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家庭都會有一個小藥箱,以防止發生一些突發疾病。但兒童用藥的作用過程和成人用藥的作用過程是不一樣的,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許多器官組織以及神經系統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對於很多藥物都極為敏感。不少家長因為對兒童用藥存在一些誤區,導致兒童病情加重、延誤治療等情況屢屢發生,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兒童用藥的誤區,才可以避免錯誤用藥。
1、成人藥縮一半服用
不少父母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兒科疾病就是內科病的縮小,那麼,用藥就是把藥片掰成一半或掰成1/4給兒童用就可以了。但其實這種概念是錯誤的,兒童有自己的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生理病理的特點,他們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使和成人得的同一個病,他們的發展規律也不相同,選方用藥不一樣,注意事項不一樣,用藥規律也不一樣。
2、隨意改動服藥時間
藥物服用有具體的時間要求,可有的家長因工作忙碌等原因,經常將八小時給一次的藥物自行改成六小時一次或十小時一次。但其實,兒童用藥劑量的計算既重要又複雜,需要綜合小兒的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生長發育成熟程度確定的,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兒童的用藥間隔時間,用藥不可以太頻繁,尤其是治療效果不佳時切不可自行增加用藥劑量或增加給藥的次數,必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調整。
3、 擅自改變藥物劑型
不少父母害怕藥品卡到幼童喉嚨,家長就自行將藥物掰開給孩子用。其實有些藥不能掰開,如腸溶膠囊、緩釋片、控釋片都不能掰開,否則不僅失去藥效,而且還會對孩子胃部有刺激,產生不良反應。
4、 飯後立即餵藥不可取
如今兒童藥物,大多數都會儘量選擇孩子喜歡的藥物劑型,口感都會比較好,但如果必須要吃苦藥,最好在孩子飢餓的時候先給他吃,這時候孩子胃是空,不容易把藥物吐出來。如果飽在飯後餵藥,孩子很容易把藥和飯都吐出來。
5、 強行餵藥
不少父母給兒童餵藥的時候,孩子並不一定服從,這時候家長就會捏著孩子的鼻子強行餵藥,但其實這種餵藥的方法是非常危險的,人的氣管和食管是並排挨著的,鼻子不能吸氣,就只能通過嘴吸氣了,這樣就非常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小孩的氣管,甚至可因氣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
其實,兒童也是一個特殊的用藥群體,這主要是因為兒童的生長發育還不夠完全,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洩都與成人有很大的差異,對藥物比較敏感,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因此,兒童對於不宜使用的藥物以及禁用的藥物千萬不要隨意使用,否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小病慢病[不排隊] 名醫專家護健康
康愛多首發線上【醫生問診】服務,陣容強大,專業廣泛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在線諮詢您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