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時任副總理的谷牧在李可染、黃胄、蔡若虹、黃廻等陪同下視察中國畫研究院工地。
張 晨
中國畫研究院(2006年12月14日更名為中國國家畫院)的前身為「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36年來,她的成長始終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見證了國家由只針對中國畫的創作與研究,一步步走向覆蓋美術各個專業領域的繁榮歷程。
1977年12月12日,「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在為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創作作品的基礎上成立 ,首任負責人為華君武。後任務擴大為組織全國著名中國畫畫家為政府部門、駐外使領館及有關單位提供布置陳列作品和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創作禮品畫,並「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創作任務,組織一部分中國畫出口,為支援四個現代化做出貢獻。」在8個多月的時間裡,創作組先後組織了17個省市的80位老畫家及少數中青年畫家進行國畫創作。完成了國家需要的任務畫620幅左右(其中作為外交部給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畫35幅,釣魚臺賓館陳列41幅,火車站14幅,北京飯店430幅,機場100幅);完成外貿部門需要的出口畫4000餘幅,組內收入人民幣8萬餘元(國家出口外匯收入未計在內)。1978年9月,「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匯報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出作品136件。至此,已為國家收藏畫家的精品和庫存畫500餘幅。總計5000餘幅。
1979年4月17日,一份蓋有「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國徽章的「同意因建設『中國畫創作組』工作用房,徵用海澱區玉淵潭公社潘莊大隊四道口生產隊15畝耕地」的公函,被送往文化部辦公廳。6月1日,中國畫創作組從原先租住的友誼賓館南工字樓,遷到了頤和園藻鑑堂。
1980年,國家批准建立中國畫研究院(正式建院前稱為「中國畫研究院籌備組」),計劃投資135萬元(最終投資800多萬元),建設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中國園林式建築,集學術研究、創作、陳列、辦公、接待、貯藏、資料保管等各項用途於一體。11月21日,時任文化部部長黃鎮正式批准任命朱丹、蔡若虹、黃胄、吳作人、李可染、葉淺予、安靖、蘇立功為籌備組的核心小組領導成員。初創時期,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國務院副總理萬裡、谷牧等多次到藻鑑堂及新院址建築工地視察指導和解決困難,並最終確立了「中國畫研究院不是機關,不是衙門,不是養老院、招待所,是一個純粹的學術機關。」 「最高權力機構是藝術委員會,主要成員是國畫家、理論家。」「中國畫研究院是中國畫學術研究的中心,是中國畫學術研究資料的中心,是中國畫對外學術交流的中心,作為理論聯繫實際、作為研究的對象,他還是為全國甚至全球的頂尖中國畫畫家提供創作和學術交流的中心,是優秀中國畫作品陳列中心和觀摩學習的中心,同時還要做文房四寶、工具材料和新技法的研究,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畫最高學術機構。」「研究院畫家不是終身制,就像國家體育代表隊,保證永遠的國家一流水平」的建院主旨。
在1980年至1981年,在中國畫研究院籌備組主辦和召集下,召開了多次學術討論會議,對中國畫發展的許多問題進行了探討。如1980年2月21日,來自全國以中年為主的30多位畫家參加的「中國畫人物畫創作座談會」。1981年4月16日,關於「文人畫」問題的討論會,張伯駒、董壽平、白雪石、溥松窗、周懷民等10餘人參會,對「文人畫」的概念、內容及如何評價等問題交換了看法。5月15日的「人物畫創作座談會」上,與會同志暢談了人物畫創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並對人物畫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給有關領導部門提出了建議和希望。6月11日,由在京美術史家、美術理論家20餘人參加的理論座談會上,常任俠、徐邦達、張安治、金維諾、黃苗子等在發言中,對中國畫理論研究的方向、任務和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不少建議。7月2日開始的「花鳥畫創作座談會」,歷時10天,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花鳥畫家,觀摩了古代和近百年花鳥畫優秀作品,互相交流了創作經驗,並對如何創作社會主義時代的新花鳥畫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會後,向全國花鳥畫家提出了六條倡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萬裡、谷牧到藻鑑堂接見了籌備組成員,並與老畫家朱丹、葉淺予、蔡若虹、李可染、黃胄、蘇立功、安靖、李苦禪、張仃、蔣兆和、田世光、董壽平、白雪石、許麟廬、溥松窗、肖淑芳等進行了座談。老國畫家們談到了中國畫傳統急需認真研究和繼承、發展的問題,以及其他有關國家文化建設問題。萬裡、谷牧同志一致認為:我們尊重世界上所有先進的優秀的文化藝術,但繼承和發揚祖國民族文化藝術應放在首位。我們正在籌備成立中國畫研究院,將來有條件時,還應該成立民族化的油畫、雕塑等研究院,借鑑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藝術遺產,以豐富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當年5月31日,谷牧到藻鑑堂聽取匯報時,還專門提出老年畫家著書立說是否需要青年人幫助整理的問題。
1981年9月21日,中國畫研究院基建工程開工,沒有舉行任何儀式。10月27日下午,葉劍英委員長在住所接見了中國畫研究院負責人蔡若虹、李可染、黃胄,高興地聽取了有關中國畫研究院籌備工作的匯報,對於中國畫研究院正式成立和「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畫展」即將開幕表示祝賀。他說:「繼承和發揚中國畫的優良傳統是很重要的。祝你們的事業繁榮昌盛,祝畫展展出成功。」 11月1日上午,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北京飯店舉行,國務院副總理萬裡、谷牧、方毅、姚依林同志出席了大會。出席大會的還有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委負責人,中國文聯各協會負責人、文藝界知名人士以及港澳、海外來賓,老中青中國畫家共500多人,盛況空前。11月1日下午,「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預展(畫展11月2日至15日舉辦,展出229位作者的作品231件)。11月3日,中國畫研究院第一次院務委員會在頤和園藻鑑堂舉行。1981年12月至1982年5月,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畫展部分作品在瀋陽、廣州、上海、成都、重慶巡迴展出,觀眾踴躍,受到好評。
(作者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本文根據《中國畫研究》、《中國畫研究院通訊》及趙力忠先生文章《遙想當年》整理而成,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