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雙區」發展機遇,中山翠亨新區戰略謀劃繪就新藍圖

2020-12-12 澎湃新聞

十二月,天氣微涼,翠亨新區在這個冬季卻忙的火熱,項目籤約、企業落地、招商大會成功舉辦,翠亨新區產業項目建設的異常火爆,但這僅僅只是翠亨新區宏偉發展藍圖的一個縮影。

 

12月2日,康方灣區科技園奠基,同日,灣區未來城項目啟動動工儀式,翠亨新區重大項目招商籤約大會籤約共20多個重大項目,12月3日,龍頭藥企石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約翠亨新區。

一個項目是一個增長點,一個產業就是一個增長極。

隨著這批重點項目的落地,翠亨新區以總部經濟為主要業態,以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先進裝備製造和高端現代服務業等主要產業發展方向,正從規划走進現實,翠亨新區距離建設「國家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又邁進了歷史性的一大步。

從中山市區驅車,經翠亨快線進入翠亨新區,放眼望去,翠亨新區早已擺脫其前身臨海工業園的模樣,一棟棟大樓赫然林立,一個個產業園迅速崛起,翠亨新區成為一個冉冉新起的新區。

  

逐夢航程,迎來新出發。

2020年是中山翠亨新區成立的第七年,總規劃面積230平方公裡的翠亨新區,在變革中新生,在奮進中發展。

截至2020年,新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6億元、工業總產值982億元。已落地產業項目143個,規上工業企業47家。

東望深圳,北接廣州,南連珠海、澳門,翠亨新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地位非常突出,為振興中山經濟、加快中山高質量崛起,翠亨新區被中山市委市政府賦予「灣區建設主陣地、精品城市示範區」的時代使命,是中山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攜手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共同打造全市「三核鼎立」的重大發展平臺。

  

2018年底中山市委、市政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機遇,將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

翠亨新區每月都有新亮點,每季都有新變化,每年都有新形象……七年彈指一揮間,中山翠亨新區不斷升級、日新月異,在大灣區發展建設的過程中,貢獻了強大的「新區力量」。

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位置的中山翠亨新區,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精準科學的頂層設計、優質周密的謀劃藍圖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抓機遇:臨海工業園走向翠亨新區

新時代,新方位,新使命,新作為。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全球產業化高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山市政府為了抓住機遇,發展中山經濟,決定在臨海工業園的基礎上,對園內相關產業轉型升級,開闢新的發展道路。

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

  

2013年3月25日,中山翠亨新區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翠亨新區是中山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區、廣東省轉型升級重大平臺。

伊始,翠亨新區定位為「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探索區」,進一步把海峽兩岸和海內外華人匯聚在中華文化的旗幟下,建設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為廣東建設文化強省探索新路;「珠三角轉型升級重要引領區」,建設珠三角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轉型升級高端平臺;「嶺南理想城市先行區」,在珠江西岸率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文化引領、產城融合、智慧創新、和諧善治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科學用海試驗區」,高標準利用河、海、自然和岸線資源,加快發展海洋生物、海洋裝備製造、遊艇製造與應用、濱海旅遊等產業,豐富紅樹林生態溼地旅遊內涵,協調濱水生活岸線,打造人水和諧、與水共生的生態濱海環境,為廣東建設海洋經濟強省作出示範。

經過多年的探索,翠亨新區從一個產業園變為初具規模的高科技發展新區。

  

2017年3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為了進一步加速新區發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快車,翠亨新區經過多番思考,對新區發展重新謀劃、重新定位。

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決策部署,翠亨新區成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2018年底翠亨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

今年翠亨新區確立「三年打基礎、十年見新城、十五年大發展」的建設時序,未來中山翠亨新區將繼續高標準建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源源不斷地規劃「活水」,讓翠亨新區發展動力十足。

高謀劃:科學決策,體現智慧與擔當

觀大勢,謀全局,闖新路。

翠亨新區,站在珠三角發展的重要關口,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

翠亨新區發展到現在,是一步步科學決策的續力堅持。

  

