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2020-12-2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孕媽咪UP

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早產了6個月頑強存活的小baby

因為早產

Ward 出生時不到0.7公斤

媽媽抱著寶寶依然強顏微笑

但是還是忍不住留下了淚水

寶寶全身插滿管子

艱難的度過每一分每一秒

媽媽一直不離不棄

慢慢的寶寶可以睜開眼了

管子也減少了

伴隨著母愛慢慢成長

看到嬰兒的第一次笑臉

全地球的人都笑著哭了出來

感嘆生命的堅強與偉大

寶寶到1歲時已經是個健康的孩子了

爸爸把Ward的成長視頻放到網上

瞬間傳遍世界……

早產原因大總結!請規避!

在剛懷上寶寶的時候,很多準媽媽就已經擔心寶寶會不會早產的問題了,害怕早產對寶寶不好。那麼早產對寶寶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我們之所以能呼吸,是因為肺部的擴張和縮小改變了肺內呀。而早產寶寶的肺部發育不夠完善,不能很好的擴張,很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還會死亡!

由於早產寶寶肝臟的酶體系發育不成熟,再加上體內能合成的維生素K的腸道菌群很少,所以出血的概率就會變高。

早產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夠完善,儲存的能量少。再加上皮下脂肪少、散熱快、新陳代謝低,很容易出現低體溫症狀。

而且,因為早產寶寶體質較差,會比足月出生的寶寶更容易發生黃疸、餵養困難、易感染等情況。

經調查,小於18歲和大於32歲的準媽媽生出早產兒的比率比在這兩個年齡區間的準媽媽更大。由此可見,準媽媽的年齡跟寶寶是否早產有很大的關係!

有多次流產史、引產史,或者流產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準媽媽要格外小心!因為流產會對子宮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使早產機率變高。

如果準媽媽有器官性疾病、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子宮畸形、陰道內上行感染、外傷等急性或慢性病的時候,也可能會造成子宮胎盤供氧不足,引發早產。

此外,準媽媽們在孕期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如果營養不良或者營養失調,也有造成寶寶早產的風險哦。

尤其要注意的是,孕期性生活頻繁可能會引起胎膜早破。抽菸、酗酒、隨意用藥等等,都是能造成胎寶寶早產的原因,準媽媽們一定要提起警惕!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奮起直追足月兒

早產兒餵養與護理全攻略:

一、餵養篇

1、合理補充微量元素

早產兒比足月兒生長發育要快得多,對維生素A、C、D及鈣、鐵等礦物質的需求量也相對比足月兒要多。早產兒體重增長得是否合理,是餵養是否科學的重要標誌,一般每日增長體重25克較合理。另外,若不及時給早產兒補充營養,易患貧血和佝僂病,體質也會很弱。

2、餵奶

對於早產兒來說,更需要母乳餵養,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機體免疫能力。因為早產兒的胃容量很小,每次餵奶量宜少,時間間隔宜短。如果嬰兒體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時就要餵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時餵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產兒則每3小時就餵一次。如果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差,媽媽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

如何選擇早產兒餵養方式?

早產兒父母應諮詢有經驗的醫生選擇合理的餵養方式。

1、母乳:對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早產兒,母乳仍是出院後首先的選擇。要注意母親的飲食和營養均衡。

2、母乳+母乳強化劑: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和出院前評價營養狀況不滿意者需要繼續強化母乳餵養至胎齡40周。此後母乳強化的熱卡密度應較住院期間略低,如半量強化(73kcal/100ml),根據生長情況而定。

3、早產配方奶:人工餵養的極(超)低出生體重兒需要餵至胎齡餵至40周;如母乳餵養體重增長不滿意可混合餵養(早產配方奶不超過每日總量的1/2),作為母乳的補充。

4、早產兒出院後配方奶:適用於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的補充。

5、嬰兒配方奶:適用於出生體重2000克、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後體重增長滿意、人工餵養的早產兒或作為母乳不足時的補充。

早產兒餵養注意事項:

餵養早產兒,切記奶水濃度過高

早產的寶寶腎臟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奶的濃度過高,對寶寶的體重增長會帶來影響。因為早產兒的體內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兒的含水量佔人體的70%,而早產兒達到了80%~85%,體內含水量高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脫水。如果奶水濃度太高,從小便中帶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會從小便中溜走,體重增長也會非常緩慢。

所以早產兒的奶水濃度應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較而言,新生兒的奶水濃度是3:1的比例。早產寶寶的早期階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直吃到滿月(假如提早出生一個月,寶寶雖然已經2個月了,但真正月齡應以滿月寶寶計算),然後再逐漸按照3:1的濃度給寶寶餵奶,逐漸過渡到吃全奶。

按需給早產兒餵奶

寶寶吃得慢是早產兒的進食特點,媽媽要有耐心,而且吃奶時要給寶寶一個休息時間:吃一分鐘後,讓寶寶停下來休息一下,等十秒鐘後再繼續餵食,這樣可減少吐奶的發生。

二、護理篇:

