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早到的天使--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2020-11-27 瀟湘名醫

早產兒是一類特殊群體,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早產兒發生率約為10%。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高齡產婦的增加以及社會、經濟、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早產兒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許多早產兒在生長發育方面可能面臨包括學習障礙、視力、聽力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為呼籲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群體,將每年的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對早產造成的全球挑戰加以重視。

"有愛、有未來"一直是"世界早產兒日"永恆的宣傳主題,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母乳是新生兒最天然的食品,而對於早產兒來說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藥物",它容易消化、吸收,可以更早的達到全腸內營養,還可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風險。同時,母乳還能為寶寶提供免疫保護物質,增強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風險,也可改善寶寶遠期神經系統預後,降低成年後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為迎接"世界早產兒日"的到來,於11月13日19:00~20:00舉辦網絡直播講座,主要針對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院後的早產寶寶家長。講座內容分為兩部分,首先由武文豔主治醫師為大家講解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哪些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生理現象,出現哪些症狀需要引起家長關注或就診?避免家長遇到問題時產生恐慌心理,讓家長少走彎路。第二部分由韓露豔主治醫師講解,足夠的營養攝入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基石,選擇合理的餵養方案對寶寶完成追趕性生長至關重要,並對出院後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以及輔食添加的時機、原則等進行了詳細講解。整個直播過程持續約1小時,講座以樸實的語言、生動的圖片展示給大家,近300人觀看直播,線上提出很多問題。由於時間關係,線上不能一一解答,兩位醫生在線下繼續為家長答疑解惑,還很多家長意猶未盡,對直播進行了回看。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一直以來關愛早產兒的成長,不僅僅讓寶寶存活下來,更重要的是提高寶寶的生存質量。迄今為止,我們救治的最小胎齡為25+周,最低的出生體重是650g,住院期間積極救治,出院後定期隨訪,建立早產兒隨訪群;與家長互動,給予餵養、護理方面的指導。

做好早產寶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問題早發現、早幹預,為早到的天使寶寶們健康茁壯成長繼續努力。

