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2020-11-18 健康報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

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母乳對早產兒更重要

北京大學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主任 趙更力

早產兒是指胎齡小於37周出生的新生兒。由於發育不夠完善,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容易患病,且在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中,有較高夭折風險,需要更專業的治療和護理。近年來,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袋鼠式護理、頻繁地母乳餵養等恰當的照護措施能夠挽救大約75%的早產兒生命。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關於改善早產結局的10條建議》(2015)中,推薦對出生體重≤2000g新生兒生後常規進行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又稱「皮膚接觸護理」,是指產婦以類似袋鼠媽媽將小袋鼠養育在育兒袋的方式環抱著嬰兒,將只穿尿褲的嬰兒放在產婦胸腹部,母嬰進行皮膚對皮膚接觸的一種護理方式。

這種袋鼠式護理能夠促進母乳餵養,有助於穩定早產寶寶體溫等生理指標、儘快適應宮外生活及生長,減少寶寶哭泣,延長睡眠時間,有利於寶寶體重增長和健康發育。袋鼠式護理能夠促進母乳餵養,使家庭節省住院帶來的花銷,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通過母嬰之間的肌膚接觸,還可降低母親的焦慮情緒,增強母嬰情感互動。其中,袋鼠式護理能夠促進早產兒母乳餵養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目前在我國,母乳餵養的優點已經被很多人了解,但早產兒出生後很多會直接住到新生兒病房或NICU中,他們的母乳餵養率並不高。事實上,母乳餵養對於早產兒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很多人或許不知道,早產母親乳汁中的成分與足月兒母親的乳汁並不相同,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寶寶的需求,並且母乳餵養能減少早產寶寶近期及遠期的各種併發症,包括餵養不耐受、院內感染、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慢性肺疾病、早產兒視網膜病、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和再次住院率等。可見,母乳餵養對於減少早產兒夭折的發生具有重要價值。

在歐美發達國家,對於早產兒進行母乳餵養已經成為常規模式,早產兒的家屬,尤其是母親,可以24小時隨時進入NICU病房。由於新生兒家屬大多經過消毒衛生的相關培訓和指導後,會主動做好自身清潔工作,他們隨時進入病房,並沒有增加院內感染的概率。這種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國同行帶來啟發。目前在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海澱區婦幼保健院等多家單位,早產兒的母乳餵養率已經達到80%左右。這一措施明顯改善了早產兒的健康狀況,降低了新生兒死亡率。

袋鼠式護理帶來神奇康復能力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王丹華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作為降低早產兒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袋鼠式護理應成為常規的早產兒護理方式。目前,我國不僅在20多家試點醫院推行了該技術,很多其他醫院也在努力開展袋鼠式護理,因為它能給早產兒帶來非常神奇的康復能力。

我們團隊是在5、6年前開始嘗試袋鼠式護理的,最初大家難免擔心,那些睡在暖箱裡、插著管子的弱小早產兒,一旦脫離暖箱能否經受得住。所以我們會選擇預計還有1周~2周就可以出院的孩子,請母親定時來抱一抱。一個最突出的感受是,那些從生下來就依靠胃管、奶瓶吃奶的早產兒,會在和媽媽短暫的接觸時間內學會吸吮乳頭,獲取乳汁。這些孩子在出院前後可以更好地過渡,而且他們的康復速度明顯加快了。

後來,病房裡來了一對26周出生的雙胞胎,出生體重都只有600多克,長到1000多克時仍然狀況頻出,時不時出現呼吸暫停、吃奶不耐受、胃儲留,心率忽高忽低等,讓醫護人員時刻都吊著一顆心。這時看到國外文獻很小的孩子都可以接受袋鼠式護理,有人提出我們也試試。最初,孩子小到連媽媽都不敢抱,但後來的發展讓我們所有人都印象極其深刻。兩個小寶寶在媽媽的懷抱中,很快不再發生呼吸暫停,不再需要無創通氣治療;或許是因為更有安全感,他們的心律變得很平穩;吃奶不耐受、胃儲留都很快消失了。從那以後,我們對這項技術更有信心,開始積極地用於更小更弱的早產兒。目前,在協和醫院有條件的新媽媽,大多可以經常到病房與寶寶親密接觸。

