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孩子溝通,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微言夜讀·親子

2020-12-22 微言教育

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情況: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跟孩子講話好像「耳旁風」……面對孩子,家長如何有智慧地進行溝通,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

親子溝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親子溝通的質量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家長具體該怎麼做呢?今晚聽聽浙師大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副教授朱麗麗老師怎麼說↓↓↓

《怎樣與孩子溝通?》

主講人:朱麗麗 浙師大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01

好的親子關係是高質量溝通的基礎

親子溝通指父母和孩子間運用言語和非言語(眼神、表情或身體動作)手段來表達、傳遞彼此的情感、態度或意見等信息的交流過程。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高質量溝通的基礎。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滿足孩子愛的需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去進行溝通,這樣孩子會覺得跟爸爸媽媽溝通是有趣的事情,才會樂意溝通。

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放下身段做孩子的朋友。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認真傾聽,並給予理解和指導。

02

尊重孩子,營造民主平等的溝通氛圍

很多家庭都有一種傾斜式的溝通模式:父母親高高在上,總是以教導者的身份出現,父母總是對的;孩子是被動的,處在服從、聽從的地位。這樣的溝通很難培養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也不利於孩子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有思想的人,重視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多說,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樹立表達的自信,多傾聽、多詢問、少否定、少評論。

03

了解孩子,提高親子互動的有效性

對於學齡前兒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讓親子溝通科學、有效。

1. 了解含義,針對需要

首先要了解孩子表達的意思。針對孩子的需要,了解含義才能做出回應。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溝通就是無效的。

2. 言簡意賅,簡單明了

跟孩子溝通的內容要簡單一點,語言短一點,語速慢一點。要理解孩子的意思,也要讓孩子理解你的意思。

3. 積極鼓勵,表達期望

孩子是喜歡鼓勵的,積極的鼓勵能讓孩子理解父母親的期望是什麼,暗示孩子產生父母所期望的行為,反之則不然。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不是說你不要這樣做,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4. 理解共情,避免說教

跟低年齡的孩子溝通,不要超級理智。缺乏共情的溝通是最傷害親子感情的。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不對孩子提過分的要求。

