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

2020-12-15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安然日前在青島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聚焦營造創新創業生態這個關鍵,發起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全社會研發費用從244.29億元增長到294.62億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從40.73%增長到53.33%,2019年居全省首位;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從964家增長到3829家,2019年佔到全省1/3;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43項,其中2019年獲省科學技術獎達100項,佔全省超四成;2019年引進高端(A類)外籍人才1158人,佔全省71%。連年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總次數達到9次。據國家信息中心《2020中國創新創業城市生態指數研究報告》,我市位居「雙創領跑型城市」第10位。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呈現「五個著力」的工作格局和顯著特點。

著力布局高端平臺 建設重大創新平臺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自主研發萬米級深海水下滑翔機,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建成國內海洋領域首個冷凍電鏡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下線並成功試跑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打造重大海洋科技創新平臺。中科院、山東省、青島市三方共建山東能源研究院,打造國家級能源創新平臺。培育大科學裝置群。「藍海101」「東方紅3」「深藍」號等三艘重量級科考船入列海洋科學考察船隊。吸氣式發動機熱物理試驗裝置和海洋生態系統研究設施已由中科院提交國家發改委評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產業創新平臺。創建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聚合物新材料、5G高新視頻3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等4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市級技術創新中心306家,其中新建202家全部依託高新技術企業建設,為企業發展增加了信用支撐。引進高端研發機構累計超過50家,與本地企業籤訂技術交易合同800餘項,孵化科技型企業200餘家。

著力強化產業培育 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

2019年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金額、企業數,高企所得稅減免的金額、企業數均居全省第一。啟動高企上市培育計劃,建立上市高企培育庫,成立高企上市服務聯盟,讓全社會看到科技致富,投入科技可以產出十倍百倍回報,今年已上市過會6家,還有26家高企啟動上市工作。為助力企業克服疫情,提前撥付高企認定和研發投入獎勵7.62億元,惠及企業2900餘家。建設一流科技園區。青島高新區連續兩年獲評國務院「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區域雙創示範基地」,全省唯一。藍谷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做法獲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布局科教產融合園區,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科技惠及民生。啟動三輪疫情防控科技應急攻關,資助病毒核酸檢測和非接觸式技術等項目研發。實施科技惠民專項,布局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聽力和耳聾基因聯合篩查「篩診治」一體化體系。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相隔3000公裡成功開展世界首例5G超遠程機器人泌尿外科人體手術。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全市200個扶貧重點村科技指導人員全覆蓋。增強科技人才支撐。堅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推進,累計資助8個高層次人才團隊,每個團隊給予1000萬—1億元不等的綜合資助,支持5批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共256人。優化外籍人才服務,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不見面審批」,全程網上辦理。海爾、青島農業大學入選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

著力深化雙招雙引 生物醫藥領域

引進中科院理化所建設未來大健康技術創新研究院。與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合作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基地。支持百洋醫藥與清華大學合作建設醫療人工智慧科技創新中心。高端製造領域。與中國工程院在智能新能源交通、智能製造、智能建造等領域合作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與中科院金屬所對接爭取中科院「高端軸承自主可控制造」先導專項落地。與北京建工集團在智能建造、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修復、裝配式製造等領域開展合作。新材料領域。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共建青島中科應化航空輪胎研究院,推動中科院「仿生合成橡膠」先導專項落戶。支持中科院蘭化所孵化項目產業化,高端潤滑油脂材料打破國外產品壟斷,裝機量國內品牌第一。信息技術領域。推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項目籤約落地,打造國家級空間信息產業國際科技創新園。推進「中國智谷」項目,吸引200家泛人工智慧企業落戶。引進人工智慧頭部企業聲智科技,建設「聲與智能融合技術研發基地與產業應用示範中心」。

