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機械硬碟的極限 ORICO3.5英寸磁碟陣列櫃評測

2020-12-20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評測】話說現在存儲領域的發展幾乎全都朝SSD固態硬碟方向前進了,現在裝電腦配個固態當系統盤也幾乎是標配了。但是說到大容量的存儲,在影視、設計和監控這些領域依然是機械硬碟的主場,而RAID磁碟陣列的載體則是提升這些機械硬碟的重要硬體。

奧睿科(ORICO)NS200RC3硬碟盒電商價格讀取中...

  這個售價899,都能買一個4T機械硬碟的硬碟櫃,到底牛逼在哪裡?!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

外觀:用料真的很厚重

  我們先看包裝盒部分,卡其色的瓦楞紙紙盒,紙質比較硬、表面比較滑,只要知道是屬於紙質比較好的那類盒子就行了,加上頂部的小提手設計,在包裝上來看還不錯,是屬於那種我會捨不得丟掉的盒子。

  打開包裝,看看裡面對於主體——硬碟櫃的保護怎麼樣?

  前後兩層泡沫墊包裹,看樣子挺厚實的,緩衝效果應該不錯。

  再看看都有些什麼配件,來個全家福:硬碟櫃、電源適配器、充電線、一根USB轉type-C數據線、一根type-c到type-c數據線、一本說明書。

  100-240V的輸入電壓,12V-4A的輸出電壓,基本能滿足我國人民的日常使用了。

  接下來我們拿出硬碟櫃,第一感覺是:很重。所以命名叫作「硬碟櫃」而不是「硬碟盒」是貼切的。金屬外殼在這個天氣拿著也很涼手。

  整個硬碟櫃的外形接近一個長方體,四周用圓角過渡,一體式鎂鋁合金外殼包圍著四周,然後後部拼接金屬底板,前部不密封用來做硬碟的入口。手感則是跟我們平時摸到的鋁合金手感差不多的。

  官方宣稱鋁結構達到5mm厚,從外觀上看能看到金屬板挺厚的,我用手指關節去敲會有敲在鐵管上的感覺,堅固性相信是很強了。

  金屬背板跟外殼的過渡處比較平滑,背部也保留了多處的散熱孔,這開孔的形狀和排列方式倒有幾分國風的味道。另外,還有一顆電源鍵、一個type-c接口和一個DC充電接口。

  而硬碟櫃的蓋子是塑料材質的,磁吸式蓋板的設計非常方便,完全不需要想我的手應該卡到哪個位置。

  底部的4個橡膠墊非常重要,因為裝進硬碟盒的都是3.5寸的機械硬碟,稍有震動都是有可能損壞硬碟內部磁頭的。

  正面採用的是彈簧式的葉片,使用時直接插入硬碟就行,拔出來後自動彈回來也可以有效防塵。

  磁吸式蓋子+彈簧式葉片,這設計最大特徵就是兩個字,方便,非常適合懶人,但你還是不能盲插,硬碟的SATA接口在哪邊你還是需要看一下的。

  這套外觀小結一下:通體黑色的鋁合金金屬,配合沉重的分量,表現規規矩矩,非常符合商務的定位。

組建磁碟陣列RAID體驗

  外觀部分看完,總體符合商務定位,接著是最重要的組建磁碟陣列功能的測試了。在這篇幅有限的文章裡,我就不打算在這裡用長篇大論來科普什麼是「磁碟陣列」啦,勤奮好學的孩子可以點這裡跳轉到我們太平洋電腦網之前的詳細科普文章。

  那麼組建RAID有什麼實際用途?翻譯成最通俗易懂的人話就是你手上的幾個機械硬碟,通過這個磁碟陣列的技術,可以提升它們的讀寫速度和可靠性,而組建的磁碟陣列又有不同的模式,比如說常見的就有RAID 0、RAID 1、RAID 3、5、10這幾種不同模式,而每種不同的模式又會讓你組建的磁碟陣列擁有不同的性能和可靠性。

  而這個磁碟陣列技術,還得依託一些硬體設備作為載體,才能將你的硬碟們組建在一起,而這款Orico硬碟櫃就屬於這種硬體設備。

  關於這幾種不同RADI模式的介紹,說明書做得比較好,有簡單明了地作了說明。

  由於此次評測的硬碟櫃只有兩個硬碟位,所以只能組RAID 0或者RAID 1模式,而RAID 1模式只能提高磁碟的安全性也就是備份性能,而讀寫性能並沒有提升,所以我們此次就組建一個RAID 0模式,看看組建前後,硬碟的讀寫速度差別到底有多大。

