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用藥及其用藥誤區

2020-12-20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女性的更年期可以說是多事之秋,主要是因為女性在這個階段內分泌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這一變化或輕或重會引起體內一系列平衡失調,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功能與精神活動狀況的穩定性減弱,從而導致人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如出現潮熱、出汗、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睡眠障礙等症狀以及對各種精神因素和軀體疾患都比較敏感,以致出現情緒波動,感情多變,並可誘發多種疾病。

  女性的更年期可以說是多事之秋,主要是因為女性在這個階段內分泌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這一變化或輕或重會引起體內一系列平衡失調,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功能與精神活動狀況的穩定性減弱,從而導致人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如出現潮熱、出汗、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睡眠障礙等症狀以及對各種精神因素和軀體疾患都比較敏感,以致出現情緒波動,感情多變,並可誘發多種疾病。

  目前90%以上的更年期用藥婦女遭受著各種更年期用藥症狀困擾,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女性認為更年期用藥症狀影響了她們的生活質量,並由此帶來諸多煩惱。那麼更年期女性應該怎樣用藥以及如何避免用藥誤區呢?

  女性應該怎樣用藥

  西醫用藥

  雌激素的替代療法

  發生更早期綜合症主要的原因是 :卵巢功能衰退 ,雌激素的分泌失調所致 ,因而在更年期給予適量的雌激素治療 ,對改善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起很大地作用 ,但是必須在婦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而且患有婦科腫瘤的婦女在未手術除前不可以濫用。

  保健品

  目前已投放市場的一些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是植物激素,用於改善女性更年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產品大多已在大眾媒體上進行宣傳。這種針對大眾的強勢宣傳有可能使該市場的容量一下子擴大數倍。同時,由於天然雌激素或植物雌激素可以避免合成雌激素的一些副作用,這類藥物將是合成激素的強有力的競爭者,甚至在未來的更年期用藥市場有可能成為合成雌激素的升級換代產品。

  在植物雌激素中,目前市場的主力軍是大豆異黃酮,它是從大豆中提煉的一種營養物質,與人體的雌激素有相類似的分子結構,具有雙向調節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能有效緩解中年女性因雌激素減少而引起的各種不適。同時有實驗證明,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多酚,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以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自由基,發揮抗氧化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性疾病,如乳腺癌的發生。

  但是無論是天然雌激素還是合成雌激素,對人體來說還都是外來物。所以可以不用應該儘量不用。

  中藥辨證施治女性更年期

  在祖國醫學中,更年期症候群大致相當於「髒躁」、「百合病」和「經斷前後諸證」等病證。根據中醫理論,「腎主生殖」,「肝主疏洩」。腎虛引起激素水平下降,肝鬱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故中醫對更年期症候群的治療主要是「補腎」和「舒肝」,常用的方劑有左歸丸、逍遙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

  女性用藥誤區

  誤區一:更年期能忍則忍

  不少女性認為更年期是自然過程,什麼潮熱、盜汗、渾身乏力、焦慮等到了這個年齡自然而然會這樣。祖祖輩輩都忍下來了,我怎麼可能忍不過去呢?專家介紹說,由於更年期及絕經的頭5年卵巢功能下降很快,以致雌激素急劇減少,對身體的傷害極大,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比如絕經後第一年骨質疏鬆症發生率可達22%,絕經滿5年發生率可達45%。身體的不適如此多,生活質量是否還能保證不言而喻。

  誤區二:就醫走錯門

  較西方婦女,中國女性更年期的症狀更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易疲勞。這三種症狀的表現率均高於50%。此外,中國婦女在情緒抑鬱、煩躁、失眠、易怒等神經、精神症狀方面的發病率也較西方婦女高。上述症狀往往被誤解為中老年婦女自然老化的生理現象或個人心理問題,而非更年期症候群。專家介紹說,即便少數婦女因更年期症候群而就醫,去婦科的也僅有31%,大多數人「就醫錯門」,求助的是內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等醫師。

  誤區三:保健品替代藥品

  由於對更年期雌激素缺乏的認識存在誤區,很多女性把補充雌激素當成重返青春的靈丹妙藥,甚至通過自行購買雌激素保養品來延遲更年期或者緩解不適症狀,這是很危險的。雌激素不能濫用,不宜補得過早、過多或過急,單純為了保持年輕而補充雌激素更是有害無益。

  怎樣預防女性更年期?

