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天皇名字都有個「仁」?日本解釋:因為孔子

2020-12-22 快哉風

文/快哉風

你注意到沒有,日本天皇的名字裡都有個「仁」字:比如現任的平成天皇叫「明仁」,上任昭和天皇叫「裕仁」,再往上的大正天皇叫「嘉仁「,而當今的日本皇太子叫「德仁」。

圖:明仁天皇和裕仁天皇

為什麼日本天皇都叫「x仁」?還有,他們姓什麼啊?

對不起,日本天皇沒姓。

圖:日本古代天皇像

日本人最初是沒有姓氏(日本稱姓氏為「苗字」)一說的,日本最早的古書,比如《古事記》、《日本書記》中的人物都沒有姓氏,後來,天皇賜予一部分皇族和豪族姓氏(比如平氏和源氏),才開啟了日本人姓氏的起源。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為了為了戶籍、徵兵等需要,下達《苗字必稱令》,強制要求每個日本人都要有自己的姓氏,這才讓日本人有了五花八門的姓氏,多達一萬個之多,一下暴漲為全世界第一。

圖:日本著名的三個貴族姓氏

天皇本人之所以沒有姓氏,是因為日本人認為,天皇是萬世一系的神,子子孫孫都是一個血緣,沒有朝代更替,所以不需要冠以姓氏來區分。

圖:天皇沒有「苗字」

那麼,天皇的名字又是怎麼起的?

最開始,天皇的名諱極其冗長,比如傳說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名字叫「神日本磐餘彥」,或者「白髮武廣國押稚日本根子(即22代的清寧天皇)」,但這樣的名字又長又難記,於是日本人開始動腦筋了。從第56代清和天皇「惟仁」(公元858~876年在位)起,日本天皇(包括皇室的男性)的名字就是「×仁」兩個漢字,這個慣例一直延續到今天。

為什麼用「仁」這個漢字?

圖:仁,最高的德

根據日本宮內廳(日本處理皇室事務的機構)的解釋,因為儒家學說的核心就是「仁」,孔子提倡的「仁義禮智信」裡面,仁的意思代表「最高的德」——這麼高大上的漢字,自然最適用於「至高無上」的天皇。

圖:日本國內的孔子雕像

除了「仁」,天皇名字裡的另一個漢字和天皇的年號,同樣出自中國:四書五經和其他古典文集。比如裕仁天皇的「裕」字,出自《尚書》中的「裕乃以民寧」。而現任明仁天皇的年號叫「平成」,出自《史記·五帝本記》中的「父儀、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圖:天皇的家系,還將繼續「仁」下去

漢字的美麗和精妙,讓日本皇族留戀不已。2006年日本皇室的第三代男丁「悠仁」出世,對於他的名字,日本全國漢文教育學會長石川忠久解釋,「悠仁」的「悠」出自中國著名詩人陶淵明的詩句「悠然見南山」,既有「悠然」之美,又包含有「南山」的長壽祝願。

圖:明仁天皇之孫悠仁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中國的古典文化被日本侵權的感覺?其實,這正說明漢字的博大精深和深遠影響,澤被鄰邦。

