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視域下的蘭州文旅融合與文化建構

2020-12-18 中國甘肅網

  呂佩玲

  「一帶一路」建設為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甘肅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古絲綢之路穿越甘肅長廊,是兩千多年來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陸路通道,是亞歐各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橋梁,也是中西文明相互吸引、相互借鑑、相互滋潤的文明之路。作為古絲綢之路重鎮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蘭州,如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發揮重要的支撐、輻射和帶動作用呢?這裡就蘭州的文旅融合和文化建構談一點自己的思考。

  一、蘭州城市形象的文化建構與文旅賦能。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文化體驗和文化消費,同時,旅遊的過程也是文化傳播、文化體認的過程。蘭州是全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不僅如此,蘭州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黃河之都」,還有作為多民族文化匯聚之城的文化多樣性、作為移民城市的天然的開放性、作為現代工業城市的工業文明積澱,等等 。

  那麼,蘭州的城市形象到底是什麼呢?提到蘭州會讓人首先聯想到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會說:黃河、《讀者》、牛肉麵。「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就給人一種蘭州是一個過站的感覺,是西北遊的出發地、集散地,後來,這句話被改成「中國西北遊,相約在蘭州」就好了許多,至少多了一層意思,蘭州是旅遊的目的地。

  2013年,「黃河之都,金城蘭州」城市形象標誌語發布,同時發布的還有蘭州城市形象標誌:手寫體的「中國·蘭州」是力與美、熱情與能力的結合體;藍、黃、綠三色筆觸,構成了「蘭」字造型,藍天、黃河和綠地,既象徵天地人的和諧,又是蘭州兩山夾一河地貌的奔放寫意;「黃河母親」人文雕塑嵌入三色筆觸,並連結馬家窯彩陶紋飾,厚重的歷史、多彩的文化、奮發超越的現代形象、奔放的激情,使得現代與傳統相互包容,喧囂與寧靜相得益彰。可以說,這是蘭州人對蘭州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文化自覺。儘管如此,這仍然是蘭州城市形象文化建構的一個開始,因為吸引遠方人們嚮往、喜歡蘭州的理由還不豐滿,體系化的蘭州形象建構、符號建構還未完成,蘭州的形象營銷還遠遠不夠。因此,需要進一步挖掘蘭州的黃河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等內涵,賦能文化旅遊和創意城市建設。

  二、推進蘭州文旅融合的實現路徑。如何使蘭州真正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樞紐地和溝通橋梁作用,實現向東——向西的匯聚和吸附。如何讓蘭州成為大眾心目中的「詩與遠方」?最核心的還是用文化做底色,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著力打好絲綢之路牌、黃河文化牌、工業文化牌、移民文化牌、民間民俗文化牌、現代文化牌——《讀者》牌等。徹底突破「蘭州市」的空間布局,樹立「大蘭州」的發展思維,一是「省市同城化」的文旅資源要素整合,大力支持在蘭省屬文化旅遊相關產業發展;二是蘭州、白銀、臨夏的文化旅遊一體化發展;三是蘭州、西寧、銀川等省會城市形成協作聯盟,著力推進「甘、青、寧」西部旅遊大環線和新陸海大通道等為代表的「一帶一路」國際旅遊樞紐站平臺建設等。充分發揮文化旅遊的對話、融通作用,不斷提升蘭州的國際化水平,不斷增強蘭州的文化力、創意力、吸附力、輻射力和營銷力。

  ——打好絲綢之路文化旅遊牌。充分挖掘蘭州作為古絲綢之路重鎮所沉澱的絲綢之路多元文明的基因,整合歷史文化碎片和文化記憶,發揮對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群的吸引,從而增進對話與交流,實現文化的融通和「人心相通」,最終實現「五通」。通過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為代表的 「一會一節」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建設,加快推進蘭州新區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博覽城、絲綢之路大數據產業園、蘭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等建設,打造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旅遊和民族文化等重點方向的教育培訓,實現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內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與全國各口岸的大通關合作邁向新階段,形成蘭州自由貿易區。

