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並不是"掰"就行,常見的5個用藥誤區,讓孩子安全用藥

2020-12-24 康愛多網上藥店

現在不少家庭都會有一個小藥箱,以防止發生一些突發疾病。但兒童用藥的作用過程和成人用藥的作用過程是不一樣的,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許多器官組織以及神經系統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對於很多藥物都極為敏感。不少家長因為對兒童用藥存在一些誤區,導致兒童病情加重、延誤治療等情況屢屢發生,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兒童用藥的誤區,才可以避免錯誤用藥。

常見的兒童用藥誤區:

1、成人藥縮一半服用

不少父母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兒科疾病就是內科病的縮小,那麼,用藥就是把藥片掰成一半或掰成1/4給兒童用就可以了。但其實這種概念是錯誤的,兒童有自己的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生理病理的特點,他們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使和成人得的同一個病,他們的發展規律也不相同,選方用藥不一樣,注意事項不一樣,用藥規律也不一樣。


2、隨意改動服藥時間

藥物服用有具體的時間要求,可有的家長因工作忙碌等原因,經常將八小時給一次的藥物自行改成六小時一次或十小時一次。但其實,兒童用藥劑量的計算既重要又複雜,需要綜合小兒的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生長發育成熟程度確定的,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兒童的用藥間隔時間,用藥不可以太頻繁,尤其是治療效果不佳時切不可自行增加用藥劑量或增加給藥的次數,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調整。

3、 擅自改變藥物劑型

不少父母害怕藥品卡到幼童喉嚨,家長就自行將藥物掰開給孩子用。其實有些藥不能掰開,如腸溶膠囊、緩釋片、控釋片都不能掰開,否則不僅失去藥效,而且還會對孩子胃部有刺激,產生不良反應。


4、 飯後立即餵藥不可取

如今兒童藥物,大多數都會儘量選擇孩子喜歡的藥物劑型,口感都會比較好,但如果必須要吃苦藥,最好在孩子飢餓的時候先給他吃,這時候孩子胃是空,不容易把藥物吐出來。如果飽在飯後餵藥,孩子很容易把藥和飯都吐出來。


5、 強行餵藥

不少父母給兒童餵藥的時候,孩子並不一定服從,這時候家長就會捏著孩子的鼻子強行餵藥,但其實這種餵藥的方法是非常危險的,人的氣管和食管是並排挨著的,鼻子不能吸氣,就只能通過嘴吸氣了,這樣就非常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小孩的氣管,甚至可因氣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

