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前報導,臺灣法務部門調查機構日前獲報,有安全部門人員意圖通過通關禮遇,私運大量香菸入境。新北市調查處與海關19日組成聯合查緝小組,22日查獲達196箱共9800條走私菸品。圖為蔡英文為此事致歉。
QUESTION
直新聞:對於蔡英文將安全與特勤人員走私香菸行為定性為「超買」與「不當行為」一事,你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眾所周知,走私是犯罪行為,所謂的「超買」與「不當行為」,只能算是違規或是有違職業道德。這兩者在定性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有可能要蹲監獄的,後者則只要受一些紀律上的處分。
但是,這次蔡英文身邊的安全與特勤人員的行為,真的僅僅是「超買」與「不當行為」?首先,按照臺灣的相關法律規定,一個成年旅客進出境的時候,最多只能攜帶捲菸兩百支,也就是十盒或一條,但是,蔡英文身邊的安全與特勤人員這次攜帶的數量是接近一萬條,要用幾輛車才能裝得下。假如這個都不叫走私,那臺灣就沒有走私香菸罪了;其次,這次參與走私香菸的,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臺安全部門的人員,並且利用的是蔡英文出訪時的專機,這就不僅僅屬於有組織的走私,而且是有組織的貪汙行為了。同時還是知法犯法,理應罪加一等。
在這件事情剛剛曝出來的時候,外界以為,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打得正酣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這件事情向上延燒到自己,蔡英文將會放手讓司法機關查個水落石出,以顯示自己的清白。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採取的動作,居然是主動將這件事情定性為「超買」與「不當行為」。這就意味著,蔡英文並沒有一味地丟卒保帥,而是不惜冒著幹預司法獨立辦案的風險,要為下屬大事化小。
那麼,蔡英文為什麼會採取這種反常的舉動?我認為,原因不外乎是,第一,想儘快讓這一風波平息下來,以免其無休無止地發酵,並貫穿整個選舉過程,最終把自己給拖死了;第二,參與這起香菸走私案的,不僅僅是低層級的特勤人員,可能有更多高層人員捲入到了其中,甚至最終徹查下去,不排除會把蔡英文自己給牽扯出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使得蔡英文不惜以行政權力幹預司法,越俎代皰為案件做出定性。
不過,蔡英文這一自作聰明的做法,最終能夠產生預期的效果嗎?我認為,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第一,代檢調部門居然敢於在太歲頭上動土,敢於查安全部門的走私香菸行為,那就意味著臺灣的司法獨立並不是一句空話,蔡英文要想搞掂他們很難;第二,臺灣社會的民智已開。蔡英文要阻止司法對這起案件的徹查與審判,那老百姓就會對她本人進行道德與政治上的審判。最終蔡英文不僅包庇不了下屬,而且一定會引火燒身。
QUESTION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蔡英文身陷下屬走私香菸弊案當中,是不是意味著白色力量的柯文哲將會迎來宣布參選的機會呢?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在島內藍白綠勢力三足鼎立,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三個人互為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蔡英文身陷弊案當中,對於另外兩方當然是一個大利好。所以,島內才會出來了一句新的順口溜,叫「人出得去,煙進得來,國民黨選舉發大財」。而在我看來,真正在蔡英文身上發災難財的,可能還不是國民黨與韓國瑜,極有可能是白色力量的柯文哲。
