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身體比同齡更虛弱,所以需要更精心的照顧和餵養;而且早產兒的餵養不僅是促進身體生長,更是要儘快趕超同齡。所以在餵養早產兒的時候不能按照常規的嬰兒餵養方式,早產兒的餵養方式和餵養飲食都需要用額外的護理方式。
那麼早產兒需要如何餵養呢?早產兒餵養需要注意什麼呢?對於家有早產兒的父母,不妨學習一下以下的幾點早產兒餵養注意事項。
1、合理補充微量元素
早產兒比足月兒生長發育要快得多,對維生素A、C、D及鈣、鐵等礦物質的需求量也相對比足月兒要多。早產兒體重增長得是否合理,是餵養是否科學的重要標誌,一般每日增長體重25克較合理。另外,若不及時給早產兒補充營養,易患貧血和佝僂病,體質也會很弱。
2、餵奶
對於早產兒來說,更需要母乳餵養,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機體免疫能力。因為早產兒的胃容量很小,每次餵奶量宜少,時間間隔宜短。
如果嬰兒體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時就要餵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時餵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產兒則每3小時就餵一次。
如果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差,媽媽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
早產兒父母應諮詢有經驗的醫生選擇合理的餵養方式。
接下來我們將舉例五種可以餵養寶寶的合理方法:
1、母乳餵養:
對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早產兒,母乳仍是出院後首先的選擇。要注意母親的飲食和營養均衡。
2、母乳+母乳強化劑餵養:
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和出院前評價營養狀況不滿意者需要繼續強化母乳餵養至胎齡40周。此後母乳強化的熱卡密度應較住院期間略低,如半量強化(73kcal/100ml),根據生長情況而定。
3、早產配方奶餵養:
人工餵養的極(超)低出生體重兒需要餵至胎齡餵至40周;如母乳餵養體重增長不滿意可混合餵養(早產配方奶不超過每日總量的1/2),作為母乳的補充。
4、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餵養:
適用於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的補充。
5、嬰兒配方奶餵養:
適用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後體重增長滿意、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不足時的補充。
不過在餵養早產兒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餵養早產兒,切忌奶水濃度過高。早產的寶寶腎臟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奶的濃度過高,對寶寶的體重增長會帶來影響。
因為早產兒的體內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兒的含水量佔人體的70%,而早產兒達到了80%~85%,體內含水量高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脫水。
如果奶水濃度太高,從小便中帶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會從小便中溜走,體重增長也會非常緩慢。
所以早產兒的奶水濃度應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較而言,新生兒的奶水濃度是3:1的比例。
早產寶寶的早期階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滿月(假如提早出生一個月,寶寶雖然已經2個月了,但真正月齡應以滿月寶寶計算),然後再逐漸按照3:1的濃度給寶寶餵奶,逐漸過渡到吃全奶。
按需給早產兒餵奶:
寶寶吃得慢是早產兒的進食特點,媽媽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時要給寶寶一個休息時間:吃一分鐘後,讓寶寶停下來休息一下,等十秒鐘後再繼續餵食,這樣可減少吐奶的發生。
有下列情況時,應及時與醫生聯繫:
1.體溫下降到35攝氏度以下,或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採取相應的升溫或降溫措施後,仍沒有效果者;
2.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時;
3.吃奶驟減,臉色蠟黃,哭聲很弱時;
4.突然發生腹脹時;
5.發生痙攣、抽搐時。
更多母嬰知識可關注我
匯慈安月嫂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