2018年翠亨新區修編《中山翠亨新區總體規劃(2012-2035年)》,規劃分為近期2012-2020年,遠期2021-2035年。其中翠亨新區規劃範圍包括南朗鎮、橫門島及東部臨海區域,總規劃面積為232平方公裡;按照「生態優先、文化引領、產城融合、科技創新」的理念,構建「雙心、一軸、多廊、六區」的空間結構,沿翠海道打造多元功能的城市綜合發展軸,對起步區進行了規劃調整;以東部的中山港澳客運碼頭聯檢大樓「未來之門」為龍頭,多條內陸水系,獨居特色的景觀橋設計,構建出一條聯通山、海、城、河湧、溼地的創智服務軸;在科學城的心臟位置,多個現代化建築群構建成城市創新中心,打造創新前沿陣地;整體空間按照門戶綜合服務區,西部生態溼地休閒區,中部創智綜合服務區,北部科創啟動區(灣區國際醫療城),南部品質生活區區分,實現真正的產城融合。

 

善於捕捉機會者為俊傑。翠亨新區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資源,抓住「雙區」機遇,加速高質量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建設,從更高層次、更寬視野、更大格局上大膽謀劃城市未來。

今年翠亨新區被賦予了「灣區建設主陣地、精品中山示範區」的口號,在此基礎上,翠亨新區提出了「三個目標」、「六個一流」、「五個平臺」的「三六五」開發建設思路。

——三個目標,2019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翠亨新區(起步區)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的戰略目標。

——「六個一流」城市建設新標準。一流的生態環境、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一流的政務服務和國際化營商環境、一流的產業和龍頭項目、一流的公共服務配套、一流的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等「六個一流」建設要求。

——「五大平臺」核心抓手。一是依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粵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爭取將新區納入廣東自貿區擴容範圍,打造國家級平臺。二是依託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華南分院、灣區國際醫療城、中山科技大學,創建生物醫藥科技國際合作創新區。三是依託哈工大人工智慧與無人裝備研究院、西灣區塊鏈數字經濟示範區、視頻大數據基地,建設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試驗區。四是依託新區城市中軸帶,打造高端現代服務業總部集聚區。五是依託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濱水環境提升工程、大型文旅項目,打造灣區商務旅遊休閒重要目的地。

  

如今翠亨新區正朝著「國家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的目標,按照「六個一流」城市建設新標準穩步前進,「五大平臺」核心抓手也在加速建設中;翠亨新區發展大藍圖正從紙上逐漸躍進現實,未來,翠亨新區將在大灣區,樹立起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杆。

大改革:產業升級規劃清晰,創新性科技新區穩步前進

一座新城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何況是肩負轉型升級、融入灣區、對接深圳使命的中山翠亨新區。

翠亨新區的前身是臨海工業園,主要以船舶製造、海洋工程、機械製造等為主的傳統重型製造業企業,面對新時代、新的科技革命浪潮,臨海工業園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為拉動中山市經濟發展,加快高質量崛起,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翠亨新區的構想。2013年,中山翠亨新區的掛牌成立,開始了臨海工業園全面轉型升級、提質擴容的新局面。

近年來,新區緊扣「灣區建設主陣地、精品城市示範區」的時代使命,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全力推進改革發展建設,為新區快速崛起注入強勁動力。

翠亨新區確立了以總部經濟為主要業態,以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先進裝備製造和高端現代服務業等為主要產業發展方向,以翠亨科學城為核心空間載體,以灣區國際醫療城、灣區國際設計港等「園中園」為主要模式的產業空間布局。

在打造引領未來城市發展潮流樣本典範的過程中,一個具有現代特徵、高科技、國際化的高品質新區正款款走來……

  

