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非遺插上創意之翼 一份文創禮物講述一座城的故事

2020-12-20 每日甘肅

為非遺插上創意之翼

一份文創禮物講述一座城的故事

一件件非遺文創禮物,娓娓道來一座城承載的故事。

「喝一盞下午茶,吃兩顆靖遠炕棗……勤勞淳樸的白銀人正在以新的姿態歡迎四方賓朋,坐在黃河人家,共敘家話。」這是甘肅隴原巧手設計的「黃河人家」系列非遺文創的全新表達。

非遺文創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創意產業「碰撞」出的新興文化態勢。甘肅隴原巧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設計研發團隊深度挖掘我省地方文化資源,整合設計出地域特色鮮明的系列文創商品,讓創意為非遺打開一扇窗,形成新型的非遺文創。

白銀市位於古絲綢之路與黃河的交匯地帶,境內有原始文明的彩陶和石器,有見證各民族紛爭和交融的長城,有絲綢之路的渡口,有紅軍長徵勝利會師的聖地。「隴原巧手」設計研發團隊深入挖掘白銀歷史文化資源,將「所心炕棗」、「林蘭銅藝」、「平川陶瓷小鎮的陶瓷杯」和手工剪紙等不同的非遺產品重新組合,以獨特的白銀非遺文創套盒,為大家打開一扇了解白銀歷史文化的窗口,助力當地貧困戶靈活就業、創業增收。

「這個套盒有三款產品,陶瓷不倒杯、林蘭銅藝的銅盤和靖遠炕棗,還展示了白銀剪紙技藝。」甘肅隴原巧手董事長鄧世賢介紹說。

白銀平川有四千多年的制陶歷史,這裡既是古陶瓷的出土地,又是當代西北最大的新瓷器出產地。陶瓷小鎮位於白銀市平川區境內,佔地約1800畝,集陶瓷研發生產、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等功能為一體,是一處愛陶人的樂園。鄧世賢拿起一隻陶瓷不倒杯邊演示邊介紹說:「這款陶瓷不倒杯,寓意堅韌不拔、不會輕易被打倒,體現了今年中國人面對新冠疫情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眾所周知,白銀市被譽為「中國銅城」,1997年,依託銅城的資源優勢,「林蘭銅藝」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林蘭銅藝融入現代技術,專業設計和生產各類銅、銀工藝美術品,大型銅雕、銅浮雕、銅版畫、商務禮品、旅遊商品等十一大類產品,涵蓋高中低端市場。「林蘭銅藝」設計生產的非遺和特色文化產品,多次獲得全國大獎,深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鄧世賢說,「這次套盒裡選用了林蘭銅藝的銅盤,銅盤上雕刻著兩個小男孩在點爆竹,寓意竹報平安,祝福大家事事如意,平平安安。」

清初年間,靖遠歷史上出現了一種叫炕棗的民間小吃,被奉為食補佳品,而後入選為朝廷貢品。炕棗,顧名思義就是用火炕烘焙而成的棗。自古養生就講究紅棗熟吃,而烘焙後的炕棗,營養被完整保留,口感軟糯、棗皮微脆、久放不幹,最大限度地釋放了棗的濃香甘甜。炕棗利用原始工藝古法炕制,除了擁有性溫味甘、富含蛋白質等特點,還有補腎、養胃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靖遠炕棗選用「白銀剪紙」作為外包裝圖案,為味道甘甜的炕棗增添了文化品位。

「在一個文創套盒中,展示出四種白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鄧世賢說,我們就是希望通過一份「禮物」帶火一座城,把非遺文創的概念融入「非遺+旅遊」這條活化路徑中,講好品牌的故事,感受到傳統文化煥發的活力,給一座城市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相關連結

軍旅系列傳承紅色文化

白銀會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的革命聖地,有著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甘肅隴原巧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根據白銀會寧紅色文化,設計了「軍旅風」系列包,包上的刺繡五角星由白銀貧困婦女手工繡制,在她們的一針一線、一鉤一繡中,凝結著隴原巧手們最原始淳樸的藝術情結,也以此創業增收。

