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這樣餵養,抓緊趕上足月寶寶

2020-12-23 騰訊網

早產兒的身體比同齡更虛弱,所以需要更精心的照顧和餵養;而且早產兒的餵養不僅是促進身體生長,更是要儘快趕超同齡。所以在餵養早產兒的時候不能按照常規的嬰兒餵養方式,早產兒的餵養方式和餵養飲食都需要用額外的護理方式。

那麼早產兒需要如何餵養呢?早產兒餵養需要注意什麼呢?對於家有早產兒的父母,不妨學習一下以下的幾點早產兒餵養注意事項。

1、合理補充微量元素

早產兒比足月兒生長發育要快得多,對維生素A、C、D及鈣、鐵等礦物質的需求量也相對比足月兒要多。早產兒體重增長得是否合理,是餵養是否科學的重要標誌,一般每日增長體重25克較合理。另外,若不及時給早產兒補充營養,易患貧血和佝僂病,體質也會很弱。

2、餵奶

對於早產兒來說,更需要母乳餵養,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機體免疫能力。因為早產兒的胃容量很小,每次餵奶量宜少,時間間隔宜短。

如果嬰兒體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時就要餵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時餵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產兒則每3小時就餵一次。

如果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差,媽媽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

早產兒父母應諮詢有經驗的醫生選擇合理的餵養方式。

接下來我們將舉例五種可以餵養寶寶的合理方法:

1、母乳餵養:

對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早產兒,母乳仍是出院後首先的選擇。要注意母親的飲食和營養均衡。

2、母乳+母乳強化劑餵養

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和出院前評價營養狀況不滿意者需要繼續強化母乳餵養至胎齡40周。此後母乳強化的熱卡密度應較住院期間略低,如半量強化(73kcal/100ml),根據生長情況而定。

3、早產配方奶餵養:

人工餵養的極(超)低出生體重兒需要餵至胎齡餵至40周;如母乳餵養體重增長不滿意可混合餵養(早產配方奶不超過每日總量的1/2),作為母乳的補充。

4、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餵養:

適用於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的補充。

5、嬰兒配方奶餵養:

適用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後體重增長滿意、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不足時的補充。

不過在餵養早產兒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餵養早產兒,切忌奶水濃度過高。早產的寶寶腎臟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奶的濃度過高,對寶寶的體重增長會帶來影響。

因為早產兒的體內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兒的含水量佔人體的70%,而早產兒達到了80%~85%,體內含水量高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脫水。

如果奶水濃度太高,從小便中帶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會從小便中溜走,體重增長也會非常緩慢。

所以早產兒的奶水濃度應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較而言,新生兒的奶水濃度是3:1的比例。

早產寶寶的早期階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滿月(假如提早出生一個月,寶寶雖然已經2個月了,但真正月齡應以滿月寶寶計算),然後再逐漸按照3:1的濃度給寶寶餵奶,逐漸過渡到吃全奶。

按需給早產兒餵奶:

寶寶吃得慢是早產兒的進食特點,媽媽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時要給寶寶一個休息時間:吃一分鐘後,讓寶寶停下來休息一下,等十秒鐘後再繼續餵食,這樣可減少吐奶的發生。

有下列情況時,應及時與醫生聯繫:

1.體溫下降到35攝氏度以下,或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採取相應的升溫或降溫措施後,仍沒有效果者;

2.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時;

3.吃奶驟減,臉色蠟黃,哭聲很弱時;

4.突然發生腹脹時;

