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瓴資本看好,增速30%,醫藥研發服務企業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2021-01-09 騰訊網

今天,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介紹一個新行業——醫藥研發服務行業,醫藥研發服務企業是新藥研發領域中社會化專業化分工的必然產物,現如今承載了製藥企業越來越多的研發、生產工作。憑藉成本優勢、效率優勢等特點,醫藥研發服務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已成為醫藥研發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2019年全球藥物開發及生產(CRO+CMO)市場規模同比增速為9.4%,而我國醫藥研發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增速為35.8%,隨著醫藥行業的不斷發展,醫藥研發服務行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一、醫藥研發服務行業基本情況介紹

1、行業產業鏈介紹

根據新藥研發領域中客戶服務階段的不同,醫藥研發服務一般分為合同研發服務(CRO)、合同生產業務/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分別對應新藥研發領域中的臨床前研究及臨床研究、定製化生產及研發服務等產業鏈中的不同環節。

由於CRO行業貫穿新藥發現、研發、開發的全過程,伴隨新藥發現、研發、開發全流程提供一體化、全周期服務,因此CRO行業不存在明顯的上遊關聯關係。CMO/CDMO行業為CRO研發環節的直接下遊環節,是產業鏈自前端藥物研發向後端藥物生產的自然延伸,CMO/CDMO行業下遊一般為醫藥行業產品的常規參與者,即國內外藥企、其他醫藥研究機構等。

2、行業特有技術水平和技術特點

新藥研發服務代表生命科學前沿領域,涉及實驗室化學、生物科學、藥物安全評價、化學和製劑工藝開發及生產和臨床研究服務等多個交叉學科領域,亦是智力高度密集型行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較高。

除此之外,其行業的技術水平和技術特點因不同的研究服務領域而有所不同。

1)臨床前CRO服務,其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藥物的物理化學性質研究、成藥性研究、原料與製劑的工藝研究、質量標準及穩定性研究、安全性評價實驗、動物藥代動力學研究等幾個方面。

2)臨床CRO服務,其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臨床研究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臨床研究服務的可控性、臨床研究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的先進性等諸多方面。

3)在CMO/CDMO領域,其技術水平主要體現在完善的生產工藝設計、生產流程控制,承擔工藝研發、改進的職能,為製藥企業提供具備創新性的技術服務,進一步幫助製藥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研發效率及產品、服務質量,降低研發風險。

3、行業壁壘

藥品對質量要求嚴格,醫藥研發服務行業準入壁壘較高。根據行業特點,除了具備基本的人才技術壁壘之外,醫藥研發服務企業與客戶間的合作壁壘也非常高,醫藥研發服務企業往往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持續考核,才能獲得藥企客戶的信任,而一旦確定合作關係後,藥企客戶便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這種長期形成的客戶關係具有較強的排他性和高度的相互依賴性,形成了醫藥研發服務行業中較高的客戶合作壁壘。

另外,醫藥研發服務企業的其他壁壘,包括人才技術壁壘、資金壁壘、品牌建設壁壘及質量管理壁壘等,幫助企業在面對市場新進入者時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發展機遇

1、政策利好

近年來,國家和各部門出臺諸多政策以改變中國目前以仿製藥為主的醫藥生態狀況,同時大力鼓勵創新藥物研發。「仿製藥」戰略向「創新藥」戰略轉變的政策性支持促進了臨床前CRO行業高速發展。

與此同時,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逐步落地,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通常指擁有藥品技術的藥品研發機構、科研人員、藥品生產企業等主體,通過提出藥品上市許可申請並獲得藥品上市許可批件,並對藥品質量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承擔主要責任的制度。

在該制度下,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產許可持有人可以是同一主體,也可以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主體。它避免了規模化的固定資產投資,卻同樣能獲得足夠的藥品生產規模,帶動CRO、CMO/CDMO行業快速發展。