1、做好衛生消毒

給早產兒餵奶、換尿布前應吸收,做到衛生、無汙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還要天天給早產兒洗澡、及時更換衣服。

2、創造適宜的中性環境

因為早產兒不能穩定地維持正常體溫,所以在出生後要特別注意保暖。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6~28攝氏度,相對溼度55~65%之間,空氣新鮮。嬰兒體重越輕,周圍環境的溫度應該越高。早產兒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體用的別字等物件均應加熱後再使用。

早產兒護理的注意事項:

防止感染

除專門照看孩子的人(母親、月嫂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進早產兒的房間,更不要把孩子抱給外來的親戚鄰居看。專門照看孩子的人,在給孩子餵奶或做其他事情時,要換上乾淨清潔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洗淨雙手。母親患感冒時應戴口罩哺乳,哺乳前應用肥皂及熱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要給寶寶一個舒適安靜的空間。

注意保暖

對早產兒要注意保溫問題,但保溫並不等於把孩子捂得嚴嚴的,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攝氏度,室內相對溼度55~65%之間,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孩子保溫,但千萬注意安全。嬰兒體重應保持在36~37攝氏度,上、下午各測體溫1次如最高體溫或最低體溫相差1攝氏度時,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

精心餵養

早產兒更需要母乳餵養。因為早產母親的奶中含各種營養物質和胺基酸較足月兒母乳多,能充分滿足早產兒的營養需求;而且早產母親的奶更利於早產兒的消化吸收,還能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對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媽媽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適合餵養孩子,要想辦法讓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辦法讓孩子出院後吃到母乳。

嬰兒撫觸

撫觸給孩子帶來的觸覺上的刺激會在孩子大腦形成一種反射,這時孩子的眼睛、手腳跟著活動起來,當這種腦細胞之間的聯繫和活動較多時,就促進了孩子智力的發育。還有一個好處是孩子可以減少哭鬧,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

有下列情況時,應及時與醫生聯繫:

1)體溫下降到35攝氏度以下,或上升到38攝氏度以上,採取相應的升溫或降溫措施後,仍沒有效果者;

2)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時;

3)吃奶驟減,臉色蠟黃,哭聲很弱時;

4)突然發生腹脹時;