【來源: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活動——「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一位早產寶寶都是早到的天使,他們的出生就伴隨著危險,他們的成長也面臨著重重困難,他們如此的脆弱,又如此的頑強,他們需要我們更多關注、關愛和呵護。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 【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世界衛生組織等積極倡導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人乳餵養,首選親生母親母乳,其次為捐贈人乳,以降低早產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出院後母乳仍為早產兒的首選餵養方式,至少應持續母乳餵養至1歲齡以上。
  • 徐州啟用早產兒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 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早產兒是提早降臨的天使。由於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他們一出生就要離開爸爸媽媽,被送進NICU搶救治療,歷經重重關卡才能健康成長。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由於種種原因,早產兒的母乳餵養之路一直面臨許多挑戰。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這種袋鼠式護理能夠促進母乳餵養,有助於穩定早產寶寶體溫等生理指標、儘快適應宮外生活及生長,減少寶寶哭泣,延長睡眠時間,有利於寶寶體重增長和健康發育。袋鼠式護理能夠促進母乳餵養,使家庭節省住院帶來的花銷,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 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蕪湖市婦幼保健院開展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主題活動
    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為,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 ...寶寶賦愛賦能——蕪湖市婦幼保健院開展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主題...
    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為,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母嬰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早產兒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尤其在生長發育方面有很高的風險,更是應該引起重點關注。
  • 鹿寨婦幼:「關愛早到天使,愛成就未來」主題活動圓滿完成
    2020年11月17日是第十個「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為了讓家長及社會更多了解早產兒,給予早產寶寶更多關愛,共同努力為早產兒保駕護航,鹿寨縣婦幼保健院於11月21日舉行「關愛早到天使,愛成就未來」主題活動,活動吸引了40多個曾在我院救治過的早產寶寶家庭齊聚一堂,共同參與。
  • 聚焦世界母乳餵養周,我的天使用科學配方致敬母乳賦能寶寶成長
    為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知,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在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來臨之際,聖元我的天使高度關注母嬰健康需求,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致力於為中國寶寶帶來更全面的營養呵護。
  •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守護早來的天使,您的寶寶早產了嗎?
    2017年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關注早產兒群體,守護早來的天使,傳遞健康,助力早產兒!早產兒相關問題引起重視,如視力、聽力、智力定期檢查出院後母乳仍為早產兒的首選餵養方式,並至少持續母乳餵養至6月齡以上強化母乳(添加母乳強化劑),增加母乳中蛋白質、能量及營養素的含量,滿足全面營養需求
  • 臨時媽媽用愛呵護早到的「天使」,每一次離別欣喜又不舍
    2012年,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在新生兒三科的病房裡,40位提前來世界「報到」的「小天使」躺在柔軟舒適的保溫箱裡。作為這些早產兒的「臨時媽媽」,數位醫護人員不時穿梭於保溫箱間查看、忙碌,她們代替家長悉心呵護著稚嫩又脆弱的「天使」們。
  • 全球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 「臨時媽媽」在這用愛呵護「早到天使」
    在新生兒三科的病房裡,40位提前來世界「報到」的「小天使」躺在柔軟舒適的保溫箱裡。作為這些早產兒的「臨時媽媽」,數位醫護人員不時穿梭於保溫箱間查看、忙碌,她們代替家長悉心呵護著稚嫩又脆弱的「天使」們。11月17日,省兒童醫院新生兒三科病房,「臨時媽媽」正在護理早產寶寶。
  •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啟用母乳餵養微信小程序,助力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早產兒是提早降臨的天使。由於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他們一出生就要離開爸爸媽媽,被送進NICU搶救治療,歷經重重關卡才能獲得新生。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由於種種原因,早產兒的母乳餵養之路一直面臨許多挑戰。
  • 提前降臨的「天使寶寶」更需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以保障寶寶的健康與生存從一個生命的孕育開始到Ta順利來到世界成長到2歲,這生命最初的1000天在人的一生中尤為重要,如果在這個階段能獲得最佳營養,將有助於降低嬰幼兒患病率,減少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促使身心發育更加健康
  • 有愛有未來,讓我們一起關注早到的天使
    父母接過寶寶後開心不已。因為早產兒在餵養、環境、預防疾病上需得到科學合理的護理,所以,在寶寶出院前,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的責任護士會反覆確認寶爸寶媽已經掌握了早產兒的護理知識以及出院後的注意事項。那麼出院後的早產兒寶寶應該如何護理呢?讓我們來看看新生兒科專家是怎麼說的。首先要耐心餵養。母乳是早產兒首選,可以帶給早產寶寶最好的營養、更多的免疫保護。
  • 開啟同樣美好的未來,貝親擁抱早到的天使
    早產兒是對世界充滿好奇而提早到來的天使,值得整個世界用愛來擁抱。近日, 國際母嬰用品專家貝親在北京麗晶酒店舉行「擁抱早到的天使」公益活動。貝親中央研究所於1991年在日本成立,首席研究員齊藤哲先生和他的科研團隊長期對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的吸吮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幫助解決低體重兒、早產兒、唇顎裂兒在醫院期間的經口餵養問題,並在日本、印尼、新加坡、俄羅斯以及中國的NICU共同開展相關研究。  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主題是「有愛,有未來——早產寶寶更需要母乳餵養」。當天,齊藤哲先生分享了《貝親對早產兒的吸吮研究與家庭支持報告》。
  • 世界早產兒日|加油,早到的天使
    「世界很大,我很小,像爸爸媽媽的手掌一樣大,大家親切地稱我為『巴掌寶寶』。請不要因為我小,丟下我,我想堅持下來……」如果早產兒會說話,這大概便是他們的心聲。寶寶的出生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然而對於早產兒的家庭來說卻讓人揪心。早產不是簡單的出生「早一點」,要面對的,可能是想像不到的難題和挑戰。
  • 早產兒母乳&配方奶的餵養要點
    面臨嬌小瘦弱的早到天使,許多父母有些不知所措、憂心忡忡,如何讓這些早到的小天使健康茁壯成長?從體格、智力等方面儘快追趕上正常寶寶,是每個早產兒父母也是醫生的最大願望。早產寶寶在矯正年齡4~6個月之間,都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但要根據寶寶營養和生長的特點,來選擇和調整奶類的營養密度。我們都知道母乳的成分和特有的生物活性可以促進早產兒胃腸道的成熟,提高餵養耐受力和免疫力,促進早產寶寶對宮外環境的適應。
  • 早產兒營養:寶寶來早了,只吃母乳營養夠嗎?
    為著這份提前,早產寶媽們難免多了一份緊張和焦慮:讓普通寶媽們迫不及待的母乳餵養,你可能總要思前想後、再三考慮;量體重時比生長曲線輕了一丁點,也能讓你緊張不已,甚至心生愧疚,那句「都是我不好」又忍不住地冒了出來……放輕鬆,不要自責,寶寶的早產跟任何人無關。寶媽們最需要的,是放鬆心態,根據醫生們的建議,給寶寶補充生長所需的各種關鍵營養。
  • 「早產天使」需要更多呵護
    早產寶寶是提前降臨的天使,他們的出生就伴隨著危險,他們的成長也面臨著重重困難……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病院醫護團隊,用愛託起「初升」的太陽。為讓早產寶寶得到更好救治,醫院兒童病院專門設立了3個特色門診:1.先天發育畸形門診——新生兒科與婦產科、小兒外科、醫用超聲研究室共同成立先天發育畸形門診,進行產前評估、產時協助、手術到手術後隨訪,全程評估跟隨。2.高危兒隨訪門診——從嬰兒降生隨訪至3歲,全程進行發育評估及營養指導,開設抖音及微信公眾號進行嬰兒護理知識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