參考資料:《日本大百科:天皇》、《天皇家的苗字》

相關焦點

  • 日本明治天皇睦仁
    睦仁(1852——1912年),生於嘉永五年,為日本第122代天皇。幼名祐宮,是孝明天皇第二子。萬延元年(1860年)9月立為太子,慶應三年(1867年)1月9日即位。8月,以明治天皇睦仁為首、由下級武士改革派掌權的明治政府成立,開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通過實施「帝國憲法」和開設「帝國議會」,建立起擁有內閣、憲法和國會的一整套君主立憲形式的近代天皇統治制度。  天皇睦仁具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利。
  • 揭秘日本皇室起名規則,男性名字都要以仁字來結尾!
    日本皇室曾號稱「世界最古老的皇室」,有著千年歷史,現在在位的日本天皇叫明仁天皇,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通過觀察日本皇室我們會發現,日本皇室中,男性的名字帶「仁」字,而女性則是「子」。如最近百年日本幾位天皇的名字:睦仁、嘉仁、裕仁;皇室公主:真子、愛子公主,這樣的命名套路有什麼講究嗎?首先我們先得來弄清楚日本天皇這個稱號的起源。「天皇」一詞出自中國,是武則天發明出來的,她與唐高宗一起執政時,唐高宗被尊為「天皇」,武則天為天后。
  • 日本天皇到底姓什名誰?
    與農工商等下層民眾不同的是,天皇家的成員擁有好聽的,有意義的名字,並且擁有類似如名字的封號等。天皇家的人一般取什麼樣的名字呢? 在儒家思想還沒有深刻影響到日本人之前,我們看到傳說中的天皇名字非常古怪。例如,第1代天皇神武天皇有三個名字,即「神倭伊波禮毗古命」、「若御毛沼命」和「豐御毛沼命」。第2代天皇綏靖天皇有兩個名字,即「神沼河耳命」和「建沼河耳命」。
  • 日本為何有首相也有天皇?誰更厲害
    據說日本天皇這個名字從唐朝沿用至今,唐朝時期武則天把自己稱為天皇,莫不是日本在模仿唐朝?不管是不是模仿,日本與我國的文化相似之處非常多,包括日本現在的文字,有許多還是漢字的演化,日本在很大一部分的文化都是離不開中國華夏文化的影響。日本為何有首相也有天皇?
  • 日本皇室有一規矩,要當天皇必須要學習漢文,他們都沒有日文名字
    相信大家在現在的生活中,也接觸到不少的日文,很多日本的化妝品,在全世界都非常的暢銷,相信大家也都見到過,上面就有這麼一些文字,和中國文字很像,就連不會日文的人,也都明白一些字的意思。日本的文化很多是來自唐朝,雖然從漢朝的時候,日本和中國,就有了第一次交流,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還是發生在唐朝,所以很多日本人就認為,西安是他們的文化發源地,所以不少日本人,都喜歡在西安遊玩。可以說日文算是一種簡化的漢文,所以現在的日本人,是要學習中文的,在日本的高中課程中,是有中文的試題的,當然這些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畢竟他們日常生活,用的還是日文。
  • 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天皇卻為何無姓無氏?3字揭開真相
    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天皇卻為何無姓無氏?3字揭開真相大家好,今天阿素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日本姓氏的故事。 姓氏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血緣關係,是一個人的符號。同一個祖先所繁衍下來的後代,通常都擁有相同的姓氏。在人類最初階段,姓氏取自部落或者落首領的名字。而姓氏的產生也標誌著人類邁進了文明時代。 在日本,卻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是,至高無上的天皇家族卻偏偏無姓無氏。這是為什麼呢?
  • 日本有14萬個姓氏,為何唯獨天皇家族沒有姓氏?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日本的文字大體上參照起源於中國的漢字,因此姓氏上多引用漢字,不過他們姓氏一般都是由1到3個漢字組成,少數也有4個漢字的,這期間也有著非常多有意思的姓名,讓中國人看了不由得莞爾。最為著名的一個就是「我孫子」這個姓了,聽上去怎麼都像是在罵人,日本有一位跳高女選手就叫做我孫子智美,實際上這個姓名在日本是一個大姓了,而且還傳承了一千多年。日本還有叫做「正月一日」的姓,不得不說,這個姓氏起得太隨意了,用日期當作姓氏,是因為發明這個姓氏的人實在是想不起別的文字了嗎?又或者是有著什麼特殊的紀念意義?
  • 日本天皇的年號,為何多來自中國古籍?
    日本第一個年號是「大化(645年至650年)」,孝德天皇全面學習唐朝的先進位度,這意味著日本的發展走向「正規軍」時代。如同一千二百年後的日本天皇睦仁所定的年號明治,象徵著日本全面接受西方相對更先進的新制。
  • 日本天皇有歷史依據的不過1700年,而孔氏家族卻超過2500多年
    雖然在應神天皇(在位270年-310年,相當於我國三國兩晉時期)之後才有歷史可信度,到如今1700餘年之間,即便大多時期沒有實權,然而能夠屹立不倒,不能不說是奇蹟,也說明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是何等虔誠。然而,若是單以傳承有序並且有真實歷史記載的姓氏來講,我們還是可以有與日本天皇相抗衡的家族,那就是——孔氏家族。孔氏家族源自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於魯國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其先宋人。
  • 日本天皇家族一覽:天皇女兒下嫁普通公務員成為平民