其實,兒童也是一個特殊的用藥群體,這主要是因為兒童的生長發育還不夠完全,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洩都與成人有很大的差異,對藥物比較敏感,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因此,兒童對於不宜使用的藥物以及禁用的藥物千萬不要隨意使用,否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小病慢病[不排隊] 名醫專家護健康
康愛多首發線上【醫生問診】服務,陣容強大,專業廣泛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在線諮詢您的醫生!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關注兒童用藥安全 守護健康快樂童年
    其實,不管是在疫情中還是日常生活裡,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總是難免一些小病小痛的困擾,給孩子用藥幾乎是家長們的必修課。但是,卻很少有家長意識到兒童安全用藥的問題。為什麼需要注意兒童用藥安全?由於兒童專用藥的匱乏,多數家長給孩子服藥只靠「掰」、「猜」、「減」,實際上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在兒童用藥上,需要在用藥品種、劑型劑量、用法用量、餵藥方式等方面做出更為細緻的考慮。兒童用藥的八個誤區但許多家長並不熟知用藥安全知識,一不小心就會踩進用藥誤區。生活中常見的兒童用藥誤區有哪些呢?
  • 孩子亂用藥危害大,家長常見的5大用藥誤區
    因用藥不當,每年約有30000兒童,導致耳聾。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是難以計數!只要是親身照顧寶寶的家長們,幾乎都會跟各種各樣的藥品打交道,包括治感冒的、治發燒的、治腹瀉的等等,家長如果能夠學習一些用藥知識,將會對照顧生病的寶寶帶來極大的便利。在這裡列舉出一些容易被疏忽的用藥知識,希望能引起家長的重視。
  • 兒童用藥需謹慎,這4個常見的用藥誤區需警惕,別再自以為是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父母都希望他們平平安安健康快樂成長。在兒童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孩子身體出現小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父母在孩子患上疾病時會格外焦慮,甚至會盲目使用藥物踏入誤區,導致兒童身體受傷害,因此,這些兒童用藥誤區,父母要牢記。
  • 吃個感冒藥怎麼就聾了?這些兒童用藥誤區一定要知道
    原標題:吃個感冒藥怎麼就聾了?這些兒童用藥誤區一定要知道另據統計,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為成人的2倍,新生兒高達24.4%,為成人的4倍。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兒童患病數量佔患病人數的19.3%,現有的3500多種藥品中,專供兒童使用的只有60多種,僅佔總數的1.7%。
  • 兒童用藥誤區 你佔幾項?
    然而,不少家長給孩子「用藥」卻十分隨意,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稀裡糊塗,因而導致兒童用藥不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現狀用藥不當 害兒不淺「是藥三分毒」。然而,不少家長給孩子「用藥」卻十分隨意,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稀裡糊塗,因而導致兒童用藥不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兒科專家指出,藥物是把雙刃劍,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尤其嬰幼兒的用藥更為複雜,風險和安全隱患最多。
  • 兒童不是「小大人」 ,用藥需留意安全隱患
    人民網北京6月22日電 (曾璇) 孩子是每個家庭關注的重點對象,當孩子生病的時候,不少家長卻在用藥上「犯了難」。長期以來,臨床兒童用藥遵循根據成人標準酌情減量使用的原則,這種用藥習慣已經養成,殊不知,兒童並不是「小大人」,兒童用藥的安全隱患需要留意。
  • 用藥不當毀一生!最新兒童用藥黑名單:別再餵孩子吃這些藥了
    小蜜說,她自從生完孩子,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即便一家六個大人看護,難免還是會出現頭疼感冒,讓人心焦。「我現在家裡最多的就是藥,光是兒童藥就裝滿了2個藥箱。」在很多家長眼裡,能吃藥決不打針,所以只要不是十萬火急的病,首選的是吃藥,同樣地,這也是兒科醫生的治病法則。但是藥三分毒,家長該如何保證孩子的用藥安全呢?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兒童、老人如何安全用藥?
    該用藥提示包括: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很重要;藥名相近藥效遠,服藥需要看分明;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多藥共用須謹慎,提高用藥依從性;激素治療應注意,合理使用是良藥;改善骨質疏鬆症等事項,涵蓋內容十分全面。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琳琅滿目的藥品我們如何選擇呢?對於一些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弱的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和兒童該如何用藥呢?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 | 字號:A+ | A-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用藥需謹慎誤區應遠離在日常用藥領域,人們存在一些常見誤區。例如,聽說別人吃的藥管用,趕緊給自己也安排上;孩子一發熱,家長就餵退燒藥;為加快康復,幾種藥一起服用……這些行為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大家應格外注意。近日,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在京啟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本著「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的用藥原則,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高公眾用藥水平和健康素養。