當然,交叉感染是開展袋鼠式護理時醫護人員的主要顧慮。畢竟早產兒大多免疫力很差,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敗血症等嚴重感染。好在推進過程中,我們並沒看到更多交叉感染。對此,有學者分析發現,母親身上攜帶的細菌菌群和醫院定植的菌群有明顯的差別,來自媽媽的細菌不僅不會增加感染風險,反而會幫助新生兒建立健康的微生態環境,抵抗有害細菌的侵襲,減少敗血症等感染的發生。

從我們的實踐經驗看,這看似簡單的護理模式明顯減少了早產兒併發症,促進了疾病恢復的進程。另外,近期有國外學者對比了20多年前接受袋鼠式護理和普通護理的早產兒,發現接受袋鼠式護理的孩子們長大以後,抗應激反應的能力更強,在認知、情感交流、性格等各個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現。

優質的照護理念應從醫院延伸到家庭

北京市海澱區婦幼保健醫院新生兒科 孟文杰

袋鼠式護理對於早產兒的健康成長和母親的泌乳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儘管這項技術本身的操作不算複雜,但在臨床推廣應用中我們依然遇到了一些困難。

首先是新生兒家庭能否更新觀念,接受這種全新的護理方式。其次是袋鼠式護理通常需要在私密性比較好的環境中操作,且操作越頻繁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受醫院場地條件限制,每位媽媽每天能這樣照護的時間非常有限。

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幾年前開始抽調病房護士,定期為新生兒父母進行袋鼠式護理的宣教。通過國內外的研究資料和已有的成功案例講解,讓大家了解袋鼠式護理的優勢,它可以讓小寶寶每天都能得到媽媽的擁抱,感受到媽媽的心跳、體溫和呼喚,這些正向刺激有利於他們快速健康成長。

另一方面,醫護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現場指導,讓新媽媽、新爸爸學會操作方法的同時,知道如何觀察寶寶的生命體徵,識別危險徵象等。掌握這些技巧,可以消除他們的顧慮,從醫院回家後也能繼續主動進行袋鼠式護理。

不止對早產兒,對足月兒家屬,我們也會推廣袋鼠式護理。當新生兒回到家中後,在居家環境下,新手媽媽和新手爸爸可以自行長時間這樣護理,給寶寶更好的呵護。

在後期的隨訪中我們發現,那些在家中堅持實施袋鼠式護理的家庭,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都有很好的反饋。這些正能量的反饋,讓醫護人員在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的情況下,仍努力推動這一措施。今後隨著這一技術的推廣,一定會有更多新生兒家庭感受到它的魅力。