    當地時間8月8日下午,日本明仁天皇發表視頻講話,宣布了自己「生前退位」的意願。日本的皇室包括天皇及皇族,具體的構成包括天皇與內廷皇族組成的「內廷」、與其他男性皇族及其家庭組成的數個宮家。皇室成員沒有姓氏,無選舉權,不受日本的戶籍法律管理,而有專門的《皇室典範》規範皇室的運作。日本皇室姓什麼?為了維持日本皇室自立國以來便綿延不斷的形象,天皇與皇族均只有名字而沒有姓氏。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男子的名字以「仁」結尾,女子的名字以「子」結尾。皇室成員皆有稱號。
  • 天皇竟然沒姓氏也沒護照?10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日本皇室豆知識
    ▋看完10個日本皇室豆知識,你就是「皇室雜學王」!① 日本天皇姓什麼?傳說中的首任天皇神武天皇公布正確答案:日本皇室都沒有姓氏,天皇也沒有姓氏喔!也因為不受戶籍法管理,所以沒有戶籍,更沒有選舉權。唯一能看見自己戶籍祖籍的文件,就是「皇室祖譜」。祖譜上除了記載名字之外,還有出生年月日、祖譜等資訊。② 天皇沒有護照,也能全世界趴趴走!依照國際慣例,國家元首出國不需要持護照。
  • 一千多年的日本皇室,古代有8個女天皇,但愛子為何不能繼位?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從秦始皇嬴政登基為帝,始創皇帝制,到清末溥儀退位,皇帝制終結。我國歷史上只出現過一位正統女皇帝,即大唐的武則天。 而彈丸小國日本,在1000多年的皇室歷史中,竟然一共出現了8個女 天皇 。
  • 日本皇室不學漢文當不了天皇,歷代天皇名字都是漢字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字很多都有中文字樣,而日本的文化公認是來自於唐朝,由於唐朝國都是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所以現在很多日本人都會來西安旅遊,因為這裡是日本的文化發源地。
  • 遊學日本:令和與天皇
    也就是說,下一次天皇更迭要等到現任天皇駕崩之後。即使新天皇不必像伊莉莎白二世那樣活到直接跨過兒子傳位給孫子,也不會再有天皇父子活著與百姓普天同慶退位與繼位。據說,這正是「上皇」生前退位的初心,因為他繼位那天,全體國民都不得不沉浸在悼念老天皇的悲傷之中,而他希望看到日本人歡天喜地地慶祝兒子上位。日本政府為此東拼西湊整出個10天長假,讓國民有切實的「獲得感」。
  • 日本人的名字為何都在四個字或以上?
    日本姓氏日本人的名字一般都很長,從三個字到七八個字不等一個古代日本人的全名由:氏、姓、苗字和名四個部分組成。比如:「天野喜孝星野桂」,其中:「天野」是氏,「喜孝」是姓,「星野」是苗字,「桂」是名。它和中國古代的姓氏有類似也有區別的地方,中國古代姓氏的姓在前面,氏在後面,沒有苗字,但有表字,不過表字並不是加在姓名裡面的,而是和名平行使用。比如「屈原」,全稱應該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 日本人的姓名歷史:天皇為何沒有姓?在古代有姓都是貴族的象徵
    姓名,指的是每個人的姓和名字組成的,更是每個人都必有的。這在大多數的國家都是必有的,但在日本就有比較奇怪了,歷史中有些日本人是沒有姓的,不光是日本的平民百姓,他們所謂的天皇也是沒有姓這一說:例如什麼裕仁天皇,什麼明仁天皇,都只是名字而已,沒有姓。
  • 為何日本天皇沒姓氏?盤點日本十大貴族姓氏
    根據日本官方說法是,日本天皇是神,代表這麼不一般的東西,人有姓,神就不應該有這麼俗的東西,所以沒有姓氏,只有尊號。10.高橋氏日本的前首相、藏相高橋是清就是這個姓,沒想到這個榜單上排第十。有解釋說,日本的高橋氏有一部分是漢獻帝後人,有史料記載劉阿知帶領2000餘人東渡前往日本避難,後在日本幫助天皇奪回了權力,被賜予了封地,成為了日本的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後也衍生出了許多分支姓,如原田氏、高橋氏、丹波氏等,高橋氏就是典型代表。
  •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說日語?日本民眾無一人能聽懂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說日語?日本民眾無一人能聽懂 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籤署了《波茨坦公告》,但是在日本裕仁天皇宣讀投降書的時候,他卻說的不是日語,因此很多通過電視和錄音機收聽的日本民眾根本不知道天皇說了什麼,因此很多日本國民都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戰敗投降了,在他們的認知中天皇從來沒有對戰爭道歉,因此這也導致日本從未對戰爭有過反省。
  • 有教無類:孔子道德理論,在日本的傳播和影響
    孔子道德理論一直是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儒教東渡,在日本得以落戶,並且對日本的各個層面起到了不小的影響,有的更是持續到今,本文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孔子道德說在日本的傳播,及其對日本的影響具體都有哪些。
  • 現在日本皇室為啥男丁極少?現任天皇就一個孫子
    日本天皇的兒子孫子被稱為親王,女兒孫女被稱為內親王。日本天皇明仁全家照從12世紀的鎌倉時代開始,沒有皇位繼承權的親王則被授予宮名,此宮名則作為皇室這一支系的姓傳承下去,明治維新時,日本皇室有五個宮家:伏見宮、桂宮、有栖川宮、閒院宮、山階宮,明治天皇時期又新設了十個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