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層3D NAND發力!SSD或於2018年降價

2020-12-16 中關村在線

1固態硬碟行業綜述

  受NAND Flash供貨緊張影響,以及數據中心、企業、行動裝置等領域SSD強勁需求,2017年上半年NAND Flash價格持續走高。根據ZDC統計,NAND Flash價格累計漲幅達26%,消費類每GB銷售價格突破了0.3美金。


  2017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需求出現下滑,再加上NAND Flash的價格持續走高,高價壓力下的SSD市場呈現一片低迷景象。但隨著6月份需求旺季的到來,固態硬碟的關注度有所回升。


  今年美光、SK海力士、三星、東芝等廠商大力發展3D NAND,64層/72層3D NAND已初見成效,但提升產能效果需要Q3季度才能體現。

  在高成本因素下,2017年上半年SSD市場仍然呈現倒掛現象,即採購成本高於銷售價格。也就是現今固態硬碟價格已漲無可漲,陷入惡性循環。經銷商採購成本不斷增高,但整體市場因價格因素需求繼續降低。今年5月份,固態硬碟價格也出現了近一年內首次降價,6月市場需求有所好轉,並帶動價格再次上漲。但預計漲價幅度不大,可以說現在固態硬碟價格已接近頂點。


  相反的是,雖然受NAND Flash缺貨的影響,存儲企業出貨有所下滑,但NAND Flash價格大幅上漲抵消了出貨的下滑,再加上SSD市場需求帶動,Flash原廠利潤均創新高。據三星電子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周報可以發現,三星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8.27%,環比增長7.35%,為9.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3億元),這是三星創立以來第二高的單季收入記錄。

  一個行業的發展,總是要經歷混亂到競爭到壟斷的過程。固態硬碟行業,在2017年可以說正處於競爭到壟斷這個過渡階段。

  市場上的固態硬碟品牌,經過了近十年的品牌洗牌,幾乎已經形成了幾大品牌巨頭,三星、閃迪、Intel等固態廠商都都已經成為固態硬碟行業的第一集團,而隨後金士頓、東芝、浦科特等也在抓緊跟隨,可以說排行前幾位的固態硬碟廠商幾乎壟斷了固態硬碟行業大部分的市場,品牌洗牌已經接近尾聲。

  品牌洗牌的完成,也使得行業開始走向集群化,品牌化的新方向。

2品牌維度:一超多強集群化明顯

  上文中,筆者從整體上論述了當前固態硬碟市場的發展現狀,下面筆者將通過實際數據,從品牌維度、產品維度以及價格維度三個維度,微觀的解讀2017年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的發展現狀。

  品牌維度:一超多強集群化明顯

  一個產業成熟與否的標誌,往往就在於行業內是否已經形成了有著相當影響力的超級品牌。根據筆者收集的數據,在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在中國大陸市場最受關注的固態硬碟十大品牌分別Samsung(三星)、Kingston(金士頓)、GALAXY(影馳)、Toshiba(東芝)、PLEXTOR(浦科特)、Intel、SanDisk(閃迪)、英睿達、臺電、威剛。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大品牌受關注度佔比為77.6%,換句話說,刨去這十個品牌,固態硬碟行業其餘近千個品牌受到的關注度僅為22.4%。

2017年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布

    2017年品牌集群化更加明顯,與2016年相比品牌分布顯有變化,說明固態硬碟行業品牌洗牌已基本形成。

  為了進一步解讀品牌集群化效應,筆者專門截取了十大最受關注的品牌中的前六名的數據,並收集了這六大品牌在2017年度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受關注度的佔比變化表。


2017年Q1-Q2固態硬碟前六大品牌關注比例對比圖

  從該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從Q1到Q2季度,中國固態硬碟市場六大品牌的關注度總佔比始終在70%以上,固態硬碟品牌第一梯隊可以說完全形成。

  具體到各大品牌方面,三星以超過二成的市場關注度,遙遙領先,成為最受關注的固態硬碟品牌。究其原因,三星作為固態硬碟行業最早的行業巨頭,領導了多次固態硬碟行業的技術革命,3D NAND技術的最早應用,TLC顆粒的最早量產等,都讓三星在產品更新和技術儲備上領先於其他固態硬碟廠商,自然在品牌上更受用戶關注。