2、藥企加大新藥研發

醫藥製造企業將一直面臨專利懸崖問題。從2011-2020年起,年銷售額總計達2000億美元的藥物將失去專利保護。專利藥到期後,產品的銷售額下降,迫使製藥企業不斷進行創新藥物的研發,以豐富自己的在研產品管線,維持市場壟斷地位和獲取遠高於仿製藥物的利潤。

近幾年,受到創新藥物研發需求影響,全球在研的藥物管線(包括臨床前、臨床期以及待批准新藥證書階段)持續不斷增長。

3、醫藥發展黃金期

中國醫藥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為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口老齡化、城鎮化、醫保普及以及政府對衛生醫療等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居民對生活質量的關注日漸提高等因素都將推動我國醫藥行業快速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是跨國藥企爭奪的重要新興市場。但由於國內藥品審批地域性的特點,跨國藥企的產品在國內上市必須通過國內的臨床試驗,這也間接刺激了國內具備資源和研發優勢的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1、行業維持高速增長

中國醫藥研發行業起步較晚,發展初期技術能力不足,研發投入較少,但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具有較大提升空間。據統計,2016-2019年間,中國醫藥研發投入複合增長率超過20%,遠高於全球研發投入的增速,截至2019年,中國醫藥研發投入204億美元,佔全球醫藥研發投入總金額比例仍然處於較低水平。

在研發成本增加和專利懸崖的雙重壓力下,同時受到自身研發人才限制的影響,藥企更傾向於選擇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降低產品開發的成本,提升公司研發效率。醫藥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亦為研發生產外包服務的市場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與保證。

近年,中國藥物研究開發生產外包服務市場規模維持高速增長,2012年至2019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8%,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2、行業發展趨勢

1)市場仍有望維持高速增長趨勢

對於藥物研發服務行業來說,現在仍處於增量發展階段。隨著中國境內大型製藥企業在政策和市場的引導下激發對創新藥物研發的熱情、生物科技研發公司的逐漸興起以及投資生物醫藥產業的各類VC/PE基金不斷湧現。中國正在構築完整的創新藥物研發生態體系。國家各項政策亦對這種健康積極高效的生態系統給予了各項政策支持。藥物研發生產服務公司作為創新藥物研發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中國必然得到高速發展。

2)藥物發現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

當前,由於中國能夠提供全流程一體化藥物發現研發CRO服務的公司較少,藥企的研發外包意識不強,導致中國藥物發現研發CRO服務市場規模小。未來,隨著中國新藥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藥物發現研發服務市場日趨完善,其市場滲透率和市場規模均將有所提升。預計到2021年,中國藥物發現研發CRO服務市場規模將增至4.1億美元,中國藥物發現CRO服務市場滲透率亦將上升到15.9%。

3)行業模式發生轉變

一些全球領先的CMO/CDMO企業的經營模式正由傳統的「技術轉移+定製生產」變為「合作研發+定製生產」模式轉變。在這樣的模式下,CMO/CDMO企業通過和客戶在創新藥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持續合作,雙方的技術理念和管理體系不斷磨合,能夠形成深度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樣在創新藥上市後,為了保障藥品的質量穩定性以及持續、可靠供應,客戶會傾向於延續之前與CMO/CDMO企業的合作關係,從而提高了客戶復購率。

四、市場競爭格局

藥物研發外包服務行業是一個全球競爭的行業,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可以提供藥物研發服務的企業數目眾多,但是大多數企業業務集中於藥物研發的某一階段。

在藥物外包研發和外包生產研發領域,高瓴投資了藥明康德、泰格醫藥、方達控股、凱萊英等多家行業領先企業,出發點就是看到了全球的醫藥研發產業鏈正在發生的重大轉移,看到了國內創新藥產業上下遊的不斷成熟。

1、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擁有全面的業務覆蓋領域,是中國規模領先、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外包研發和外包生產/外包生產研發 (CMO/CDMO)業務兩大類別,在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及生產方面均有業務布局。

