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逾五十名非遺傳承人在廣府廟會現場與市民進行互動。
2019廣府廟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重頭戲非遺區由大灣區遺珍、大灣區非遺慈善展、嶺南精髓和創市集四大展區組成,最大的亮點是不少創融新產品湧現,非遺文創已成為文化傳承的潮流。
■新快報記者 鄧毅富 夏世焱 通訊員 張慧
傳統工藝成為創新產品
在廣府廟會的非遺展示區,近三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展,逾五十名非遺傳承人在現場與市民進行互動,其中包括廣彩、欖雕、玉雕、嶺南古琴等14個國家級項目,以及廣州琺瑯、廣式紅木宮燈、西關打銅等8個省級項目。
「劉大師,你的象牙作品很靚啊!」新快報記者在現場見到廣州玉雕大師劉鉅華,「這不是象牙,是象牙果作品。」原來,象牙已嚴禁出賣,劉大師選用了象牙果來製作飾品,貌似象牙,通體雪白,而價格只在100元~300元之間。而在廣州戲服的攤位,非二代的掌柜何鳳婷介紹了十多款原創Q版粵劇公仔冰箱貼、滑鼠墊等,「我們按照不同角色行當,而設計了十款不同戲服的造型,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故宮文創也亮相廟會
在去年刷爆社交網絡的故宮文創也首次被請到了2019廣府廟會上,「宮廷娃娃」系列、「千裡江山」系列、「紙膠帶」系列等逾四十款文化創意衍生品,帶你走進北京紫禁城六百年的跌宕更迭。
故宮文創旁的北京絹人「唐娃娃」均出自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唐人坊,唐人坊開發了很多Q版「唐娃娃」,它們的臉龐如動漫人物一樣圓潤,眼睛被誇張放大,鼻子和嘴都異常小巧,其時尚可愛的造型令不少過路年輕市民忍不住「剁手」。
據了解,在2019廣府廟會中,組委會更引入了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雲南烏銅走銀製作技藝、陝西的鳳翔彩繪泥塑及西秦刺繡等多個外省國家級非遺項目,讓市民在家門口體驗不同地域的非遺文化產業發展成果。
廣府文創走進大眾生活
鰲魚系列文創首次亮相廟會:鰲魚,龍頭鯉魚身,源自傳說中的瑞獸,2016年作為廣府廟會吉祥物面世,一直以萌萌噠的外形和「獨佔鰲頭」的吉祥寓意受到大眾的喜愛。今年,鰲魚系列的十款文創產品將首次亮相廟會,大眼萌寵小鰲魚公仔,適合小朋友戴的立體漁夫帽、鰲魚小丸子胸針、益智可愛的鰲魚積木……
廣府人喜歡「飲茶嘆藝」,廣府伴手禮中當然也少不了「鰲魚茶」 ,兩款創意茶均為2019廣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優秀作品。「魚拼圖茶」契合新年節點,以喜慶的紅色為主色調,精選古樹普洱生茶,茶葉凝成球狀,形似鰲魚吞食的龍珠,包裝以吉祥物鰲魚為拼圖主題,增加互動趣味性,還能拼出「魚躍龍門」「旗開得勝」「獨佔鰲頭」「身價百倍」等吉祥語,為大眾帶來新年祝福。
今年亮眼的文創還有一款蛋糕——千年古CAKE,是個可以吃的「古蹟」。2002年,廣州北京路發現了一件震驚考古界的遺蹟,步行街路面下鋪藏著古代中國各個朝代的官道和著名的城門「拱北樓」基遺址,這個發現為北京路帶來了「千年古道」的稱號。廣府廟會組委會聯合老廣新遊團隊創新地把歷史與美味融合,用9層不同的食材,表現千年古道每個朝代不同的路面。以「層層有驚喜,一口吃掉千年」為文化延伸,讓遊客在享受城市中央的繁華之餘,停下腳步來感受這裡的千年故事,了解這塊歷史悠久的「千層糕」。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