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如何餵養?比足月兒餵養困難,最好做到這些

2020-12-19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案例:我生孩子時,因為早產,所以寶寶剛出生就送到了保溫箱,然而期間漲奶請了一個催乳師,疏通過程非常舒服,一點都不痛,把硬塊揉散後,她教給我用手擠奶的方法,然後叮囑我及時確保泌乳量,堅持到寶寶出院能夠喝到母乳,說真的,我很感激她!

對於孕周未滿37周、出生體重不足5斤、身長不足46cm的胎兒,歸於早產兒的範疇。寶寶出現早產的因素比較多,孕婦急性感染、高血壓、乾重活、多胎等都可引起早產。可馨育兒說,早產兒餵養有著需求大、吸收差、吞咽難、不易消化等問題,比正常兒的餵養更加煩瑣和困難。

早產兒如何餵養?比足月兒餵養困難,最好做到這些

1、儘量母乳餵養

早產兒的身體發育不成熟,寶媽在餵養時儘可能選擇母乳餵養,要特別珍視初乳的營養價值。母乳中的蛋白質有很多乳白蛋白,其胺基酸對寶寶的生長有利,初乳裡有多種抗體存在,對於早產兒來說,屬於上好的營養素來源。早產兒喝到初乳,出現因消化不良而導致腹瀉、其他感染的機率就會減少,寶寶體重會慢慢上升。

實在沒有辦法進行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一些代乳品對早產兒進行餵養。對於必須用非母乳的方式進行餵養時,先優先考慮使用母乳化奶粉,其配方接觸於母乳的成分,營養容易被早產兒的機體所吸收,使得寶寶體重得到較快增加。也考慮使用鮮牛奶進行餵養,然而需要家長格外當心,避免讓牛奶脂肪的含量下降,增加糖量,最終變成高糖低脂、高蛋白的乳品。在使用乳類進行餵養早產兒時,注意察看其有無腹瀉、嘔吐、腹脹、便秘等消化不良的問題。

2、合理餵奶維持體重

早產兒吸吮能力、胃容量都受到很大限制,其攝入食物的容量比不上足月兒。所以,一定要結合早產兒的體重狀況進行合理營養供應。早產兒接受母乳餵養時,就保持對其體重變化進行觀測,了解到早產兒的體重增加狀況,可有效判斷餵養方式是不是合適的考量標準。通常情況是,足月兒在出生的前幾天若哺餵不當或大小便排洩的因素,體重可能會減輕,這並無異常。對於早產兒維持體重是非常關鍵的,家長要對寶寶出生後,避免寶寶的體重下降。