5.發生痙攣、抽搐時。

更多母嬰知識可關注我

匯慈安月嫂為您解答

相關焦點

  • 早產兒需要這樣餵養
    早產兒需要這樣餵養(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由於早產兒的身體機能不比足月兒,因此餵養早產兒要根據早產兒的特點來哺喂。 【早產兒的餵養方法有哪些?】 1、早產兒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發生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疾病。初乳中各種人體必需的元素,蛋白質、脂肪酸、抗體的含量都高,正好適合快速生長的早產兒所需用。有吸奶能力、體重在1.5公斤以上的早產兒,如一般情況好,可以直接吃母乳。開始每天吃1—2次,每次5—10分鐘,第一次餵2—3分鐘,如無疲勞現象,可逐漸增加餵奶時間和次數。
  • 早產的寶寶怎麼養?能和足月寶寶一樣餵養嗎?
    每個懷孕的準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懷胎十月以後順順利利的分娩出世,因為足月出生的寶寶會更加健康,也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然而,依然有不少的寶寶不能等到足月就出生了,對於早產寶寶,應該如何進行餵養呢?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生怕自己餵養不當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那麼,對於早產的寶寶應該怎麼養?和足月寶寶的餵養方式一樣嗎?咱們接著往下看。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
  • 早產寶寶與足月寶寶不同的對待
    我家寶寶11個多月了,但他也是早產兒,在大多數醫院裡,醫生們對待寶寶餵養時間差不多是兩小時一喂,當時我家寶寶住保溫箱有差不多九天時間,前三天我還見不到,這剛開始前幾天中都是奶粉餵養後來開奶後才用奶瓶進行母乳餵養的,當時才4斤七兩!從開始的15毫升到後來的30毫升,六十毫升!
  • 早產寶寶怎麼趕上足月兒
    第1頁: 第2頁:  早產寶寶在媽媽妊娠不到37周時,就迫不及待的提早報導了,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兒大多 體重低於2.5千克,身高少於46釐米,他們尚未充分攝取生長所有養分,來不及發育成熟,因此容易導致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健康問題。
  • 早產寶寶奶粉餵養有講究,媽媽不能大意
    北京的張女士最近到兒研所找專家諮詢這樣一個問題:寶寶早產出院後一直在喝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粉,現在孩子體重7kg,能改喝普通配方的奶粉了嗎?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粉,是臨床上醫生建議媽媽們給早產寶寶餵養的。由於早產兒過早出生,為了能追趕上正常足月兒,需要保持同胎齡正常胎兒宮內的生長速度,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質「趕上」正常的生長。
  • 如何科學改善早產兒營養?一文讀懂早產寶寶餵養問題
    難:指消化難,因為早產兒可能會有器官發育不成熟、代謝排洩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的情況。多:是指需要的多,因為早產兒出生後的生長速度高於正常足月兒,需要達到3期宮內生長速度,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質「趕上」正常的生長。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早產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夠完善,儲存的能量少。再加上皮下脂肪少、散熱快、新陳代謝低,很容易出現低體溫症狀。而且,因為早產寶寶體質較差,會比足月出生的寶寶更容易發生黃疸、餵養困難、易感染等情況。經調查,小於18歲和大於32歲的準媽媽生出早產兒的比率比在這兩個年齡區間的準媽媽更大。由此可見,準媽媽的年齡跟寶寶是否早產有很大的關係!
  • 早產兒家庭餵養與護理攻略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世界衛生組織將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皮膚鮮紅,呼吸淺、快而不規則,吸吮力差,體溫調節功能和各種反射差,覺醒程度低。早產兒的餵養和護理方面要特別的注意。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這樣既能滿足寶寶對溫暖、母乳餵養、安全感和愛的需要,促進寶寶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能促進媽媽乳汁分泌、調整媽媽情緒等,是國際上專業醫護人員公認的一種天然、安全、有效的早產兒護理方式。二、護理早產寶寶需要注意什麼?
  • 早產兒寶寶智力低?這樣護理寶寶成長速度很快,與足月兒無差異!
    但是,懷孕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而有些孕媽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提前很久生下孩子,俗稱早產兒。生過娃的女人都知道,孕媽的預產期是四十周,而正常足月的胎寶會在37-42周出生。那麼在37周之前出生的娃,自然就是早產兒了。