  • 兒童發燒,如何用藥才安全?
    根據《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的通知》(藥監綜〔2020〕92號)要求,省藥品監管局定於202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開展廣東省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今年以「安全用藥,戰疫同行」為主題,將舉辦藥品安全知識系列科普等主題活動。
  • 不可忽視的兒童安全用藥
    開欄的話  安全用藥常識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保障公眾用藥安全離不開科普宣傳。為增強公眾安全用藥意識,持續、廣泛普及藥品安全知識,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大眾日報聯合推出「安全用藥 關注民生」專欄,內容包括兒童安全用藥、家庭病用藥、科學服用中藥、用藥誤區等,寄望通過這些安全用藥知識,提高公眾安全用藥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 兒童感冒用藥誤區
    兒童感冒用藥誤區目前,我國對兒童感冒的治療有些誤區,如濫用抗菌藥物、濫用退燒藥及動輒用靜脈滴注等。感冒藥包括緩解鼻黏膜充血藥、抗組胺藥、鎮咳藥和祛痰藥,單獨或聯用這些藥物可暫時減輕兒童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 兒童用藥並非「小兒科」
    本報記者 奚振海兒童看病要去「小兒科」,但給兒童用藥卻絕非「小兒科」問題。在日前舉行的2020「全國安全用藥月」廣西宣傳活動上,來自廣西中醫藥大學的專家建議,孩子生病要及早治療,給兒童用藥要注意避免「憑經驗用藥」「過度用藥」等誤區。近年來,醫療機構對使用抗生素的管理越來越嚴,市民對於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也提高了警惕。
  • 兒童用藥需謹慎,兒童安全用藥基因檢測非常有必要
    最近央視播出了一則兒童安全用藥的宣傳片,看完以後讓很多人流下了心酸的眼淚,一個5歲的小女孩因為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他的一生將會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這個讓人心疼的小女孩,僅僅是因為一次普通的發燒,用藥不當,就要以孩子的聽覺為代價。但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他一個人的身上。他只是成千上萬個不幸中的一個。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因為用藥不當,每年大約會有3萬名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中!
  • 河北啟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這些用藥常識請記好!
    11月9日,河北省藥監局在全省啟動以「安全用藥、戰疫同行」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是我國藥品安全領域重要的品牌宣傳活動,自2007年起已連續舉辦13屆。安全、合理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有哪些用藥誤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秋冬兒童疾病高發!拖延用藥、亂用藥危害大,安全用藥看這裡
    先觀察孩子狀態,如孩子狀態不好,建議及時就醫,請醫生看一下孩子的情況,再決定是否用藥。乙醯半胱氨酸顆粒:化痰作用、OTC用藥,建議2歲以上兒童使用。使用時記得多喝水。因此,不建議睡前用氨溴特羅口服液或含克倫特羅成分的藥物哦~*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平時不建議自行給孩子用藥,但如果醫生開了某種藥物,也不要因為懼怕藥物副作用而拒絕用藥哦!一般藥物常見副作用,在停止用藥後都會自然消失,家長不用過於緊張。
  • 冬季兒童用藥需謹慎
    這時候是該帶孩子去醫院還是憑經驗去藥店買藥呢?嬰幼兒和兒童的的身體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家長該怎樣選擇可靠、安全、副作用小的藥呢?記者採訪了部分家長,同時聯繫兒童用藥方面的專家,對冬季兒童用藥方面提出了建議。
  • 10大用藥誤區發布,新手爸媽給寶寶用藥注意別踩雷了
    就在前兩天,茉莉媽媽看到網上的新聞,中國藥學會在京發布「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其實很多大人用藥都會出現誤區,更何況是新手爸媽給脆弱嬌嫩的寶寶用藥呢!這10大用藥誤區中就包括了很多常見的新手爸媽的自行停藥沒危害、別人能用我就用、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藥品放心用和迴避風險不接種這幾個用藥誤區。今天茉莉媽媽就給大家講講這幾個用藥誤區的危害,以後給寶寶用藥時可別踩雷了!
  • 兒童用藥劑量是成人的一半嗎?
    □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冬天天氣寒冷,不少兒童容易生病。一些家長在發現孩子生病時會急於給他們吃藥,但很多藥物沒有兒童劑型,有家長則採用「兒童減半」的劑量標準,這種說法正確嗎?兒童用藥處於尷尬境地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用得好是治病良方,用不好則會成為害人的毒藥。
  • 避開小兒咳嗽用藥誤區
    對於孩子咳嗽用藥的選擇,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有很多用藥誤區。那麼,如何選擇安全有效的小兒止咳藥呢?小兒止咳藥哪種好?小編為您答疑解惑。小兒用藥誤區小兒咳嗽濫用抗生素:很多家長認為小兒咳嗽就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孩子咳嗽時就一定要用消炎藥,這會對小兒帶來很多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