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需要家長配合的幾件事

2020-09-04 幼師有話說

一、家長看到孩子回家的第一句話


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有什麼收穫嗎?

3、好寶寶,和媽媽說一說:今天都幫小朋友做什麼事情了?

4、看到你的表現,媽媽真開心。

5、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嗎?



二、準時接送,不中途探望


送孩子入園,由於不適應引起的哭鬧是難免的,但不管孩子怎麼哭,走就走的乾脆,「一步三回頭」只會讓孩子哭得更兇。

有的家長走後不忍心,又中途返回,在窗口、門縫張望,這樣做是一大忌,一旦孩子發現,不僅使您的孩子會整天心神不寧,無心適應,還會影響其他幼兒的情緒;另外,在開學初接孩子時,最好要準時或稍早一些,免得孩子在其他幼兒被接走後產生孤獨感。


三、「保持平靜」


孩子入園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剛入幼兒園時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往往受環境和成人態度的影響。建議家長朋友接孩子回家後,要儘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渲染對孩子入園問題的關注,以免造成孩子緊張的情緒。家長平和的態度是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良好外部環境。


四、「分享快樂」


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會有些心理壓力,給孩子減輕壓力最好的辦法是緩解孩子緊張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例如,你認識哪個小夥伴了?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遊戲了?……成人以平靜並略帶羨慕的態度與孩子分享快樂,有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五、「主動溝通」


為了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環境,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聊一聊幼兒園一天的生活,談一談他結識的新朋友,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遊戲……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六、用積極輕鬆的情緒去感染幼兒


1、用愉快的口氣談論與幼兒園有關的人或事,把孩子入園當作一件喜事來討論與迎接,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

2、給孩子正確的心理暗示,「姐姐本領真大,寶寶上幼兒園後也會這麼能幹的!」「一個人玩不開心,幼兒園裡的小朋友真多,玩起來一定會很開心!」讓孩子對上幼兒園有期待、嚮往心理。

3、儘早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想法:你已經長大,不再是小孩子了,你要暫時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到幼兒園與老師、小朋友一起生活,因為小朋友長到這個年齡,都要上幼兒園,等等。


七、「積極配合」


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有許多不同之處,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遊戲及學習情況,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對孩子堅持與幼兒園保持「一致」、「一貫」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八、正確看待孩子出現的反應


孩子入園在情緒、飲食、睡眠、行為及身體方面都會出現一些反應。如:

1、情緒方面:孩子入園時,常常出現不安,情緒波動、哭鬧等現象。

2、飲食方面;孩子入園後,可能會出現食量減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現象,所以家長應注意孩子的飲食,做到多流質、多清淡、多飲水。

3、睡眠方面:少數孩子會出現夜驚、夜哭現象,這時家長不必驚慌,經過一段時間,待孩子情緒穩定後會自行消失。

4、行為方面:入園後孩子會出現一些行為變化:依戀增強,行為退縮,膽小,沉默不語,反抗性增強等。這也是對新環境的一種反應,一段時間後會消失的。

5、身體方面:少數孩子入園後因為哭鬧,不愛吃飯,可能會導致體質減弱和體重下降。其實,經過上述現象是一個孩子成長所必須的,適應一個新環境本身就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種表現,家長對此要有足夠理解和心理準備。



為了更快地讓孩子適應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還請家長做到以下幾點喲:


請不要「追問孩子」


家長總是十分關心孩子剛入園的情況,但是剛入園的日子裡,孩子常常很不喜歡幼兒園,不要追問孩子「幼兒園好嗎?」「老師好嗎?」「老師喜歡你嗎?」等問題,這是一種負向暗示,也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負擔。


請不要「遷就放縱」孩子


孩子心裡不愉快時,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剛入園的孩子,有時也會出現「撒嬌」或「耍賴」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可以用轉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遷就放縱」孩子。


請不要「時送時停」


有些家長為了滿足孩子的心理,常常會送兩天停兩天。這樣不利於孩子適應新的環境,當初入園的孩子哭鬧時,應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但可採取適當提早接孩子回家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緊張情緒。


請不要「零食補償」


一些家長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回到家中,各種零食擺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選。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會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飯,因為每天都有零食做補充,孩子會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留有餘地」,時間長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請不要「「偏聽偏信」


家長對剛剛入園的孩子有些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很多問題。由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與現實相混淆,他們會說出與事實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他往往會說「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偏聽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將問題的結尾作為答案,如成人問:「你今天尿褲子了嗎?」孩子回答:「尿褲子了。」問:「你吃沒吃飽?」答:「沒吃飽。」據此,建議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從而客觀地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請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規律」


幼兒園的生活是很有規律的:定時午睡,定時午餐。如果孩子在家休息時,父母打破了這些規律,孩子再回到幼兒園時,會需要再調整回原來的休息時間,他很容易感到不適應。


請不要讓孩子在書包或口袋裡裝上零食


比如玉米、瓜子、各種飲料、橡皮筋、汽球、玩具及其它危險物品。孩子的書包裡除了備換的衣服,其它物品請家長配合幼兒園不要帶進來,為了幼兒的健康和安全!


