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7):有結算,無鑑定?

2020-11-14 陳燕律師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建築公司,把一個工程轉包給一個實際施工人,這個實際施工人與發包方籤訂了結算,但後面這個建築公司不認帳,要求鑑定工程量,做造價鑑定。法院認為,這個不合法,駁回訴訟請求。其實,說白了,就是不能出爾反爾。但其實,本案沒這麼簡單,這個案件中,轉包的法律關係是否界定清楚了呢?

一、案件概述

2020年10月29日最高院(2020)最高法民申5657號:

再審申請人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工程分公司(以下簡稱八冶新材料公司)因與被申請人甘肅宇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甘民終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

八冶新材料公司申請再審稱:

八冶新材料公司提供的公證書是對圖紙的公證,包含開始時的白圖到施工藍圖到竣工圖,足以證明工程量的增加和施工內容變更。

圖紙和八冶新材料公司自行委託對工程量評估報告可以證明,竣工交付的建築物和宇豐公司提供的圖紙不一致,竣工交付的建築物和竣工圖一致。

八冶新材料公司二審提交的造價和成本分析是以全國建築行業通用專業軟體計算形成,應當予以採信。

3.案涉建築物並未滅失,只需現場勘驗,就能證實結算單顯失公平,八冶新材料公司一審就提出了鑑定申請,未被準許。現請求最高人民法院對案涉工程進行勘驗、造價評估。

二、法院觀點

1.關於原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證明問題。

八冶新材料公司與宇豐公司在訴訟中均認可柴虎毅是案涉工程的實際施工人。

柴虎毅作為案涉工程實際施工人,應熟知所施工工程量及工程價款,其以八冶新材料公司酒嘉項目部名義向宇豐公司出具《關於申請工程竣工結算的報告》,載明工程合同總造價22800000元、工程核定造價為28800000元等,並附有結算項目清單,申請宇豐公司對項目進行結算。

宇豐公司復函同意該結算報告。八冶新材料公司酒嘉項目部隨後向宇豐公司出具承諾書,申明工程結算完結。

二審法院基於雙方合同約定及實際施工人提交的結算報告、承諾書,認定案涉工程結算不屬於八冶新材料公司主張的顯失公平情形,未支持其撤銷請求,並無不當。

關於案涉工程應否進行造價鑑定問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在訴訟前已經對建設工程價款結算達成協議,訴訟中一方當事人申請對工程造價進行鑑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本案中,案涉工程已結算完畢,故一、二審法院未準許八冶新材料公司的鑑定申請並無不當。