整理:健康報記者 鄭穎璠

編輯:胡彬 楊真宇

審核:曹政

相關焦點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 【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世界衛生組織等積極倡導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人乳餵養,首選親生母親母乳,其次為捐贈人乳,以降低早產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出院後母乳仍為早產兒的首選餵養方式,至少應持續母乳餵養至1歲齡以上。
  •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活動——「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為普及早產兒保健知識,增強早產兒家庭護理信心,2020年11月16日至
  • 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蕪湖市婦幼保健院開展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主題活動
    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為,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 徐州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 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早產兒是提早降臨的天使。由於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他們一出生就要離開爸爸媽媽,被送進NICU搶救治療,歷經重重關卡才能健康成長。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由於種種原因,早產兒的母乳餵養之路一直面臨許多挑戰。
  • 呵護早到的天使--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早產兒是一類特殊群體,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早產兒發生率約為10%。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高齡產婦的增加以及社會、經濟、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早產兒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許多早產兒在生長發育方面可能面臨包括學習障礙、視力、聽力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為呼籲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群體,將每年的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對早產造成的全球挑戰加以重視。
  • ...寶寶賦愛賦能——蕪湖市婦幼保健院開展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主題...
    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為,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母嬰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早產兒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尤其在生長發育方面有很高的風險,更是應該引起重點關注。
  • 密雲區醫療衛生單位開展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活動
    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 你知道「世界早產兒日」嗎?
    存活下來的寶寶在未來成長道路上也面臨諸多考驗。💕 數據顯示早產兒腦癱、慢性肺部疾病、視覺和聽覺缺陷的比例明顯高於正常足月兒。這讓一些早產兒家庭還未感受到新生兒帶來的喜悅,就陷入緊張、焦慮和困惑中,擔心寶寶能正常發育嗎?會殘疾嗎?
  • 「有愛有未來」——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關愛早產兒活動
    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採取有效行動,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世界早產兒日永恆的主題是「有愛有未來」,今年宣傳重點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 世界早產兒日,這些你需要了解!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對於胃腸道未發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免疫力較弱的早產寶寶來講,母乳不僅僅是提供營養的食物,更是挽救生命的「良藥」。        母乳,給早產寶寶更多免疫保護        母乳能夠為早產寶寶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禦和免疫調節,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也更適合早產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 世界早產兒日丨如何照護早產兒?這10點媽媽們要牢記
    通常,寶寶在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之前,一般會在媽媽肚子裡待足37周,若寶寶沒待到足月就急匆匆地出來了,就可能屬於早產兒。讓每一名早產兒健康成長,關係著家庭的幸福與社會和諧發展。每年的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守護早來的天使,您的寶寶早產了嗎?
    2017年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關注早產兒群體,守護早來的天使,傳遞健康,助力早產兒!早產兒面臨問題:早產兒由於胎齡小,出生體重低,全身各器官發育不成熟,生存能力低,生命力非常脆弱,堪稱「玻璃寶寶」。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報告,早產不僅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許多早產兒即使有幸生存下來,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肺部疾病、視力、聽力或者智力方面的缺陷。
  •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啟用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助力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早產兒是提早降臨的天使。由於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他們一出生就要離開爸爸媽媽,被送進NICU搶救治療,歷經重重關卡才能獲得新生。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由於種種原因,早產兒的母乳餵養之路一直面臨許多挑戰。
  • 母乳餵養到底有多重要?2020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活動啟動
    「你家寶寶母乳餵養嗎?」「你的寶寶母乳到幾個月了?」「有這麼高級的配方奶粉,我還要不要母乳餵寶寶?」這些可能是新手媽媽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堅持弘揚母乳餵養是世界衛生組織一直以來倡導的方針。在即將到來的下周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為此,8月1日,中國營養學會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委員會舉辦了「母乳餵養,有營養更有愛」線上主題論壇。
  • 如何科學改善早產兒營養?一文讀懂早產寶寶餵養問題
    11月17日是第10個「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大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100萬例新生兒死於早產併發症,許多存活下來的兒童也面臨終生殘疾。可喜的是,隨著圍產醫學以及新生兒救治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早產寶寶得到救助,不過早產寶寶要真正健康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正確照顧。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這個宣傳日的設立旨在呼籲世人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提高醫療水平,從而提升早產兒的生命質量,改善早產兒家庭撫育水平,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在「世界早產兒日」來臨之際,11月15日,由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國優生科學協會早產與早產兒管理分會、深圳市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
  • 世界早產兒日|加油,早到的天使
    「世界很大,我很小,像爸爸媽媽的手掌一樣大,大家親切地稱我為『巴掌寶寶』。請不要因為我小,丟下我,我想堅持下來……」如果早產兒會說話,這大概便是他們的心聲。寶寶的出生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然而對於早產兒的家庭來說卻讓人揪心。早產不是簡單的出生「早一點」,要面對的,可能是想像不到的難題和挑戰。
  • 中國營養學會召開母乳餵養倡導論壇 啟動2020世界母乳餵養周活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日訊 今日,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開啟之際,中國營養學會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委員會舉辦了「母乳餵養,有營養更有愛」線上主題論壇。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等很多重要文件中,不僅提出並呼應了世界衛生組織這一重要的號召,還專門成立了中國營養學會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委員會,進行了母乳餵養的實際指導和宣傳。  楊曉光表示,「今年我們母乳餵養倡導論壇的主題是『母乳餵養——有營養,更有愛』。
  • 聚焦世界母乳餵養周,我的天使用科學配方致敬母乳賦能寶寶成長
    為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知,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來臨之際,聖元我的天使高度關注母嬰健康需求,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致力於為中國寶寶帶來更全面的營養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