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1周早產依然全母乳,只因媽媽做了這件事

2020-08-08 馬蕾醫生

馬醫生說:


母乳餵養線上諮詢可以消除地域、時間的限制,讓母乳媽媽無論在哪裡,如果遇到困難,都可以得到專業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在親自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我的線上諮詢收到了很滿意的效果。


因為個人精力有限,我創立了母乳餵養線上諮詢團隊,集合了一批有理想、有經驗、專業靠譜的母乳指導為母乳媽媽提供諮詢。《跨越地域的愛與陪伴,給哺乳媽媽力量》


我們每周日會發一篇線上諮詢案例分享(均獲得諮詢媽媽的授權),希望正在母乳餵養的你,或者同為母乳指導的你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有所啟發。



寶寶31周早產,媽媽在產後可能會面臨很多的困難,母嬰分離,下奶延遲,乳汁不足……


今天我想分享的案例是一個30周早產的案例,雖然產後依然母嬰分離,但媽媽48小時漲奶(泌乳II期到來),乳汁充足。


其實,媽媽只是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臨產前找我做了產前母乳餵養線上諮詢。


媽媽孕30周時發生了胎膜早破,早產難以避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為聽說早產兒母乳餵養會遇到很多問題,而媽媽又很想餵母乳,於是媽媽找到了我,諮詢我時,媽媽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臥床保胎中。


視頻諮詢是我、媽媽和爸爸一起進行的。(這裡要表白一下爸爸,一位特別支持老婆母乳餵養,願意學習,肯幹活的超級隊友)


媽媽當時最想要知道的就是寶寶出生後是早產寶寶,母乳餵養如何進行,如何可以讓自己奶量增多。


我們當時語音聊了挺多,最終,我和媽媽商量出來的建議是以下幾條:

1、準備一臺醫院級別的租賃吸奶器(可以提前聯繫好,隨用隨租)

因為醫院級別的吸奶器吸吮模式跟親餵更像,可以更好的刺激泌乳,對於母嬰分離和追奶的媽媽效果會更好。


2、產後2小時內開始手擠奶加吸奶器吸奶,並且每2小時要做一次。夜間每3小時也要進行。

手擠奶是為了收集初乳讓寶寶吃,讓乳汁有效移出。用吸奶器是為了通過頻繁吸吮刺激乳腺,活化更多的泌乳素受體,讓乳房這個工廠有更多的工人來幹活。


3、寶寶出生後聯繫我,我們再進行諮詢溝通。

第一次諮詢完成後,爸爸就開始著手準備租賃醫院級別吸奶器,並且向我了解了如何選擇吸奶器配件。


4、同時,我就寶寶早產後媽媽可能面臨的心態改變和可能遇到的困難等,也給了媽媽一些心理預期。



不到一周,寶寶出生了,寶寶被送到了NICU,媽媽很努力,馬上按照我們之前說好的開始擠奶收集初乳。


剛開始一滴也沒有,媽媽也會著急擔心自己是不是方法錯誤,我一直在鼓勵媽媽,跟媽媽練習正確的手擠奶。


第二天,慢慢開始有幾滴,幾毫升,我就在微信裡一直給媽媽鼓勵和信心。


產後48小時,媽媽開始漲奶明顯,我知道媽媽的泌乳II期如期來臨了,並沒有發生延遲,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要知道,早產兒的媽媽泌乳II期延遲的機率很高。尤其是孕周越小,延遲機率越高。


在媽媽頻繁擠奶中泌乳II期順利度過,此時,媽媽一天擠奶已經有150ml。


接下去,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維持住奶量,有充足的乳汁等待寶寶回家。媽媽依然每2-3小時用吸奶器吸奶一次。吸出來的量增多非常非常明顯。


到產後15天時,一次吸奶可以吸出90-110ml,已經不用擔心寶寶回家後乳汁不足。當然我知道寶寶出院後還可能會面臨乳頭混淆、親餵效率不高、寶寶要追趕體重等等問題。


但是,只要媽媽的奶量充足,這些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都可以慢慢解決。就像一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寶寶出生後第38天終於出院了,媽媽已經每次吸奶都是100ml以上了。


奶量已經不是問題了,接下去就是如何讓寶寶回歸親喂。通過肌膚接觸、調整銜乳姿勢等,媽媽慢慢嘗試摸索,同時在一位線下母指的幫助下,在寶寶近2月時實現了全母乳親餵,媽媽跟我調侃連母乳強化劑都過期了。



馬蕾醫生點評:


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順利的案例,但是如果媽媽沒有知識的儲備和心理上的準備,產後母乳餵養會面臨很多的問題。


這位媽媽正是產前做好了充足準備,所以產後乳汁量才能那麼充足,泌乳才能那麼順利。


即使寶寶沒有早產,是足月出生,產後母乳餵養依然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頭三天是不是沒有奶?要不要餵奶粉?如何才能讓乳汁多?如何才能不堵奶、不發生乳腺炎?……


