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孩子到一定年齡上幼兒園是必須經歷的事,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卻總是擔心他們在幼兒園的生活。
寶媽小薇最近發現3歲的女兒總是悶悶不樂,尤其在幼兒園的時候,總是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有時候女兒跑過去和別的小朋友玩,這些孩子立刻解散,看著女兒落寞的背影,小薇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小薇終於憋不住去問幼兒園老師:
「為什麼其他小朋友不和我女兒玩,你們怎麼能教小朋友孤立別人呢?」
「甜甜媽,你先別著急,等我核實一下情況」……
原來,小姑娘是後轉到這個幼兒園的,在剛轉來沒幾天,小薇發現女兒衣服上有一塊畫筆畫的彩色印記,馬上就找到老師理論是什麼原因。
因為女兒這件衣服非常貴,小薇根本沒有放棄的意思,直說要看監控,看到底是哪個孩子畫上去的,要讓他的家長賠。
最後,這件事在對方家長賠付了1000元後才解決。但之後,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再也不願意和小薇的女兒玩了。
現如今,國人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家長們更是什麼都先以孩子為主,生活條件好的就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大牌服飾。
可小朋友懂什麼,在他們只知道什麼玩具好玩、什麼零食好吃的年紀給他們穿大牌,這件事本身就沒有意義,如果發生意外,也應該孩子家長自己承擔。
有時候孩子在幼兒園發生意外,就比如小薇女兒被孤立的問題,根本不是別人的錯,有些事作為家長的也沒資格找老師追責。
如果你每天給孩子穿非常貴的衣服,其他家長當然不願意自找麻煩,一定會告訴孩子「不要和她玩」,於是就會出現「被孤立」的現象。
在什麼年齡應該做什麼事,對於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這樣。家長給孩子買衣服,選擇舒服好穿脫的就可以,如果真買很多大牌,也不要穿到幼兒園。
一是因為幼兒園孩子比較多,他們在玩耍的時候不一定會發生什麼意外,如果發生小薇女兒的情況,找其他家長理論對孩子也不好。
二是因為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對大牌的追求,會影響他們以後的價值觀,甚至過早出現攀比炫耀的心態。
家長不管孩子的衣食住行也不可以,這是另一種極端。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邋裡邋遢的上學去,班級裡的小朋友也不會喜歡這樣的小夥伴,此時也容易出現排斥和孤立行為。
另外,孩子在3歲左右會產生自己的審美方式,如果此時家長不顧及他們的自尊心,破爛的衣服也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的。
孩子是家長最好的一面鏡子,在他們身上會反映出很多家長身上的問題,就比如家長用以貌取人的習慣,孩子一樣會有。
可生活中沒人會喜歡以貌取人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們,他們更天真更單純,雖說童言無忌,但有時卻非常傷人。
所以,喜歡以貌取人的孩子也一定不是大家喜歡的小朋友,就算被孤立也不奇怪。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參與集體生活,這裡的一點一滴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以及對同學小夥伴的態度。
幼兒園算孩子的社交啟蒙,這裡形成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呢?
不難發現,一般剛出幼兒園的孩子,都是沉默不願意交流的,因為此時他們還沒適應這裡的環境。
為了快速幫孩子適應環境,我們會發現幼兒園的裝飾都是非常可愛的,環境十分放鬆歡快,這是幼兒園方面做出的努力。
而孩子在去幼兒園之前,家長需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比如家裡來了客人,鼓勵孩子與客人互動,儘量讓他參與到談話中。
幫孩子建立溝通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讓他們知道溝通的樂趣,實踐遠比告訴孩子怎麼做更有效。
另外,家長帶孩子出門也可以鼓勵他們與陌生人交流,當然,也要告訴孩子注意安全,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不能與陌生人交流等等。
作為家長,大家有責任幫孩子提升各種能力,但大家要知道一點,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不能大鍋燉,有針對性的培養才是最聰明的教育方式。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內向,千萬不要強迫他們變成外向的人,違背孩子意願的事最好不要做,這樣他們才會更加幸福快樂的。
今日話題:大家是如何看待幼兒園孤立小朋友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