。
  • 交大安泰教授費一文談「疫情」與「行情」:資本市場未來需適應新...
    對投資者而言,疫情會對國內資本市場產生哪些短期和長期影響?疫情衝擊下的資本市場能否化危為機,逐步走向成熟?這些無疑都是投資者關心的問題。2月27日,交大安泰EMBA《公司金融》課程教授費一文表示,未來幾年新經濟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比重將逐漸上升,隨著企業直接融資比重的提高,資本市場將助力新經濟發展的高潮。
  • 上海交大安泰EMBA課程教授劉濤:有自由現金流的企業才是有價值的企業
    上海交大安泰EMBA課程教授劉濤 隨著「安泰E堂大課」重慶站與成都站順利舉辦,上海交通大學EMBA全國巡迴活動成功落下帷幕。明年,上海交大安泰EMBA將深度連結區域發展,聚焦政策前沿、金融科技、創投生態圈、自貿區賦能、「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等主題,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口、重慶與成都開展「移動課堂」,在全國移動授課,助力更多企業家共探行業進階之路。 在成都站「E堂大課」現場,來自上海交大安泰EMBA的劉濤教授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專訪。
  • 安泰教授們告訴你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r. Richard Thaler神奇...
    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秦向東介紹,早在2002年Daniel Kahneman也因為行為經濟學研究而摘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暢銷書《思考:快與慢》的作者。據說,同一年,Richard Thaler就被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邀請去介紹行為經濟學研究成果。Thaler和Kahneman可算是惺惺相惜,但是後者是心理學家,而非正統的經濟學出身。
  • 教授觀點 |清華大學教授楊斌:「話術」與「人設」
    人設是否一種消費品,如果是,被消費的過程是否會對人和組織產生什麼長遠影響?對人設的這種扮演、這種沉浸,對人的選擇和決策的這種可預期性,是否會有什麼隱蔽卻註定的風險?不同的課程中都有復盤過「豬灣慘敗」的決策,集體盲思之外,還有人設惹的禍,讓上任不久的甘迺迪總統和內閣、軍方諸位「扮演著」人設所界定的冒險、勇敢、強硬。
  • 上海交大安泰教授周穎解密5分鐘直播賣1.5萬支口紅[圖]
    《青年報·青春上海》報導 5分鐘直播賣掉1.5萬支口紅,2小時直播試色380支口紅;5個半小時直播中成交23000單,成交額353萬;擁有287萬粉絲,一年直播銷售1500萬……「口紅一哥」李佳琦引爆社交媒體的這個最新案例,還來不及在課堂上分享,就被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周穎拿來在安泰智庫媒體沙龍中進行了一手解密
  • 交大安泰CLGO項目「三個協同」模式打造跨學科人才 就讀後平均薪資...
    據其統計,今年5月正式畢業的2013屆CLGO項目畢業生,平均年薪為27.4萬元,相比入學前平均薪資增幅為115%。作為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明星碩士專業,(即國內首個全日制、跨學科的雙碩士學位項目MBA+工程碩士),該項目開辦6年來,傾注了交大、MIT、合作企業以及各界的心血,並培養了一批在運營領域的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