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築夢大灣區 引領中山大發展

2020-12-20 中山網


   翠亨新區是中山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圖為翠亨科學城布局模型。

核心提示

「對面就是前海,南側就是淇澳島,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前海的一片高樓。」3月13日,在翠亨新區馬鞍島上,達石藥業(廣東)有限公司營運長王米娜博士在辦公室描繪著平日裡窗外的景象。

這種空間距離感,在未來深中通道通車後將大大縮小,一水之隔將變為20分鐘的車程。如同身邊大多數人一樣,王米娜對未來格外期待。

人們關注的是,未來的中山會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在翠亨新區規劃館裡,可以窺見未來的景象。嶄新的沙盤上,中山翠亨科學城、翠亨國家溼地公園、「國字號」的重大科學裝置、國際醫療城、高水平大學等元素構成了馬鞍島亮眼的底色。

面對「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中山按照省委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將翠亨新區作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在城市規劃版圖中謀劃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新格局,奮力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

如今,翠亨新區與岐江新城「雙星閃耀」的願景從設計圖中轉入工地,5年1500億元的交通建設投入助力中山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等高質量發展的部署正逐步向東落子。

從規劃藍圖到開工建設,一座城市的行動正激活中山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向東發展」激活高質量發展引擎

西人工島有如海上風箏一般在伶仃洋上牽起深中通道的骨架。西岸,馬鞍島上現代化建築群高低錯落;東岸,是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

透過翠亨新區規劃館的沙盤,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一目了然。

地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珠三角核心區與沿海經濟帶的交匯之地,中山緊緊把握深中通道通車前的窗口機遇期,投入1500億元,統籌推進一批高鐵、城市軌道、高快速路、港口等交通項目建設,加快實現到廣州、深圳中心區半小時通勤和香港、澳門1小時交通聯繫。

在「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堅持高位謀劃,提出「環灣布局、向東發展」戰略,在我市內部推進產業梯度合理布局,在東部沿海以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在中心城區以科研、教育等城市支撐服務產業為主,西部南部北部以工業生產、裝備製造等產業為主,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致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城市新格局的構建,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機遇。在推進「環灣布局、向東發展」戰略的過程中,中山積極規劃建設的深圳—中山產業拓展走廊,通過加強與深圳在規劃銜接、交通互聯、創新引領、產業共興、公共服務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在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同時,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為推動珠江口西岸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的建設,中山已規劃500多平方公裡範圍的片區,打造承接高端產業發展的新平臺。

在東部,翠亨新區將被打造成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目前,中山正大力推進翠亨科學城、灣區國際醫療城、灣區國際設計港、灣區國際創新園、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華南分院等平臺項目建設,全面對接穗深港、穗珠澳創新走廊,高位謀劃建設「深中創新軸」;在城區,則以岐江新城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強心戰略」,打造成城市未來的新客廳,形成與翠亨新區濱海新城「雙星閃耀」的生動格局。

向東發展的布局層層推進,激活了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搭建科創平臺矩陣

3月13日,一批來自廣州的工程師團隊來到馬鞍島上中瑞(歐)工業園健康醫藥示範區一號樓,為二樓的液相室的高效液相色譜進行安裝後調試。

「我們現在處於人等設備的狀態。」工作人員說,設備的安裝進度受到疫情影響,但目前正全力推進,預計4月底之前會把價值7000萬元的設備安裝進場。「3個國家傑青帶領的新藥研發課題組已經啟動進駐工作,每個研發團隊500萬元的匹配經費已經到位,年內將組建10-15個研究組,博士後工作站也在密鑼緊鼓籌備,省級重要創新平臺也在謀劃建設。」

這裡是中山藥創院去年12月5日落成並啟動試運行的新藥研發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各樓層已完成室內裝修,超過1億元的科研設備採購也按計劃分批到位。

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可在一棟樓內提供藥物臨床前研究的代謝分析、藥效學評價、藥物安全性評價、製劑和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等技術服務。企業不用再在全國各地跑,科研團隊項目落地也可以得到技術服務和政策扶持。

