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東新(右)接受記者專訪。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
「蘭州新區在建設之初,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鎮區,與60公裡外的蘭州市區只有機場高速連接,老城區功能難以輻射到蘭州新區,區域內沒有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管理條件差,蘭州新區就是以這樣薄弱的基礎條件開始了『一張白紙繪藍圖』的歷程。」9月1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成立70年甘肅省發展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結束後,蘭州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東新回顧蘭州新區建設之初的景象時如是說。
在「一帶一路」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大背景下,蘭州新區如何搶抓機遇、乘勝追擊,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建設?
李東新認為,首先要立足打造通達內外的「大樞紐」,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鐵路方面,全力加快蘭張三四線、中蘭客專新區段、中馬鐵路等項目建設進度,加大蘭州軌道交通5號線的爭取力度,推動形成徐(徐州)蘭專線—蘭新線東西大通道,沈蘭線—蘭渝線南北大通道;公路方面,加快推進G109線改擴建工程、G341線以及中通道等項目建設;機場方面,蘭州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全省「十三五」重大工程項目,新建2條長4000米、寬45米的跑道,工程按2030年規劃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設計。
其次,立足提升服務保障功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著力做好城市水務工作。供水方面,持續提升供水能力,改善用水條件,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用水保障;汙水方面,按照「全收集、全處理」的目標,加快完善園區汙水管網建設,實現城市汙水全處理;雨水方面,加大雨汙分流改造力度,重點解決好雨汙混排、管網混接等問題,力爭實現「全收集、全利用」的目標;提升城市電力保障能力、保障城市供暖安全運行、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再次,立足建好用好各類平臺,充分發揮「疊加效應」。搶抓國務院及省上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機遇,加快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積極創建有色金屬自貿區,建設蘭州國際空港航空貨運基地、大型快遞企業分撥中心、國際商貿產業園,大力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和倉儲物流業務,將通道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努力打造東西連通、西進東出的通道物流產業基地。
最後,要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持續加大教育投入,不斷優化教育布局,深入推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辦學」,繼續做好職業教育,積極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示範區」,加大對失地農民技能培訓、再就業培訓;強化衛生健康服務,持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新區第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有效緩解就醫難、就醫遠的問題;深化社會保障工作,建立完善職業培訓體系,提升勞動力就業能力;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將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