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2020-12-19 中國網河南頻道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2019-11-25 14:45:57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曾詩陽

| 字號:

A+

A-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用藥需謹慎誤區應遠離

在日常用藥領域,人們存在一些常見誤區。例如,聽說別人吃的藥管用,趕緊給自己也安排上;孩子一發熱,家長就餵退燒藥;為加快康復,幾種藥一起服用……這些行為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大家應格外注意。

近日,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在京啟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本著「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的用藥原則,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高公眾用藥水平和健康素養。

安全儲藥很重要

生活中,大家都會常備家庭藥箱,方便處理一些小傷小病。然而一旦管理不好,家庭藥箱可能會變成藥品過期浪費、藥物濫用、誤服誤用的「大禍害」。首先,藥品在擺放上有學問:外用和內服藥品需分開存放;急救藥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應放置於顯眼位置方便取用;成人與兒童用藥要分開存放,防止誤拿誤服。其次,藥箱存放位置也有講究——建議放置在陰涼乾燥處,並確保不要讓兒童或者精神異常者輕易接觸到,以免誤服。

藥名相近藥效遠

疾病治療講究對症用藥。有些藥品名稱相似,甚至僅一字之差,療效卻大不相同。例如,鹽酸小檗鹼與鹽酸小檗胺,前者用於治療腸道感染,後者用於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有些藥物通用名相同,藥物劑型卻不同。例如,硝苯地平分散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兩者都用於治療高血壓。但分散片可以掰開服用,控釋片必須整片吞服,掰開或嚼碎服用會破壞劑型結構,甚至可能導致藥物成分大量進入血液,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兒童合理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免疫系統對病原菌作出的積極反應。孩子發燒後的第一件事,是給孩子測量體溫,觀察孩子的一般表現——只要精神狀態尚可,可先採用物理降溫方式,暫時不用服用藥物;若孩子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退燒藥降溫。不同種類的兒童退燒藥具有不同代謝途徑,一般常用的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兩種藥品,不要混合服用,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如果用藥後體溫沒有下降趨勢,則需及時就醫。

多藥共用須謹慎

安全用藥提倡「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因為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毒性增強。但老年人常有「一人多病、多藥共用」的情況,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相對較高。因此,建議老年人提高用藥依從性,開展日常用藥記錄,列出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給藥方式等。這樣既能避免多服、漏服、誤服,也能在就診時出示個人用藥歷史,便於醫生根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

激素治療應注意

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常令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合理使用,激素也是治病良藥。激素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較易發生在長期大量使用時、藥量減少過快時以及突然停藥時。預防不良反應發生的最佳方式是遵醫囑短期適量使用,停藥時採取逐漸減量的方式,以促使自身激素功能恢復,避免突然停藥導致病情反跳。長期使用激素需嚴格執行醫囑,不可隨意更改服藥劑量和時間,並定期複查,以便根據病情及時調整用藥。

單純補鈣不可靠

骨質疏鬆症主要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兩大類。老年人骨質疏鬆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引起的骨質疏鬆則屬於繼發性骨質疏鬆。患者通過骨密度檢查確定為骨質疏鬆後,還需要檢查一些骨轉換的指標,以找出骨質疏鬆的病因,並針對病因開展治療。鈣營養不良引起的骨質疏鬆,補充鈣劑會有一定的效果;原發性骨質疏鬆,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盲目補鈣沒什麼作用。

抗血栓要遵醫囑

華法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口服抗凝藥,臨床上常用於降低患者血液的凝固力以預防併發症,例如中風的發生。多種藥物會與華法林產生相互作用,患者如還需要服用其他藥品,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擅自加藥。長期口服華法林時,必須定期監測,根據指標進行劑量調整。服用華法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出血,如患者發現自己有異常出血情況,應及時就醫。

科學應對心絞痛

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臟病人的救命藥,用以緩解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應採用舌下含服的方式,每次一片,如不見效,隔5分鐘再含服一片,最多連續應用3次。若症狀沒有緩解,切勿再加大藥量,需及時就醫。硝酸甘油進入人體後會迅速擴張血管,因此服用時儘量採用坐姿,站立可能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引起低血壓,躺著用藥則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藥效。

規律服用降壓藥

高血壓需終身用藥,患者應選擇最適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藥物,遵循緩慢、平穩的用藥原則。患者因病情變化需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時,應遵從醫囑,不可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導致血壓波動。血壓不穩會增加卒中、心肌梗死、腎損害等風險,加重病情。高血壓患者發生併發症的原因除了血壓升高外,還有吸菸、酗酒、缺乏運動等,因此,患者除了要選擇適當的藥物,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長期服藥要複診

長期用藥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療效欠佳,而有些患者自以為有經驗,長期只吃藥不複診。長期服藥患者應遵醫囑定期複查,不僅能觀察藥物的療效,還能及時規避一定的不良反應。與藥物相關的定期複查包括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檢查。服藥期間若感到身體不適,應及時向醫生溝通反饋情況,避免出現嚴重後果。