  第一,提前認識本病,做好心理準備。正確認識本病的發病原因及其轉歸,了解其臨床表現,在心理上早就做好準備。

  第二,處理好家庭、社會關係。更年期婦女情緒易於激動,容易與家人發生矛盾。這就要求大家相互體諒,遇事要鎮靜,不要為一點小事,一句不順耳的話而大動肝火。家庭和睦是全家人的幸福,也是預防本病的重要因素。

  第三,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更年期婦女大多臨近退休,有的已經退休或下崗在家,思想壓力較大,心裡總存在一種失落感。這時要把生活安排得有節奏,適當增加業餘愛好。如養魚、養花、繪畫、下棋、聽音樂等等,不僅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還能保持良好的大腦功能,增進身心健康,對預防本症大有裨益。

  第四,合理安排體育鍛鍊。體育活動可以通過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各器官的生理機能,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能提高心理素質,提高對突發事件的適應能力。宜選擇運動量小、運動節奏慢的運動,如打太極拳、練劍、慢跑、散步等,讓患者在運動中獲得歡樂,忘掉煩惱和不幸,對預防本病大有益處。

    39健康網( 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實習編輯:朱燕梅)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女性更年期用藥忌擅自增減藥量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身體生理機能的退化,加之更年期後女性多已閉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很容易導致內分泌系統為了,加之一些生活和工作壓力等的影響,很多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因為一些疾病的困擾,尤其是更年期綜合症等,嚴重危害女性朋友的健康。
  • 中國藥聞會客廳丨更年期女性安全用藥
    (視頻時長:04:46)本期話題:更年期女性安全用藥主持人:武慧瑩中日友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主持人:梁醫生,提到更年期,就有一些女性朋友覺得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該有的。即便是出現盜汗、失眠、焦慮這一系列的症狀,她們能忍則忍了,這是不是一種誤區呢?梁醫生:這確實是一種誤區。
  • 布洛芬用藥不慎致死?總結一下你不知道的用藥誤區!
    誤區一:盲目補鈣——吃出結石、便秘老人、孕婦和兒童這三類特殊群體,用藥非常有講究,需要根據年齡、體重和懷孕等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劑量。老人的肝腎代謝功能減退,應該儘可能少用藥。一些女性或老年人為防止骨質疏鬆,會大量補鈣,盲目吃鈣片,但鈣片、維生素都不能過量亂補,否則反而可能引起副作用。有報導指出,盲目補鈣可能引起結石、便秘等。
  • 兒童用藥並不是"掰"就行,常見的5個用藥誤區,讓孩子安全用藥
    但兒童用藥的作用過程和成人用藥的作用過程是不一樣的,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許多器官組織以及神經系統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對於很多藥物都極為敏感。不少家長因為對兒童用藥存在一些誤區,導致兒童病情加重、延誤治療等情況屢屢發生,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兒童用藥的誤區,才可以避免錯誤用藥。
  • 兒童感冒用藥誤區
    兒童感冒用藥誤區目前,我國對兒童感冒的治療有些誤區,如濫用抗菌藥物、濫用退燒藥及動輒用靜脈滴注等。用藥時如若不加以考慮,就會引起不良反應。造成這些藥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合適製劑缺乏、臨床試驗困難、藥品說明書含糊不清。目前,兒童用藥的生產工藝要求很高,利潤率卻相對較低,加上兒童參加臨床試驗困難,針對兒童用藥的研究很少。很多兒童感冒藥都是根據成人劑量,綜合兒童體重與年齡因素後計算出的兒童劑量。但這些數據是推斷結果,而非臨床試驗結果。
  • 女性到中老年,骨質易疏鬆?更年期後堅持這麼做,可預防
    但是現如今,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骨質疏鬆現常常困擾廣大中年女性,也就是更年期的媽媽們。 更年期女性常見的症狀,除此之外,骨質疏鬆也「偏愛」更年期女性!
  • 更年期發現高血壓怎麼辦?詳解生活調理和用藥,助你穩控血壓
    在45歲到55歲的女性朋友中,有很多人都正在經歷著人生的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是由中年逐漸步入老年的必經階段,也是健康上容易出現這樣那樣問題的階段,除了因為體內雌性激素不足而導致的月經不調,潮熱盜汗,心悸失眠等症狀以外,女性更年期也是血壓升高,出現高血壓問題的高危年齡段,如果在這個階段發現了高血壓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如何調理改善血壓升高的問題
  • 十大用藥誤區需警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鹹澤日前在2017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表示,隨著我國藥品可及性的基本解決、藥品質量與療效的逐步提高,藥品使用環節是否安全合理,已經成為影響公眾用藥安全的重要因素。
  • 10大用藥誤區發布,新手爸媽給寶寶用藥注意別踩雷了