隨著20萬平方米新藥創製產業園於今年2月19日動工,並將爭取年底完成正負零結構建設,中山藥創院將爭取創建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為創新藥物從研發到產業化提供人才培養、應用研發、孵化育成、產業放大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務,藥創院還將開展海外人才專場招聘活動,面向世界引進人才和項目。

中山不乏此類高水平的科創平臺。去年3月28日,中山市政府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聚變研究中心正式籤約,明確雙方共建中山光子科學中心項目。項目將分兩期建設,旨在推動雷射技術創新研究和產業應用,衝擊世界強雷射科學裝置「巔峰」,計劃研發打造200PW超強雷射裝置。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中山一直積極參與共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穩步推進高端創新載體和創新平臺建設。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和國家正在謀劃布局的珠江西岸科創走廊,積極參與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制定《中山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項行動計劃》,著力打造大灣區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推動翠亨科學城加快引進一批國際高端研發、孵化和科教平臺,將其打造成為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合作平臺,爭取落地實施一批科技創新先行先試政策。

事實上,目前「1+2+4+N」的科技創新支撐體系逐步構建起來。「1」是建設高水平的中山翠亨科學城,打造一流的高端發展平臺;「2」是規劃建設中山科技大學、香山大學這兩所高水平大學,補齊中山缺乏大學大院大所的短板,來提升科技創新的軟環境;「4」是引進布局中物院光子科學中心等4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N」是打造N個科技創新平臺,進一步夯實科技創新的基礎。

著眼未來、放眼世界,中山正堅定不移地推動大灣區科研成果在中山轉化,構建「大灣區中心城市研發+中山孵化產業化」的創新格局。目前全市科技創新平臺已經增加到456家,形成全方位的創新矩陣。

構築產業發展高地

3月18日,「2020年線上古鎮燈博會e站購」活動在古鎮燈博會網站「燈飾在線denggle.com」正式啟動。

為主動應對疫情挑戰,提振市場信心,古鎮燈博會創新思路主打「在線經濟」,讓全球各地的廠家、商家與買家實現零距離對接。

紮實的產業基礎是危中求機的底氣。中山擁有38個國家級的產業基地、18個省一級科技專業鎮,有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家用電器等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11個百億級的產業集群。依託這樣的基礎,中山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兩手抓,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中山編制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發揮產業鏈齊全優勢,加強與香港、深圳等城市產業對接協作,建設智能家電、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實施健康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推進省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試點區和超高畫質電視網絡應用試點城市建設,支持新型顯示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建設共享設計、工業網際網路、檢驗檢測等一批全生命周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持續推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對接港澳全面深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優先發展現代金融、文化旅遊、商務會展等現代服務業,編制中山建設大灣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行動方案,規劃建設一批高端要素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為加快建設世界級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中山已籌建總面積達153平方公裡的九大市級產業發展平臺,目前在建項目87個,總投資額286.06億元。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巨頭」企業看好中山,在九大市級產業平臺加大投資。未來五年,美的集團產值預計翻兩番,從50多億增加到200多億。未來三年,格力集團產值要擴大5倍,從10億元增加到50多億。未來三年,TCL項目產值要翻倍,計劃從90多億增加到200億左右。

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生活圈」

「當知道中山有這個平臺的時候,我果斷地從其他城市來到這。這是值得我們年輕人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的地方。」去年到中山研究院新藥研發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就職的工作人員楊亞斌說。

儘管平臺的周遭仍是大片的建築工地,楊亞斌卻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山正在構築的宜居環境,未來將對創新創業者釋放出更大的吸引力。

市委、市政府提出,翠亨新區要對標雄安新區和國內外最高最好最優,集中力量做好、做熟、做旺起步區。這裡不僅將呈現水貫城中、城在水中央的這樣場景,還將以科學城為核心,打造3.5公裡長東西走向的城市景觀中軸線,塑造27公裡長的濱海天際線,呈現灣區城市形態和濱海風貌。