這些問題如果在孕晚期,有個靠譜的老師給你上一節私教課,這該有多好啊。


雖然儲備了很多知識,但寶寶出生後難免手忙腳亂,擔心寶寶沒吃飽、餵奶很痛、家人都讓餵奶粉……


這個時候,有個老師可以耐心陪伴你度過產後最有挑戰的第一周,該多好啊。


馬蕾醫生線上諮詢團隊循證專業,諮詢效果槓槓滴。但我們更希望孕媽媽通過孕期的學習少走彎路,少掉坑。產後母乳餵養都能順順利利,省下奶粉錢,拿去買買買。


我們推出了「孕期私教+產後陪伴一周服務」,如果你是孕媽媽,想要產後母乳餵養更順利,趕緊來找我們預約哦。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馬蕾孕哺育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2個月寶寶喝母乳進ICU,只因媽媽做錯了這件事
    2個月寶寶喝母乳進ICU,只因媽媽做錯了這件事,事情是這樣的: 都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重視母乳餵養,這也要求媽媽們掌握更多的母乳餵養知識,避免因為自己的疏忽,出現上述類似悲劇的發生。
  • 早產寶寶的「營養債」怎麼還?母乳是首選,輔助餐選貴不如選對
    早產寶寶的「營養債」怎麼還?母乳是首選部分要加餐。 早產寶寶母乳餵養,健康發育不比正常嬰兒差,媽媽應給寶寶開啟嚴選計劃 小金是一位40歲的高齡產婦,由於她結婚比較遲,所以懷孕的年齡也比較大。好在成功懷上了嬰兒,這讓小金夫婦感到非常高興。
  • 24周早產,腸子被切掉!早產寶寶,一出生就得「打仗」
    即使是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一類不到600克的早產寶寶出現腸穿孔後,2018年6月,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3周6天的小海草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突然早產出院後的整整七個月,媽媽每天都會帶著寶寶去醫院復健,跟著護士學各種技巧,怎麼餵母乳
  • 寶寶纏奶怎麼辦?做對這件事好自在
    全職媽媽辛苦了!必須照顧寶寶大小事、做家事,每天像陀螺般轉個不停,如果在哺乳這件事上,能有輕鬆省力的方式,可讓媽媽稍微喘一口氣。事實上,只要正確學會餵養寶寶,並達到供需平衡,就能在家與寶寶快樂相處。不管是全職媽媽或職業媽媽,大部分都以母乳餵養、混合餵養寶寶的方式居多;若是將母乳擠出後冷凍、餵前再解凍,餵完又要清洗與消毒奶瓶,這些步驟可能會讓媽媽變得更累!母乳餵養,可讓媽媽哺乳變得輕鬆,不但可省去擠奶、儲奶時間,也能增進親子關係,跟寶寶有更多親密接觸。
  • 懷孕32周被要求早產,只因準媽媽這一陋習,孕媽媽要了解
    小呆是一位準媽媽,在懷孕32周的時候也因為胎盤剝離的原因引起早產了。原因是因為小呆在孕期的騎車摔跤,腹部受到的衝擊,導航至胎盤剝離,胎兒和母體斷了銜接從而被要求早產了。小呆平時也是比較大大咧咧的,胎兒早產也是一位小呆這一陋習引起的,孕期就不再是一個人了,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考慮到宮內的胎兒。
  • 準媽媽如何預防早產?孕期千萬不要做這三件事
    準媽媽若不想早產,孕期儘量不做這三件事,必須對自己和胎寶負責很多孕媽在懷孕之後,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謹慎,畢竟肚中的胎寶寶是全家人的希望,是每個父母心中最大的期待。所以不光是孕媽,整個家庭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的。
  • 早產寶寶「營養債」怎麼還?母乳是首選 部分要加餐
    較小的早產兒只能吸吮乳汁,無法進行吞咽,協調的吸吮和吞咽要到34周才成熟。早產寶寶胃食管蠕動能力較差,因此早產寶寶極易發生胃食管返流,約80%的早產寶寶會發生。加上店員推銷也會說這是為早產兒量身打造的,因此營養價值高,能量高,寶寶更長肉!你有沒有踩坑呢?這裡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想法,早產兒出院後的最佳的飲食依舊是母乳,如果媽媽母乳充足的話,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 徐州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 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為了讓早產寶寶也能享受到這份來自媽媽的愛,幫助更多早產媽媽實現母乳餵養,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在全市率先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提高了早產寶寶母乳餵養成功率,讓媽媽的愛不再缺失。>  採訪中,黃梅護士長介紹說:「母乳是早產寶寶的救命良藥,這其中初乳又被稱為黃金奶,更是寶寶度過營養關、感染關的金鑰匙。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 我是媛媛:聊聊孕期早產、保胎那些事,早產媽媽告訴你如何避坑