  ——打好黃河文化旅遊牌。蘭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自古形成了多民族文化融合交匯、相互吸收、多元一體的特色地域文化。黃河穿城而過,給了蘭州這座城市特殊的氣質。因此,挖掘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賦予「黃河之都」獨特的風情與魅力,對於蘭州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甘肅省《新時代甘肅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文化制高點實施方案》提出,實施黃河文化工程,創建國家黃河文化保護創新(蘭州)中心,把蘭州建設成為黃河文化展示區和文旅產業集聚區。「黃河之都」的文化旅遊業將由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打好工業文化旅遊牌。就蘭州城市的文化底色來說,是遊牧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交織而成,工業文明的色彩最為濃厚。奠定了中國工業基礎的「一五」期間的156個重點項目十多個落戶蘭州,極大地影響了蘭州的城市格局,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工業遺產見證了人類社會巨大的社會變革,記錄了普通勞動者難以忘懷的人生,凝聚了幾代人的情感和記憶,成為社會認同和歸屬感的基礎。工業色彩是蘭州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色之一,因此,將「前工業文明」的遺存打造到城市文化格局中會形成城市的文化記憶,避免大城市「千人一面」的問題。利用工業舊廠房修建大型電商倉庫、智能化物流園、休閒娛樂設施、創意工場和創意產業園,在工業遺址上建設工業遺產博物館和懷舊車站等工業旅遊體驗空間,對於蘭州這樣一個有著上百年工業歷史的城市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打好民間民俗文化旅遊牌。蘭州自古是一個多民族文化融匯的城市。內涵豐富、多姿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沉澱了蘭州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已然成為蘭州人的精神家園。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大力發展民族風情旅遊、民俗旅遊、民族民間民俗手工藝博覽、會展等,以建設絲綢之路非遺文化博覽中心為依託,打造「一帶一路」民族民俗文化旅遊品牌。通過甘肅多彩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吸引絲綢之路沿線的中亞、西亞國家的人們對絲路重鎮蘭州的關注,吸引國內中東部遊客來體驗、旅遊。

  ——打好移民文化旅遊牌。移民文化的發掘和文化認同的打造,會提升蘭州的對外吸附力和凝聚力。作為移民城市的蘭州,是一個容易被「五湖四海」認同的城市,因為蘭州匯聚了「五湖四海」的文化。挖掘並建構蘭州的會館文化、商會文化等移民文化,喚起移民的文化認同以及移民輸出地的文化認同感和親近感,從而通過移民文化旅遊營銷蘭州。

  ——打好現代文化旅遊牌。蘭州是享譽海內外的期刊品牌《讀者》的故鄉。創刊於1981年的《讀者》雜誌,39年來,累計發行20多億冊,參與了國人文化價值觀的建構、民族靈魂的重鑄,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成長,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已經成為人們的心靈伴侶,沉澱了大眾記憶和情懷。因此,充分發揮「讀者」品牌的文化影響力,支持讀者品牌開發戰略,加快建設「讀者印象精品街區」和文化空間「讀者小站」、「讀者書房」等,為數以萬計的《讀者》的讀者提供精神朝聖和文化體驗之旅,是蘭州文化旅遊的題中之意。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讀者」品牌的對外營銷,帶動蘭州的城市營銷。