在全市範圍內,中山將東部沿海片區與中心城區一體化規劃建設,開展翠亨新區馬鞍島、岐江新城、金鐘湖等規劃設計及調整,開展岐江河「一河兩岸」城市設計,並計劃3年內投入600多萬元,徹底消除黑臭水體。擁有佔全市1/9面積的五桂山生態保護區、23.06%的森林覆蓋率,以及榮獲國家生態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等多個稱號的中山,將為共建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生活圈打造更加優質的生態基底。

一切以人為本的科學布局,將營造出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軟環境。

去年12月19日,中山科技大學籌建辦公室揭牌儀式在市教體局舉行,在推進中山科技大學、香山大學2所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落地方面邁出重要一步。兩所學校的建設,將為中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大量研發、技術等科技人才。

中山也將以更加開放的胸懷迎接人才的到來。全市113個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全部向港澳青年開放,教育、衛生等公共衛生服務全面優化,人文環境持續提升,港澳投資、科技創新等合作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不斷拓展。

正如中山向外界傳遞的有力信號一樣,環境的塑造將讓這座城市愈發充滿活力,將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中山,紮根中山。

訪談

達石藥業(廣東)有限公司營運長王米娜:

中山必將成為創業者追夢之地

作為落戶翠亨新區的第一家生物醫藥企業,達石藥業(廣東)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並不長。

「2017年公司成立時,當時只有我們董事長、創始人王春河博士1個人。」公司營運長王米娜博士說,從成立到現在,不過兩年多。

達石藥業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型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的核心團隊由3位海歸科學家組成。2017年,公司天使輪融資人民幣1200萬元,並獲得中山市翠亨新區的政策扶持資金人民幣2000萬元。在2018年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達石藥業獲廣東省中山賽區生物醫藥行業第一名,並成功入圍國家總決賽,最終獲得全國初創組優秀企業獎。

王米娜說,公司成立第二年才有第二位創始人進駐,剛開始僅招聘到幾名應屆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目前已有員工20多名,形成一支精幹穩定的團隊。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已有十幾個項目立項,走在不同的研究階段,今明兩年都有臨床申報計劃。去年年底,公司融資4000萬元,估值2億多元。融資後公司估值翻了16倍多。

「現在翠亨新區提供藥物研發平臺服務,後面的企業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王米娜說,即便是在大灣區範圍內,也難找到一整套的藥物臨床前評價服務平臺。公司在開展這一階段工作時,要跑很多城市,篩選合作平臺的過程也要經過一段磨合,合作最遠的公司在蘭州。現在公司所在的園區內有了中國科學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新藥研發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可以一次性解決製藥企業的需求,減少設備投入,把有限的資本投入到項目開發中去,更快地將研發項目產業化,填補臨床需求的空白。平臺不單單是服務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城市,還將在更大範圍內形成吸引帶動作用。