5)發生痙攣、抽搐時。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早產兒如何餵養?比足月兒餵養困難,最好做到這些
    對於孕周未滿37周、出生體重不足5斤、身長不足46cm的胎兒,歸於早產兒的範疇。寶寶出現早產的因素比較多,孕婦急性感染、高血壓、乾重活、多胎等都可引起早產。可馨育兒說,早產兒餵養有著需求大、吸收差、吞咽難、不易消化等問題,比正常兒的餵養更加煩瑣和困難。早產兒如何餵養?
  • 早產兒和足月兒比有三方面不足,餵養、護理方面家人需要多費心!
    導語:生一個早產兒不是媽媽和家人樂意的,既然生了,在餵養和估計上多費心,還是能夠讓早產兒達到正常標準的!孕期一些個別因素會導致孕媽媽早產,作為早產兒的家人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安撫新媽媽,不要一味的責備她,也不要覺得生個早產兒是她的錯,作為媽媽比你更希望孩子健康。
  • 早產兒家庭餵養與護理攻略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世界衛生組織將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皮膚鮮紅,呼吸淺、快而不規則,吸吮力差,體溫調節功能和各種反射差,覺醒程度低。早產兒的餵養和護理方面要特別的注意。
  • 冬季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兒弱點有哪些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的寶寶身體比起正常的寶寶問題較多,需要特別的護理才可以和正常的寶寶一樣。那麼早產兒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首先要了解早產兒的弱點 1、吸吮和吞咽反射能力不成熟 嬰兒是靠吸吮和吞咽來攝取奶液的,但是,早產兒吸吮和吞咽的協調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僅會妨礙經口攝入的充足餵養,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加等,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正確照顧早產寶寶,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早產兒要追上足月兒,這3點護理方式必不可少!
    寶寶早產有可能是你媽媽的身體導致也有可能是外力影響。不管是哪種情況,如果是早產寶寶,在護理上比足月寶寶更讓媽媽費心,也要更精細更注意。想讓早產寶寶追上足月兒,這三個護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2、最好母乳餵養對於早產兒來說,母乳是它的最好口糧,因為早產兒更需要各種維生素的補充。營養達不到的話,容易生長緩慢。
  • 早產兒寶寶智力低?這樣護理寶寶成長速度很快,與足月兒無差異!
    這種早產兒其實和足月兒沒有太多的差異,新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第二種:32-37周出生,不滿足第一種條件,那麼就是普通的早產兒,需要得到一些特殊的護理;第三種:32周以內出生,這個時間段內出生稱為極度早產兒。從照顧難度上來說,要比普通早產兒要難上很多。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
  • 早產兒應該如何護理?如何避免早產?
    對於懷孕滿28周但不滿37周期間分娩的嬰兒,則被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的發育雖然不如足月兒完善,但也具備了重要的存貨功能,在現代醫學的條件下,早產兒的存活率也大大地提高了,只要護理得當,也可以和足月兒一樣發育成熟。孕晚期是胎兒腦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腦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早產的小孩比較笨」。
  • 為何要對早產兒進行健康管理?如何護理早產兒?
    胎齡在28-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根據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2002年全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出生總數的7.7%,2005年比例上升至8.1%。近年來,眾多醫院收治的早產兒至少多了將近一倍。
  • 如何讓早產兒追上足月兒?這幾個點不可忽略
    寶寶早產有可能是你媽媽的身體導致也有可能是外力影響。不管是哪種情況,如果是早產寶寶,在護理上比足月寶寶更讓媽媽費心,也要更精細更注意。如何讓早產兒追上足月兒?這幾個點不可忽略!1、注意保溫早產兒的身體發育不完善,一定要注意早產兒的體溫。四到六小時測一次體溫,保持體溫在36到37°。
  • 早產兒的餵養與護理的10大注意事項,越早知道越好
    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但也有很多寶寶等不到37周就就迫不及待地「提前報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早產兒」。對於「搶跑」出生的早產寶寶來說,器官功能、適應能力和足月兒比起來相對較差,出院後的家庭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初為父母,應該怎樣照顧早產寶寶呢?這一期我們來聊聊早產兒的餵養與護理的那些事兒。
  • 早產兒和足月兒,有4方面不同,要做好3個護理,孕媽要了解!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早產兒和足月兒,有4方面不同,要做好3個護理,孕媽要了解!我們都知道凡是胎齡不滿37周(正常胎齡為40周)、出生體重不足2.5公斤,身長低於45釐米的小孩,也就是在母體內尚未發育成熟就出生的小孩,都叫做早產兒或未成熟兒。那麼早產兒和足月兒有哪些不同呢?
  • 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何不同
    孩子早產後,要想護理好孩子,家長首先要了解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早產兒與足月兒的不同,首先表現在胎兒年齡(妊娠時間)上。早產兒一般是指妊娠時間小於37周的新生兒。其次是體重的不同。足月產嬰兒的出生體重一般大於3000克;而早產兒一般小於2500克。但早產兒的體重增長倍數大。
  • 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
    1、早產兒皮膚絳紅、水腫和毳毛多;而足月兒皮膚紅潤、皮下脂肪豐滿和毳毛少。2、早產兒頭更大,佔全身比例1/3;而足月兒頭佔全身比例1/4。3、早產兒頭髮細而亂;而足月兒頭髮分條清楚。4、早產兒耳殼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而足月兒耳殼軟骨發育好、耳舟成形直挺。5、早產兒乳腺沒有結節或結節小於4毫米;而足月兒乳腺的結節大於4毫米。
  • 早產兒護理的三大注意事項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早產兒因特殊原因提前娩出母體,對於早產兒的護理非常講究,除了醫院必要的早期監護之外,早產兒居家護理、餵養護理也很關鍵。早產兒分娩時的注意事項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併發症,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
  • 早產兒要怎樣護理,兒科專家給出了建議
    近幾年,隨著高齡產婦人數增加、生殖技術發展、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早產兒也隨之增多。如何照顧好早產兒?是不是讓早產兒待在醫院會更好?早產兒要如何進行家庭護理?不妨聽聽專家怎麼說。WHO(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早產兒出生數大於117萬,接近出生總人數的10%。早產兒腦癱、慢性肺部疾病、視覺和聽覺缺陷的比例也明顯高於正常足月兒。在早產兒常見疾病中,窒息發生率為13.09%,黃疸發生率更是高達36.44%。早產兒因胎齡小、體重輕、器官發育不成熟,更是易發生遠期健康問題的高危人群。
  • 早產兒這樣餵養,抓緊趕上足月寶寶
    早產兒的身體比同齡更虛弱,所以需要更精心的照顧和餵養;而且早產兒的餵養不僅是促進身體生長,更是要儘快趕超同齡。所以在餵養早產兒的時候不能按照常規的嬰兒餵養方式,早產兒的餵養方式和餵養飲食都需要用額外的護理方式。
  • 護理早產兒 爸媽必須了解的7個小常識:安寶睡
    照顧早產兒除了要小心翼翼以外,更要注意科學方法。早產兒護理常識你知道多少,小編告訴你。1.科學餵養對胎齡小、體重低的早產兒來說,純母乳餵養可能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餵養後,最好添加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母乳強化劑,可以將其加入母乳中,調和後餵給孩子。
  • 餘文樂女兒出生時僅一公斤,早產兒該如何進行護理?
    今天來說說早產兒的一些知識。妊娠期<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少數早產兒體重超過2500g,早產兒適應能力比足月寶寶差,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早產兒出生體重在1000-1499g間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g為超極低出生體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