編後語:最後,告訴所有家長一句話。你們應該相信孩子的老師有能力照顧和教育好你的孩子。因為,他們比你專業,比你接觸了更多的孩子。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新學期,幼兒園老師需要家長配合的幾件事,轉給家長
    雖然家長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但幼兒園的教育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在很多時候,在以下這些方面我們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哦~>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有許多不同之處,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遊戲及學習情況,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
  • 幼兒園老師:家長們,我們需要你配合的13件事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初,會有各種各樣的狀況出現,但如果處理得當,這些狀況一般一個禮拜就會得到解決,孩子就會適應幼兒園生活。但恰恰情況時,很多孩子很久不能適應,除了自身原因外,很大原因在於家長,沒有跟老師做好配合。
  • 「開學季·家園共育」幼兒園老師需要家長配合的幾件事
    幼兒園家長配合工作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家長朋友們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但幼兒園的教育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在很多時候,在以下這些方面我們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哦~孩子回到家後,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例如,你認識哪個小夥伴了?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遊戲啦?……成人以平靜並略帶羨慕的態度與孩子分享快樂,有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這14件事,幼兒園需要家長全力配合
    新學期即將開啟之際 為了更加高效和順暢的家園共育 以下事項也需要家長們提前了解 希望家長能夠盡力配合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幼兒園的入園通知,放心地將孩子交到老師手中。 02 開園前,請家長做好幼兒看護和防護物資準備, 儘量不出本市,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
  • 【家園共育】這16件事,幼兒園老師需要家長全力配合
    幼兒園家長配合工作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家長朋友們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但幼兒園的教育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在很多時候,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
  • 幼兒園老師最怕家長做的幾件事
    家長與老師配合的越好,教育才會越成功。很多人不太重視幼兒園教育,覺得「孩子小,送孩子上幼兒園就是玩,學不到什麼!」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熟不知,幼兒園的性格養成教育才是孩子最關鍵的教育,孩子在幼兒園時期養成的各種習慣積累的許多軟實力都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甚至一生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深遠。
  • 幼兒園老師最怕家長做的幾件事
    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除了幼兒園,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為了更好的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請家長儘量不要做這幾件事:01:5+2=002:把老師放在孩子的對立面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就有人管了,自己可以放手。孩子犯了錯,不當面指出孩子的錯誤予以糾正,而是大聲呵斥孩子: 「再不聽話,就告訴你老師,」「讓老師好好教育你」...... 老師明明是那麼和藹可親,可卻被家長塑造成「愛欺負人的巫婆」,難怪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
  • 幼兒園終於要開學了,這幾件事要提醒家長!
    幼兒園開學在即,也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有幾件事要提醒家長們在家就要做好的宣導教育工作,不能疏忽!家長應該和老師一起配合,老師在幼兒園裡會引導,家長在家裡也可以灌輸這個注意事項給孩子,告訴他們:不能和好多個小朋友同時聚在一起玩,要保持一點距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完全消失!有小朋友打噴嚏的時候要躲開,不能讓對方的噴嚏和口水噴到你臉上!
  • 家長送禮討好幼兒園老師,不如做好這四件事,老師更樂意關注孩子
    所以班上老師總會偏愛個別一些孩子,關注這些孩子往往都有相同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家長做好了這四件事。1.班上活動總是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有些活動不僅是孩子參加,還需要家長一起進行親子活動。而有些家長不管是匯報表演活動和家長進課堂活動,還是春遊秋遊,或者運動會新年會,只要是班上搞活動需要家長參加的她們總是積極參與,家長對孩子教育重視,老師對孩子也自然更加關注。因為孩子的教育,光有老師一方可真心不行。家園配合,齊力合作;孩子進步,家長省心。
