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第10個「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大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100萬例新生兒死於早產併發症,許多存活下來的兒童也面臨終生殘疾。
可喜的是,隨著圍產醫學以及新生兒救治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早產寶寶得到救助,不過早產寶寶要真正健康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正確照顧。其中,如何進行規範的營養管理和發育促進幹預,改善早產兒近遠期健康狀況顯得至關重要。今天知食君就先來跟大家詳細聊聊!
據了解,由於提前出生,與足月兒相比,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通常都面臨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有限、營養儲備不足、生活能力較弱等問題。大多數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還會出現生長受限以及成年後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因此,早產兒需要更多針對性的營養補充和身體調理。其調理的重點和難點一般總結為「少、難、多」。
少:指早產兒從母體裡帶來的營養素少,因為許多營養素的儲存是在孕後期完成的。
難:指消化難,因為早產兒可能會有器官發育不成熟、代謝排洩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的情況。
多:是指需要的多,因為早產兒出生後的生長速度高於正常足月兒,需要達到3期宮內生長速度,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質「趕上」正常的生長。
因此,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寶寶的口糧要求某些營養更高、能量更多、以及更容易消化等。一般來說,母乳依然是寶寶最好的口糧,相關企業和機構對母乳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英國愛丁堡大學近期也發布過新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可能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更好。
但在無法進行母乳餵養的情況下,要解決營養供需矛盾問題,早產寶寶則需要選擇專門設計的特殊配方奶粉。
那麼早產特配奶粉該如何選擇?喝越多越好嗎?其實不然!
對此,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醫生童笑梅表示,由於早產,寶寶的營養不足以支持體格和腦部的發育,要解決營養供需矛盾問題,才能保證體格與腦部的追趕生長。
她強調,在追趕生長的過程中,營養過多,也會危害早產兒的近期和長遠的健康。特別是體格上的追趕生長,並不是越快越好,要避免過快或者單純體重增長,需要注重平衡。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也顯示,隨著胎齡加大,或者體重增加,早產兒對蛋白質/能量等營養的需求是逐漸降低的。
因此童醫生認為,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針對不同的早產兒,給予個體化的營養策略,要對應不同類型的早產兒或足月兒,提供不同能量等級的乳類——首先考慮母乳餵養,如果條件不允許,需要服用早產兒配方時,則要根據不同的胎齡進行選擇不同能量的配方粉。
據知食君了解,目前市面存在早產兒配方、早產兒過渡配方奶粉、普通配方奶粉等相關產品,滿足早產寶寶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
對應體重或者胎齡劃分,一般推薦,小於2000g或者胎齡小於34周的小早產兒,需要提供的是早產兒配方;而大於2000g或者胎齡大於34周的大早產兒,需要提供的是早產兒過渡配方;等到寶寶出院後,就可以逐漸服用一些幫助消化的或者常規的配方奶粉了。這些不同的配方奶粉對應的,其實是不同階段寶寶的營養需求。
這些不同的配方奶粉對應的,其實是不同階段寶寶的營養需求。為幫助各位父母更易理解,以劃分較細緻的美贊臣安嬰兒A+配方系列為例:
胎齡較小或者體重過輕的早產寶寶,在醫院治療過程中需要更多能量,安嬰兒A+的院內配方——早產兒配方奶,每100毫升含有82kcal的能量,每100kcal能量中含有3.0g的蛋白質,能提供更多能量,有助於追趕生長;
而晚期早產兒或者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前後,需要的能量相應減少。安嬰寶早產過渡配方也做出相應變化,蛋白質含量變成每100毫升奶水2g,配方中還添加DHA/ARA,在支持早產兒追趕生長的同時,幫助腦部發育。
等到寶寶出院後,針對部分寶寶消化問題,可以選擇親舒易消化配方,或者足月後,就可以轉換成藍臻等普通的配方奶粉產品。
另外知食君查詢發現,除了美贊臣安嬰寶外,目前共有14款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奶粉通過註冊。詳見下圖:
總的來說,如果是需要服用奶粉的情況下,同一種配方奶粉早產寶寶並非喝得越久越好,寶爸寶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根據早產寶寶不同的追趕/生長階段,選擇不同的配方,才能真正幫助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