  在組建RAID 0之前,我們先看看兩個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如何。

性能測試:組建RAID 0之前

  由於此次測試條件限制,並沒能找到兩塊容量一樣的盤,而且容量也不算大,但測試仍然具有一定代表性。西數1T黑盤 7200rpm的讀寫測試:

ATTO:

CDM:

TxBENCH:

  110+MB/s和100+MB/s左右的持續讀寫速度,基本符合1T機械硬碟的水平。

  東芝2T 7200rpm的讀寫測試:

ATTO

CDM

TxBENCH

  200+-MB/s和140+MB/s的持續讀寫,2T的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不出意外地高出1T的一檔。

軟體管理:傻瓜式組建RAID 0

  看完組建 RAID 0之前兩塊硬碟的速度了,接下來看看怎麼組建RAID 0的過程。

  我先在他們官網下載了這個驅動軟體,orico軟體的界面似乎想給用戶營造一種跑車的感覺,比如不規則的邊框、兩側的金屬拉絲質感,下部有點像跑車前臉的進氣格柵,又有點像駕駛艙的中控臺,總之這算是UI界面裡戲比較多的一個軟體就對了。

  講回重點,整個界面還是比較簡單明了的,第1頁就有顯示硬碟信息;第2頁能記錄你的操作記錄;而第3頁就有組建RAID 0和RAID 1模式的選項。

  這個界面就很清楚地看到2T的硬碟組建RAID 0後的折損了,2T硬碟只讀取了1T的容量,而另外1T就浪費掉了。

  一鍵組建RAID 0模式,非常方便,而且整個過程僅僅需要幾秒鐘,時間非常短。

  組完以後,你想要刪除和重組RAID,也都能一鍵完成,全部都能通過這個軟體實現,整個狀態可以說比較隨心所欲了。

  小結:用這個軟體組各種RAID模式都比較方便,組建、刪除、重組這些用戶最關心的功能也該有的都有;界面也足夠簡易,或者說有點酷炫(滑稽),整個過程小白也能輕鬆完成。

性能測試:組建RAID 0之後

  一般人們在組建RAID 0時會使用兩塊相同容量的硬碟,這樣才能確保兩個盤的容量損失最小。但由於此次小編手上能用來測試的硬碟只有這塊1t的和這塊2t的,所以這樣組建出來的RAID 0,實際上只讀取到2t硬碟當中的1t容量,造成了另外1t容量的損失。雖然容量損失了,不過性能測試環節依然可以管中窺豹,具有一定代表性。

  組建RAID 0模式前 ,兩個盤的容量如圖所示:分別為1T和2T的容量。

  組建RAID 0模式後,容量變成這樣:(上面說過的容量有折損)

  RAID 0模式的讀寫速度:

ATTO

CDM

TxBENCH

  250+MB/s和160+MB/s的持續讀寫。經過粗略計算,從持續讀寫來看,RAID 0模式相比2T機械單盤大約快了20+%的讀寫,相比1T機械單盤則快了120+%和60+%的讀寫;但遺憾的是,4K讀寫依然沒有提升,表現一如往常

  總體來說,持續讀寫性能提升相當明顯,但依然比不上SATA固態;4K讀寫則沒有提升。

  小結:以後大家想組RAID 0時非常建議使用容量相同的硬碟,因為對於機械硬碟來說,最大的優勢依然在於大容量而非高速,所以在機械硬碟上用閹割容量換取速度的操作是不合適的,小編這次的測試屬於條件限制不得不這樣操作。真的對速度有很高要求的朋友建議直接買固態硬碟。

  說明書裡有各種RAID模式的講解,但軟體裡沒有,如果在軟體加入RAID的說明對用戶就更貼心了。

  看到網上關於硬碟櫃的討論,發現有些同學挺關心它運行時的噪聲問題。我測試時一直把它放到筆記本的旁邊,噪聲跟普通機械硬碟運行時是差不多的,屬於耳朵貼近了才能聽到那種,噪聲問題無需擔心。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從整個硬碟的用料和工藝來說,不用說,看得見的厚重沉穩;性能上來說,兩個盤位對於用戶來說,只能組建RAID 0和RAID 1,相比自家4,5盤位的更高階的硬碟櫃來說用途不算多,但它對機械硬碟的性能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但899都能買到4T機械硬碟的價格註定它並不親民,對於手上只有幾塊小容量機械,想要用它來體驗一下RAID的同學來說是不划算的,但是對於有比如8T、10T這種大容量機械的朋友來說,想要突破機械硬碟的速度極限,同時體驗大容量和高速度,或者提升硬碟的安全性,就是個值得考慮的硬體設備了。

