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接筋草
來源產地為石杉科植物石杉的全草。
全年均可採收全草或孢子,陰乾或鮮用。
生於高山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下。
分布吉林、陝西、雲南、四川、新疆等地。
別名龍鬍子、巖石松、卷柏狀石松、小杉蘭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0~30釐米。莖直立或斜上,二歧分枝。葉片螺旋狀著生;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時具疏齒或全緣,質硬;分杖上部葉腋常生有芽苞。無明顯的孢子囊穗;孢子囊著生於莖中部以上的葉腋,闊腎形,較孢子葉寬或等寬。
性味功效《全國中草藥彙編》
微苦,平。
止血,續筋。用於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
《中藥大辭典》
味苦,性涼。"
止血,續筋。治趺打損傷,外傷出血。
散風和血,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
《中華本草》
微苦;涼;平
歸心經
止血;續筋;祛風除溼;消腫止痛。主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蕁麻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粉或搗爛敷患處。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