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區是家長們心目中認可的教育強區,「牛校扎堆、遇強則強」使區內教育蓬勃發展。區內二中廣雅、七一華源、六中上智三所公參民名初聚集,優質公辦學校有解放中學、漢鐵初級中學等。另外,江岸區教育局紮實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擴容發展,讓更多小學生能夠享受優質的初中教育。
雖然今年江岸區初中的中考成績稍有下滑,但依然擋不住家長擇校的熱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江岸區的初中格局!
江岸區初中整體概況
根據近幾年的中考成績和民間口碑,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七一華源、二中廣雅、六中上智這類優秀的民辦校。
第二類:七一本部、二初、六初、漢鐵寄、解放、漢鐵這類優秀的公辦校(非排名順序)
第三類:培英、臺北路、警予、81中、實驗、育才這類普通公辦學校。
第四類:諶家磯、堤角、京漢、十三中、三十中這類一般的學校。
2020年中考成績
2020年中考成績採取「高分保護」,據悉是≥510分的孩子,七一斬獲13名,全區第一,全市第二。
今年受疫情影響,江岸區中考成績較去年有所下滑,部分學校也沒有公布完整的中考成績,因此參考數據有限。
但從現有的數據,依然可以看出,七一華源、二中廣雅依舊領跑江岸區中考,而六中位育則成為今年的黑馬,作為一所公辦初中,其普高率達到了73.09%。
2020年分配生名額
區內初中獲得名高分配生名額的多少,也是初中實力的一種體現。2020年江岸區名初拿到的分配生數前三分別是七一華源、二中廣雅、六中上智。
由於二高和六高有競爭關係,所以二高几乎不會給六中系初中分配生名額,同樣六高也不會給二中系初中分配生名額。但是七一華源可以雨露均沾,它的分配生總數是197,位居江岸區第一位。二中廣雅的分配生總數是160,六中上智的分配生總數129。
在公辦學校中,漢鐵的分配生數量晉級一檔,共80個分配生名額。其中鐵高分配生佔40個,比同類型的學校解放中學多出了一倍。
區內初中入學途徑
1、公辦初中
①對口劃片直升
江岸區一直以來都是根據學生的學籍作為對口劃片的依據。2020年江岸區小升初對口劃片範圍如下:
說明:1、原諶家磯中學、林祥謙學校(初中部)因「三舊」改造暫停招生。2.原臺北路(初中部)、第三十中學、育才中學納入優質擴容招生統籌安排。
②擇校優錄
原則上公辦學校只能對口入學,但實際上江岸區的優質公辦學校都有在區內進行優錄籤約。如解放中學的AA班,以及六中位育的春曉班。六中位育的春曉班全班35人,是由六中上智的精英教師親自代班,基本上都是全區內進行擇優挑選。
籤約分為口頭籤約和協議籤約,兩種籤約方式其實都是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私人約定,都不具備任何法律效應。但是學校為了生源和信譽,答應了籤約學生的條件,基本都會落實。
③多校劃片
六中,二中,七一的本部也有名額進行搖號入學,參與了六中,二中,七一本部的搖號的學生,依然可以參加民辦部分的優錄和搖號。(反正你參加民辦搖號,公辦學校也不知道)
④特長生
在2020年小升初招錄中,江岸區部分公辦初中對具有田徑、球類(足球、籃球、排球)、遊泳、戲曲等項目特長的學生,按本年度小升初總人數的3%實施定向入學。
2、公參民初中
①電腦派位(搖號)
區內的3所公參民初中(七一華源、二中廣雅、六中上智),每年會拿出一部分名額電腦派位(政策上規定是40%的招生名額),江岸區學籍的應屆畢業生均可報名。
有意向的學生進行網上報名,學校通過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根據招生指標隨即產生號碼錄取學生。
②自主招生
在學校規定時間內,去學校投遞簡歷進行自薦。這種方式省錢省力,只要孩子成績夠牛。各名初並沒有明確公布自主招生的選拔標準,但根據家長投簡歷情況,我們可以推測出,江岸區民辦初中在篩選生源時,比較重視:
a、元調成績:在各大杯賽被取消後,江岸區的雙基考試去年也取消,而是改為元調。元調成績是作為小升初最重要的考試之一。對於區內前300的學生,區內名校都會給予關注,到了下半學期,甚至會主動打電話籤約面談。
b、機構成績:在杯賽被取消後,簡歷上能夠展現孩子實力的依據越來越少,機構成績(排名)無形中也成為名初篩選生源的隱形標準。
另外,江岸區一些名小也會向名初推薦優秀學生,這也是名初優錄的一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