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尾(九把刀)
來源產地
為鳶尾科植物鳶尾的葉、根狀莖、或全草。
葉、全草夏秋季採收,洗淨,切碎鮮用。根狀莖,全年可採,挖出根狀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曬乾,切段備用。
別名烏園、烏鳶、紫蝴蝶、藍蝴蝶、老鴉扇、扁竹葉、九把刀、燕子花、扁竹蘭、扁竹、蒲扇風、老君扇、扁柄草、鐵扁擔、交剪七、鯉魚尾
【原形態】
鳶尾,多年生草本。高35-80cm。植株基部圍有老葉殘留的膜質葉鞘及纖維。根莖較短,肥厚,常呈蛇頭狀,少為不規則的塊狀,環紋較密。
葉基生;葉片劍形,長15-50cm,寬1.5-3.5c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套疊排成2列,有數條不明顯的縱脈。花莖高20-40cm,與葉近等長,中下部有1-2片莖生葉,頂端有1-2個分枝;苞片2-3;花梗長1-2cm;花藍紫色,直徑達10cm,花被裂片6,2輪排列,外輪裂片倒卵形或近圓形,外折,中脈具不整齊橘黃色的雞冠狀突起,內輪裂片較小,倒卵形,拱形直立,花被管長3-4cm,雄蕊3,長2.5-3cm,花葯黃色;
子房下位,3室,花柱分枝3,花瓣狀,藍色,覆蓋著雄蕊,先端2裂,邊緣流蘇狀。蒴果,橢圓狀至倒卵狀,長4-6cm,直徑2-2.5cm,有6條明顯的肋;種子梨形,黑褐色,種皮皺裼。
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根狀莖
苦、辛,平。有小毒。
活血祛瘀,祛風利溼,解毒,消積。用於跌打損傷,風溼疼痛,咽喉腫痛,食積腹脹,瘧疾;外用治癰癤腫毒,外傷出血。
外用適量,鮮根狀莖搗爛外敷,或幹品研末敷患處。
《中藥大辭典》
根狀莖
辛,寒,微毒。
消積,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滯脹滿,症瘕積聚,臌脹,腫毒,痔瘻,跌打損傷。
治跌打損傷:鳶尾根一至三錢。研末或磨汁,冷水送服,故又名"冷水丹"
《中華本草》
葉或全草。
辛;苦;涼;有毒
清熱解毒;祛風利溼;消腫止痛。主咽喉腫痛;肝炎;肝腫大;膀胱炎;風溼痛;跌打腫痛;瘡癤;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絞汁,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