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前後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20世紀80年代初,時任副總理的谷牧在李可染、黃胄、蔡若虹、黃廻等陪同下視察中國畫研究院工地。

張 晨

中國畫研究院(2006年12月14日更名為中國國家畫院)的前身為「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36年來,她的成長始終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見證了國家由只針對中國畫的創作與研究,一步步走向覆蓋美術各個專業領域的繁榮歷程。

1977年12月12日,「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在為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創作作品的基礎上成立 ,首任負責人為華君武。後任務擴大為組織全國著名中國畫畫家為政府部門、駐外使領館及有關單位提供布置陳列作品和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創作禮品畫,並「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創作任務,組織一部分中國畫出口,為支援四個現代化做出貢獻。」在8個多月的時間裡,創作組先後組織了17個省市的80位老畫家及少數中青年畫家進行國畫創作。完成了國家需要的任務畫620幅左右(其中作為外交部給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畫35幅,釣魚臺賓館陳列41幅,火車站14幅,北京飯店430幅,機場100幅);完成外貿部門需要的出口畫4000餘幅,組內收入人民幣8萬餘元(國家出口外匯收入未計在內)。1978年9月,「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匯報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出作品136件。至此,已為國家收藏畫家的精品和庫存畫500餘幅。總計5000餘幅。

1979年4月17日,一份蓋有「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國徽章的「同意因建設『中國畫創作組』工作用房,徵用海澱區玉淵潭公社潘莊大隊四道口生產隊15畝耕地」的公函,被送往文化部辦公廳。6月1日,中國畫創作組從原先租住的友誼賓館南工字樓,遷到了頤和園藻鑑堂。

1980年,國家批准建立中國畫研究院(正式建院前稱為「中國畫研究院籌備組」),計劃投資135萬元(最終投資800多萬元),建設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中國園林式建築,集學術研究、創作、陳列、辦公、接待、貯藏、資料保管等各項用途於一體。11月21日,時任文化部部長黃鎮正式批准任命朱丹、蔡若虹、黃胄、吳作人、李可染、葉淺予、安靖、蘇立功為籌備組的核心小組領導成員。初創時期,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國務院副總理萬裡、谷牧等多次到藻鑑堂及新院址建築工地視察指導和解決困難,並最終確立了「中國畫研究院不是機關,不是衙門,不是養老院、招待所,是一個純粹的學術機關。」 「最高權力機構是藝術委員會,主要成員是國畫家、理論家。」「中國畫研究院是中國畫學術研究的中心,是中國畫學術研究資料的中心,是中國畫對外學術交流的中心,作為理論聯繫實際、作為研究的對象,他還是為全國甚至全球的頂尖中國畫畫家提供創作和學術交流的中心,是優秀中國畫作品陳列中心和觀摩學習的中心,同時還要做文房四寶、工具材料和新技法的研究,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畫最高學術機構。」「研究院畫家不是終身制,就像國家體育代表隊,保證永遠的國家一流水平」的建院主旨。

在1980年至1981年,在中國畫研究院籌備組主辦和召集下,召開了多次學術討論會議,對中國畫發展的許多問題進行了探討。如1980年2月21日,來自全國以中年為主的30多位畫家參加的「中國畫人物畫創作座談會」。1981年4月16日,關於「文人畫」問題的討論會,張伯駒、董壽平、白雪石、溥松窗、周懷民等10餘人參會,對「文人畫」的概念、內容及如何評價等問題交換了看法。5月15日的「人物畫創作座談會」上,與會同志暢談了人物畫創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並對人物畫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給有關領導部門提出了建議和希望。6月11日,由在京美術史家、美術理論家20餘人參加的理論座談會上,常任俠、徐邦達、張安治、金維諾、黃苗子等在發言中,對中國畫理論研究的方向、任務和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不少建議。7月2日開始的「花鳥畫創作座談會」,歷時10天,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花鳥畫家,觀摩了古代和近百年花鳥畫優秀作品,互相交流了創作經驗,並對如何創作社會主義時代的新花鳥畫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會後,向全國花鳥畫家提出了六條倡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萬裡、谷牧到藻鑑堂接見了籌備組成員,並與老畫家朱丹、葉淺予、蔡若虹、李可染、黃胄、蘇立功、安靖、李苦禪、張仃、蔣兆和、田世光、董壽平、白雪石、許麟廬、溥松窗、肖淑芳等進行了座談。老國畫家們談到了中國畫傳統急需認真研究和繼承、發展的問題,以及其他有關國家文化建設問題。萬裡、谷牧同志一致認為:我們尊重世界上所有先進的優秀的文化藝術,但繼承和發揚祖國民族文化藝術應放在首位。我們正在籌備成立中國畫研究院,將來有條件時,還應該成立民族化的油畫、雕塑等研究院,借鑑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藝術遺產,以豐富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當年5月31日,谷牧到藻鑑堂聽取匯報時,還專門提出老年畫家著書立說是否需要青年人幫助整理的問題。

