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早產兒「七活八不活」不科學,爸媽更要關心如何科學餵養

2020-12-19 魚小南

從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紮根」的那一刻開始,媽媽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寶寶平平安安出生,生怕有點啥狀況比如早產等,畢竟,民間一直流傳著早產兒「七活八不活」的說法。

啥叫「七活八不活」?也就是7個月分娩的早產兒能活,8個月分娩的反而存活率不高。

7個月反而比8個月有「優勢」,這種說法科學嗎?

其實,胎兒在媽媽子宮裡多待1天,早產後存活的概率就大一些,因為胎兒的器官發育成熟程度,直接和孕周成正比,8個月的胎兒器官功能會比7個月的更完善:

7個月的胎兒大概有35釐米長,體重約1000克,有呼吸運動,早產後能啼哭,但很容易患呼吸窘迫症候群;8個月的胎兒大概有40釐米長,體重約1700克,各臟器發育成熟,護理得當的話,早產後存活的機率肯定更大。

除非8個月的胎兒本身就有基因缺陷、惡性腫瘤等,沒法繼續在媽媽肚子裡生長,早產後確實存活概率不大,但這也是少數情況。

就目前的醫學水平來說,早產兒存活的概率是越來越高,一般來說爸媽都不用擔心順利出生這個問題。

問題是,存活並不是最終目標,早產兒的身體機能、發育程度確實都比不上足月兒,他們的吸吮和吞咽能力相對更差,常常面臨營養缺乏以及宮外生長遲緩的風險。

同時,有20-30%的早產兒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腦損傷,甚至影響今後的生存質量,如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到了學齡期還可能出現多動、煩躁、脾氣暴躁……所以,如何滿足早產兒特殊的營養需求,讓這些小寶貝儘快趕上足月兒的生長發育,才是重點。

小南陳述了這麼多,就是要告訴爸媽,早產兒順順利利出院了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了,出院後的種種護理,更關鍵。

如果出院後,小寶貝沒有科學指導,就會失去持續性的營養支持,部分寶寶很可能就沒法順利完成追趕性生長,達到一個健康寶寶應有的體格生長標準。

怎麼營養支持?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母乳啦,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口糧,沒有之一,還有提高寶寶免疫力等諸多優點,這裡小南就不多展開了。

所以,家有早產兒的,媽媽們能母乳餵養就克服一切困難母乳餵養,同時,鑑於早產兒的特殊性,還需要使用母乳強化劑對母乳進行營養強化,以確保寶寶的營養。

「我也想啊,但是奶水不足啊……」

如果寶寶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混合餵養或配方奶餵養,媽媽們首先不要自責,打起精神來,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早產兒特殊配方奶進行餵養吧,護理得當,寶寶照樣健健康康的哦。

具體的嘛,在住院期間和回家後都仔細諮詢一下醫生,不同情況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早產兒特殊配方奶。

除了做到上述那些,爸媽們再最後進行一步,就完美啦:接寶寶出院後,要定期回訪醫生,來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速率哦,醫生會根據寶寶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情況,來幫爸媽調整餵養方案,共同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希望寶寶們都能在媽媽肚子裡待足時候再出來,也希望家有早產兒的爸媽,能放寬心,科學養育寶寶順利成長!