藥明康德目前服務的客戶超過4000多家,行業龍頭地位顯著。分地區來看,2019年,藥明康德境外客戶佔比達到76.69%,境內客戶佔比達到23.31%,今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增速、境內收入增速分別為22.31%、23.92%,仍然維持高速增長。

2、泰格醫藥

泰格醫藥的業務領域集中在臨床CRO行業,包括臨床試驗相關服務與實驗室服務、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按2019年收入及截至2019年年底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數量計,泰格醫藥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臨床合同研究機構,市場份額為8.4%,同時它也是全球前十強臨床合同研究機構中唯一的中國臨床合同研究機構。

專注於一個領域的服務使泰格醫藥保持了較強的盈利水平,數據顯示,不僅泰格醫藥的毛利率處於較高的水平,實際近幾年泰格醫藥的淨利潤率、扣非淨利潤率均在不斷提升。

3、凱萊英

凱萊英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服務於新藥研發和生產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商。其核心業務涵蓋了從新藥臨床早期到商業化的定製生產和技術開發(CDMO)等服務,與排在全球前15名的跨國製藥企業中的11家建立了長期合作,核心客戶包括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諾華、艾伯維和輝瑞等。

凱萊英憑藉其高度專注和重視研發的經營理念,積累了非常前沿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製藥工藝。近幾年,凱萊英業績維持高速增長,具備核心增長邏輯。

4、康龍化成

康龍化成是一家提供藥物發現服務的龍頭企業,2019年於A股上市,依託於核心的實驗室化學業務,公司建設了完整的生物學、藥物代謝動力學及藥理學等生物科學平臺,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藥物發現服務,積累了廣泛的客戶資源,銷售費用率一直維持在2%以下。

在藥物發現研發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公司的服務平臺亦逐步向藥物開發業務延伸。近幾年,康龍化成的藥物發現及藥物開發業務均維持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服務的客戶覆蓋全球排名前二十的跨國製藥企業,藥物發現服務和藥物開發服務增速分別為35.08%、32.08%。

五、總結

總的來看,醫藥研發服務行業是不是比其他醫藥行業前景好多了?沒有太多的政策約束,完全靠企業自身的服務能力,未來,在全球及中國醫藥研發投入持續增加的背景下,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認為藥物研發生產外包服務產業仍然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ty005)