1981年9月21日,中國畫研究院基建工程開工,沒有舉行任何儀式。10月27日下午,葉劍英委員長在住所接見了中國畫研究院負責人蔡若虹、李可染、黃胄,高興地聽取了有關中國畫研究院籌備工作的匯報,對於中國畫研究院正式成立和「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畫展」即將開幕表示祝賀。他說:「繼承和發揚中國畫的優良傳統是很重要的。祝你們的事業繁榮昌盛,祝畫展展出成功。」 11月1日上午,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北京飯店舉行,國務院副總理萬裡、谷牧、方毅、姚依林同志出席了大會。出席大會的還有中央各部委、北京市委負責人,中國文聯各協會負責人、文藝界知名人士以及港澳、海外來賓,老中青中國畫家共500多人,盛況空前。11月1日下午,「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預展(畫展11月2日至15日舉辦,展出229位作者的作品231件)。11月3日,中國畫研究院第一次院務委員會在頤和園藻鑑堂舉行。1981年12月至1982年5月,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畫展部分作品在瀋陽、廣州、上海、成都、重慶巡迴展出,觀眾踴躍,受到好評。

(作者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本文根據《中國畫研究》、《中國畫研究院通訊》及趙力忠先生文章《遙想當年》整理而成,有刪節。)

相關焦點

  • 臨沂大學中國畫藝術研究院成立揭牌暨張志民教授學術報告會
    李喆與張志民為「臨沂大學中國畫藝術研日前,臨沂大學中國畫藝術研究院成立揭牌儀式暨張志民教授學術報告會在臨沂大學舉行,該校黨委書記李喆教授,黨委委員、副校長張立富教授,山東藝術學院名譽院長他強調,臨沂大學中國畫藝術研究院的成立,是美術學院學科專業建設的重大突破,是該校加強美育工作的具體體現,也是立足臨沂書法文化名城的豐富資源,傳承地方文脈、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舉措,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學校藝術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匯集地方文化資源,進一步凝聚各方文化名家,打造成為集藝術研究、藝術創作、藝術宣傳、藝術教育為一體的高端平臺和文化高地,為地方文化繁榮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碩士研究生導師——人物篇
    陳孟昕1957年生於河北,現任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工筆畫院副院長,北京粉畫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及工筆畫學會名譽會長,湖北省僑聯顧問及文化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等,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
  • 「格法與格調」 東大中國畫研究院江北創研基地揭牌
    2019-05-19 10:5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5月18日下午,由東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格法與格調——中國畫及書法研究生教學作品展暨東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江北創研基地揭牌」儀式,在南京江北浦業大廈舉行。
  • 2005中國畫研究院年度提名展在京開幕
    輕風一縷吟沉月(國畫)  吳 迅    2005中國畫研究院年度提名展11月16日至12月29日在中國畫研究院美術館推出11月16日首先亮相的是2005中國畫研究院年度提名展的山水系列,共有150餘幅作品全新呈現。    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而藝術在本質上是以創造作為其生命力的體現。本屆提名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畫院畫家們對這一主題的思考與實踐。在深入研究傳統、深化筆墨語言探索的過程中,本屆提名展的參展畫家還突出強調了對時代氣息的理解和表達。
  • 發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的再發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重要指示,加強美術學科建設,進一步提升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的學術影響力。日前,西北大學研究決定,繼續聘任鄧益民教授為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鄧益民教授和他的部分研究生相信在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下,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一定會茁壯成長,不斷湧現出更多繪畫精品和更多優秀藝術人才。
  • 固安將舉辦紀念中國畫學研究會成立一百周年主題活動
    河北新聞網12月1日訊(通訊員周禹佳)今天,筆者從固安縣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2月5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和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中共固安縣委宣傳部承辦的紀念中國畫學研究會成立一百周年主題活動將在劉凌滄郭慕熙藝術館舉行
  • 江山如畫——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生班,為李可染先生研究生。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2003年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2006年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院長、中國畫美術館名譽館長、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國家友好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華英才》雜誌社藝術顧問、中國中外企業家聯盟名譽主席、京津冀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原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
  • 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提名展在西北大學開幕
    11月20日,由西北大學主辦、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承辦的「首屆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提名展」在陝西西安西北大學博物館開展。據策展人著名畫家、西北大學藝術學教授、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鄧益民介紹,展覽自啟動至今歷時四個月,分三個階段:一是公開出版展覽畫集;二是舉辦西北大學慶祝建校115周年「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首屆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提名展圖片展」;三是面向全社會舉行的為期10天的「西北大學中國畫研究院,首屆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提名展」。
