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門診接待了不少更年期患者。對於更年期,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應引起注意。
張女士今年51歲,近年經常情緒急躁、易於激動、心煩意亂、喜怒無常。她之前認為是工作太忙、壓力大的原因,可沒想到,退休後不到兩個月,張女士的身體出現了其他症狀,經常出汗、頭痛、心悸、血壓升高、關節酸痛、體形發胖等,還有就是晚上睡不著,一開始吃安眠藥還勉強能睡著,可是近些日子張女士發現,吃安眠藥也不管用了。經醫生診斷,張女士的症狀是更年期症候群導致的。
什麼是女性更年期症候群
女性更年期症候群是指女性在絕經期或絕經之後,因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或喪失,以致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代謝障礙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女性更年期症候群多發生於45歲~55歲,一般在絕經過渡期(月經紊亂)時,這些症狀便已經開始出現,可持續到絕經後2年到3年,僅少數人持續到絕經5年至10年後,症狀才能減輕或消失。
由於更年期是性激素在體內發生明顯改變的階段,因此有些人一下子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會出現下列不適症狀:月經周期紊亂、忽來忽隱、經量不一併逐漸減少;情緒急躁、易於激動、心煩意亂、思想不集中、喜怒無常;面部潮紅、經常出汗、頭痛、心悸;血壓升高、關節酸痛、體形發胖等。
更年期是每個女性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每個人所表現的症狀輕重不等,時間也不一樣,輕的安然無恙,重的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會發展成為更年期疾病。
更年期症候群雖然表現為許多症狀,但它的本質卻是女性在一生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內分泌變化的過程。據有關專家介紹,女性絕經後,身體的發病率比過去高好幾倍,而且這一時期,女性由於激素水平急劇下降而引發的抑鬱症和焦慮症佔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更年期的女性應給自己更多的關愛,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更年期的一些常識,做好心理準備,樂觀坦然地順利渡過更年期。
更年期女性心理的異常表現
一些對更年期常識了解不多的女性,往往把月經的停止看成是生命快要結束的徵兆,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系列更年期症狀,常會胡思亂想,產生悲觀、憂鬱、煩躁不安等狀況。情緒及心理狀態的不良會加重更年期症狀,而這些症狀反過來又會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造成惡性循環。
醫學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女性更年期的這些異常表現主要是由於腦垂體與卵巢內分泌失調及神經系統出現紊亂引起的。常見的更年期女性心理異常的表現有:
焦慮心理反應。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由於更年期症候群的出現,使一些女性顧慮重重,常因外界的一點點刺激引起很大的情緒波動,精神難以集中。
悲觀的心理反應。一些女性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更年期症狀出現悲觀的想法,情緒消沉,容易激動、煩惱。還有一些女性會疑病、疑癌,擔心自己已經衰老,生命似乎走到終點,好日子過完了,失落感特別明顯。這些人常喜歡回憶過去生活中不愉快的事件(灰色回憶),經常以淚洗面,思維零亂。
個性與行為的改變。一些女性的某些更年期症狀比較明顯,這些症狀會影響或改變她們的個性,出現感情的不穩定,表現為多疑、嘮叨、自私、急躁、不近人情、莫名心煩意亂,有時過度興奮,有時則傷感、絕望,常有孤獨及抑鬱,看問題及處理問題常很極端,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敏感多疑。有的女性對自身的一些變化特別敏感,整日憂心忡忡,鬱鬱寡歡,對其他的事和人也會特別敏感,經常無端猜疑,格外關注小道消息和閒言碎語,經常憑主觀臆斷把他人的言語和行為盲目地聯繫在一起等,不但影響了人際關係,還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性心理異常。步入更年期的女性由於受傳統觀念和社會舊俗的影響,羞於談性。另外,由於對性知識和更年期常識不甚了解,誤認為更年期的到來就意味著性生活的結束,表現出對性生活的冷淡和厭煩的性心理異常表現。
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是更年期女性心理異常的極端表現。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抑鬱,並伴有失眠、嫉妒、幻覺、疑病等症狀。