相關焦點

  • 有望抄底高瓴資本投資,藥鏟子龍頭公司機會
    來源:雪球21世紀以來,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對衛生健康意識的增強等,全球醫藥研發投入與研發管線數量穩健增長。同時,全球新藥研發成本持續攀升,且高於銷售增速,導致新藥的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另外,新藥研發不僅需要投入巨額資金,而且研發周期長、過程複雜、風險性高。
  • 高瓴資本全球K12教育賽道和投資邏輯(一)
    高瓴資本全球醫療賽道和投資邏輯(一)高瓴資本全球醫療賽道和投資邏輯(二)高瓴資本又進了一個新賽道今天高瓴資本悄悄潛伏進一家行業龍頭高瓴資本在醫療方面的投資非常優秀,收益遠遠跑贏指數,最近高瓴資本建倉的骨科賽道港股公司  愛康醫療 (HK:01789)的時候股價只有7港幣,如果投資者跟隨高瓴資本建倉,現在已經有27%的收益,
  • 高瓴資本三季報出爐 持47家生物醫藥企業超持倉總數一半
    11月17日,高瓴資本公布了今年三季報,數據顯示,高瓴資本合計持有89家公司股份,其中,生物醫藥領域企業高達47家,總持有市值為132億美元;在新進個股方面,三季度新進了22家公司,10家為生物製藥領域企業。從板塊分布來看,生物醫療、網際網路、硬科技為主要布局領域,中概股依然佔據強勢地位,同時,三季度還加碼了新能源和新基建領域相關個股。
  • 高瓴張磊: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進入創新2.0階段 堅定看好醫藥產業
    來源:聰明投資者原標題:高瓴張磊今天發聲: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在進入創新2.0的階段,我們會堅定看好醫藥產業 「高瓴的長期價值投資就是不看一時得失,有能力去克服恐懼和貪婪,相信簡單的常識,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就是投入未來。一旦看好,長期支持,並參與到企業的創新和發展中,和企業共同成長。」
  • 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系列榜單發布 高瓴投出CRO榜單前三甲
    在2019年度中國生物醫藥(含血液製品、疫苗、胰島素等)企業TOP20排行榜中,高瓴資本投資的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華蘭生物、君實生物、甘李藥業和康希諾生物等企業上榜,佔據了top20中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冠軍更是引得高瓴八次"下注"的百濟神州。作為百濟神州唯一的全程投資機構,高瓴在近日認購了其不低於10億美元份額的最新融資,一舉創造了全球生物醫藥史上最大一筆股權投資。
  • 高瓴資本看中的醫藥醫療領域十大黃金賽道和22隻優質個股(收藏)
    張磊先生管理的高瓴資本也是如此,高瓴資本高擅長投資生命健康,科技創新,高端製造、消費零售、企業服務等領域,其中生物醫藥領域最為優秀,從2014年開始布局國內PD1創新藥,後面逐步介入到CRO/CDMO、眼科、骨科、口腔等細分領域;張磊先生於2005年創立高瓴資本,創建開始就定位於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找到最好的公司
  • 高瓴張磊:堅定的看好醫藥產業 用更長時間去深耕不輟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最近一直在說要做時間的朋友,顯然時間也非常夠朋友,短短數月時間,這些投資很快就收穫巨額回報,按照今天京東健康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票的市值已經接近20億美元。
  • 藏在高瓴資本《價值》最重要的觀點
    投資看準大方向長期邏輯是最難的,高瓴資本的一些投資背後透漏的長期邏輯是最值得投資者關注的,這是建立在對行業的深度思考之上。1.包括 高瓴資本重倉投資京東 ,也是張磊 深入研究美國亞馬遜的成長史和商業本質 以後做的深度決策。
  • 高瓴醫藥股「廣撒網」,近日又入局海正藥業是為了短期套利離場嗎
    一、高瓴資本都布局過哪些公司?此次戰投失敗投資者可能未曾預料,這也是高瓴戰投的首次落空,但在前幾個月高瓴資本卻是一帆風順的,而高瓴資本為市場所稱道的是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動作。高瓴合伙人張磊還曾說過:「高瓴堅定看好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也具備充分的資本持續長期地投入。」而今年7月20日,高瓴還因海正藥業收購其持有翰暉製藥49%的股份一事間接持有海正藥業5%以上的股份,如今高瓴卻沒有套現離場是為了什麼?二、高瓴資本能與海正藥業攜手走下去嗎?
  • 政策和市場雙重驅動 製藥企業「賣鏟子」的公司更被看好