相關焦點

  • 極限挑戰希捷酷狼機械硬碟,ORICO陣列櫃讓速度飛!
    相信各位小夥伴對固態硬碟、機械硬碟並不陌生,常見用於PC主機上,肩負著儲存讀寫使命,當然,它們的使用範圍也是非常廣泛,如NAS、伺服器、個人云盤等產品都會用到。雖說現在數據存儲領域,各大廠商紛紛朝著固態硬碟方向發展,但要提到大容量存儲的話,機械盤要更顯實惠穩定,在影視、設計、監控方面,依然是機械硬碟在主導市場。
  • 112T海量擴容 麥沃K8FLS全鋁磁碟陣列櫃評測
    PConline最近收到由麥沃(MAIWO)公司送測最新磁碟陣列櫃麥沃K8FLS,讓其如何應對數據爆炸時代對存儲的高標準嚴要求。麥沃K8FLS磁碟陣列櫃採用桌面塔式設計,黑色全鋁合金機身經過高光打磨處理,顯得十分酷炫,商務範十足。
  • 讓硬碟多飛一會兒---ORICO 3.5英寸硬碟櫃陣列櫃評測
    不過這些千辛萬苦找到的資源(種子),必須得給他們找一個安全的「家」,才不枉費我這一片痴心,今兒就來說說億智蘑菇試用平臺給我品嘗的這款奧睿科(ORICO)3.5英寸雙盤位硬碟櫃陣列櫃,時間不長,但是確實感覺小姐姐們為藝術獻身的光輝事跡有了保障~~(鬼魅一笑)。
  • NAS與磁碟陣列櫃大比拼
    磁碟陣列櫃  磁碟陣列簡稱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有"價格便宜且多餘的磁碟陣列"之意。其原理是利用數組方式來作磁碟組,配合數據分散排列的設計,提升數據的安全性。磁碟陣列主要針對硬碟,在容量及速度上,無法跟上CPU及內存的發展,提出改善方法。
  • 磁碟陣列櫃和NAS如何選擇?
    因此,對於中小企業用戶來說,重要資料的存儲和備份有兩個選擇,一是磁碟陣列櫃,二是NAS(網絡附屬存儲)。於是有這樣一個困惑:是選擇磁碟陣列櫃呢?還是NAS?    究竟哪一種存儲設備更適合中小型企業用戶呢?
  • MAIWO K8FSAS磁碟陣列櫃!
    磁碟陣列櫃作為一款存儲設備,由於具有超大的存儲容量,豐富多樣的RAID模式,所以擁有極高的存儲效率和數據安全性,非常適合於企業或個人用戶重要數據的存儲和備份。安防監控視頻存儲首選!MAIWO K8FSAS磁碟陣列櫃!
  • 網盤終結者,奧睿科Raid磁碟陣列櫃體驗
    特別像筆者這樣的普通用戶來說,網盤的使用主要是孩子的視頻、圖片資料的保存地,同時還存儲有經典高清電影,網盤時代的終結,不得不考慮使用磁碟陣列櫃來存儲各種資料了。所以,花血本購買了一個四盤位的奧睿科RAID磁碟陣列櫃和2塊性價比超高的東芝3.5英寸的SATA硬碟,正式建立家庭數據存儲基地。
  • 怎樣才能挑選購一臺小型磁碟整列櫃
    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容量較小的硬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硬碟組也叫磁碟組、磁碟陣列。利用多個個別磁碟提供的數據存儲疊加功能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磁碟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
  • 閒置硬碟何處去,ORICO移動硬碟盒來幫忙
    然而一面是購買移動硬碟怕進坑,一面是升級換代下來的硬碟無所適從,那麼能否將閒置的硬碟利用起來的東西呢?別說還真有。作為orico的老用戶,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款2.5英寸SATA硬碟變「廢」為寶的利器,它就是orico的移動硬碟盒驅動器,僅需21.9元就可以讓你閒置的硬碟化身為移動硬碟,再也不用擔心使用「劣質」移動盤帶來的數據安全問題了。
  • orico固態硬碟體驗:不支持蘋果手機,卻是蘋果用戶的急需品
    orico這個品牌挺熟悉,優勢是價格實惠,而且市場主要是國外,所以外包裝一直都很簡潔!但想不到價格為699元固態硬碟,外包裝也逃不過傳統,orcio,你不講武德!
  • 你的數據存儲專家-麥沃五盤位陣列櫃
    MAIWO麥沃為個人以及企業存儲和電影影視收藏愛好者、專業攝影數碼達人、4K影視製作等打造不同盤位的磁碟存儲陣列櫃。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是麥沃品牌旗下的K5FU3SR全鋁五盤位手提raid存儲陣列櫃。這款五盤位磁碟陣列櫃可海量擴容60TB,輕鬆可以解決剛才我說的所在行業裡存儲需求,多領域廣泛使用。
