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醫生說:
母乳餵養線上諮詢可以消除地域、時間的限制,讓母乳媽媽無論在哪裡,如果遇到困難,都可以得到專業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在親自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我的線上諮詢收到了很滿意的效果。
因為個人精力有限,我創立了母乳餵養線上諮詢團隊,集合了一批有理想、有經驗、專業靠譜的母乳指導為母乳媽媽提供諮詢。《跨越地域的愛與陪伴,給哺乳媽媽力量》
我們每周日會發一篇線上諮詢案例分享(均獲得諮詢媽媽的授權),希望正在母乳餵養的你,或者同為母乳指導的你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有所啟發。
寶寶31周早產,媽媽在產後可能會面臨很多的困難,母嬰分離,下奶延遲,乳汁不足……
今天我想分享的案例是一個30周早產的案例,雖然產後依然母嬰分離,但媽媽48小時漲奶(泌乳II期到來),乳汁充足。
其實,媽媽只是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臨產前找我做了產前母乳餵養線上諮詢。
媽媽孕30周時發生了胎膜早破,早產難以避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為聽說早產兒母乳餵養會遇到很多問題,而媽媽又很想餵母乳,於是媽媽找到了我,諮詢我時,媽媽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臥床保胎中。
視頻諮詢是我、媽媽和爸爸一起進行的。(這裡要表白一下爸爸,一位特別支持老婆母乳餵養,願意學習,肯幹活的超級隊友)
媽媽當時最想要知道的就是寶寶出生後是早產寶寶,母乳餵養如何進行,如何可以讓自己奶量增多。
我們當時語音聊了挺多,最終,我和媽媽商量出來的建議是以下幾條:
1、準備一臺醫院級別的租賃吸奶器(可以提前聯繫好,隨用隨租)
因為醫院級別的吸奶器吸吮模式跟親餵更像,可以更好的刺激泌乳,對於母嬰分離和追奶的媽媽效果會更好。
2、產後2小時內開始手擠奶加吸奶器吸奶,並且每2小時要做一次。夜間每3小時也要進行。
手擠奶是為了收集初乳讓寶寶吃,讓乳汁有效移出。用吸奶器是為了通過頻繁吸吮刺激乳腺,活化更多的泌乳素受體,讓乳房這個工廠有更多的工人來幹活。
3、寶寶出生後聯繫我,我們再進行諮詢溝通。
第一次諮詢完成後,爸爸就開始著手準備租賃醫院級別吸奶器,並且向我了解了如何選擇吸奶器配件。
4、同時,我就寶寶早產後媽媽可能面臨的心態改變和可能遇到的困難等,也給了媽媽一些心理預期。
不到一周,寶寶出生了,寶寶被送到了NICU,媽媽很努力,馬上按照我們之前說好的開始擠奶收集初乳。
剛開始一滴也沒有,媽媽也會著急擔心自己是不是方法錯誤,我一直在鼓勵媽媽,跟媽媽練習正確的手擠奶。
第二天,慢慢開始有幾滴,幾毫升,我就在微信裡一直給媽媽鼓勵和信心。
產後48小時,媽媽開始漲奶明顯,我知道媽媽的泌乳II期如期來臨了,並沒有發生延遲,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要知道,早產兒的媽媽泌乳II期延遲的機率很高。尤其是孕周越小,延遲機率越高。
在媽媽頻繁擠奶中泌乳II期順利度過,此時,媽媽一天擠奶已經有150ml。
接下去,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維持住奶量,有充足的乳汁等待寶寶回家。媽媽依然每2-3小時用吸奶器吸奶一次。吸出來的量增多非常非常明顯。
到產後15天時,一次吸奶可以吸出90-110ml,已經不用擔心寶寶回家後乳汁不足。當然我知道寶寶出院後還可能會面臨乳頭混淆、親餵效率不高、寶寶要追趕體重等等問題。
但是,只要媽媽的奶量充足,這些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都可以慢慢解決。就像一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寶寶出生後第38天終於出院了,媽媽已經每次吸奶都是100ml以上了。
奶量已經不是問題了,接下去就是如何讓寶寶回歸親喂。通過肌膚接觸、調整銜乳姿勢等,媽媽慢慢嘗試摸索,同時在一位線下母指的幫助下,在寶寶近2月時實現了全母乳親餵,媽媽跟我調侃連母乳強化劑都過期了。
馬蕾醫生點評:
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順利的案例,但是如果媽媽沒有知識的儲備和心理上的準備,產後母乳餵養會面臨很多的問題。
這位媽媽正是產前做好了充足準備,所以產後乳汁量才能那麼充足,泌乳才能那麼順利。
即使寶寶沒有早產,是足月出生,產後母乳餵養依然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頭三天是不是沒有奶?要不要餵奶粉?如何才能讓乳汁多?如何才能不堵奶、不發生乳腺炎?……
這些問題如果在孕晚期,有個靠譜的老師給你上一節私教課,這該有多好啊。
雖然儲備了很多知識,但寶寶出生後難免手忙腳亂,擔心寶寶沒吃飽、餵奶很痛、家人都讓餵奶粉……
這個時候,有個老師可以耐心陪伴你度過產後最有挑戰的第一周,該多好啊。
馬蕾醫生線上諮詢團隊循證專業,諮詢效果槓槓滴。但我們更希望孕媽媽通過孕期的學習少走彎路,少掉坑。產後母乳餵養都能順順利利,省下奶粉錢,拿去買買買。
我們推出了「孕期私教+產後陪伴一周服務」,如果你是孕媽媽,想要產後母乳餵養更順利,趕緊來找我們預約哦。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馬蕾孕哺育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