  • 掌握早產兒的正確餵養方法,重點是怎麼才能做到科學餵養呢?
    早產的寶寶先天不足,所以出生後要追趕生長,首先我們要保證寶寶的喝奶量充足,醫生建議,早產兒應當在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餵養,由於早產兒的消化功能較不完善,應當採取微量的餵養方式,就是少吃多餐,從而滿足早產寶寶的營養需求,一般來說每3個小時餵養一次,每次餵奶10-15毫升,是比較合適的,微量餵養
  • 準媽媽應該知道的早產兒護理知識,新手媽媽建議收藏!修正育兒知識!
    對於那些在媽媽肚子裡面待滿足月的健健康康的寶寶,早產兒因為種種原因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導致了他們的身體器官、體重都發育的不是很健全,所以早產兒的護理也要比足月生產的寶寶更加精細,媽媽肩上的擔子也要更大了。
  • 徐州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 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為了讓早產寶寶也能享受到這份來自媽媽的愛,幫助更多早產媽媽實現母乳餵養,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在全市率先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進一步提高了早產寶寶母乳餵養成功率,讓媽媽的愛不再缺失。但對於早產兒來說,母乳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救命的良藥。  據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長黃梅介紹,與足月分娩的母乳相比,早產媽媽的母乳中含有更多早產寶寶發育所需的蛋白質。其中的乳鐵蛋白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乳鐵蛋白肽,可以殺死大部分的細菌和病原體,幫助早產兒抵抗疾病。
  • 早產兒的發育最佳追趕時期,把握3個餵養方法,錯過影響長高
    我國每年出生的寶寶中有十分之一都是早產兒,數量達到160萬之多。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寶寶面臨更大的生存和餵養挑戰。早產兒顧名思義,胎兒發動早於預產期,一般胎齡不足37周。早產兒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適於胎齡早產兒,另一種是小於胎齡早產兒。
  • 母乳餵養對早產兒的生長意義很重大,通常有這幾方面的好處
    從孕媽的末次月經算起,剛出生的寶寶,如果胎齡小於37周,即被判定為「早產兒」。和足月寶寶相比,早產寶寶的身高、體重、腸胃消化功能都低於足月兒,因此早產寶寶需要得到更多的呵護,而母乳對於早產兒來說是最健康的食物。母乳的餵養對早產兒有很重大的生長意義,通常有這幾方面的好處。
  •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與母乳強化劑
    與正常足月健康新生兒相比,早產兒因為提前出生,機體的器官系統相對不成熟,需要特別的關愛。母乳為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特別是母乳含有百分之五十的脂肪,除了供給寶寶身體熱量之外,還滿足寶寶腦部發育所需的脂肪(腦部60%的結構來自於脂肪);利於吸收的鈣磷比例,供給寶寶長得又高又壯;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預防及保護嬰兒免於感染及慢性病的發生;豐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促進寶寶腸道有益菌生長、促進消化和免疫功能成熟。
  • 關愛早產兒 親寶寶特推早產兒專屬「智能育兒助手」
    近日,家庭育兒場景品牌親寶寶進入了新一輪產品升級,旗下核心產品「親寶寶APP」特別推出早產兒專屬版本的 「智能育兒助手」,同時增設Fenton早產兒生長曲線功能,幫助早產兒家長更準確地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據悉,專屬早產兒版本是親寶寶APP在2020年度產品戰略性升級的第一步。
  • 早產兒與足月出生的寶寶有區別嗎?兒科醫生:差太多了
    導語:早產兒與足月出生的寶寶有區別嗎?兒科醫生:差太多了文/笑雪育兒思考早產兒,是指在媽媽懷孕37周之前就出生的小嬰兒,一般情況下,他們的體重不足5斤,身長不足47cm,而且身體各個器官都比足月出生的寶寶差,所以死亡率較高。目前來看,早產兒的發生仍屬於醫學和倫理學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誘發早產的常見原因有什麼呢?
  • 早產兒媽媽的學習筆記:這樣照顧早產兒,你可以讓他們早日追上來
    大多數早產兒長大後都很健康。在3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成長和發育往往與足月嬰兒保持一致。然而,你的寶寶的早期生活可能比足月寶寶的要複雜得多。因為他們在沒準備好的時候就出生了,所以幾乎所有的早產兒都需要額外的照顧。他們更有可能在幼年甚至更晚的時間出現健康問題和發育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