    隨後,高瓴資本擬以23億擬全額認購凱萊英發行股份,此次定增完成後,高瓴資本將成為凱萊英持股8%的股東。資料顯示,凱萊英主要致力於全球製藥工藝的技術創新和商業化應用,為國內外大中型製藥企業、生物技術企業提供藥物研發、生產一站式CMC服務,已形成包括創新藥CMC服務、MAH業務、製劑研發生產、臨床試驗服務、生物樣本檢測以及藥品註冊申報等在內的服務體系。
  • 深圳創業板上市 高瓴資本投資的「孩子王」發布招股書
    深圳創業板上市 高瓴資本投資的「孩子王」發布招股書 來源:海榕財富風險投研 • 2020-07-17 10:56:47 高瓴資本擅長投資生物醫藥,消費,TMT
  • 除了高瓴資本 還有哪些知名私募重倉布局了醫藥股
    原標題:除了高瓴資本,還有哪些知名私募重倉布局了醫藥股 摘要 【除了高瓴資本 還有哪些知名私募重倉布局了醫藥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高瓴資本一共出現在
  • 高瓴資本張磊:我的投資觀
    高瓴基金的模式在亞洲也是獨有的,我們是一家「長青基金」(EvergreenFund)。同時,我們堅持市場化原則,從變化中尋求價值機會,這是高瓴資本的成功之道。具體而言,高瓴資本的投資理念有三方面:第一,守正用奇,源自老子《道德經》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 高瓴資本75折認購凱萊英背後:美股布局創新藥 A股布局CRO
    實際上,包括凱萊英在內,這已經是高瓴資本在A股投資的第3家CRO(指的是定製研發機構,主要為製藥企業及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臨床前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等服務的機構)頭部企業了,前2家是藥明康德(603259.SH)、泰格醫藥(300347.SZ)。相對應地,在美股,高瓴資本主要投資以百濟神州為代表的創新藥企,而CRO企業服務的對象,正是創新藥企業。
  • 高瓴資本新進入一家新能源產業鏈公司
    高瓴資本擅長投資醫藥消費,TMT, 企業服務 四大行業,在新能源領域高瓴資本又有新的布局,國內A股上市 公司 恩捷股份(SZ:002812)發布公告:採用競價定增的方式定向增發 6944萬股,融資50億人民幣,本次定增發行價格為72元/股,相對今天的收盤價折價17% 。 高瓴資本次出資15億人民幣 認購2083萬股 ,禁售期 6個月。
  • ...先健科技:配售完成,高瓴火速二次加倉的先健科技,市場在期待什麼?
    高瓴在兩周內,便成為了先健科技的第二大股東,第一大機構股東,在過往的案例中,這麼快速的布局甚為罕見,反映出了高瓴強烈看好的信號。01高瓴加倉,看中了什麼?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在日前出席的活動中公開表示,將堅定看好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機遇,他指出,在今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有望迎來寒武紀大爆發的時代。他重申:「高瓴的長期價值投資,不看一時得失,有能力去克服恐懼和貪婪,相信簡單的常識,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就是投入未來。
  • 未來5年醫藥行業最確定性的機會!高瓴已重倉下注,有哪些公司值布局?
    投資者做醫藥行業研究,起點我認為都離不開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 為什麼在一開始研究的時候,就瞄準癌症?據2016年統計數據,癌症相關的研發費用在全球所有的研發費用佔比40%左右,這意味著什麼?
  • 財說|高瓴資本近22億入股,健康元真能成為吸入製劑龍頭企業?
    記者 | 範嘉智編輯 | 陳菲遐1被高瓴資本(下稱高瓴)「看上」之後,健康元(600380.SH)股價被牢牢封在漲停板上。長期以來,資本市場都更看好麗珠集團。截至7月13日收盤,麗珠集團市值(485.60億元)高於母公司健康元(357.76億元)。健康元業務「空心化」嚴重,其最重要的資產就是麗珠集團。2017至2019年間,健康元收入中來自麗珠集團的比例達到約八成。
  • 高瓴資本神話被打破?嘉和破發先聲奪命 割肉還是死扛?
    2)醫藥股,尤其非盈利生物科技股居多。隨著非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紛紛來港上市,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資價值獲得港股投資者的認可,尤其新冠疫情之下,對醫藥股持續了超半年的炒作邏輯。3)每手股數。很多盈利能力強的新股大多和公司的每手股數數量有關,有些每手股數更是達到了1萬股。
  • 高瓴醫藥布局屢結碩果,投出2.5萬億元總市值後仍在創造紀錄
    高瓴資本合伙人易諾青告訴《中國企業家》,"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通過對百濟神州這樣本土創新領先企業的長期支持,我們希望能夠助力中國創新藥企業高質量發展,登上世界一流製藥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