  在前六名中,除了三星的一枝獨秀外,另一大品牌金士頓的市場關注度也表現相當不錯,佔有率維持10%,但遠不及金士頓在內存產品線的市場佔有率。

  有關注度提升,自然也會有關注度不斷下降的。著名存儲廠商閃迪的關注度,從第一季度的6.3%下降到了第二季度的3.1%,而國內存儲大廠影馳的關注度則從第一季度的7.8%下降到第二季度的7.1%,變化不大。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影馳上半年推出多款熱銷固態硬碟,繼續維持住了國內存儲廠商一哥的位置;而閃迪自今年上半年忙於處理東芝收購風波,沒有精力應對市場的大範圍推廣。

  至於其他固態硬碟品牌, Intel則在今年的表現差強人意,受關注度略有波動。

3產品維度:120GB不再一枝獨戲

產品維度:120GB不再一枝獨戲

  產品方面,2017年固態硬碟市場整體上在售產品數量不斷增加,沒有放緩的趨勢。

  除此之外,大品牌的入門級240GB固態硬碟產品不再一枝獨秀,中端固態硬碟產品也開始有了相當新的關注度。


2017年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最受關注十款產品佔比

  具體到最受關注的十大熱品上,三星年初推出的針對入門級市場的750EVO 250GB,憑藉著優質的性能和三星多年來在固態硬碟市場的絕對影響力,成功登頂。

  在品牌上,三星以4款產品上榜,這和此前最受關注的品牌排行榜高度吻合,也證明了三星在固態硬碟行業的霸主地位。


2017年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不同容量產品關注比例分布

  在容量關注度榜單上,我們發現入門級120GB的關注已經不如240GB-256GB主流級固態硬碟容量的關注度了。而且代表著中端級別的容量產品240-512GB這個區間的關注度,達到了37.6%,換句話,近一半以上的用戶,都在觀望是否入手120GB以上到512GB這個區間的產品。

  也就是說,入門級的120GB及以下的固態硬碟產品已經不再是用戶的首要選擇了,而240GB-256GB容量固態硬碟已成時下裝機最熱門的選擇。

4價格維度:500元是最受歡迎區間

價格維度:500元是最受歡迎區間

  在普通用戶最為關注的產品價格維度方面,當下固態硬碟行業最受關注的價格仍然在300元以下以及300至500元之間,即在500元上下,是用戶最為糾結的一個價格區間,也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區間。

  這表明,固態硬碟產品已經從可有可無或是代表高端的「局外物」,演變成為當下裝機用戶需要認真考慮的實用性產品。


2017年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分布

  除了代表著中端的500元上下的區間有著超過75.3%的超強關注度外,代表著更加高端的千元級固態硬碟產品也有著超過11.9%的關注度,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隨著固態硬碟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實用性和易用性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關注更為高端的固態硬碟產品。


2017年上半年中國固態硬碟市場不同接口類型產品關注比例分布

  在接口方面,M.2接口固態硬碟以41.3%的關注度搖搖領先,遠超SATA3 20.3%關注度。此外PCI-E固態硬碟也以14.7%的比例位居高位,由於PCI-E固態硬碟散熱性能更好,性能不輸M.2固態硬碟,如此高的關注度也不足為奇。而M.2接口固態硬碟可廣泛用於各類臺式、筆記本等設備,再加完全秒殺SATA3接口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相信未來定會成為固態硬碟接口中的中流砥柱。

5行業展望:固態硬碟價格將穩步下降

行業展望:固態硬碟價格將穩步下降

  最後,筆者就從個人角度聊聊關於行業的展望。

  1.NVMe協議落地 SATA接口成歷史

  隨著今年三星960系列的全面普及,包括東芝、Intel、浦科特等幾大固態硬碟廠商都已經布局了基於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可以預見的是更多的固態硬碟廠商會跟隨著巨頭的步伐,推出NVMe協議的高性能固態硬碟,至於SATA接口固態硬碟,會隨著市場存量的不斷消解,佔有的市場份額會最終被NVMe協議的PCIe接口或是基於AHCI的M.2接口所取代。

  2.3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普及 固態硬碟成本進一步降低

  3D NAND技術在2017年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幾大快閃記憶體原廠,包括美光、SK海力士、三星、東芝等都已經開始研發新一代基於72層堆疊的3D NAND高性能快閃記憶體顆粒,而64層3D NAND3D NAND高性能快閃記憶體顆粒已少量出貨,預計2018年快閃記憶體顆粒產能將逐步改善,但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度降價。