臨海科技金融新城、灣區國際醫療城、哈工大機器人(中山)無人裝備與人工智慧研究院等產業高科技項目建設提速,冠科生物技術(中山)有限公司、金雅福集團等全球知名企業相繼入駐,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設計港、中山翠亨中深科技園、哈工大智能產業裝備園等安扎在翠亨新區……

群雄奮起,高揚特色,為高質量發展的中部樣本蓄積了無窮的發展潛力。翠亨新區「國家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初現雛形。

全方位:生態、文化、城市建設多面開花,樂活一城百姓

11月,翠亨國家溼地公園依舊青蔥如夏。每到周末,翠亨國家溼地公園預定名額一下子就被搶光,且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更是經常刷爆中山人的朋友圈。

  

「來到翠亨新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空氣好,綠色增多,環境宜居。」來自中山市區的李先生說道,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李先生都會帶家人來翠亨國家溼地公園親子遊,與家人一起享受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的怡人景色,同時也讓孩子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知識。

這只是中山一位普通市民在翠亨新區的直觀感受。如今,一座灣央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創新之城,正崛起於珠江口岸、伶仃洋畔。

 

翠亨國家溼地公園規劃面積625.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95.44公頃,該區域現有成片的紅樹林、灘涂地、桑基魚塘,還有多條小河流橫穿其中,有無數的白鷺等鳥類在這裡繁衍生息,生物豐富、多樣,是珠江流域河口溼地生態系統和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如同一葉碩大的「綠肺」,聳立於翠亨新區,為新區人民擔扛「吐故納新」重任。

曾受到農業汙染的開心農場轉變為國家級溼地公園。

翠亨新區創建之初,新區政府便規劃將翠亨新區建設成一個生態之城,規劃沿著中心河打造南北向生態綜合發展軸,沿著眾多條河湧、水網、打造景觀廊道和視線通廊。建設不低於100米寬的環島濱海綠帶。

 

據悉,翠亨新區開放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翠湖公園等公園,未來,翠亨新區還計劃建設13個特色公園,起步區規劃綠地面1347.18公頃,其中公園綠地237.80公頃,公園綠地500米服務覆蓋率為100%,爭取將翠亨新區建設成「園林之城」,它們就像一張綠色的網,串聯起中山翠亨新區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和文體資源。

  

除此之外,翠亨新區規劃建設22所中小學、2所三甲醫院和12個社區服務中心、一批文體等城市生活配套設施,南部科學城片區布局碼頭綜合體、超級街區、國際醫療城、國際創新園、國際設計崗、國際文旅城等片區,締造大灣區宜居宜業的一流城市環境。

目前,新區已建成46公裡長市政路網,3個公園,2個110千伏以上變電站,和國際人才公園、小學、圖書室等生活設施,為125家企業和2.2 萬多居民提供了基本生產生活配套。

未來翠亨新區力爭到2023年底深中通道通車,完成129公裡城市幹路網、42公裡地下綜合管廊、城市水電氣通訊交通和文教衛體商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為5-10萬名創新創業人才和商旅客流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城市服務。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一張灣央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的謀劃藍圖大網已織成,翠亨新區正依照規劃的藍圖提檔進位、行穩致遠地前進,努力譜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現代化創新性城市新中心的新篇章。

翠亨新區「灣區夢」未來可期!