  • 幼兒園即將開學,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做好這7件事
    這就需要家長做好引導工作,使孩子輕鬆快樂地返回幼兒園這裡有小技巧:創造睡眠環境:在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家長應儘量讓家裡環境不要太吵,一個安靜的環境比較容易讓孩子有安全感,這需要家裡所有人的配合。要知道幼兒園致力在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家長您儘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這樣孩子返園,也就不至於因為這些事都搞不定而過分離不開您了!
  • 建議家長要做的幾件事
    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的相伴時間忽然多了起來,家庭教育問題漸漸顯露。今天,我們就談談疫情後開學前,家庭教育中,家長必須要做到的幾件事,一起來看看吧。 三、做孩子家庭教育的執行者 孩子的成長不是計劃出來的,有了夢想和計劃一定要執行,做出計劃表,做得越長越好,直到實現夢想……然後就是解讀並讓孩子熟知計劃和執行標準、方法等;而在這個環節中家長最需要的是堅持。
  • 暑假期間,家長務必配合老師做好這2件事
    暑假已經差不多過去一半了,很多家長忙著給孩子報輔導班,也有些家長選擇帶孩子出遊。不論家長和孩子以何種方式過暑假,都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做好下面2件事。儘量不要帶孩子去深水區域,即使孩子穿了遊泳防護用具,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孩子,不能因為玩手機或與人交談忽略孩子。遊泳前應考慮身體狀況,如果太飽、太餓或過度疲勞時,不要遊泳。
  • 聰明的家長絕對不會對老師做這幾件事
    教育孩子不能只靠老師,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這樣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孩子。因此,家長跟老師是合作夥伴的關係。家長要想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一定要避免以下幾件事。二、在老師休息時間打擾老師有些家長有事喜歡跟老師電話溝通,可是有時會不注意打電話的時間,有事拿起電話就打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讓學會這幾件事,孩子少受委屈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讓學會這幾件事,孩子少受委屈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是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的前2、3年中,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而對於突然要進入幼兒園孩子來說,要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老師、小朋友相處,甚至吃飯、睡覺、便便等,這種變化對於寶寶們來說是非常巨大的,他們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需要去適應新的變化。
  • 孩子上幼兒園小班初期,家長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對孩子很有幫助
    昨天晚上孩子班的老師給我來電話,說了一下孩子的表現,我才知道,孩子看到別的孩子中午被接走,會問老師我媽媽怎麼沒來接我?看到有孩子提前坐校車走了,也會問,甚至在那邊玩一會,也會想家,會忍不住跟老師說我想媽媽了……還好,我這幾天都是第一個跑過去接他的,這對孩子來說也算是安慰。
  • 開學後,幼兒園老師最想告訴家長的10件事!父母必讀
    恰逢開學季,為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也為了家園攜手助力孩子駛向更遠的未來,老師有10件事想要告訴家長,一起來看看吧!1.即便哭鬧,請堅持送孩子來,有些困難我們一起克服有一種哭叫「開學哭」。面對陌生的環境,孩子們的哭鬧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
  • 開學後,幼兒園老師最想告訴家長的10件事!父母必讀?
    恰逢開學季,為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也為了家園攜手助力孩子駛向更遠的未來,老師有10件事想要告訴家長,一起來看看吧!1.即便哭鬧,請堅持送孩子來,有些困難我們一起克服有一種哭叫「開學哭」。面對陌生的環境,孩子們的哭鬧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
  • 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沒資格責備老師,是你做錯了3件事
    因為女兒這件衣服非常貴,小薇根本沒有放棄的意思,直說要看監控,看到底是哪個孩子畫上去的,要讓他的家長賠。最後,這件事在對方家長賠付了1000元後才解決。但之後,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再也不願意和小薇的女兒玩了。
  • 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沒資格責備老師,是你做錯了3件事
    於是,小薇終於憋不住去問幼兒園老師:「為什麼其他小朋友不和我女兒玩,你們怎麼能教小朋友孤立別人呢?」「甜甜媽,你先別著急,等我核實一下情況」……原來,小姑娘是後轉到這個幼兒園的,在剛轉來沒幾天,小薇發現女兒衣服上有一塊畫筆畫的彩色印記,馬上就找到老師理論是什麼原因。
  • 幼兒園六月開學,大班孩子返園,家長要配合做好三件事關係上小學
    今天略略就跟大班的家長分享,在六月開學後,大班孩子返園,家長配合三樣事情關係孩子上小學。第一件事兒:幼兒健康手冊退還在孩子入幼兒園前,家長需要帶孩子到幼兒園所屬片區的婦幼保健院做入園體檢。有的地區,幼升小的報名工作中的入學資料查驗也需要。如果是跨省就學的話,家長要提前知曉當地的入學政策,並帶孩子做好轉學手續和體檢工作。第二件事兒:幼升小的報名工作在這裡略略以重慶市區為例,其他地區可作參考。如今重慶市的各區小學,均採用的是網上報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