相關焦點

  • 早產兒「七活八不活」什麼意思?醫生:這個胎齡之後出生會很安全
    然後,在接下來的每一個星期裡,你會鬆一口氣,因為你每多一個星期,胎兒就更安全一些。我們有種說法叫做「七活八不活」,也就是說七個月的早產兒,可以活下來,但是八個月卻不能。事實是這樣嗎?嬰兒最早什麼時候能出生並健康24周出生的嬰兒存活率很高,但他們的健康狀況如何呢? 早產兒的健康狀況涉及到許多變量;這些因素都會對早產兒的短期和長期健康產生影響。
  • 早產兒七活八不活?不一定,雙胞胎來現身說法了
    旁邊就有老人家說「哎呀,八個月啊,活不了吧?」沒想到一旁的老爸開腔了:「我就是八個月活下來的。」我驚了。老爸和叔叔是雙胞胎,居然是八個月早產啊?所有的醫生都告訴爺爺,三斤的叔叔大半情況是活不下來的。叔叔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哭聲,醫生護士嘗試了很久,只發出了小貓般的叫聲。叔叔抱起來就跟小貓差不多大隻,醫生們都叫他「小貓」。
  • 早產兒「七活八不活」,其實說的是兩碼事
    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早產兒七活八不活,很多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也讓懷孕中的孕媽媽很擔心,到底有科學依據嗎?【「七活八不活」從何而來?】所以8個月分娩的存活概率要偏低。傳說2:胎位問題這是古代的說法,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好,一般7個月的小孩存活率高,早產的話基本上胎位不正的比較多,七月活是因為七個月的寶貝比較小,就算胎位不正也比較好生,8個月的寶貝比較大了,胎位不正的話不太好生,那個時候都是自己生的,所以才會有 「七活八不活」 的說法。
  • 聽信七活八不活,爸爸想放棄早產兒?醫生:超過這個胎齡很安全
    網上一個焦慮的爸爸發起一個話題:聽老人家說早產兒就是七活八不活,現在我兒子就是32周八個月出生的,已經住到新生兒科了,一天大幾千,我是不是要放棄孩子?[打臉]而為什麼民間會有七活八不活的說法呢?菁媽在網上找了一下這個說法的來源,主要有兩種:1、拿七個月和六個月比,能活,拿八個月和足月比,不好活7個月以前的早產兒存活率很低。懷孕7個月以後的胎兒,肺部已基本發育健全,其他器官也基本成熟,已經具備了生存的基本能力。
  • 愛寶來:早產兒「七活八不活」的由來,據說了解後都順利生娃了
    老人對孩子懷孕生產常常有這麼一句話「七活八不活」,從字面意思來看,指的是七月的早產兒容易養活而八月的早產兒則剛好相反,按理說,十月懷胎,胎兒在母體子宮發育時間越長,越容易存活才對,可是「七活八不活」這是什麼原因呢?
  • 老人說:胎兒是「七活八不活」?這個到底是真是假,看完就明白了
    導讀:老人說:胎兒是「七活八不活」?這個到底是真是假,看完就明白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人說:胎兒是「七活八不活」?這個到底是真是假,看完就明白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七活八不活」因何而來?這個胎齡出生就能活,附早產兒存活率表
    萌萌(化名)的寶寶由於發生意外在8個月的時候早產了,家裡的婆婆趕到醫院後,聽到萌萌要早產的消息後慌了神,不停地念叨:「胎兒七活八不活,這可怎麼辦啊!」聽到婆婆的擔憂,醫生趕緊給婆婆解釋說:「老太太,你別太著急了,寶寶雖然早產了,但是越大越容易存活,所以不要太擔心。」
  • 老人們說的胎兒「七活八不活」,事實是這樣,很多人都想錯了
    對於早產,經常聽到很多的長輩說「胎兒七活八不活」,可能很多人都聽到過這句話,但是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卻是一知半解,可能還有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是「七活八不活」呢?這句話其實也是長輩們根據經驗總結的而已,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胎兒七活八不活?其實許多人都理解錯了,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導讀:胎兒七活八不活?其實許多人都理解錯了,科學解釋是這樣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胎兒七活八不活?其實許多人都理解錯了,科學解釋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有人說早產兒「七活八不活」?並不完全正確,原因卻值得深思
    以前老人有一種說法:早產兒是「七活八不活」,也就是如果在懷孕7個月時早產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大,再晚一個月反而不易存活。懷孕8個月早產,嚇壞家中老人唐女士孕期一直在工作,想要堅持到生之前再請假,可是由於太過勞累在8個月時發生了早產的跡象。
  • 老人們常說的胎兒「七活八不活」,事實是這樣,很多人想錯了
    原來是前幾天小娟意外聽到家裡的老人談話,說胎兒早產一般「七活八不活」,覺得好奇問了一句,沒想到說話的人立刻閉嘴不說,連忙說沒什麼沒什麼。小娟想如果是正常情況,反應總不至於這樣,再加上剛剛生了孩子成為母親,本就覺得很對不住孩子,在看到這樣的反應,就更覺得不對勁。