  新工藝帶來的高良品率,進一步降低了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出廠成本,可以預見在2018年固態硬碟市場會迎來新一輪的價格變動,以緩解當下存儲行業價格的全線上漲。

  3.品牌洗牌接近尾聲 固態硬碟行業步入穩定期

  經歷了數年的競爭,固態硬碟品牌到今年為止,幾乎已經形成了幾大明顯的分級。第一集團,是那些能夠掌握原廠顆粒和有著相關技術積累的固態硬碟品牌,以三星、英特爾、東芝等為主要代表;第二集團,則是能夠有著固件開發或是原廠顆粒等發展優勢的品牌廠商,以浦科特、金士頓、影馳等為主要代表。

  市場格局和市場份額,已經被排名前幾的大品牌所壟斷,小品牌想要實現產品逆襲,幾乎已經沒有可能了。  

相關焦點

  • 專訪東芝安田哲也:最早開發64層3D NAND技術
    2017年10月13日,東芝半導體(Toshiba)公司在北京舉辦「百人接力,影像傳遞計劃「。該活動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瀋陽、哈爾濱、濟南、重慶、青島、廈門等10個城市各分發一張東芝存儲卡。當每個城市最終收集作品超過100張時,東芝則通過」中國綠化基金會「捐贈1顆樹。
  • 64層3D TLC NAND:東芝連發三款SSD
    IT之家3月20日消息,今天,東芝一口氣就發布了三款企業級SSD產品,包括CD5、XD5以及HK6-DC三個系列,它們均採用了自家64層BiCS3 3D TLC NAND顆粒。這三款硬碟有2.5英寸、U.2和M.2 22110多種規格可選,均提供5年質保。但CD5、XD5和HK6-DC定於2018年Q2季度發售,目前暫未公布售價。
  • 解讀致鈦SSD、3D NAND的故事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長江存儲公司註冊成立於2016年,但其實早在2014年,武漢新芯就已開始研發3D NAND,所以長江存儲的歷史已經有六年。   說到3D NAND快閃記憶體,如今全球各大快閃記憶體廠商都在堆疊更多的層數,美光最近就官宣了176層,長江存儲也做到了128層。
  • 東芝引入TLC 提升64層3D快閃記憶體容量水平
    東芝公司已經正式公布,其首求借64層3D NAND設備將採用TLC(即三層單元)設計以將原本的256 Gb容量倍增至512 Gb。  這意味著單晶片的存儲容量為64 GB。樣品發貨從本月開始,而正式批量生產則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預計其將同時面向企業與消費級市場推出SSD產品。
  • SK海力士推出企業級低功耗SSD:72層TLC、最大8TB
    據悉,該產品採用了72層堆棧的3D TLC顆粒以及自研NVMe控制器,同時配備8通道NAND接口,M.2版最大容量為4TB,U.2版則提供了8TB容量。新的NVMe SSD以高性能、低功耗為目標,面向主流eSSD市場。新產品的發布將鞏固SK海力士在雲端數據中心SSD市場的地位。
  • 96層堆棧3D TLC 東芝發布XG6 M.2固態硬碟
    XG6 是XG5的後繼型號,其閒置功耗低至3mW,寫入功耗不過4.7W。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96層堆棧3D TLC 東芝發布XG6 M.2固態硬碟http://ssd.zol.com.cn/694/6942349.html http
  • PCIe NVMe SSD常用測試工具介紹
    <img src="http://www.ssdfans.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071217_1216_PCIeNVMeSSD1.png&amp
  • 東芝發布TR200 SSD:全球第二64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
    日前,西數和閃迪發布了全球首批採用64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設計的SSD產品,包括WD Blue、SanDisk Ultra兩個子系列,容量最高達2TB,提供SATA、M.2兩種樣式,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就是價格比較貴。
  • 目標檢測|SSD原理與實現
    相比Yolo,SSD採用CNN來直接進行檢測,而不是像Yolo那樣在全連接層之後做檢測。其中VGG16中的Conv4_3層將作為用於檢測的第一個特徵圖。,其norm較大,所以在其後面增加了一個L2 Normalization層(參見ParseNet),以保證和後面的檢測層差異不是很大,這個和Batch Normalization層不太一樣,其僅僅是對每個像素點在channle維度做歸一化,而Batch Normalization層是在[batch_size, width, height]三個維度上做歸一化。
  • 2018年湖南省一般工商業電價降價一覽表