早產的口舌肌肉乏力,消化功能弱,胃裝不了太多食物,每天又需要很多營養,較適合少食多餐的餵養方法。若使用人工餵養的方式,通常體重在1500-2000g的早產兒的哺餵次數在12次/天,餵食1次/2小時。體重在2000-2500g體重的寶寶哺餵次數在8次/天,餵養時長為1次/3小時。每天餵奶量結合寶寶情況而定,新生兒餵奶量10-60ml/d不等。如果寶寶生長狀況不錯,晚上可適當延長餵養的間隔時長,可確保餵養量的慢慢調整為晚上不給寶寶餵養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而且,因為早產寶寶體質較差,會比足月出生的寶寶更容易發生黃疸、餵養困難、易感染等情況。經調查,小於18歲和大於32歲的準媽媽生出早產兒的比率比在這兩個年齡區間的準媽媽更大。由此可見,準媽媽的年齡跟寶寶是否早產有很大的關係!有多次流產史、引產史,或者流產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準媽媽要格外小心!因為流產會對子宮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使早產機率變高。
  • 早產兒和足月兒比有三方面不足,餵養、護理方面家人需要多費心!
    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安撫好新媽媽的情緒,家人多費心,精心餵養和護理新生兒,讓他更健康成長。【早產兒與足月兒比三個不足】1、免疫力低本身出生的早,很多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在適應外界環境上會不如足月兒強。早產兒的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病毒細菌。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
  • 早產兒家庭餵養與護理攻略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世界衛生組織將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皮膚鮮紅,呼吸淺、快而不規則,吸吮力差,體溫調節功能和各種反射差,覺醒程度低。早產兒的餵養和護理方面要特別的注意。
  • 醫生:早產兒「七活八不活」不科學,爸媽更要關心如何科學餵養
    就目前的醫學水平來說,早產兒存活的概率是越來越高,一般來說爸媽都不用擔心順利出生這個問題。問題是,存活並不是最終目標,早產兒的身體機能、發育程度確實都比不上足月兒,他們的吸吮和吞咽能力相對更差,常常面臨營養缺乏以及宮外生長遲緩的風險。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加等,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正確照顧早產寶寶,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什麼是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通常情況下,早產兒與足月兒有明顯的差別,出生時的胎齡越小、體重越低,其各臟器的成熟度越差,可分為低危早產兒和高危早產兒。
  • 早產兒母乳&配方奶的餵養要點
    面臨嬌小瘦弱的早到天使,許多父母有些不知所措、憂心忡忡,如何讓這些早到的小天使健康茁壯成長?從體格、智力等方面儘快追趕上正常寶寶,是每個早產兒父母也是醫生的最大願望。而且和足月兒的母乳相比,早產兒的母乳營養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因此對於早產兒來說,母乳餵養是首選的餵養方案。對於胎齡>34周,出生體重>2公斤,沒有高危因素的早產寶寶,鼓勵直接餵母乳,純母乳餵養就可以了。
  • 如何科學改善早產兒營養?一文讀懂早產寶寶餵養問題
    其中,如何進行規範的營養管理和發育促進幹預,改善早產兒近遠期健康狀況顯得至關重要。今天知食君就先來跟大家詳細聊聊!因此,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寶寶的口糧要求某些營養更高、能量更多、以及更容易消化等。一般來說,母乳依然是寶寶最好的口糧,相關企業和機構對母乳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英國愛丁堡大學近期也發布過新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可能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更好。
  • 早產兒寶寶智力低?這樣護理寶寶成長速度很快,與足月兒無差異!
    第一大類:身體免疫力低下早產兒,尤其是極度早產兒,他們的身體發育不是很完善,比如心肺功能不好、肝臟不成熟、體溫中樞未發育完全等等,這些身體素養不夠,會使得身體的免疫力非常低,照顧的時候,若是出現一點差池,可能就會發生一些不可逆的危害。
  • 早產兒餵養的注意事項,餵養早產兒的預防措施是什麼?
    大多數早產兒身體單薄,皮膚薄而有光澤,輕微哭泣,肌肉無力,體溫低,呼吸困難,各種疾病的感染率顯著增加。除了保持體溫和避免感染,還應特別注意早產兒的護理,他們也必須得到額外的護理。餵養早產兒的預防措施是什麼?你的母乳會適應環境的需要。研究發現早產兒母親在早期餵養的母乳比後期餵養的母乳含有更多的營養成分,脂肪含量也有所不同。
  • 早產兒如何護理餵養?這些關鍵事項需熟知!
    什麼是早產兒? 指的是胎齡小於37周的新生兒,大部分早產兒由於發育未完全,出生時體重都小於2500g。 早產的寶寶,宮內「修煉」還未大成,各器官發育不足,TA們面對各種困難的能力將會大大減弱,更容易被疾病侵擾。胎齡越小,胎兒面對的風險更大,併發症也越多,救治以及護理餵養的難度也隨之增加。
  • 早產兒這樣餵養,抓緊趕上足月寶寶
    早產兒的身體比同齡更虛弱,所以需要更精心的照顧和餵養;而且早產兒的餵養不僅是促進身體生長,更是要儘快趕超同齡。所以在餵養早產兒的時候不能按照常規的嬰兒餵養方式,早產兒的餵養方式和餵養飲食都需要用額外的護理方式。
  • 早產兒為什麼難餵養?
    早產兒由於未發育成熟的胃腸道以及低的出生體重,脂肪儲備,因此容易出現胃腸困難。雖然早產兒的胃腸道功能隨著胎兒年齡的發育而不斷成熟,但離開母體越早的早產兒,這些胃腸功能越不成熟,餵養困難發生的機率高,情況多變。1.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由於發育不夠完善,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容易患病,且在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中,有較高夭折風險,需要更專業的治療和護理。近年來,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袋鼠式護理、頻繁地母乳餵養等恰當的照護措施能夠挽救大約75%的早產兒生命。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關於改善早產結局的10條建議》(2015)中,推薦對出生體重≤2000g新生兒生後常規進行袋鼠式護理。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由於發育不夠完善,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容易患病,且在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中,有較高夭折風險,需要更專業的治療和護理。近年來,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已經證實,袋鼠式護理、頻繁地母乳餵養等恰當的照護措施能夠挽救大約75%的早產兒生命。
  • 早產兒應該如何護理?如何避免早產?
    對於懷孕滿28周但不滿37周期間分娩的嬰兒,則被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的發育雖然不如足月兒完善,但也具備了重要的存貨功能,在現代醫學的條件下,早產兒的存活率也大大地提高了,只要護理得當,也可以和足月兒一樣發育成熟。孕晚期是胎兒腦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腦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早產的小孩比較笨」。
  •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與母乳強化劑
    健康足月兒具備了覓食、吮吸、吞咽、握持等原始反射,反映了人類生存的本能。但是,對於早產兒而言,可能會因為出生體重太小,需要重症監護和各種現代醫療技術,幫助他們渡過最艱難的生命關卡。早產兒是指胎齡不滿37周即出生的新生兒,其出生體重多小於2500g。
  • 2013美德樂國際母乳餵養新進展學術研討會召開
    全國9家大醫院對1000多名早產兒的研究表明,早產兒母乳餵養率僅13.6%。原因在於早產兒往往合併一些嚴重疾病,或體重過輕需住院治療,導致母子分離影響母乳餵養的正常進行。臨床實踐表明,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兒的消化代謝和腎排洩功能更差,而配方奶粉的滲透壓比較高、蛋白比例一般比母乳高,選用奶粉或餵養量不恰當,會導致嬰兒消化困難、腎臟負荷重,從而致病。
  • 特殊寶寶應該如何進行母乳餵養?
    我們都在提倡母乳餵養,母乳是寶寶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如果條件允許,孕媽都應該堅持進行母乳餵養。除外孕媽的因素影響,少部分特殊情況的寶寶,也有可能使母乳餵養的進行遇到困難,甚至要停止母乳餵養,對於這些特殊的寶寶,我們應該如何餵養呢?
  • 闢謠,早產兒必須喝早產配方奶粉?錯,早產兒更建議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減少早產兒腸道方面疾病的發生,有利於孩子腸道的成熟和營養的吸收利用。母乳餵養有利於早產兒呼吸道成熟,防止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導致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母乳餵養有利於是早產兒視網膜的成熟,防止視網膜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