「這裡會越來越好,也會誕生更多像達石一樣的企業。」王米娜說,中山必將成為創業者的追夢之地。

相關焦點

  • 築夢大灣區:深圳鹽田多方位打造現代化綠色新港城
    (新中國70年)築夢大灣區:深圳鹽田多方位打造現代化綠色新港城  中新社深圳5月1日電 題:築夢大灣區:深圳鹽田多方位打造現代化綠色新港城  中新社記者 徐曉美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個奇思妙想在這裡正在或已經成為現實。
  • 穗港澳青年「同心築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8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天,「同心築夢」穗港澳青年交流活動在廣州市地方志館啟動,70多名粵港澳青年學生代表參加活動。他們中既有來自廣州市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的港澳學子,也有在港就讀廣州籍大學生研學培訓班的學員。
  • 走進民法典  同心共築夢
    2020年8月31日上午,由區委統戰部、區知聯會、區新聯會、溪霞鎮人民政府、江西坤豫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的「走進民法典,同心共築夢」法律宣講暨普法活動在溪霞鎮順利舉辦。活動中,區知聯會、區新聯會充分發揮法律界人才密聚的優勢,派出6名專業法律人士組成法律宣講隊,與溪霞鎮司法所一道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並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資料500餘份,活動現場群眾熱情高漲、秩序井然。
  • 高要大灣開展「禁毒同行,你我同心」暨齊心關愛,共築健康校園系列活動
    在元旦即將來臨之際,12月30日,肇慶市委政法委、高要區衛健局、區文廣旅體局、區科技局聯同大灣鎮人民政府在大灣鎮中心小學舉辦「禁毒同行,你我同心」暨齊心關愛,齊心拒毒,共築健康校園系列活動。首先,大灣鎮委副書記譚世華發言,向學生講解了毒品是社會公害,引導廣大學生認清毒品的危害,教育他們自覺遠離毒品,積極抵製毒品,做到不吸毒,不販毒,提醒學生需意識到「毒品就在我們身邊」,要時刻保持警醒。緊接著,肇慶市委政法委綜治科科長王雲龍、大灣鎮委副書記譚世華、高要區文廣旅體局黨組成員鄒伏養、區科技局四級主任科員陳永明等領導向學生們贈送了《青少年防毒禁毒教育手冊》。
  • 「同心築夢 共促發展」——2017京臺社區發展論壇於高雄佛光山舉行
    「同心築夢 共促發展」——2017京臺社區發展論壇於高雄佛光山舉行 2018年09月04日 16:19:13  來源:中國臺灣網
  • 《魅力平涼·同心築夢》在蘭傾情上演 醉人歌舞彰顯地方特色
    《魅力平涼·同心築夢》在蘭傾情上演 醉人歌舞彰顯地方特色(圖+視頻)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晚會現場中國甘肅網9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張慧雅 文圖/視頻)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石榴杯」甘肅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魅力平涼·同心築夢
  • 簡繁教育集團年會 | 同心築夢,共贏未來!
    >我們也非常榮幸邀請到北大校友會、名師聯盟、異業聯盟還有家委會成員代表們與我們共同歡聚一堂嘉賓與總裁、董事長的合影最後一張為操雲總裁與廈門北大校友會秘書長和校友們的合影2019年是值得我們回味的一年這一年簡繁每一天都是新的模樣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回望2019隨著公司不斷發展
  • 「綿陽」安州區:同心同向明目標 凝聚力量助發展
    安州區原為安縣,自2016年撤縣設區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安州區統戰資源要素不斷匯聚,統戰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為發揮統一戰線資源和人才優勢,在安州區新一輪的發展契機中提升統一戰線貢獻率,安州區大力弘揚「同心文化」,不斷促進統戰工作提質增效。
  • 兩「國字號」大灣區分中心掛牌成立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藥監)12月23日上午,國家藥監局、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市福田區舉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掛牌儀式。大灣區兩個分中心掛牌。
  • 2020年靖遠縣最大的初中畢業典禮主題是「同心築夢·揚帆起航」
    2020年7月14日上午,靖遠五中運動場上,以「同心築夢·揚帆起航」為主題的2020屆初三畢業典禮暨校園節日、社團成果展示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為本屆畢業生準備了一場用了心,動了情的視覺盛宴和文藝盛典。畢業典禮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校長劉軍山同志講話。
