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落戶瀋陽中德園

2020-12-17 瀟湘晨報

中新網遼寧新聞12月4日電(趙桂華)近日,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獲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據悉,2017年4月,為更好地發揮國家級中德合作園區的引導作用,促進中德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依託區域產業優勢,通過「一中心多點位」的運營模式,建設離岸中心。

以在瀋陽設立的中德發展(瀋陽)離岸創新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和信息中心,通過在瀋陽設立的「企業發展加速器」,在深圳設立的「創新中心」,在德國海德堡、日本東京、瑞典斯德哥爾摩設立的「離岸創新中心」,實現瀋陽與國內外發達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才、項目、信息和資源的有效溝通和對接,建設成為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高端人才柔性引進平臺、跨境孵化創業平臺和招商引資平臺。

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和發展,中德園離岸中心通過了中國科協的審定,獲批東北首家「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今後,基地將依託本地產業資源優勢,面向海外人才、技術和項目資源,吸引國際人才和優質項目到中德產業園發展,以創新驅動促進園區建設,構建國際創新要素雙向流動、集聚發展的有效機制,將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打造成為國際產業合作的新載體、國際技術交流的新平臺、國際人才創新創業的新高地。

編輯:李芳

【來源:中新網遼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德國健康中心落戶中德園 在沈德國人有了保健醫
    德國健康中心落戶中德園 在沈德國人有了保健醫 中國新聞網·遼寧
  • 瀋陽德國健康中心在中德園開診
    瀋陽德國健康中心在中德園開診 作者:葉青 2018-01-16 07:12   來源:瀋陽日報     為中德園外籍人士及家屬服務  開闢瀋陽人跨境赴德就醫通道  1月12日,瀋陽德國健康中心正式開診,落戶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以下簡稱「中德園」)。
  • 中德園:以開放之姿,謀高質量發展
    打造國際化開放合作平臺  採埃孚、慕貝爾、阿里雲等一批國內外優質項目籤約落戶;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遼寧分院、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分中心、瀋陽智慧財產權仲裁院等7個區域重量級機構掛牌成立;中德兩國智能製造、雙元制教育、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學術專家和領軍企業負責人「智腦」匯聚,共謀發展。
  • 中關村再出新政 全方位服務海外人才創新創業
    《意見》),通過加強政策引導,為海創園賦能,全方位支持海外人才到中關村創新創業。   其中,在提升海創園服務能力方面,《意見》提出支持海創園聚焦主導產業方向、完善海外人才聯繫網絡,在海外設立孵化基地等分支機構,探索海創項目「預孵化」服務方式,以信息化手段,組織海創項目線上對接,並為近3年從海外到中關村創業的海外人才配備「服務管家」、贈送人才「服務包」,及時解決海創項目落地發展的實際困難。
  • 「創新賦能高質量 擴大開放新格局」—2020中德園高質量發展大會...
    2015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方案,中德園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次系列活動意在展示中德園五年來建設發展成果,向外界發布下個五年工作目標,與大家共商共謀未來發展之路,不斷開創振興發展新境界。
  • 【媒體聚焦】2020中國瀋陽海智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四屆瀋陽「星匯杯...
    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步入深水區,然而,科學家創業缺乏市場引導,很多專利技術「待字閨中」不為所知。中國瀋陽海智創新創業大賽暨瀋陽「星匯杯」創新創業大賽多管齊下,開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妙藥良方」。大賽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瀋陽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瀋陽市委組織部、瀋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瀋陽市科學技術局、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瀋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承辦,重點面向海內外高校、院所、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層次人才,挖掘重點領域可產業化科技成果,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群賢畢至,俊彩星馳。
  • 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公示!黑龍江這些...
    關於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的公示 根據《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工信部企業〔2016〕194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組織推薦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
  • 濟南人才落戶迎"史上最低門檻"!大專落戶憑身份證+學歷證明就可以
    同時,實施「博士後英才」集聚計劃,鼓勵駐濟單位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工作站,對新設立且招收首位博士後進站並已開題的設站單位,分別給予50萬、50萬、30萬、10萬元支持。
  •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
    》(工信部聯企業〔2016〕394號),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工信部企業〔2016〕194號),經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和公示,確定了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