  • 速度與安全同在,數據存儲ORICO 35陣列硬碟櫃不帶怕的
    小編前段時間就正巧入手了一款ORICO 35新升級磁碟陣列櫃,不僅速度在線,數據安全也是不帶怕的,下面下編就帶你一起來探探密。針對擁有2.5英寸SATA SSD硬碟的小夥伴們,這裡小編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2.5/3.5英寸硬碟可通過螺絲直接固定,無需安裝支架,安穩牢固。ORICO 3559RU3 5盤位硬碟櫃機身內置散熱風扇,在搭配前後對流散熱風道,可快速排除熱量,讓設備的運行更加穩定。
  • 存儲產品選購攻略之--MAIWO磁碟(陣列)櫃!
    MAIWO K5FU3S硬碟櫃採用全鋁合金材質製造,5盤位設計,適配2.5寸或3.5寸SATA硬碟(包括SSD固態硬碟),單盤容量最大6T,整機容量可達30T,具有USB 3.0高速接口,2、 如果你不但對存儲的容量有要求,而且對數據的安全有較高的要求,那麼,帶有RAID功能的磁碟陣列櫃就是你的不二選擇。推薦產品: MAIWO K5FU3EFW。
  • Kingmax SME32 Xvalue 120G固態硬碟評測
    第1頁高性價比系列  固態硬碟正步入普及初期,許多用戶已經意識到固態硬碟給PC帶來的革命性提升,隨著工藝製成和上遊快閃記憶體價格浮動固態硬碟的正步入一個黃金時期,固態硬碟的無機械結構、高響應、低能耗完全將傳統機械硬碟比下去。
  • 花重金給硬碟安個好家 Yottamaster硬碟櫃評測
    [PConline 評測]隨著固態硬碟技術的發展,如今計算機的主硬碟大都選用M.2接口的NVMe固態硬碟,但對於企業、影視、設計和監控這些對大容量存儲的應用來說,容量性價比更高的機械硬碟仍具最佳選擇,而搭配上一個硬碟櫃,能讓大尺寸機械硬碟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 「科技編輯最喜歡什麼」3.5 英寸機械硬碟選擇丨第 1 期
    第 1 期"3.5 英寸機械硬碟選擇"截取自文章《個人大容量文件存儲指南(上篇)》的部分內容,主要講一下 3.5 英寸機械硬碟的一些門道。機械硬碟分為疊瓦式和垂直式兩種:受限於目前硬碟物理極限的限制,無法把單盤容量做大(4T 以上),但市場又有大容量硬碟需求,那怎麼辦呢?疊瓦式就是目前廠商給出的主流解決方案,具體原理我也不太懂,想要了解原理的可以上其它網站了解,我已經看到有很多人把疊瓦式的原理說得很詳細了。我在這裡就主要講一下疊瓦式帶來的缺點。
  • 快速抽取硬碟 ORICO 5盤位陣列盒測試
    今天,小編評測的就是一款來自ORICO的支持USB3.0和磁碟陣列技術的5盤位硬碟盒----9558RUS3。產品包裝上詳細介紹了該產品信息:免工具熱插拔設計、支持5塊3.5寸串口硬碟,15TB搭配可能、支持RAID等。不過正面包裝的詳細英文介紹讓小編覺得不適應,難道最多的是出口國外麼?
  • 國產之光,看這款可做移動硬碟又可系統盤的Orico SSD
    開箱配件有:移動硬碟H110單只、使用手冊以及裝機電腦的螺絲。Orico H110外形尺寸在100*70*7mm,重量上僅僅有34g,遠遠小於我們使用的機械硬碟的重量,安裝在電腦上不會加重電腦重量,作為移動硬碟使用也輕質便於攜帶。
  • 大容量桌面存儲 希捷1.5TB移動硬碟評測
    此次我們驅動之家評測室收到的是Seagate希捷FreeAgent系列中的最新產品FreeAgent Desk 1500GB移動硬碟,下面我們就來一睹芳容吧。[2.外觀賞析]希捷FreeAgent Desk 1500GB移動硬碟整體採用銀白色外觀設計,美觀大方,不過作為一款移動硬碟來講,體積有點大,外形上看大概有兩塊3.5英寸硬碟大小,不是很適於攜帶。
  • 給硬碟住新家 ORICO奧睿科五盤位DS500C3硬碟櫃體驗
    外置電源適配器和常見的遊戲本適配器體積差不多,為了保證5快硬碟的同時工作,其輸出功率達到了12V 6.5A,也就是78W,看起來比較嚇人,但正常人實際使用時,幾乎不會出現5塊硬碟同時滿載的情況。從過時的臺式機上取下的5塊3.5英寸機械硬碟,閒置著不是個事兒,這回終於找到歸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