  • 洛江區舉辦「政治引領·築夢洛江」高層次人才主題活動
    1月13日,洛江區舉辦「政治引領·築夢洛江」高層次人才主題活動。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志宏,區政協副主席王詩榕參加。活動現場,王志宏致辭。王志宏、王詩榕向泉州東藝雕刻有限公司雕刻空間「人才之家」、石龍谷森林公園康氧空間「人才之家」授牌。
  • 2月5日到20日東港區將舉辦「炫彩東港 同心築夢」元宵節燈會
    2月1日,東港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炫彩東港 同心築夢」元宵節燈會有關情況。花燈展覽從2月5日持續到2月20日(正月初一至十六),地點在區政府廣場(築夢之路)、東關北路(幸福大道)。
  • 同心共築夢,民族一家親 浙海大舉行少數民族學生演講賽
    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昨天下午,「同心共築夢,民族一家親」少數民族學生演講賽在浙江海洋大學舉行,回族、苗族、布依族、滿族、水族、彝族等11個民族的18名學生,以民族團結為主題進行激情演講。最終,文教學院的苗族學生石湘婉斬獲特等獎。比賽現場精彩紛呈,選手們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飾出場,「顏值」和「實力」雙雙爆表。
  • 景德鎮高新區「不負韶華,同心築夢——我與園區共成長」主題演講...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於 翔報導:近日,景德鎮高新區總工會結合《關於加強高新區文化建設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不負韶華,同心築夢——我與園區共成長」主題演講比賽活動。通過初賽,16名來自園區各企事業單位的優秀選手在天一航空「職工活動中心」進行「不負韶華,同心築夢——我與園區共成長」主題演講比賽複賽的角逐。
  • 總臺大灣區之聲關注江門市「南粵家政」工程!短培訓、快就業、助...
    總臺大灣區之聲關注江門市「南粵家政」工程!短培訓、快就業、助脫貧!(融媒體系列報導《脫貧攻堅中的大灣區力量》今天播出第十四集:《廣東「三項工程」:以「小切口」推動高質量「大發展」》,採制:大灣區之聲記者陳星、陳菲、何毅。)如今,廣東「粵菜師傅」工程在南粵大地紮根開花,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迅猛發展,以「短培訓」助力「快就業、易創業」,有效調動農村脫貧戶積極性,助力貧困地區勞動者轉產脫貧。
  • 精彩回顧丨第1期湖裡區新聯會同心助力企業發展走訪活動
    湖裡區新聯會新行動,造就機遇可期。在繼廣泛納新理事之後,湖裡區新聯會再添新動作,「聯誼聯心聚共識,新階合力促發展」企業走訪活動如期開展。用「友誼溝通」畫出凝心聚力的同心圓,一場交流,兩家企業,不一樣的思維碰撞!首先,新聯會理事成員一行實地走訪欣賀股份有限公司。在走訪中,通過講解員的現場介紹,觀看凝聚企業文化的展示物,讓新聯會理事成員一行親身感受到知名服飾企業引領時尚潮流的非凡魅力。
  • 新華茶咖飄香大灣區 300商界名流品春茗
    此次春茗會以「新時代再出發,大灣區共發展」為主題,由去年年底剛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聯盟主辦。他說,今年5月,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將邀請國家發改委及粵港澳三地最高官員與香港中華總商會在香港召開大型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說明及研討會,解讀全球矚目、最新公布的大灣區發展規劃。年內還將舉辦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比賽,開拓未來產業發展新方向。
  • 全球獨角獸排行榜,大灣區為何輸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自從有了獨角獸企業排行榜,無論是哪家的榜單,大灣區的獨角獸數量都比不過京津冀和長三角。更令人吃驚的是,京津冀這個圈子體量不大,整個片區市場化程度相對滯後,但由於北京的作用,京津冀獨角獸企業數量反而一直高居全國第一,顯示出北京在新經濟上驚人的壟斷能力和顯著優勢。
  • 婁底一小參加「智惠婁星 同心築夢」之青少年科普夏令活動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廖清泉 通訊員 周姣 張瑩)8月20日,昔日寧靜的石井鎮廻龍村鄒家組熱鬧非凡,婁底一小60餘名學生和家長在此參加以「探究水力奧秘 共建生態家園」為主題的「智惠婁星 同心築夢」之青少年科普夏令活動,度過了一段快樂、難忘、有意義的時光。
  • 文化交融生長 共繪「同心圓」
    從歷史街區保育活化到西九文化區的誕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城市肌理中復甦;從文化交流到文化產業交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築夢,電影、電競、文創等文化產業領域激蕩新火花。同飲香江水,共築灣區夢。無法割裂的文化血脈、無限可能的發展機遇,文化成為串聯起彼此昨天、今天與明天的紐帶,在時間與空間雙重坐標上為粵港澳三地畫出「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