                                                                                                                                                                             編輯:趙妙

相關焦點

  • 搶抓「雙區」建設機遇,中山翠亨新區繪就嶄新藍圖
    2018年底,中山市委、市政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機遇,將翠亨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翠亨新區每月都有新亮點,每季都有新變化,每年都有新形象……七年彈指一揮間,中山翠亨新區不斷升級、日新月異,在大灣區發展建設的過程中,貢獻了強大的「新區力量」。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位置的中山翠亨新區,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精準科學的頂層設計、優質周密的謀劃藍圖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 中山民眾:深圳外溢橋頭堡,中山發展新引擎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大灣區建設從開局起步轉向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新階段,《綱要》中9次被提及的中山,城市價值蓄勢崛起。結合產業發展側重點不同,中山將各個鎮劃分為五大組團。結合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類型,中山構建了與五大組團相對應的「9+2+1」產業空間平臺體系,包括:(1)對接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產業平臺:包括以創新服務為主的岐江新城、翠亨新區園和五桂山科創教育區,以高端智造為主的火炬開發區園、民眾園、板芙園、坦洲園和三角園。(2)促進專業製造產業發展的產業平臺:包括小欖園、古鎮園、黃圃園。
  • 中山深圳謀劃直通地鐵!翠亨新區至深圳15分鐘內抵達
    隨著同城發展不斷提速,除了規劃中的廣州地鐵18號線延長線將延伸至中山,未來中山與深圳之間也將謀劃開啟直通地鐵,從中山15分鐘內可抵達深圳!記者從昨日舉行的「深中立體交通互聯互通聯合課題」調研會議上獲悉了這一消息。
  • 中山翠亨新區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力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示範區
    總規劃面積約230平方公裡,集中建設區80平方公裡,起步區35平方公裡。翠亨新區以孫中山這一海內外廣泛認同的一代偉人為重要紐帶,圍繞「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愛國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主旨,按照文化引領、生態優先、產城融合、智慧創新、和諧善治的發展理念,定位為打造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探索區、珠三角轉型升級重要引領區、嶺南理想城市先行區、科學用海試驗區。
  • 把握機遇增進共識凝聚力量 推動中山澳門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
    當前,中山正全力搶抓「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決打贏經濟翻身仗,重振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希望在賀一誠行政長官和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下,中山與澳門加強全方位合作,推進翠亨新區合作共建,促進澳門科技資源和國際化優勢與中山產業基礎有效對接;聯手開拓葡語系國家市場,加強中山與葡語系國家在經貿、文化等各領域的合作交流;共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進一步推動中山與澳門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協同合作;全面推進與澳門高等院校合作,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中山轉化;進一步加強文旅交流合作,推進兩地歷史人文景點「串珠成鏈
  • ...巡禮」蘭州新區如何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加快建設?新區管委會...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蘭州新區在建設之初,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鎮區,與60公裡外的蘭州市區只有機場高速連接,老城區功能難以輻射到蘭州新區,區域內沒有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管理條件差,蘭州新區就是以這樣薄弱的基礎條件開始了『一張白紙繪藍圖』的歷程。」
  • 同心築夢大灣區 引領中山大發展
    嶄新的沙盤上,中山翠亨科學城、翠亨國家溼地公園、「國字號」的重大科學裝置、國際醫療城、高水平大學等元素構成了馬鞍島亮眼的底色。面對「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中山按照省委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將翠亨新區作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在城市規劃版圖中謀劃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新格局,奮力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
  • 禪城南莊鎮:搶抓「雙區」機遇 鍛造「都市田園」新優勢
    南莊鎮委書記陳輔明在代表鎮黨委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強化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科學把握「危與機」「穩與進」關係,在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同時,迅速搶抓「雙區」機遇優化布局,拓展和鍛造「都市田園」新空間新優勢,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新局面。
  • 翠亨新區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
