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能治病,也能致命。」由此看出藥物有兩副面孔,合理使用它時能救人,濫用它時可能威脅全身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曾有資料顯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1/3是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
10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全國共收到149.9萬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為49.5萬份。
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認為:「形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是保證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知識,增強公眾安全合理用藥的意識,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為此,中國藥學會梳理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對安全用藥提示進行詳細解讀和指導。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宮麗麗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 金劍
本報記者 | 董長喜
本文編輯 | 鮑捷
1
家庭藥箱常整理,安全儲藥很重要
如今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小藥箱,尤其是老人多的家庭,儲存的藥物可能高達幾十種。
很多人往往比較關注藥物的用法用量,卻忽略藥物的保存條件、儲存地點及有效期。
不正確的貯藏方式常常影響藥物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加速藥物變質或降低療效,尤其是已打開包裝但還沒用完的藥物,更要妥善保存。
藥師建議
藥物開封後,最好保留包裝、注意有效期,嚴格按照說明書貯藏;
藥品要分類保存,成人用藥和小兒用藥分開、內服藥和外用藥分開、急救藥與常規用藥分開;
建議每6個月整理一次家中備用藥。
2
藥名相近藥效遠,服藥需要看分明
有些藥品名稱相似相近,甚至僅一字之差,但作用與療效大不相同,如果不仔細區分,輕則貽誤防治疾病,重則危及生命。
例如鹽酸小檗(讀音為bò)鹼與鹽酸小檗胺,前者就是大家熟知的黃連素,是止瀉類非處方藥,用於治療腸道感染;後者卻是升白細胞的藥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
藥師建議
任何時候,服藥前都要看清藥名;
可將藥名近似的藥特別標註出來;
區分藥品的通用名與商品名,通用名是藥品的法定名稱,每種藥品只有一個通用名。
3
兒童發燒需降溫,合理使用退燒藥
發燒其實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對身體是無害的。
因為,發燒是體內免疫反應過程,一定程度的發燒,可增加免疫系統中吞噬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生成,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家長不必過於焦慮、恐懼。
藥師建議
別一發燒就馬上用退燒藥,原則上如果孩子發熱不超過38.5攝氏度,可不必用退燒藥。
不同種類的兒童退燒藥有不同的代謝途徑,一般常用的有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醯氨基酚滴劑兩種,適用於小兒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治療。
兩種藥不要混合服用,用前搖勻,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天,症狀未緩解請及時諮詢醫生或藥師。不推薦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劑給小兒退熱。
4
多藥共用須謹慎,提高用藥依從性
老年人常患有多種疾病,需要多種用藥。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毒性增強,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
用藥依從性也稱順應性,是指患者用藥、飲食和運動等行為與醫務人員建議相符的程度。依從性好就是指患者按照醫生和藥師的指導服藥。
藥師建議
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
如必須使用多種藥物,最好將服用的藥記錄在本子上,列出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等,就診時可以帶給醫生看,避免不同的醫生開具作用相同的藥品,也便於醫生根據病情調整用藥。
5
激素治療應注意,合理使用是良藥
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常使人望而卻步。激素藥不可濫用,但如果在專業指導下合理使用,激素也是治療疾病的良藥。
臨床上,激素主要用於抗炎、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等,比如國內外兒童哮喘指南均推薦吸入糖皮質激素作為兒童哮喘長期控制的一線治療藥物。
藥師建議
該用藥時及時用藥,以免延誤了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激素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長期大量使用、藥量減少過快或突然停藥時,常易發生不良反應;病人長期用激素時,需要預防骨質疏鬆。
6
改善骨質疏鬆症,不能僅依靠補鈣
2018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40~49歲人群低骨量率達32.9%,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達46.4%。
缺鈣只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因素之一,女性絕經引起的骨質疏鬆症主要與雌激素下降、破骨功能增強有關;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與維生素D代謝障礙、鈣吸收能力下降有關。這些情況下單純補充鈣片,並不能被吸收。
藥師建議
不同類型的骨質疏鬆,治療手段不一樣,盲目補鈣往往收效不大;
老年人的鈣劑以每日總攝入量1000~1500毫克(包括飲食、補充的總和)為宜;
均衡膳食、增加日曬、適當活動比單純補鈣效果更好;
除了鈣劑外,骨質疏鬆藥需要定期調整用藥,以降低長期服藥導致的不良反應。
7
服華法林需監測,抗血栓要遵醫囑
華法林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廣的口服抗凝藥。
儘管新藥層出不窮,但華法林因其療效明確、作用時間長、價格便宜、可以口服的優點,仍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適用於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後、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抗凝治療。
藥師建議
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及個體特徵,規定華法林起始用量及維持用量,患者切勿隨意自行調整藥物;
長期口服華法林時,必須定期監測,根據指標進行劑量調整;
服藥期間,應儘量少攝入會造成維生素K波動的食物,如菠菜、香菜、紫甘藍等。
8
科學應對心絞痛,硝酸甘油要用對
硝酸甘油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具有起效快、療效肯定、使用方便和經濟等優點,是冠心病和心絞痛患者在關鍵時刻的「救命藥」,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不少患者需要隨身攜帶。
但如果用法不當,硝酸甘油不僅不能緩解發作的心絞痛,還可能引起其他症狀。
藥師建議
硝酸甘油應採用舌下含服,每5分鐘可重複0.5毫克,直至疼痛緩解,如果15分鐘內劑量達到1.5毫克仍不見效,應立即就醫;
硝酸甘油應放在陰涼處(不超過20℃),用棕色瓶子避光、密封保存;
每次取藥時應快開、快蓋,並注意擰緊;
部分患者服藥後可能會出現頭疼、面紅等不良反應。
9
規律服用降壓藥,生活方式做輔助
高血壓是引發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它不僅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還會增高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腎病的發病風險。規律用藥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
藥師建議
高血壓需終身用藥;
患者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選擇對自己最適合的藥物;
因病情變化需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時,應遵從醫囑,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調整;
高血壓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造成的,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10
長期服藥要複診,根據病情來調整
很多疾病都需要長期用藥。有些患者自以為有經驗,長期只吃藥不複診,這就可能造成醫生無法正確評價療效,評估不良反應。
比如,長期服用他汀,可能會造成肝功能異常,這種副作用更容易在服用的第一個月出現,所以第一個月要複查肝功能,然後再根據情況進行用藥方案調整。
藥師建議
在服藥前,患者應該詳細了解服藥方法和主要副作用;
服藥過程中,出現不適時要及時與醫生溝通;
與藥物相關的定期複查通常包括血常規、凝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檢驗。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