八冶新材料公司向本院申請再審期間,要求本院進行相關勘驗、造價鑑定,本院亦不予準許。

八冶新材料公司的相關申請再審理由不成立。

綜上,八冶新材料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工程分公司的再審申請。

三、學習要點

1.第一個關鍵詞是"鑑定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在訴訟前已經對建設工程價款結算達成協議,訴訟中一方當事人申請對工程造價進行鑑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相關焦點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2):為何有結算無鑑定?
    一、案件概述2020年10月27日最高院(2020)最高法民申5657號:再審申請人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工程分公司(以下簡稱八冶新材料公司)因與被申請人甘肅宇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甘民終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0): 固定總價不能鑑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房地產公司與建築公司因為稅款是否可以抵扣工程款、代付的工程機械是否可以抵扣工程款、固定總價是否可以鑑定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爭議。最高院認為,稅款約定是建築公司繳納,就可以抵扣,既然開發商代為繳納,建築商就不能耍賴。而且,開發商幫建築商墊付了工程機械,也是應該要付款的。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5): 為何固定總價不鑑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開發商上訴建築公司的案子,本系列文章以來,這是第二次查詢到最高院支持再審成功的案例。也就是說,再審的申請成功率大約在2%左右。本案中,開發商代建築公司繳納了稅款,代建築公司支付了設備機械費用,原來二審法院認為這些費用都不管,要另案起訴,但最高院認為,應該要計算在工程款之中。而且,如果合同約定的是固定總價,就不要再去鑑定了,這不合法啊!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9): 結算單撕毀了怎麼辦?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層層轉包的案例。被告長城公司作為具有建築勞務分包資質的企業,將業務發包給個人,結果攤上事情了,根據司法解釋,要在工程款範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長城公司說已經結算完畢了,但沒有證據。按理說,長城公司沒有證據,對實際施工人,也就是三老闆有利,但三老闆說,他也拿不出與二老板的結算單了,本來有,但已經被二老板撕掉了。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8): 啥是共保體保單?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保險案例。建築公司為員工購買了共保體保單,在員工受傷後,起訴了用人單位,最後勞動仲裁調解建築公司賠償8萬多,其中,包括社保基金賠的6萬,還剩下2萬多該由誰負擔呢?法院認為,應該由保險公司承擔。如此看來,建築公司其實就只是支付了一點點的保險費用而已,所以,一定要重視員工的各種保險(基本工傷保險、意外商業險等)。
  • 案例丨建築公司關注的風險(78): 法院的釋明權到底有多大?
    案件概述2020年9月30日,商洛中院公布了一份(2020)陝10民終498號,案例概述:上訴人王斌因與被上訴人陝西建工第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二建")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鎮安縣人民法院(2020)陝1025民初97號民事判決,向商洛中院提起上訴。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5): 工程款如何認定?
    案件概述2020年10月10日,青海高院公布了一份(2020)青民終171號,案例概述:上訴人青海聖捷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聖捷公司)因與上訴人中鐵十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十局)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青海省海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青02民初15號民事判決,向青海高院提起上訴。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2): 造價匯總表是什麼鬼?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案例,一家建築公司,跟不同的包工頭籤訂了分包合同,有的是土建工程,有的是水電工程。到了結算的時候,建築公司卻說自己的水電工程不是潘老闆做的,這下潘老闆不幹了,拿出一個水電工程造價匯總表,建築公司傻眼了,法院直接判決潘老闆勝訴。所以說,關鍵時候,還是證據為王!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7): 逾期付款利息怎麼算?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EPC工程中,工程完工以後,雙方對工程款結算發生了爭議,一是主體問題,法院認為,既然有合同約定概括轉讓了,那就轉讓了;二是關於利息。最好是在合同中約定清楚,如果逾期付款怎麼計算利息,否則,工程公司可能會很吃虧。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14):工程糾紛有哪些坑?
    工程款一般都按照結算單進行結算,按理說沒有什麼爭議,但裡面有逾期利息啊、保證金的支付啊這些小項;維修費用往往是因為工程質量出現一些瑕疵,建築公司沒有及時維修造成了房地產公司請第三方維修費用,但需要證據啊,請人幹活,不留證據,那是不行的;工期逾期了,按理應該付違約金啊,但一般合同都有約定,如果甲方不能及時給錢,或者設計不停變更,工期是可以順延的。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9):是補貼還是工程款?
    一、案件概述2020年11月12日東莞中院(2020)粵19民終5216號:上訴人北京市雅飾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雅飾上海分公司)、上海愛徒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徒公司)與被上訴人東莞君茂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茂公司)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97): 對方沒付款要啥證據?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建築公司給一個自然人裝修房子,結果房子弄了半拉子,沒搞下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建築公司說對方沒有給錢導致工期延誤,自然人說質量不行。法院只認證據,質量不行,經過鑑定是真的,沒有給錢,有證據嗎?所以在合同裡面約定結算支付條款,越詳細越好!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11):為何不能以房抵工程款
    建築行業高發的一個風險,就是代理權經常容易混亂。一、案件概述2020年11月19日長沙中院(2020)湘01民終8154號:上訴人湛江市紅凱旋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凱旋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湖南金色地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色地標公司)、原審第三人彭國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2019)湘0105民初76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0): 為何有主的人不要惹?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家建築公司,與一個有勞動合同關係的自然人籤訂了一份分包協議,這個自然人辦理了保證金繳納,但最後,他的管理單位要求建築公司把這筆保證金退還給自己,因為,這個自然人是他們公司的人,這個行為是職務行為,法院支持了這個公司的請求。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1):誰出保全保險費?
    一、案件概述2020年10月29日最高院(2020)最高法民申5601號:再審申請人夏衛國因與被申請人新疆金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嘉房產公司)及一審被告新疆大自然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自然建築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2019)兵民終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15):多放了鋼筋怪誰?
    前述:本案講述了建築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多放了大量鋼筋,房地產公司很生氣,認為建築公司沒有按照其設計的要求進行施工,多放的鋼筋不應作為工程款進行結算,應由建築公司自行承擔責任。但法院認為,誰主張誰舉證,房地產公司自己聘請的監理人員幹啥去了呢?難道多放了鋼筋一無所知嗎?所以,法院各打五十大板,看不懂圖紙的建築公司和聘請了失職監理單位的房地產公司各承擔一半的損失。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84): 是否該付加班工資呢?
    這個案子提醒建築公司,一是要在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中要約定"不定時工作制";二是這個"不定時工作制"要及時去社保局備案,無非就是蓋個章子,很簡單的事情;三是如果員工要加班,一定要做好記錄,避免員工自己留有證據,可能對不上帳。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08):訴訟時效中斷也要舉證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案例,就是說一家建築公司承包了錦州市工商局的工程,但結算了一部分後,建築公司認為還有其他的口頭協議還沒有結算,還舉證了包括了前任局長的認可材料。但法院認為, 一是原告無法舉證證明這個工程是建築公司施工的,二是也無法舉證證明一直在請求權利。
  • 案例丨建築公司必須關注的風險(110):付款時間不明咋辦?
    第一優先是按照約定,約定一定要有操作性,可執行;如果無法執行,視為約定不明,那就要按照司法解釋第十八條進行結算。一、案件概述2020年11月16日最高院(2020)最高法民再212號:再審申請人河南省建築安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安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河南第一火電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火電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豫民終152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
  • 案例丨建築公司關注的風險(91): 逾期付款違約金分段計算?
    前述:本案講述了一個案例,就是一定要記住2019年8月20日,這是一個重大的時間節點。在此之前,如果沒有約定逾期付款的違約金,罰息是按照銀行公布的貸款利息加30%,也就是1.3倍付息;在此之後,是按照銀行每月20日09點30分公布的LPR進行計算的。但如果另外有約定,就按照約定,一般來說,司法解釋的意思是,即使約定,也不能超過4倍的L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