這段時間以來,柯文哲之所以把自己的參選時間一再往後推,從最初確定的6月份,推到了8月份,現在又推到了9月1號,其目的就是在等待最佳的政治時機或機遇。而對於柯文哲有利的政治機遇無非就是這麼三個:第一個是,初選後的國民黨內部出現危機,尤其是郭臺銘宣布脫黨參選;第二個是民進黨內部出現了危機,致使蔡英文的選情一蹶不振;第三個是國民黨與民進黨藍綠惡鬥並導致了兩敗俱傷,以至於臺灣老百姓紛紛期盼有人能夠出來收拾爛攤子。因此,眼下的柯文哲就如同一隻政治禿鷹一樣,盤旋在韓國瑜與蔡英文的頭頂,看誰露出了傷口就一口狠狠地啄向誰。
當然,對於立場偏綠的柯文哲來說,他最希望的,當然是國民黨出現大問題,而在遲遲找不到國民黨傷口的情況下,終於等到蔡英文出現了傷口,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尤其是柯文哲知道,自己的支持者中以淺綠民眾居多,假如綠營共主蔡英文扶不上牆了,那就極有可能會有更多的綠營民眾把守衛「綠色政權」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這無疑有助於增加自己的勝算。也就是說,柯文哲宣布參選的機會將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大了。
這也就意味著,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希望通過「過境外訪」來累積自己參選資本的蔡英文,將會陷入到三大危機當中,其一是走私香菸弊案本身帶來的衝擊,其二是柯文哲因此而見獵心喜,宣布參選的衝擊,其三則是大綠民進黨與小綠時代力量內訌所帶來的衝擊。雖然小綠時代力量不太可能因為這件事情而跟民進黨和蔡英文分道揚鑣,但是,時代力量勢必會借這一弊案對民進黨獅子大開口,要求他們在接下來的民意代表選舉中,把更多的機會讓給自己。這有可能會使得民進黨在接下來的民代選舉中難以實現過半的目標。
國民黨中常會17日下午核備高雄市長韓國瑜為選舉被提名人。
QUESTION
直新聞:在明天召開的全代會上,國民黨不僅會通過提名韓國瑜為正式的候選人,而且把這次大會的主軸定位為了「革新團結、重返執政」。對此,你又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俗話說得好,缺少什麼往往就會強調什麼。明天將要召開的全代會主訴求是「團結」,那恰恰說明分裂已經成為了當下國民黨所面臨的最大隱憂。其中的典型表現就是,在國民黨初選中排名第二的郭臺銘,不僅會缺席明天的全代會,而且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郭臺銘將脫黨參選的傳聞可謂是甚囂塵上。假如郭臺銘真的脫黨參選,衝擊到的不僅僅是國民黨的民意代表選情,更會直接衝擊韓國瑜本人的選情。
我想,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瑜才遲遲不肯宣布自己的副手搭檔,展現出了虛位以待的誠意,甚至是公開宣布,自己的副手必須要具備財經專業和國際事務背景,還許諾將會讓自己的搭檔成為歷來擁有最大權力的副手。與此同時,另外一位被外界認為是最有可能跟韓國瑜搭檔的政治人物朱立倫,也公開站出來表態說「自己完全沒有跟韓國瑜搭檔的考慮」。我個人認為,韓國瑜、朱立倫與國民黨的這一系列動作,其實都是在向郭臺銘伸出橄欖枝,就差沒有直接點名讓他出來當副手了。
而從韓國瑜先是默認國民黨修改黨章、取消領導人必須兼任黨主席的規定,從而把黨權讓給了吳敦義,再是不計初選期間的前嫌,主動邀請郭臺銘來當副手的情況來看,我認為,韓國瑜應該是能夠整合已經處於一盤散沙狀態下的國民黨的。因為在文化多元與政治利益和訴求多樣化的選舉環境下,假如韓國瑜唯我獨尊所有的政治權力和利益一個人全拿,反而是不利於國民黨的團結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韓國瑜伸出的橄欖枝,郭臺銘核心幕僚表態說,接下來韓郭能不能「合」,關鍵要看韓郭兩個人的理念、價值、路線能否一致,假如韓國瑜仍然堅持自己的那一套,那韓郭就很難合。我認為,這一表態意味著,郭臺銘已經為「韓郭合」或「韓郭配」開出了自己的條件,也就是在政治理念、價值和路線上,必須要按照我的方針辦。眾所周知,韓國瑜走的庶民路線,郭臺銘走的是精英路線。假如讓韓國瑜放棄庶民路線,那韓國瑜還是不是原來的韓國瑜。因此,未來的「韓郭合」或「韓郭配」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