    本報訊  翠亨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獲得權威機構認可。日前,由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智慧城市組委會、國際數據集團(IDG)舉辦的「2020亞太智慧城市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中山翠亨新區被授予「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區」獎,以表彰翠亨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新形態、新路徑、新舉措」,給更多城市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提供了可參考的示範樣板。翠亨新區於2013年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
  • 黃祖英參加分組討論時強調:搶抓重大戰略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忠州新聞網訊 (記者 王淵)12月23日上午,縣長黃祖英參加縣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第八組討論時強調,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抓牢抓實全縣「十四五
  • 松崗搶抓「雙區」機遇,加快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更是全面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一年,亦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對松崗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中搶抓先機、實現跨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中山翠亨新添「黃金名片」!金雅福黃金珠寶文創產業綜合體奠基典禮...
    金雅福黃金珠寶文創產業綜合體位於中山翠亨新區起步區核心位置,由中國企業500強深圳金雅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中山金雅福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運營,是中山翠亨新區重點建設項目。金雅福黃金珠寶文創產業綜合體作為珠江口西岸首個以文創、時尚等元素引領的黃金珠寶產業項目,將高效踐行集團「新智造、新文創、新零售」的三新發展理念,未來將為翠亨新區建設文化精品、推進產業互融發展貢獻力量,為中山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 從交通銜接到產業對接 深圳和中山 越來越「近」了
    珠江口岸,東邊是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深圳前海,西岸是廣東省轉型升級重大平臺、中山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區翠亨新區的馬鞍島,也是世紀工程深中通道的西岸登陸點。2016年12月,深中通道主體工程正式動工建設。一橋飛架,開啟珠江東西兩岸區域合作新格局。
  • 翠亨新區優質新項目加速「落地開花」
    步入第四季度以來,中山各大重點建設項目進入衝刺期,其中,作為中山城市「新心臟」的翠亨新區也加快了新項目的落地。據記者觀察,10月份以來,翠亨新區先後有金雅福黃金珠寶文創產業綜合體、冠科生物、保利地產等多個重點項目動工以及即將面世的消息傳出。在這些優質項目的帶動下,新區配套建設正在日益完善。
  • 粵港澳大灣區內灣5新區對比(上)
    二,新區成立概況「小結」行政量級:前海、南沙、橫琴屬於國家級戰略,由國務院及所屬省市區協調,濱海灣和翠亨屬於市級牽頭,省級協調。前海灣新區和翠亨新區,主要由市級牽頭,積極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政策及經濟發展對房價影響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行政規格越高的新區,越能在國家統籌範圍下,獲得更多政策支持。也對應所在城市發展,依託城市內部直接快速的支持。
  • 中山翠亨新區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中心關於中山翠亨新區建設項目造價...
    廣東志正招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採購代理機構」)受中山翠亨新區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採購人」)的委託,於2015年12月17日就中山翠亨新區建設項目造價諮詢服務單位庫採購項目[招標編號:ZZ21548538]進行公開招標採購。
  • 翠亨新區產業集聚雛形初現,全市經濟形勢迎來關鍵轉折
    12月2日,在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馬鞍島上,中山市重點項目集中動工儀式暨翠亨新區重大項目招商籤約大會舉行。29個新開工重點項目總投資超275億元,6個上臺籤約項目投資總額超215億元,翠亨新區獲銀行授信額達2650億元……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與馬鞍島上熱火朝天的建設情景相互呼應。參會的人們不禁感慨:「中山『熱』起來了!」
  • 搶抓機遇奮力開創「十個新局面」
    在挑戰和機遇並存中,我們要認清奮力開創「十個新局面」的重要意義,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把奮力開創「十個新局面」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起來,與奮力續寫好新時代溫州創新史、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結合起來。  搶抓機遇奮力開創「十個新局面」,要堅持以奮進的力度幹事業,不斷提高黨委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 中山翠亨新區與中科院理化所攜手推進超低溫...
    中山翠亨新區與中科院理化所攜手推進超低溫技術成果轉化 2021-01-08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藉助區位優勢謀劃高質量發展 打造城市副中心和產業集聚區
    隨著深中通道加快建設,中山「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進一步推進落實,南朗鎮的區位條件優勢日益顯著,今年上半年,各鎮區主要經濟指標排名中南朗位列第二。近日,南朗鎮黨委書記劉銳濠在「對標先進,迎難而上」的主題系列採訪中表示,此趟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前往佛山、江門、深圳、東莞考察學習,每到一個城市,南朗都能從中找到「破隱憂、強基礎、增後勁」的借鑑之處,南朗也將藉助區位優勢和其他城市的發展經驗,努力將偉人故裡建設成為中山「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城市副中心和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