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2019年11月,成都市教育局印發《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實施方案》,通過政策傾斜扶持、名校名師引領等方式,多措並舉,三到五年內重點將67所公辦初中打造為「家門口的好學校」,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優質初中倍增。
時隔一年,初中強校工程有了新動作。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在成都市樹德實驗學校(西區)舉行全市公辦初中強校工程推進會,啟動強校工程實驗校校長專題培訓。
為什麼要建公辦初中強校工程?
解決初中學校教學質量不平衡;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引導學校辦學理念更新;重視基礎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初中學段。
什麼樣的學校才是初中強校?
堅持五育並舉的學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先後出臺了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改進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美育、體育,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教育評價改革的多個文件,全面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
那麼,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文件,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是目前教育改革亟待回答的重要問題,也是成都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初中學校一定要把立德樹人、五育並舉貫穿教育教學工作的始終,突出德育實效,推進智育創新,注重體育健康,重視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讓我們培養的學生都能成為合格的建設中和接班人。
堅持依法辦學的學校
教育的法治化程度直接影響社會的文明程度,學校堅持依法辦學,教師堅持依法執教,創建符合法治精神的教書育人環境,是一所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和基本保障。依法治校的核心是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章程是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靈魂。各學校應當以法為矩,及時修訂、完善學校章程,並圍繞章程及時修訂、完善教育教學、財務、教師、學生、後勤、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全面實施校務公開,建立一套於法有據、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體系,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
堅持家校共育的學校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如何更好的確保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其中,加強家校共育是重要的途徑。
初中強校工程應該怎麼做?
改革完善招生入學制度
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招生入學方式發生新變化,公民同招、公民同權,免試就近、禁止掐尖,公辦學校實行劃片和劃片隨機錄取入學,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掐尖招生、考試招生的時代將逐漸成為歷史,免試入學將成為新常態,公民辦學校生源質量將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為公辦初中學校強腰提質提供了公平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教育生態。
改革教育評價制度
教育評價改革被喻為教育綜合改革「關鍵一役」,牽一髮而動全身。解決好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是全面充分激發教育事業和學校發展生機活力的關鍵一步。
治理校外培訓機構
今年,部省市先後出臺文件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敲響了近年來規範治理培訓機構的「最強音」。成都將利用「網際網路+教育」和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手段,通過管理端、機構端和家長端,提供機構情況、培訓內容、課程設置、收費標準等多項功能,實現對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開化、透明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違規行為「零容忍」。
實施公辦初中強校工程
選優配強初中校長。推進初中校長貫通培養,鼓勵高中學校管理骨幹交流到初中任職。探索形成有利於優秀校長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和政策導向,構建初中校長分層分類培養培訓體系,做好青年校長和名校長後備人選培養工作。實施初中校長素質提升計劃,對全市初中校長開展全員培訓。
名校支持引領。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為每一所實驗校確定1所成都市領航高中或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新優質學校等優質名校作為「支持學校」,在教育教學各方面實現共建共享。
專家團隊專業指導。市、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科院組建各級專家團隊,為每所實驗校配備不少於3名指導專家,指導各實驗校開展強校建設工作。
強化評價監測導向。市教育局將「強校工程」納入對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各區(市)縣教育督導部門將強校工程建設納入專項督導,市、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機構定期對實驗校開展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參考。
【戳這裡看有哪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