該系列產品不僅廣泛宣傳了白銀紅色文化,還很好地傳承了會師精神。

撰文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荊雯

圖片由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田蹊 攝

相關焦點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在禹州舉辦...
    這次「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給我們帶來更智能的非遺數據管理,不僅能夠幫助政府智能化管理非遺數據,還為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了更加便捷新奇的體驗,為文旅產業發展插上科技騰飛的智慧之翼。有科技,有智慧,文旅才有未來;有科技,有智慧,我們河南才會更出彩。
  • 海上文創:讓」非遺文化「擁有少年臉,年輕人也流連忘返
    據悉,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還組織金山生活、蟲二軒、麥可將文創、五正熟茶等滬上非遺文創品牌和文創園區來到「海上文創」手作文創集市,作為「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的重要組成活動之一,以王會亮為代表的非遺藝人們在鏡頭前向觀眾講述了技藝和品牌背後的故事
  • 海上文創:讓「非遺文化」擁有少年臉,年輕人也流連忘返
    據悉,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還組織金山生活、蟲二軒、麥可將文創、五正熟茶等滬上非遺文創品牌和文創園區來到「海上文創」手作文創集市,作為「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的重要組成活動之一,以王會亮為代表的非遺藝人們在鏡頭前向觀眾講述了技藝和品牌背後的故事。通過挖掘文化內涵,以文化促消費,用多樣的形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 賀龍文化創意創業中心定位為長沙最大文創企業聚集地
    5月12日,在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期間,2017年長沙市文化創意產業引資引智(深圳)說明會在華僑城舉辦,現場全新發布的長沙市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其中,定位為長沙最大文創企業聚集地的賀龍文化創意創業中心引起廣泛關注。現場,經過嚴謹的溝通與協商,長沙共13個項目籤約,籤約金額達132億元。
  • 海南州卓瑪「新文創」:為文創插上騰飛的翅膀
    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走向成熟,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趨勢逐漸顯現,各地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文創品牌,推動了上下遊產業鏈的完善。置身新時代浪潮中,海南州卓瑪文化研究有限公司以「非遺」文化為依託,依託文創產品為載體,通過深入挖掘非遺文化資源,讓非遺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的同時,開創了「非遺文創」的嶄新篇章。
  • 城市禮物,每一座城市的文旅新名片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和感觸,因為一份心意禮物,愛上一座城! 城市禮物,對於城市來說,是一張文化名片,展現了一座城市的魅力和文化自信;對於遊客來說,是一份濃縮了城市情誼的心意,能為旅行增添一抹樂趣和回味。
  • 廣府廟會非遺文創受熱捧
    2019廣府廟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重頭戲非遺區由大灣區遺珍、大灣區非遺慈善展、嶺南精髓和創市集四大展區組成,最大的亮點是不少創融新產品湧現,非遺文創已成為文化傳承的潮流。故宮文創也亮相廟會在去年刷爆社交網絡的故宮文創也首次被請到了2019廣府廟會上,「宮廷娃娃」系列、「千裡江山」系列、「紙膠帶」系列等逾四十款文化創意衍生品,帶你走進北京紫禁城六百年的跌宕更迭。
  • 給「非遺」插上文創的翅膀 蘭州交大實力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用臨夏磚雕做的文創產品當「非遺」插上文創的翅膀,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當扶貧迎來文創的助推,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反響?搭建智慧平臺助力「非遺扶貧」為推進「非遺+扶貧」工作,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等部委相繼出臺了相關通知,並於2018年將臨夏州臨夏縣和積石山縣列為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國務院扶貧辦完成了「非遺+扶貧」專題調研,對「非遺」助力扶貧的方式、內容和目標進行了協商。
  • 在這裡,遇見最遠的遠方|錦繡非遺文創坭興陶眾籌新品發布
    坭興陶文創小院迎來周年,恰好【茶氏文創坭興陶】與【錦繡陶緣】非遺文創坭興陶品牌聯合揭牌。她們的故事,要從春天說起,從春暖花開三月的錦繡延綿坭興陶新品到陸續而至的《錦繡前程》、《歡囍》、《鷺鷺歡騰》,這些作品跨越了夏天到秋天,而秋季之作《八桂銅源》斬獲2020年廣西旅遊工藝品「八桂天工獎金獎」。
  • 518博物館日:用一份文創地圖,開啟京城遛彎計劃
    天時地利人和,不如換一雙舒適耐走的鞋,在北京中軸線上遛遛彎。從鼓樓出發,漫步至永定門,這條線上的每一處「博物館」都是六百年京城傳統與新生的縮影,都值得你的回眸與駐足。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 北京首次正式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
