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茉莉媽媽看到網上的新聞,中國藥學會在京發布「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其實很多大人用藥都會出現誤區,更何況是新手爸媽給脆弱嬌嫩的寶寶用藥呢!
這10大用藥誤區中就包括了很多常見的新手爸媽的自行停藥沒危害、別人能用我就用、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藥品放心用和迴避風險不接種這幾個用藥誤區。今天茉莉媽媽就給大家講講這幾個用藥誤區的危害,以後給寶寶用藥時可別踩雷了!
一、自行停藥沒危害
一到換季,溫度變化比較大,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寶寶不小心就會患上呼吸道感染,嚴重時還要帶寶寶到醫院看病開藥。
有的家長看著自己寶寶的病情剛有好轉,就自行停藥,反而會因為病菌沒有完全殺死,抑制下來的病菌潛伏,一著涼或者飲食、作息不規律,就容易使體內的病菌重新「復活」。這也是很多家長覺得家裡寶寶怎麼反覆感冒、咳嗽的原因。
二、偏方秘方治大病
除了別人能用我就用以外,偏方秘方治大病也是常見的用藥誤區。特別是老一輩們,聽信某些偏方,想依靠這些偏方治好寶寶的病。同樣是這個月,在湖北襄陽有一位寶寶的家長就因為聽信了所謂的偏方,為了讓寶寶安穩,竟然在50天的寶寶身上扎了40度針,直接把寶寶「扎」進ICU搶救。
其實想要治病,最好還是到醫院去問診專業醫生,在使用這些所謂的「偏方」時,也最好尋求醫生的意見。
三、別人能用我就用
新手爸媽一旦遇到寶寶生病,這時候就會出現很多「過來人」告訴你他家寶寶上次也是這種情況巴拉巴拉,用了那種藥以後就好了巴拉巴拉……每次遇到這種情況,茉莉媽媽都想吐槽,每個寶寶體質不同,有時候可能同樣的情況也不能用同樣的藥好嗎!
四、海淘藥品放心用
前段時間在浙江6歲的兩個寶寶在家突然昏睡不醒後,被緊急送往醫院,原因就是兩個寶寶把幾瓶國外的止咳藥水當成飲料全喝了。這幾瓶國外止咳藥水有著可愛的包裝,加上口感也不像其他藥一樣難以下咽。
但這些海淘藥品沒有經過專業途徑銷售,並且沒有中文說明,家長們不能判斷藥品是否適合孩子。例如上面提到的這款止咳水,成分裡就含有雙氫可待因磷酸鹽,過度服用會出現上癮、極度嗜睡等情況。
有的家長想著,那我不海淘國外藥品,就找香港的兒童藥品代購唄,像是保嬰丹、七星茶、猴棗散之類的。但其實這些所謂香港兒童常備藥,本身也有並不是適合所有寶寶體質,茉莉媽媽還是那句話「用藥前一定要問醫生,遵醫囑」!
五、迴避風險不接種
到底應不應該接種疫苗也是很多家長心中的一道難題。除了擔心寶寶被接種了假疫苗以外,還擔心接種疫苗以後會有副作用,有的家長乾脆就不給寶寶接種疫苗。
寶寶在接種疫苗後,常見的不適有這幾種,分別是部位出現紅腫、身體有發熱情況或者輕微的嘔吐、腹瀉、食慾欠佳等,過幾天就會好。這是因為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疫苗會在體內模擬疾病產生過程,從而產生抗體,過幾天就會自行痊癒,真正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機率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