著力完善創新創業生態 舉辦2020青島創新節

以「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為主題,引進王煜全前哨大會、吳聲新物種發布等科創領域頂尖流量品牌,舉辦半島科創論壇、工業網際網路展、無人機秀等特色活動,吸引來自全國的500多家科技企業、4000多個創新創業項目參加,10大高科技項目籤約落地、帶動新增投資500億元,「科技點亮青島」活動被央視國際頻道向海外直播。推動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設立總規模500億元的科技創新母基金。加快科技金融產品擴面增量,組建圍繞企業成長發展全周期的「智庫基金-成果轉化基金-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產業基金」扶持鏈條。實施科技金融特派員計劃,累計輔導企業融資8.03億。開展孵化器提升行動。以平臺思維打造標杆孵化器。引進啟迪之星註冊公司41家、註冊資金24.42億元,與啟迪合作設立的離岸孵化器在英國劍橋科技園掛牌。引進華夏基石建設「產業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總部基地」。引進創業黑馬建設獨角獸加速基地。引進春光裡打造創投生態綜合體。引進中國科技開發院搭建創新創業服務和產業培育平臺。創新創業大賽設立深圳賽區,升級為全球賽事。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成立半島科創聯盟,協同五市高校院所、企業、創投風投等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建立「局校會商」制度, 深化產學研對接合作。推動成立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定向培養工業網際網路專業人才。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獲批山東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交流。發展國際合作平臺載體,建設青島中日科學城、中德青年科學院,累計設立企業海外研發中心48家、海外聯合實驗室5家,擁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9家,居計劃單列市首位。海爾亞洲研發中心獲批全省首批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著力推進流程再造 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

針對科技資金「撒芝麻鹽」問題,改革項目形成機制,集中力量辦大事,50萬元以下160個項目全部砍掉,設立局區(市)會商專項,將資金集中到惠民和新興產業領域。項目評審中邀請基金、諮詢、企業界人士參加,提高市場眼光對科技項目的考量。實行「以賽代評」,以創新創業大賽結果取代創新創業項目評審,將成果轉化、產業落地作為項目的主要評價標準。完善科研誠信體系。弱化論文、職稱、學歷、獎項等評價指標,建立科學規範的科技評價體系。將科研誠信要求融入科技計劃管理全過程,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責任者,實行「一票否決」。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壓縮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對辦理免稅的技術開發和轉讓合同登記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當天辦結,將外國人工作許可辦理時限由25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兩項均達到全國同類城市最短水平。

未來五年,青島將突出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突出科技自立自強,圍繞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標杆這個核心目標,強化增強城市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營造國際化創新創業生態三大支撐,助力打造創業城市、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讓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發展最強勁的內生動力。