  • 組圖: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女員工意外收到一份特殊禮物
    華僑城創意文化T街入口,進入園區上班的員工除了接受體溫檢測、出示入園卡等常規動作外,女員工意外收到了一束鮮花和一張「三八」節賀卡,賀卡上寫著:帶著溫柔堅定的力量抗「疫」前行!這是園區黨員志願者對「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廣大女職工的禮讚。
  • 文旅「新禮物」 代言「新南京」
    文旅商品,作為代表我市向中外遊客送出的一份「南京禮物」,是「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裡十分重要的一環,也是拉動旅遊經濟的強力「引擎」。今年以來,市文旅部門下大力氣培育特色文旅商品開發,推動特色文旅商品街區和研發基地的建設,用創意賦能美好生活,進一步壯大新型消費,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我市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逛夜市、賞文創、品天府文化……成都天府文創大集市開街
    成華區活動現場負責人介紹,戲劇之夜、音樂主題夜、文化沙龍夜、巧手手工坊之夜等將用藝術與文創點亮成華主會場,讓人們共賞盛夏清涼和成都文創蓬勃復甦的繁華夜色,沉浸在創意與藝術氛圍濃厚的文創街區。、溫江、郫都等地的文創產品一網打盡,還能在網紅牆上觀看傳世愛情故事。
  • 探「文博之府」展創意之美 第三屆松江區文創紀念品設計大賽優秀...
    近日,由區文旅局主辦,上海之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松江區文創紀念品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佘山「山腳下的書店」舉辦。 此次大賽自7月啟動以來,經過3個多月的徵集,共收到106件作品。這些作品凝聚著作者創意、創新、創造的精神和智慧,具有濃厚的松江文化元素、較強的松江文化屬性,包含了松江歷史文化、文物資源、旅遊資源、非遺文化等。 據介紹,區文旅局推出文創紀念品設計大賽是希望能夠深入挖掘松江文化的內涵,進一步展現人文松江三年行動計劃建設成果,以及松江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深化「文物+旅遊」融合發展,推動文博活化利用、非遺活態傳承。
  • 新科技為上海基層治理插上「智慧之翼」
    (中國減貧故事)新科技為上海基層治理插上「智慧之翼」中新社上海11月29日電 (鄭瑩瑩)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讓上海的一些社區變得更「聰明」、更宜居。比如,社區裡安裝的智能門禁,主要是為一些獨居老人或者65歲及以上的長者服務。如果老年人連續幾天不出門,智能門禁系統便會將情況實時推送給居委的「為老服務幹部」,相關人員就會及時上門查看。「我們街道老小區比較多,而且老齡化比較嚴重,老年人口大概佔34%左右。
  • 兆霞文創:匠心致生活 文化鑄品牌
    入口處的長廊陳列著陶土製成的燒陶工藝流程,陶色人物惟妙惟肖,深褐色的微小面龐有著綽約多姿的表情,數米長的大片陶製品以李振奎大師的巨幅墨畫為背景,平面與立體前後相呼,墨黑與褐色相映成畫,抽象與具象的巧妙搭配,讓一幅古典制陶史詩畫卷躍然眼前。記者在兆霞文創總經理趙霞女士的帶領下一邊參觀,一邊聽她講述兆霞文創的陶瓷文創之路。
  • 2019尋找「古城新味」陝西非遺文創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今年,我們把鏡頭對準陝西非遺文化,用探尋開篇,見證了非遺的魅力。因為在乎這裡,更要擔當傳承之重責,並致力於推動在傳承中創新。同時,陝西非遺文化的精神也詮釋了可口可樂「我們在乎」的文化。」在參賽團隊的創意方案宣講中,一組的高雲柯及其同伴在探訪了秦鎮米皮後,從生活的實用性出發,宣講了主題為《在乎每一口》的文創餐具設計,高雲柯小組將可口可樂標誌的白紅黑與秦鎮米皮的白、辣椒的紅、陳醋的黑完美融合,以此設計的餐具禮盒,獲得現場一致好評。此外,三組柏香怡團隊的《剪•藝》文創設計理念將剪紙藝術與現代人的便捷生活所聯繫,也讓大家驚喜不斷,得到了現場嘉賓們的讚賞。
  • 一木之城 | 臺灣文創成功的背後
    【一木之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嚮往的城市吧,那座城市裡或許有著喜歡的人,或許有著喜歡的風景,或許有著往昔回憶裡的故事,「城市」二字承載了太多太多,此時此刻的你或許就在從一個城市返回到另一個城市裡,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
    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國際博物館日br/>愜/意/在/無/錫br/>你知道國際博物館日嗎?會放假麼?活動包括新展《與古為新——錫博2020藝術新空間特展》、運河尋蹤系列活動、錫博志願者成立十周年榮耀夜晚會、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展示等,全面展示錫博的文化特色,展現無錫地域文化的魅力,充分利用無錫乃至省內優質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無錫博物院文化品牌。
  • 新疆和田:用創意點亮和田禮物 用文物講好和田故事
    12月11日,以「美好生活 和田有禮」為主題的第二屆「庫爾班大叔杯」和田禮物文創大賽頒獎儀式舉行。大賽共評出實物類、設計類、非遺創新獎、最佳科技獎等39個獎項。和田是我國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雄踞"玉石之路","絲綢之路"南道要衝,享有玉石之鄉、絲綢之鄉、地毯之都及瓜果之鄉的美譽,同時也是「中國十佳探險旅遊目的地」,境內有被譽為「萬山之祖」的巍巍崑崙,有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也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的尼雅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