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有的更年期女性每天面對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會對社會上的一些活動失去興趣,總提不起精神,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有的女性記憶力下降,剛說過的話一會兒就不記得了,該做的事忘了做,心有餘而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
每個人的不良心理狀態表現不一樣,有輕有重,因人而異。據臨床觀察,一些條件優越、生活富裕和社會地位較高,特別是知識型女性症狀明顯,而大多數農村女性症狀較輕。
男性也會出現更年期症候群
男性更年期症候群長期以來是被忽略的,一般人都會說,這是女人才有的事,而且往往含有貶義。實際上,更年期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和女性都要經過從成年到老年這一階段,這一階段出現的身體、精神和神經等方面的症狀表現,稱為更年期症候群。
男性更年期症候群是指男子從中年向老年過渡階段中,部分人出現煩躁不安、神經過敏、頭痛失眠、性慾減退等症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男性也有更年期,通常在48歲至60歲之間發生。男性更年期症候群是由性腺發生退行性改變,使雄性激素如睪酮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變。這種改變程度因人而異,有的毫無感覺,有的則因為機體的調節不平衡和適應能力較差及雄性激素減少,表現出以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為特徵的一系列症狀。
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的異常表現由於出現時間的不一致和體質、生活、精神等因素的影響,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精神症狀:主要是性情改變,如情緒低落、憂愁傷感、沉悶欲哭、精神緊張、神經過敏、喜怒無常、胡思亂想、捕風捉影、缺乏信任感等。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主要是心血管系統症狀,如心悸、心前區不適,或血壓波動、頭暈耳鳴。胃腸道症狀,如食欲不振、腹脘脹悶、大便時秘時洩。神經衰弱表現,如失眠、少寐多夢、易驚醒、記憶力減退、健忘、反應遲鈍等。
性功能障礙:常見性慾減退、陽痿、早洩、精液量少等。
體態變化:全身肌肉開始鬆弛,皮下脂肪較以前豐富,身體變胖。
更年期的男性心理變化基本同於女性,比如憂慮感明顯,對各種細微的身體變化及精神刺激較敏感,容易緊張焦慮,出現失眠、心悸不安、精神不集中、情緒不穩定、記憶力減退等。
更年期是人生中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及重要轉折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呈現衰老的一個起點。男女都有更年期,只是女性比男性的更年期來得早,人到了更年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異常表現,因此應該正確看待更年期的身心變化。
順應規律,坦然面對更年期
首先,要認識到更年期心理的異常反應是自然規律,一定要正確對待並做好自我保健,不要使自己身處孤獨的境地和承擔超負荷的工作。其次,認識到更年期只是人生的一個必然階段,是不會長期存在的,進入更年期後,機體會作出自身的調節,從而使生理和心理都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不要對更年期存在恐懼心理,要坦然面對。再次,認識到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正視更年期的心理變化,要相信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健康更重要。
人們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好應對準備。第一,要學習有關更年期的常識,正確認識更年期,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以便較快適應,保持身體正常調節內環境的功能,避免和減少更年期一些異常症狀的發生。第二,自覺提高自控能力,飲食起居要有規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三,積極參加體育鍛鍊,通過運動來改善更年期的身體和心理不適,減少情緒波動。第四,要注意勞逸結合,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使自己的心態得到優化。第五,要自我放鬆,保持堅毅、樂觀、豁達、開朗的情緒狀態,善待自己和他人,不被不良情緒左右。第六,要得到家人、同事的鼓勵和支持,包括向心理醫生求助,平安渡過更年期。
如果身體症狀較重,應及時向醫生求助。更年期是很多身心疾病的多發期,在心理變化的同時也可能摻雜身體疾病,一定要去醫院診治。進入更年期的男性和女性要樹立信心,有問題及時幹預,及早解除病痛。
原標題: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多 提前了解預防很重要
(安陽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諮詢科 程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