相關焦點

  • 許馭: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發展機遇
    ,科技創新鏈條更加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產業更新換代不斷加快。」「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敢於擔當、勇於超越、找準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於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加快建設新農科 抓機遇搶「開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加快建設新農科 抓機遇搶「開工」 2019-07-02 來源:高教司   央廣網安吉6月28日消息(記者 王啟慧)今天,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新農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農科建設安吉研討會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召開
  •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
    2020-11-20 11:34:02來源:FX168 【習近平向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
  • 實現新一輪騰飛:東部沿海地區堅持率先發展紀實
    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新一輪騰飛——東部沿海地區堅持率先發展紀實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東部沿海地區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始終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東部沿海地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力求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思路在更高的起點實現新一輪騰飛。從膠東半島到南粵大地,處處湧動著爭創優勢、爭先發展的蓬勃景象。
  • 新技術變革給社會治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因此,在新時代的社會治理中,我們要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空前機遇,同時也要清醒認識並及時應對其帶來的嚴峻挑戰,不斷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打造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為治理主體多元化創造了有利條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進,為社會治理從國家一元管理向多元社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轉變創造了有利條件。傳統的社會管理依靠和運用的方式主要是政府主導的科層體系,其他社會主體的參與十分有限。
  • 搶抓「雙區」建設機遇,中山翠亨新區繪就嶄新藍圖
    2018年底,中山市委、市政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機遇,將翠亨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抓機遇:臨海工業園走向翠亨新區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新作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全球產業化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山將發展重心進一步放在東部沿海區域,決定在臨海工業園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闢新的發展道路。
  • 構築人工智慧先發優勢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戰略主動——科技部黨組...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  題:構築人工智慧先發優勢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戰略主動——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解讀我國首個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新華社記者陳芳、餘曉潔、胡喆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
  • 禪城南莊鎮:搶抓「雙區」機遇 鍛造「都市田園」新優勢
    南莊鎮委書記陳輔明在代表鎮黨委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強化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科學把握「危與機」「穩與進」關係,在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同時,迅速搶抓「雙區」機遇優化布局,拓展和鍛造「都市田園」新空間新優勢,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新局面。
  • 搶抓「雙區」發展機遇,中山翠亨新區戰略謀劃繪就新藍圖
    2018年底中山市委、市政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機遇,將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抓機遇:臨海工業園走向翠亨新區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新作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全球產業化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山市政府為了抓住機遇,發展中山經濟,決定在臨海工業園的基礎上,對園內相關產業轉型升級,開闢新的發展道路。
  • 搶抓「新基建」機遇 服務5G和網際網路發展 重慶思極科技有限公司...
    搶抓「新基建」機遇 服務5G和網際網路發展重慶思極科技有限公司「雲上」揭牌  本報訊 (記者 熊一帆)4月29日,重慶思極科技有限公司「雲上」揭牌儀式在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和北京會場舉行。
  • 教育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奔騰而至,做好直屬高校「十四五」規劃編制
    通知表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奔騰而至,如果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時代。直屬高校應把握歷史契機,通過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學校確立新的發展坐標、輸入新的發展動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 新一輪科技革命有何特點?中國科學院院長最新解析
    「這一輪科技革命和歷史上幾次科技革命的區別,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各學科領域間的深度交叉融合,廣泛擴散滲透上。」在8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趨勢進行解析。他指出,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加速演進,具有許多新的特點。
  • 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社會治理面臨哪些新機遇和新挑戰
    作為新科技革命發生的主戰場和生力軍,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為社會治理提供關鍵「科技支撐」,並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的多元化、專業化、法治化及社會矛盾的源頭治理帶來諸多機遇,同時也將為信息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等帶來挑戰。本文旨在指導社會治理實踐,做好相關技術攻關、應用,推進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 大數據--科技革命的新引擎,產業轉型的大支點
    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關於加快我省數據標註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按照「龍頭+集聚」的推進路徑,聚焦專業領域數據標準化和數據資源價值延伸,積極探索數據服務模式創新
  • 新科技革命會帶來什麼樣的產業變革
    【摘要】21世紀新科技革命是20世紀後半葉科技革命的延續與拓展,整體上關聯科學革命而聚焦於技術革命,同時影響到新的產業變革。由此引發的產業變革具有四個突出的特徵:生產方式側重製造數字智能化;能源結構以可再生能源網際網路配置為主體模式;應對生態環境的危機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動力;生命科學成為開拓新型綠色產業文明的重要基礎。
  •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把握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述評之二
    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科學的春天」,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科技一直在搶抓機遇,不斷開拓創新。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容易被別人「卡脖子」的嚴峻挑戰,科技創新怎樣才能做到化危為機、與時俱進、繼續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 傑賽科技:把握行業機遇,打造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5G」、「新基建」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帶動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賽科技」)作為國內軌道交通通信專網市場龍頭企業及作為電信運營商市場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設計院,在產業機遇期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技術優勢與業務優勢,在多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力,為我國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出智慧和力量。
  • 傑賽科技:把握行業機遇 打造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5G」、「新基建」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帶動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廣州傑賽科技(00254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賽科技」)作為國內軌道交通通信專網市場龍頭企業及作為電信運營商市場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設計院,在產業機遇期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技術優勢與業務優勢
  • 劉巖:搶抓歷史機遇,推動無線電產業高速發展
    與此同時,疫情防控在客觀上讓眾多行業打破心理慣性,在業務停擺期間開始探索和構建數位化運營方式;而數位化轉型方面先行一步的行業和企業則表現出了超強的韌性和靈活性。這些因素互相激蕩,為無線電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而5G、物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的部署和大力推進,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再次彰顯了無線電產業強大的基礎支撐作用和巨大的帶動效應。
  • 緊貼江蘇沿海開發國家戰略 實現海安經濟開發區跨越式發展
    《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於今年6月10日經國務院討論並原則通過,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於地處江蘇沿海的諸多經濟開發區來說,新一輪國家開發的重大歷史機遇已經出現。記者在對以江蘇海安經濟開發區為代表的若干沿海開發區調研後認為,依託現有基礎,挖掘資源潛力,在更高層面和更新起點上打造開發區新增長極,成為推進沿海經濟開發區跨越式發展的新起跑線。   四大機遇助推海安開發區跨越式發展   江蘇沿海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