 5. 內容具體,就事論事

低年齡孩子對事物的理解比較具體直觀,所以家長和孩子溝通要就事論事。運用非言語的手段進行溝通對低年齡的孩子特別有效,非言語行為可以補充、加強甚至代替言語溝通。

04

親子溝通四部曲

1. 仔細聆聽孩子所說的話

2. 與孩子產生共鳴

3. 引導孩子思考

4. 鼓勵孩子

來源 | 教育政務新媒體聯盟成員單位「教育之江」供稿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叛逆、親子溝通不暢,學會聆聽孩子聲音,是父母的必修課
    受中國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更多表現出的,是家長的威嚴與嚴厲,把自己的位置擺得比孩子高得多,因此往往會有親子間溝通缺失的現象。許多父母往往喜歡給孩子做安排,本身孩子的興趣愛好就和父母的想法有一定的差異,再加上親子之間沒有交流,就會產生更大的意見分歧,與孩子好好相處,需要父母靜下心來,好好聆聽。
  • 親子閱讀|究竟是父母讀,還是孩子讀?
    首先,父母熟悉的語言會讓他們擁有安全感,建立良好的親子情感;其次,孩子得到更多的詞彙量,每天都可以吸收新鮮的詞,幫助他們的語言也在得到發展;最後,養成專注而良好的閱讀習慣。《父母語言》這本書裡說,父母經常跟孩子溝通交流,會讓孩子的智商更高,同時也會更積極、樂觀、自信,語言表達能力也更強。
  • 這些成語教你優雅地表達「你真有才」|微言夜...
    是收穫了更多更全的知識還是學會了新技能……今天跟隨教育小微一起學習用成語表達「你真有才」八鬥之才12個關於勤奮的成語,一起學 | 微言夜讀·經典持之以恆!8個關于堅持的成語,一起學 | 微言夜讀·經典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學會溝通,讓孩子理解溝通內容
    那就是沒有人生來能夠成為好的父母,不管培訓與否,初為父母者都是缺乏經驗的。因此在這裡想要推薦給大家一本書叫做《好父母的說話之道》。這本書由一位心理學家溫蒂摩戈爾所寫,並且被放在育兒類書籍系列中。有的人將它與另一本育兒書籍《怎樣說孩子會聽而怎樣聽孩子才會說》,雖然這兩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關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溝通的。
  • 《親子溝通密碼》:父母會溝通,孩子會改變
    我意識溝通出現了問題,具體該怎麼做我還沒有想好,與其現在喋喋不休說教,不如好好想想該怎麼引導。 《親子溝通密碼》作者Liliane(鄒璐),兩位青春期孩子的母親,高情商溝通力專家,具有傳奇人生的演說家,跨國商業談判首席翻譯,海外華商會副會長,投資人。希望我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
  • 父母會溝通,孩子才會改變,這本《親子溝通密碼》分享給你
    當我在《親子溝通密碼》一書中看到這句話時,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正如Liliane(鄒璐)老師在《親子溝通密碼》一書中所提出的密碼5,也就是「讀心」。我們只有洞察孩子真正的需要,才能真正將對抗變成合作。 馬歇爾·盧森堡說過,「大多數暴力的根源,在於我們忽視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 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人們,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那麼我們今天分享的課題是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那麼學會傾聽,我想是每個家長都很難做到的,幾乎是為零的,那麼要怎樣來學會傾聽孩子為什麼要學會傾聽孩子?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啊,說一下啊。
  • 孩子情緒爆發,父母感到棘手,8個溝通技巧,恢復親子溝通與和解
    02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容易促成親子之間的溝通與和解好在西爾斯是一位非常資深的育兒專家,多年的育兒教育從業經驗功底擺在那裡,她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努力當著全家人的面使自己冷靜下來(這位媽媽的孩子比較多),嘗試著讓自己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也就是大家經常談到的共情,然後再給他們及時的反饋和正確的引導。
  • 學會應對孩子叛逆,是父母自我提升的必修課
    在劇中一對父母的教育方式一度成為熱點,而夏東海爸爸是一個優秀的教育者。作為爸爸,他以身作則、包容孩子的缺點、挖掘孩子的優點、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想法。他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有時候,他不願被別人知道,往大了說,尊重隱私權,往小了說,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她怎麼能學會尊重別人呢?
  • 3個準備,4點注意事項,讓父母輕鬆修好親子溝通這門課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以激發孩子內在的自省力和抗挫力,引導孩子自發改變;而不良的親子溝通不但會破壞親子關係,甚至會讓孩子走上絕路。因而學會和孩子正確理性溝通,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高情商溝通力專家鄒璐在《親子溝通密碼》一書裡,為廣大父母提供了「如何和孩子良好溝通」的優秀模板。
  •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金剛飛天編程-每日育兒資訊​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情況: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跟孩子講話好像「耳旁風」……面對孩子,家長如何有智慧地進行溝通,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親子溝通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親子溝通的質量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具體該怎麼做吧!
  • 如何跟孩子溝通,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好溝通才能讓教育事半功倍
    父母不只是養育孩子的長輩,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朋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要還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間相互尊重和相信,才能真正的溝通,進行良好的對話。很多父母也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的處理方法,卻讓孩子無法接受。
  • 溝通方式的不同,決定親子是否和睦,父母應學會「非暴力溝通」
    文/心蕊編輯/心蕊家庭中親子關係是否和諧,有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那就是溝通方式。有些父母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為了孩子費盡心血,可孩子卻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話說兩三句,就會引起口角的紛爭。這這樣類型的溝通方式,稱之為&34;,具體是指用指責,或是抱怨的語氣與孩子交流。今天我就教父母用&34;的方式,通過思維方式的轉變、來提高父母與孩子自己的溝通效率,從而改善二者的親子關係。
  • 袁詠儀被兒子討厭叫「壞媽媽」,學會傾聽,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這樣的話語其實是非常打擊一位母親的心,而著名女演員袁詠儀就曾經自爆她的孩子都稱她為「壞媽媽」,這也讓她的育兒之路變得坎坷無比。孩子和自己漸行漸遠的距離讓袁詠儀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學著放慢自己的語速、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慢慢地,兒子也願意和袁詠儀親近了起來。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的心聲。袁詠儀在之前不喜歡傾聽孩子心聲,導致孩子對她有了距離感。袁詠儀的行為也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對待孩子,父母應該做一個認真的聽眾,明白孩子心裡所想,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 親子溝通存在衝突?與孩子溝通要注意這3點
    對於這個事件,我們深感惋惜,談及這個話題並不是想爭論對錯,而是想讓身為父母的我們警醒,認識到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讓我們來談一談親子溝通的一些內容,學會與孩子的內心世界搭建一座橋梁!  親子溝通是家長與子女之間交換信息、觀點、情感的過程,既是父母了解子女行為與心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影響子女認知和情感發展的重要因素。
  • 父母和孩子溝通難?是「親子聯結」斷裂,用這一點修復親子關係!
    不久前,一位7歲孩子的媽媽私信我,向我求助——她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很困難,動不動就會各自生氣。而且有時候都是為了一些生活瑣事。就是因為周末的時候送她去上早上的舞蹈課,孩子賴床貪睡不肯起來,媽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可是安安依舊慢慢吞吞的,穿個鞋子幾個系帶也是揉來揉去,穿了半天還是沒有整理好。
  • 親子溝通這門必修課 你學好了嗎?
    家庭教育中,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非常重要尤其當雙方溝通不暢或發生衝突時也更要注意溝通方式孩子的心思 父母永遠都猜不透有家長說:「孩子在想什麼 我一眼就能看出來」而人不再是非洲草原的動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想法有項研究 讓大人來猜7-11歲的孩子是否撒謊大人們信心十足 結果卻大跌眼鏡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微言夜讀·親子
    隨教育小微一起聽聽老師們的妙招↓↓↓學會傾聽,讀懂孩子的需要「@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楊金燕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父母要懂孩子、懂教育。@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周麗娜父母要學會少說多聽,品一品孩子的話外音。出現頻次高的相關詞,可能是孩子希望父母關注的「人」或「事」;與父母聊天時反饋少的部分,也許是孩子不感興趣或排斥的內容。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聽聽老師們分享的妙招 | 微言夜讀·親子
    隨教育小微一起聽聽老師們的妙招↓↓↓學會傾聽,讀懂孩子的需要「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楊金燕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父母要懂孩子@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周麗娜父母要學會少說多聽,品一品孩子的話外音出現頻次高的相關詞,可能是孩子希望父母關注的「人」或「事」;與父母聊天時反饋少的部分,也許是孩子不感興趣或排斥的內容。孩子的表情舉止可反映其內心所想。尤其是眼神,眼神躲避多半是心虛,眼神遊離可能是分心不感興趣,不停眨眼可能是在思考或是過度緊張。
  • 父母講堂: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先從親子共讀開始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個活動不是單純的孩子閱讀,父母監督,而是雙方互相共同參與的。這時候父母不要把想法自己的想法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要和孩子以一個出發點,一個目標來共同閱讀,並且在潛移默化中滿足孩子的想法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