    從孕期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寶寶已經三歲半了,這期間嘗遍酸甜苦辣鹹,品盡人生百味,這百味想與你分享。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孕期早產那些事,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如何避坑。到了醫大一,醫生同樣做了內檢,同樣只感覺體內的液體在不停的流淌,檢查依然沒有結果,由於當時已是傍晚,醫院的檢查儀器排不上做不了彩超,被告知可以去紅十字醫院看看,那邊儀器是24小時的。那個時候感覺真的是太難了,還有些無助。
  • 關於媽媽給孩子母乳這件事,二胎育嬰師媽媽有話說
    不管市面上哪種奶粉的成分配比,沒有一款可以完全達到母乳同個水平層次的營養。這也是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比奶粉餵養的寶寶抵抗力要好的原因。好處五,母乳促進親子感情。通過哺乳親密接觸的方式,能使寶寶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好處六,給寶寶母乳的同時,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加快產後子宮的恢復。好處七,母乳餵養,能減少媽媽乳腺癌發生的機率。
  • 多胞胎寶寶早產概率高,擔心孩子早產,這些育兒技巧請收下
    導讀:據統計寶寶早產的發生概率為5%-15%之間,多胞胎的早產概率更是高於正常產婦30%十月懷胎,對於準媽媽來說最期待的莫過於寶寶能夠足月生產,可是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高齡產婦的增加,我國早產兒的出生概率也在逐年上升,所以作為準媽媽、尤其是高齡產婦,在孕期就要未雨綢繆,掌握一些關於早產兒及早產產婦的護理技巧
  • 2020母乳餵養周|什麼是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母乳餵養率我們在早產寶寶當中比較推行的一個護理的方法。用這個護理方法,我們的早產寶寶不再躺在看上去不近人情的冷冰冰的暖床上面了,它通過跟媽媽皮膚接觸來使寶寶獲得需要的熱量,同時在這個皮膚接觸的過程中,增進母子感情,對母乳餵養的促進也非常重要。
  • 上海首個母乳庫 這些媽媽在捐乳
    玲玲說:「如果早一年有這樣的母乳庫,我的孩子或許就有救了。」  為了讓一些患病的特殊寶寶吃上第一口母乳,上海兒童醫院於去年「六一」兒童節建立了上海第一個母乳庫。一年來,母乳庫運作情況如何?哪些愛心媽媽在捐乳?
  • 趴在爸爸媽媽胸口,早產寶寶睡得甜甜的
    趴在爸爸媽媽胸口,早產寶寶睡得甜甜的 2018-08-14 14:,早產寶寶睡得甜甜的這就是眼下流行的「袋鼠式護理」。  照片中的小寶寶名叫寶語,因為媽媽在孕期不小心得了流感,迫使才長到27周的語寶就早早離開媽媽的身體,那時候的她體重還不到2斤,腳底板僅跟爸爸的大拇指一般大,還無法適應自然環境的語寶被第一時間送進了NICU。  「不能探視,更不能抱抱她,每天只能靠送奶向她傳遞媽媽的愛。」
  • 2020母乳餵養周 | 什麼是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母乳餵養率我們在早產寶寶當中比較推行的一個護理的方法。用這個護理方法,我們的早產寶寶不再躺在看上去不近人情的冷冰冰的暖床上面了,它通過跟媽媽皮膚接觸來使寶寶獲得需要的熱量,同時在這個皮膚接觸的過程中,增進母子感情,對母乳餵養的促進也非常重要。
  • 孕28周孕婦突發早產,在高空緊急產子,早產寶寶該如何護理?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年輕孕婦懷孕28周,在飛機上突然出現陣痛,出現早產徵兆,飛機無法馬上下降,眼看就要在飛機上生下寶寶,空姐馬上採取緊急救助,有學過護理的乘客也加入到救助行列,幫助接生,在40000英尺的高空中,這位孕婦生下了一個女寶寶。很多網友在驚訝的同時,也都紛紛祝福母女平安。
  • 世界母乳周 崔玉濤育學園:別用母乳餵養「綁架」媽媽
    每年8月的第一周,是「世界母乳餵養周」,旨在提高全社會對母乳餵養的關注,樹立母乳餵養對全人類健康的正確認識,保護母嬰人群尤其是對哺乳媽媽的重視程度,打造促進母乳餵養普及程度的積極社會氛圍。
  • 28周早產兒存活率有多大?準媽媽最得意的作品,了不起
    我這時候已經知道怎麼吮吸了,即使有些微弱,但吃母乳是沒有問題了,但是,也有可能現在我還不會吮吸,不過,媽媽你放心,你可以通過工具來對我餵食。不管怎麼樣,我是一個生命力頑強的寶寶,很多人都對我樹起了大拇指,嘴裡還發出堅定的讚許聲: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