  • 安慶龍眠中國畫研究院「翰墨丹青頌祖國」作品展在宜開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1日上午,由安慶市文聯、安慶市美術家協會、安慶龍眠中國畫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翰墨丹青頌祖國」——安慶龍眠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畫作品展在安慶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安慶及各縣(市)老中青三代畫家的精品力作90餘幅,旨在用濃墨華彩謳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弘揚禮讚偉大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昂揚主旋律,同時促進了文化藝術交流與文明共鑑,既為安慶市民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也為實現安慶區域的文藝事業共融互通、繁榮發展搭建平臺。
  • 童趣研究院在京成立
    11月22日,與會嘉賓在童趣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上參加沙龍對談。當日,童趣研究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來自文化界、教育界、科普和兒童分級閱讀領域的十餘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活動。為了給親子閱讀提供更科學、更優質的閱讀出版物,推動中國兒童素質教育健康發展,為兒童教育與出版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匯聚了來自兒童閱讀、少兒科普、傳統文學、K12教育等領域的國內外資深學者、專家,組織成立童趣研究院。
  • 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成立
    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成立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同期召開清華新聞網11月23日電 11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清華大學共同發起的中國城市研究院在清華大學宣布成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出席成立儀式並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杭州老字號研究院成立
    杭州老字號研究院成立   4月24日,杭州太和堂中藥博物館內,杭州老字號研究院成立大會暨老字號企業掌門人培訓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 知行合一:淺談中國畫的美學精神
    文\孫強編輯\立青中國畫注重筆墨,在技法上有勾、皴、擦、點、染等用筆手法。「墨分五色」是指可以通過掌控墨中水分的用量來形成不同的層次的顏色。寫意畫是中國畫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形式類似於西方的水彩卻又不同於水彩,水彩偏向寫實,而寫意畫則是以傳神為精髓。
  • 組圖: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隆重成立
    、文化教育界及企業界人士出席了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成立儀式,並共同參與和感受了這一盛典。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籌建於2006年初,於2010年1月正式成立。她是國內第一所專門從事歌劇研究、創作和表演的高等教學科研機構,也將第一次建立獨立、完整、系統的「歌劇學」學科,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成立不僅是北京大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在中國高等教育和文化藝術領域也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大學歌劇院院長金曼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 邀請函|「呦呦鹿鳴——當代中國畫作品展」即將開幕
    為了承續古風,沿襲美意,通過鹿這一特定題材的表現,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在當代中國畫中的獨特表現,榮寶齋在線策劃組織了「呦呦鹿鳴——當代中國畫作品展」。本次展覽以鹿為主題,邀約當代中國畫家精心創作,集中展示了當代中國畫以鹿為題材的藝術精品,寓意吉祥,共享美好。《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成立
    江門日報訊 (記者/黎禹君 梁佳欣) 昨日(12月11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鶴山樓揭牌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成立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
    8月27日,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研究院在中央網信辦、科技部等相關部委的支持下成立,依託清華大學多學科優勢,面向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應用對社會治理的綜合影響開展研究,為全球人工智慧社會影響的研究與治理提供理論支撐。
  •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正式成立
    原標題: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正式成立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夏宇 陳鍵興)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屆清華兩岸論壇25日在北京舉行,兩岸各界人士、專家學者百餘人與會,就「臺灣經濟形勢與兩岸區域合作」、「兩岸農業交流與中小企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研討。
  • 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
    成立會議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衛思諭)6月24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成立會議在清華大學舉行,研究院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