  • 老話說的「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嗎?避免寶寶早產,孕期護理要做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有60%的寶寶都是「留級寶寶」,非要在媽媽肚子裡待夠才出來,這個時間出來的孩子,身體素質一般都比較好。 但是有40%的寶寶屬於早產兒,民間更是針對這一情況,流傳著「七活八不活」的迷信說法,意思是七個月出生的孩子竟然比八個月出生的孩子,更容易養活。
  • 老人說胎兒「七活八不活」,7個月和8個月出生的寶寶差在哪兒呢
    文|福林媽咪俗語說「七活八不活」,是說胎寶寶在7個月大的時候早產,更容易存活;而8個月大的時候,就容易養不活。一個孕媽說,特別受不了婆婆這種老思想。孕媽在論壇上看到有很多早產兒,說自己現在懷孕7個月,心裡有點擔心。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早產兒的餵養,育兒小編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母乳餵養最有益於寶寶健康,早產兒也不例外分娩之後,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但是這種情況下早產媽媽更需要及時進行開奶,早產兒住院期間,早產兒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餵給早產兒。
  • 胎兒「七活八不活」?該如何避免早產呢?
    啥是「七活八不活」?其實呢,這是民間廣泛流傳著的一種說法。意思是認為懷孕一旦早產,7個月分娩的早產新生兒能活,而8個月的早產新生兒反而不易活。聽起來怪嚇人的,可是這種說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醫生表示:「所謂『七活八不活』只是古代民間一個美好的願望,並沒有科學依據。」孕7個月,無論是現代醫學的算法28周,還是之前民間算法約30周,毋庸置疑的一點是:絕對不如孕32-34周後胎兒生命力強。
  • 胎兒「七活八不活」可信嗎?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事實是這樣的
    胎兒具體什麼時間早產,早產後能不能存活,都是孕媽媽非常關心的問題。一位自稱是90後的孕媽媽,告訴我她在懷孕第5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流產的跡象,一直在接受保胎治療。由於宮頸口比較鬆弛,醫生告知隨時可能早產。如今這位孕媽媽好不容易把胎兒保到第7個月,家裡老人告訴她胎兒「七活八不活」,意思是早產胎兒7個月出生能存活,8個出生就不能存活,勸她去醫院把寶寶生下來。
  • 「七活八不活」可信嗎?產科醫生的解釋,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到了懷孕7個月時,婆婆告訴莉莉,寶寶七活八不活,勸莉莉趕緊把寶寶生出來。可是醫生卻建議莉莉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到底聽誰的呢?所謂的「七活八不活」,其實是對於早產兒一種錯誤的認識。在懷孕7個月時,寶寶的四肢和大部分器官已經發育成型,但肺功能發育還不完全,呼吸並不順暢。如果寶寶在這個時候降生,醫生一般會使用糖皮質激素來促進寶寶肺部成熟,增加寶寶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到了懷孕8個月,寶寶在子宮內進一步發育,身體各器官和肺部的發育也更成熟。
  • 俗語「七活八不活」,啥意思?有道理嗎?古人的經驗之談!
    民間百姓同樣有高貴的品格和聰明的智慧,只是因為生存環境而不得不將畢生的經歷都用在農事上從而對事物的表達顯得更加口語化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直白的俗語就沒有內涵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古代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它不僅在民間有著不小的影響,就是廟堂之上的飽學之士也大多深信不疑。民間俗語不僅對農事生產高度總結,還對世間百態有著深刻的認識,就連生孩子也同樣有著獨特的經驗總結。
  • 早產兒「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嗎?並沒完全說對,原因值得孕媽了解
    大家常說「十月懷胎」,正常情況下,孩子在出生之前,要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待滿十個月。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某一些情況,讓孩子不得不要提前出世,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早產兒。早產的孩子「七活八不活」?在手術過程中,龍女士的婆婆在手術室外等待的時候十分焦急緊張,嘴裡一直念叨道,七活八不活,老天一定要保佑這個八個月的孩子能夠順利的出世。還好剖腹產手術很順利,孩子在出生之後有些虛弱,在保溫箱裡面待了上十天之後,就可以回家了。
  • 早產兒「7成8不成」有沒有科學道理?這3條養育原則父母要知道
    但早產兒和足月兒的情況還是沒法比,孩子出生以後直接放在了保溫箱,在裡面住了半個月才出來。「早產兒7月可以活,八月不可以活」應該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在醫生面前不管7月還是8月,他們的宗旨是讓孩子多在娘胎裡一天,情況就要比早出生一天健康,希望保胎的時間越長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