    就在前兩天,茉莉媽媽看到網上的新聞,中國藥學會在京發布「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其實很多大人用藥都會出現誤區,更何況是新手爸媽給脆弱嬌嫩的寶寶用藥呢!這10大用藥誤區中就包括了很多常見的新手爸媽的自行停藥沒危害、別人能用我就用、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藥品放心用和迴避風險不接種這幾個用藥誤區。今天茉莉媽媽就給大家講講這幾個用藥誤區的危害,以後給寶寶用藥時可別踩雷了!
  • 鼻炎用藥 誤區多多
    關於急、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等該如何防治,患者普遍存在疑惑以及用藥誤區。   感冒症狀反覆不能亂吃藥  「經常有病人感冒服藥,二三天後自己覺得好多了,但過了1個禮拜又出現了鼻塞、流鼻涕、發熱的反覆症狀。這時候病人還不以為然,在家瞎吃藥,結果拖延病情,等過了兩個多月症狀嚴重後才來就醫。」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2019-11-25 14:45:57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曾詩陽> | 字號:A+ | A-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用藥需謹慎誤區應遠離在日常用藥領域,人們存在一些常見誤區。
  • 女性更年期常見四大誤區
    誤區 1  女性更年期症狀只是潮熱、盜汗和情緒波動  在中國約有60%-80%的婦女會發生更年期症候群症狀,而困擾婦女常見的更年期症候群症狀主要是潮熱盜汗、情緒抑鬱、月經失調、多疑易怒。在更年期的後期,更有泌尿生殖道萎縮、性生活困難、骨質疏鬆和其他老年病如心血管疾病對婦女生命帶來嚴重危害。  誤區2  絕經等同於更年期  從現實當中有不少人認為,更年期就是指絕經期,其實這是含義完全不同的兩個醫學概念。更年期是指婦女從性腺功能衰退開始至完全喪失為止的一個轉變時期;而絕經則僅僅是指月經絕止不行。
  • 中國更年期女性人數躍居世界首位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王君平)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更年期女性人口的增長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更年期女性已達到1.6億,每年有超過1億2千萬女性深受更年期症候群的困繞,中國的更年期女性人數躍居世界首位。
  • 孩子亂用藥危害大,家長常見的5大用藥誤區
    因用藥不當,每年約有30000兒童,導致耳聾。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是難以計數!只要是親身照顧寶寶的家長們,幾乎都會跟各種各樣的藥品打交道,包括治感冒的、治發燒的、治腹瀉的等等,家長如果能夠學習一些用藥知識,將會對照顧生病的寶寶帶來極大的便利。在這裡列舉出一些容易被疏忽的用藥知識,希望能引起家長的重視。
  • 兒童用藥需謹慎,這4個常見的用藥誤區需警惕,別再自以為是了
    在兒童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孩子身體出現小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父母在孩子患上疾病時會格外焦慮,甚至會盲目使用藥物踏入誤區,導致兒童身體受傷害,因此,這些兒童用藥誤區,父母要牢記。兒童用藥父母要了解哪些誤區?
  • 嚴謹對待更年期吃什麼藥?
    核心提示:現在廣大60後已經到了更年期的年齡,而她們正是我們國家人口最多的時候,所以現在面對更年期的人數也是很龐大的,這就導致了更年期綜合症的發生概率的升高,結果就是面對更年期綜合症的困擾,很多女性選擇藥物治療,還有部分女性,擔心藥物傷身,採用心理、飲食治療。而關於藥物健康的話題也漸漸的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 這些用藥誤區,很多媽媽都有
    如果孩子感冒了,在家給孩子吃藥要謹慎,科學用藥、安全用藥是關鍵。以下用藥誤區應杜絕:誤區1:感冒不用吃藥平時總聽周圍家長說,感冒能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療,這種說法有些偏激。誤區3:給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藥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感冒後,家裡正好有大人服用的感冒藥,認為只要劑量減半就不應該有問題,這是不科學的。孩子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因為成人感冒藥的成分和孩子是不一樣的,而孩子肝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腎臟對藥物的清除能力都不如成年人。
  • 嬰幼兒用藥誤區有哪些媽媽了解這五個誤區
    近日,網上一段名叫《因藥致聾女孩的無聲訴說》的視頻看哭了無數媽媽,片中的小浠諾正因發燒後用藥不當,漸漸失去聽力。這也告訴各位媽媽,千萬不能隨便給寶寶用藥!那嬰幼兒用藥誤區有哪些?哪些藥絕不能給寶寶吃?趕緊來看看!
  • 讓女性更年期平穩過渡
    近年來,女性更年期症候群有發病年齡提早、發病率上升的趨勢 金鴻雁介紹,女性更年期症候群是指女性在絕經前後,由於性激素含量的減少導致的一系列精神及軀體表現,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生殖系統萎縮等,還可能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如焦慮、抑鬱和睡眠障礙等,給部分中年女性朋友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困擾
  • B肝患者切忌亂用藥,這些誤區你中招了嗎?
    10月9日,河北中醫肝病醫院健康大講堂,由康豔豔醫生主講的【B肝患者的常見用藥誤區】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廣泛關注,不少網友反映受益匪淺,希望重新回放直播內容,現在,我們滿足大家的願望,直播回放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