「中國藥學會面向藥學專家徵集了108條安全用藥知識點,結合臨床經驗和公眾關切,梳理得出了上述十大用藥提示。」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表示,普及安全用藥知識、破解公眾用藥誤區、增強安全用藥意識、形成良好用藥習慣,是促進公眾健康、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環節,安全用藥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曾詩陽)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用藥切勿「跟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近日,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為普及安全用藥知識,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幫助公眾走出一些常見的誤區,做到安全、合理、準確用藥。
  • 感冒、咳嗽、腹瀉……用藥需謹慎!「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日前,在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指導公眾安全合理用藥。 01 使用冰箱存藥品,這些事情需注意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腹瀉用藥在列!
    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呼籲公眾關注安全用藥,學習用藥常識,促進全民健康。 今年的提示,分別從藥品存儲,流感預防,感冒、哺乳期、兒童咳嗽用藥,以及糖尿病、痛風、便秘和腹瀉用藥等十方面進行提示,分別是: 使用冰箱存藥品
  • 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兒童、老人如何安全用藥?
    點擊播放 GIF 0.0M據報導,不久前,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該用藥提示包括: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很重要;藥名相近藥效遠,服藥需要看分明;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多藥共用須謹慎,提高用藥依從性;激素治療應注意,合理使用是良藥;改善骨質疏鬆症等事項,涵蓋內容十分全面。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琳琅滿目的藥品我們如何選擇呢?對於一些免疫力和抵抗力較弱的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和兒童該如何用藥呢?
  • 2019年十大用藥提示速看
    在這段病菌最喜歡的換季時間裡,大家生病後可不能隨便用藥哦!用藥應該注意什麼?什麼藥不可以隨便吃?快快看看今年的十大用藥提示吧!10月17日,中國藥學會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這也是中國藥學會連續第六年在全國安全用藥月期間發布公眾安全用藥知識。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公布 感冒不可重複用藥
    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提醒公眾學習用藥常識,保證用藥安全。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結合公眾關切的用藥問題,分別從藥品存儲,流感預防,感冒、哺乳期、兒童咳嗽用藥,以及糖尿病、痛風、便秘和腹瀉用藥等十方面進行了提示。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過量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可引起嚴重肝損傷,應嚴格遵醫囑。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閱讀原文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小心別踩這些「雷」!
    日前,在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指導公眾安全合理用藥。1、使用冰箱存藥品,這些事情需注意大部分藥品可在室溫條件下保存。使用冰箱存放片劑、膠囊劑、散劑等,易受潮加速變質。糖漿劑在低溫情況下也易導致藥物濃度發生改變,影響療效。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11月3日,在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發布了「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該活動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的「全國安全用藥月」的重點活動之一,旨在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示公眾關注用藥安全,指導公眾安全合理用藥。
  • 安全用藥提示:經期用藥需謹慎 注射液口服危害大
    這些用藥誤區,嚴重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近日,記者再次從中國藥學會獲悉,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藥學會主辦的「全國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經過網友的積極參與,目前已收到32.09萬份公眾有效答卷。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提示1 使用冰箱存藥品,這些事情需注意 提示3 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
  • 十大用藥誤區需警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鹹澤日前在2017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表示,隨著我國藥品可及性的基本解決、藥品質量與療效的逐步提高,藥品使用環節是否安全合理,已經成為影響公眾用藥安全的重要因素。
  •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2019國人十大用藥提示出爐
    合理用藥可以防治疾病,用藥不當會有不良反應。世界衛生組織曾有資料顯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1/3是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10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全國共收到149.9萬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為49.5萬份。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兒童咳嗽莫慌張,正確選擇止咳藥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兒童咳嗽莫慌張,正確選擇止咳藥 2020-11-24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國人十大用藥提示發布,這些「坑」我們可能都踩過
    世界衛生組織曾有資料顯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1/3是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 10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全國共收到149.9萬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為49.5萬份。
  • 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發布 專家提醒「海淘」藥品要看懂說明書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17日訊(記者 朱國旺)「海淘藥品放心用」「不良反應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 「迴避風險不接種疫苗」……這些常見卻是錯誤的用藥觀念嚴重影響了公眾的用藥安全。由國家藥監局指導、中國藥學會主辦的2018年「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10月1日開展,中國藥學會組織藥學專家從收集的81.6萬次有效答題中梳理出公眾誤識率較高、潛在風險較大的10個安全用藥誤區,10月17日正式向社會發布,並邀請北京協和醫院張繼春主任藥師、北京世紀壇醫院孫路路主任藥師和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王海蓮主任藥師等知名藥學專家進行了解讀。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兒童咳嗽莫慌張,正確選擇止咳藥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兒童咳嗽莫慌張,正確選擇止咳藥 2020-11-08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大用藥誤區發布,新手爸媽給寶寶用藥注意別踩雷了
    就在前兩天,茉莉媽媽看到網上的新聞,中國藥學會在京發布「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其實很多大人用藥都會出現誤區,更何況是新手爸媽給脆弱嬌嫩的寶寶用藥呢!這10大用藥誤區中就包括了很多常見的新手爸媽的自行停藥沒危害、別人能用我就用、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藥品放心用和迴避風險不接種這幾個用藥誤區。今天茉莉媽媽就給大家講講這幾個用藥誤區的危害,以後給寶寶用藥時可別踩雷了!
  • 河北啟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這些用藥常識請記好!
    11月9日,河北省藥監局在全省啟動以「安全用藥、戰疫同行」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是我國藥品安全領域重要的品牌宣傳活動,自2007年起已連續舉辦13屆。安全、合理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有哪些用藥誤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哺乳用藥慎選擇,母嬰健康最重要_中國...
    哺乳期媽媽用藥,事關母嬰健康,須謹慎對待。要做到哺乳期安全合理用藥,在不影響嬰兒健康的前提下讓媽媽儘快康復,特別需注意以下幾點:  1.遵醫囑,優先選擇可在哺乳期安全使用的藥物:抗生素類,如青黴素及頭孢菌素類;感冒退熱藥類,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抗過敏藥類,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