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景——一個你不知道的永州!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於寧遠九嶷山而得名。因瀟水與湘江在永州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永州歷史悠久,風光美麗,永州八景譽名中華。下面就讓我們來領略一下不一樣的風景吧!
朝陽巖朝陽旭日朝陽巖,又名西巖。位於永州城瀟水西岸,因其山光水色,風景秀麗,古有「朝陽旭日」之稱,為永州八景之一。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時道州刺史著名詩人元結詣都計兵途經永州,繫舟巖下,愛其山水佳勝,以其巖口東向取名「朝陽」並為之作《朝陽巖銘》及《朝陽巖詩》,從此流芳千古,名傳萬世。
迥龍塔回龍夕照迥龍塔,建於明代萬曆甲申年(1584),塔高37,25米,筒體磚石結構,平面八角形,外觀七級,裡面五層,塔身中空。挺拔雄偉,屹立於永州市城北瀟水東岸。塔為邑人左僉都御史呂藿倡建。底層門額行書「迥龍寶塔」為欽差巡撫湖廣右僉都御史閩人陳省所題,塔身腰簷鬥拱結構造型保存了宋代建築藝術遺風,為湖南省重要的磚塔之一。
萍島萍洲春漲萍島,也叫萍洲或者浮洲,在瀟湘二水匯流處,為永州著名風景勝地,唐宋以來,即負盛譽。湖南八景之一的「瀟湘夜雨」圖所繪也是這裡的旖旎風光。每逢春夏水漲,立於島上石磯,舉目四望,黃葉古渡,迥龍寶塔,江天風月,遠浦歸帆,漁舟唱晚,畫詩情,盡入眼底。島如隨水沉浮一葉扁舟,風韻萬般,人稱「萍洲春漲」,為永州八景之一。
香零山香零煙雨香零山,屹立於永州城東茆江橋西南瀟水中央,舊產香草聞名於世,古稱零陵郡以此山名。山以天然石磯結構,地處中流,山勢險要,若雨後日出,煙鎖山腳,霧雨朦朧,往來舟楫,若隱若現,給人一種煙波浩渺的意境,因有「香零煙雨」之稱,為永州八景之一。
碧雲池恩院風荷碧雲池,又稱「東湖」,地處永州城南門內。唐刺史李衢曾在此建芙蓉館。池中舊有水亭,曰:「洗甲亭」,池側建有碧雲庵堂。池南隅坐落著「思範堂」,古松垂柳與殿堂亭榭交映成趣,夏日荷香馥鬱,誠城中幽勝之處。雅稱「恩院風荷」。為永州八景之一。
愚溪愚溪眺雪愚溪,原名冉溪,俗稱染溪。柳宗元更名為「愚」,作「八愚詩」及「愚溪詩序」,山川秀美與詩人之靈氣,相映生輝,成為令人神往之勝地。
綠天庵綠天蕉影綠天庵,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人稱草書聖手的懷素出家修行,種蕉練字的地方。據零陵縣誌記載:綠天庵清鹹豐壬子年毀於兵,同治壬戍年郡守陽翰主持重建。下正殿一座,上為種蕉亭,左為醉僧樓,有懷素塑像。庵後一處刻有「 硯泉」二字,是懷素磨墨取水的地方。右角有「筆冢」塔,懷素寫禿了的筆都埋於此。庵正北70餘步有墨池,是懷素洗硯處。
高山寺山寺晚鐘高山寺,在永州城內東山,始建於唐代。原名法華寺,明洪武初改名高山寺,現存的寺觀是清鹹豐丙辰年(公元1856年)重建的。大雄寶殿前有鍾、鼓樓,臨夜擊鼓鳴鐘,聲聞全城。故有「山寺晚鐘」之稱。作者:莫昕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