    2018年湖南省一般工商業電價降價一覽表 時間: 2018.9.17 2、使用祁韶直流部分價差推動市場化交易降價。3、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收費;繼續落實湘發改商價(2016)704號文件規定;逐步實現符合變壓器容量要求的一般工商業企業選擇執行大工業兩部制電價。4、2018年4月1日起下調我省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輸配電價及相應目錄電價2.7分/千瓦時。
  • 新玩家入局:旺宏電子48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明年量產
    不過宏旺電子已經從10月份開始交付48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樣品,明年就將實現大規模量產。 據Digitimes報導,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還表示將從明年底開始量產其自主研發的96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直指固態硬碟市場。
  • 海力士發布72層256Gb 3D快閃記憶體晶片 適合未來 iPhone
    蘋果供應商海力士(SK Hynix)今天發布了 72層,256Gb 3D NAND 快閃記憶體晶片。
  • 自動識別啟動模式Nand Or Nor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Nor boot還是nandboot ,這4K的內部SRAM都被映射到了0x40000000,而在nandboot的時候,這塊內存同時還被映射到了0x00000000那麼一開始提出的辦法就不可行了,而且在nandboot 的時候,寫入0x40000000~0x40001000還會破壞自身的程序。
  • 3D NAND與2D NAND之間的區別聯繫對比
    打開APP 3D NAND與2D NAND之間的區別聯繫對比 工程師5 發表於 2018-06-06 20:36:00 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2016年的固態硬碟市場的話,那麼快閃記憶體顆粒絕對是會被提及的一個關鍵熱詞。
  • 「深度學習基礎」SSD之二:網絡結構及代碼實現
    01SSD結構論文:通過wx搜索「AI算法面試分享」回復「ssd」獲取輸入:300x300(512x512)Backbone:VGG16圖一 ssd結構02VGG16基礎上做的修改採用VGG16做基礎模型,首先VGG16是在ILSVRC
  • 周末跟影馳、群聯聊了聊,2018年SSD市場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PConline 雜談】2017年已經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又到了辭舊迎新的時刻了,回首今年的存儲產品市場,大家記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種漲價——內存價格一路狂飆,一年時間漲價三四倍還多。SSD硬碟也因為NAND漲價而水漲船高,儘管漲幅不如內存那麼誇張,但是同比價格也翻倍了。現在2018年即將到來,明年的SSD市場又會如何發展呢?
  • 英特爾144層3D NAND已有實質性進展:QLC時代對市場將意味著什麼?
    鎧俠和威騰電子在2019年基於96層QLC單顆Die容量已實現了1.33Tb容量,2020年初推出的第五代3D NAND技術,採用的是112層堆疊BiCS5,初步量產的是512Gb TLC產品,已經面向消費類的產品發售,預計2020下半年將推出基於TLC、QLC產品,QLC 單顆Die容量亦達1.33Tb。
  • 專家博客:NAND Flash結構與驅動分析
    Intel於1988年首先開發出NOR flash技術,徹底改變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統天下的局面。緊接著,1989年,東芝公司發表了NAND flash結構,強調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並且象磁碟一樣可以通過接口輕鬆升級。但是經過了十多年之後,仍然有相當多的硬體工程師分不清NOR和NAND快閃記憶體。本文將重點講解NAND Flash結構與驅動分析。
  • SSD網絡tensorflow版本源碼深入分析
    SSD網絡的代碼,解讀SSD網絡代碼實現的各個細節,從輸入參數、默認框的位置匹配、寬高比率、放縮比率、各層默認框的生成、到損失函數計算、整個SSD網絡框架代碼實現都一一解讀。一:SSD網絡相關參數代碼解析原始碼中對SSD網絡需要的6個層大小,默認框大小、最小與最大放縮比率、默認框不同寬高比、步長感受野、並交比等參數給出了相關默認值。
  • 東芝全球首發64層3D TLC快閃記憶體SSD:容量輕鬆達到30TB
    打開APP 東芝全球首發64層3D TLC快閃記憶體SSD:容量輕鬆達到30TB 發表於 2017-08-09 1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