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很多女性都為痛經所苦惱。但是很多女性認為痛經不是什麼疾病,只要疼幾天沒事了,就不再重視起來。但其實經常痛經也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中醫說法就是體內寒氣比較重、血液凝滯不通、血液無法正常排出,就會導致痛經的出現。痛經的主要表現就是經期前後,女性會出現下腹部疼痛或者是腰部疼痛,嚴重的患者還會放射到腰骶部位。還有些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的表現。
中醫如何調理痛經呢?
1、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是很常見的一種中醫療法,主要是通過按摩女性的小腹部,促進血液的流通,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主要方法是患者仰臥於床,先把兩隻手搓熱,然後把手放在小腹部,先由上到下按摩一百次,再從左到右按摩一百次,最後打圈按摩六十圈,直到局部皮膚變得紅潤。
2、外敷療法
中醫外敷療法也是治療痛經效果很好的一種方法,主要是應用藥包進行局部外敷,主要應用的藥物有川烏、草烏,這兩種藥物研成細末,然後再加上蜂蜜、薑汁調和成藥膏敷在小腹部,每次敷兩到三個小時,每天敷一次。
3、藥物調理
很多痛經的女性都會選擇服用中藥進行調理,很多中藥都具有活血、逐瘀、通經、驅寒的作用。最常用到的藥物有艾草、附子、益母草、丹參、田七等,這些藥物各自有各自的功效,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痛經的症狀。除了緩解經期疼痛的現象,還要注重驅寒,去除體內的寒氣才可以更好地緩解痛經的症狀。
4、補血養氣
雖然經期失去的血比較多,但是血與氣是同時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因此失血的同時還會有氣虛的表現,氣虛血虛的時候也更容易出現痛經的表現,因此女性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多補充氣血,可以喝一些藏紅花泡的水,也可以多吃一些紅棗,並且配合一些調血理氣的中藥會更好。
5、針刺療法
對於痛經比較嚴重並且急於緩解疼痛的患者,可以採用針灸的治療方法,針灸是一種見效比較快的方法,可以針刺三陰交、血海等穴位來緩解疼痛。
以上就是中醫常用的緩解痛經的方法,很多方法都是要在日常多用用的,中醫注重補氣血、疏通經絡來達到止痛的目的。因此可以多了解一些方法,難受時可以進行緩解。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