  • 海歸派匯聚展宏圖 「高新夢之隊」明星創新企業蜚聲海內外
    事實上,早在1998年,為了吸引「海歸」前來創業,成都高新區就在高朋大道5號設立了中國成都留學人員創業園。2000年前後,成都高新區揭牌成立了由成都高新區創新中心統一管理的中國成都博士創業園,成為全國首家由人事部與地方政府共建的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次年9月,博士創業園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
  • 瀋陽化工大學校長到遼寧省僑聯交流「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僑胞之家」建設情況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7月31日,瀋陽化工大學校長許光文到遼寧省僑聯與黨組書記、主席王朝霞,黨組成員、副主席胡平交流「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僑胞之家」建設情況。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促進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成績突出、效果明顯,同時希望藉助「新僑創新創業基地」這個平臺溝通信息,交流思想,為學校的建設發展招才引智,獻計獻策,助推學校發展,助力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 瀋陽東北亞軟體外包人才培訓基地落戶東軟
    同日,「東軟培訓聯盟」授牌啟動儀式在瀋陽舉行,來自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的十多家優秀培訓機構正式加入東軟培訓聯盟行列。東軟培訓聯盟的成立及東北亞軟體外包人才培訓基地落戶東軟,實現了強強合作與資源整合,打造了跨地區的教育與培訓平臺,為發展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輸送急需的IT人才。
  • 人才辦理瀋陽落戶 帶好三證到落戶地派出所上戶口
    人才辦理瀋陽落戶 帶好三證到落戶地派出所上戶口 帥正新聞 李欣
  • 溫州布局歐洲項目 與英國劍橋科創園共建創新中心
    2018-08-27 18:20 | 溫州新聞客戶端在激烈的區域發展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今天,溫州市政策聚才、平臺聚能又有新動作,與英國劍橋科創園中國中心達成戰略合作,今後將依託溫州劍橋海外創新中心,在離岸孵化基地建設、科創項目孵化、孵化項目產業化和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等各方面開展多方位合作,計劃引入一批高層次人才助力溫州新動能培育,實現一批優質科創項目在溫州產業化。溫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永良出席籤約活動並講話。
  • 青島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
    連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總次數達到9次。據國家信息中心《2020中國創新創業城市生態指數研究報告》,我市位居「雙創領跑型城市」第10位。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呈現「五個著力」的工作格局和顯著特點。
  •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創業環境推介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創業環境推介會現場   蘇州國際科技園作為蘇州市科技創新、知識創新和企業孵化  的重要載體,於 2000 年 4 月啟動,總投資 60 億元,分七期開發建設,總建築面積 107.42 萬平方米
  • 國內唯一「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示範推廣基地」,錄取即創業
    擁有中德工程學院、軟體與服務外包學院、商學院等11個教科研單位,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設有江蘇省中小企業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站、太倉企業聯合大學等7個社會服務平臺。擁有省333高層次人才、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省青藍工程骨幹教師、省青年文化人才、東吳學者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和省級、市級優秀教學團隊。近年來,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獲專利200餘項,畢業生創業比例和就業質量位居同類高校前列。學院堅持「特色立校、質量強校」。
  • 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ENRICH中國西部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作為中國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不斷加快國際創新合作,面向全球匯聚創新資源。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ENRICH中國西部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將使成都高新區對歐創新合作再上新臺階,帶動區域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升。」  「中國向西看,歐洲向東看。」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背景下,成都高新區與歐洲的創新合作不斷升溫。
  • 萬科肖勁:首府科創園將打造瀋陽皇姑智慧產業新高地!
    遼寧房產特刊 瀋陽訊11月20日上午,「2019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新創業大賽」物聯網全球總決賽新聞發布會在瀋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瀋陽萬科總經理肖勁先生作為「2019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新創業大賽」物聯網全球總決賽的承辦方在現場作新聞發布!
  • 自貿動態 | 浙江、海南、江蘇自貿試驗區(港)釋放人才「強磁」
    實施海外引智555計劃、海外工程師計劃,舉辦全球海洋經濟創業大賽、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實施高端人才薪酬補助制度……數據顯示,近三年舟山市累計集聚培養油氣儲運加工、油品貿易、海事服務、國際金融等10類自貿特色人才1.8萬餘名。增強內生動能 培育自貿領域「最強大腦」。2018年,舟山市委組織部首創自貿創新賦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