  (作者單位:讀者出版集團運營管理部)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的典範 精心繪製的華章 《一帶一路·相約千年》主題樂舞...
    9月28日晚,氣勢恢宏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保利大劇院,沉浸在穿越千年「一帶一路」的夢幻中,美輪美奐的「環西部火車遊」主題推廣營銷活動首場演出主題樂舞《一帶一路·相約千年》在這裡震撼上演。演出前,主持人作了「交響絲路·如意甘肅」主題文化旅遊推介。
  • 一帶一路倡議視域下的翻譯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倡議視域下的翻譯人才培養 2020-10-18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帶一路」的話語建構與國際傳播
    提 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中華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結晶,其對外傳播首要任務是明確話語的核心內涵。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尋找其與絲路精神的契合點,在政治話語的指導下凝練出「一帶一路」民間話語內核,能夠增強「一帶一路」話語的感召力和親和力。
  • 甘肅蘭州舉辦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美食為「媒」掀起「一帶一路...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11月27日,以美食之名塑起蘭州與馬來西亞的文化橋梁,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在蘭州凱悅酒店盛大開幕。同時,還舉辦了中國(甘肅)—馬來西亞商貿、美食、文旅推介會。由馬來西亞駐西安總領事館、甘肅省商務廳、甘肅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蘭州凱悅酒店、中國馬來西亞商會-西安分會、甘肅駐馬來西亞商務代表處承辦,以「一帶一路」串聯起蘭州與馬來西亞之間的美食文化交流。
  • 【一帶一路】餘瀟楓 張泰琦:和合主義 建構「國家間認同」的價值範式 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例
    南海主權爭端雖然在中國所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理念的指引下不會引發大的衝突,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響到我國「一帶一路」方略的實行。另外,中國和日本也存在釣魚島和東海專屬經濟區之爭。短期內,這些爭端都不會得到妥善解決,這不利於中國發展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也不利於深化中國與東協的交流與合作,進而影響「一帶一路」在海上的推進。
  • 文旅商業界大咖齊聚:探尋一帶一路文商旅融合發展之道
    第二屆中國文旅商業地產節於2017年9月22日在西安曲江豪享來溫德姆至尊酒店盛大召開,活動以「傳承·破局·共贏」為主題,聚焦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前進態勢,以破局之勢助力文旅商業的蓬勃發展,探討與分享文旅商業地產的變革之路。   本次活動的第二輪微論壇以《探尋一帶一路文商旅融合發展之道》為主題。各位文旅商業界大咖齊聚,為大家帶來一場關於文商旅的頭腦風暴。
  • 「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論壇在西北師範大學舉辦 專家學者共話...
    >中國甘肅網5月15日訊 (本網記者 金瓊 文/圖)15日,「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論壇在西北師範大學舉辦。  開幕式上,西北師範大學副校長田澍作為主辦方代表首先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提到,昨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近30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論壇。今天,我們在絲綢之路重鎮蘭州召開「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論壇是非常及時且有重大意義的。
  • 皖江文化的研究視域與創新轉化
    這對於揭示安徽文化、皖江文化與江南文化的深層關係,推動文化的創新轉化,更好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江南文化的視域建構  目前學界公認的「江南」,多指「明清江南」,即環太湖區域的「水鄉江南」,加上皖南徽州一府六縣。江南文化以吳越文化為主體,徽文化、海派文化作為組成部分,共同構成江南歷史文化底蘊。
  • 甘肅:精心打造文旅融合典範,著力辦好「永不落幕」的「一會一節」
    經過多年精心培育和成功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以下簡稱「一會一節」)已經成為引領甘肅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國品牌」,被文旅部譽為文旅融合的典範。本案例通過對前三屆敦煌文博會、前八屆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和「一會一節」聯袂舉辦情況以及主要做法成效的闡述,集中展現了甘肅省「一會一節」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民心相通新中心、絲路文化新高地、文旅融合新樣板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對各地辦好重大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具有借鑑意義。
  • 敦煌研究院攜手蘭州大學探「一帶一路」沿線文化資源新徑
    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左)與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敦煌研究院供圖8月18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左)與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協議。敦煌研究院供圖中新網甘肅敦煌8月19日電 (記者 馮志軍)敦煌研究院19日發布消息稱,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揮毫潑墨 描繪文旅融合新圖景
    高位推動、高標引領,激活文旅融合動力之源    9月23日,焦作市文化旅遊大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大抓文旅融合的力度,把焦作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構建文旅發展新格局,焦作吹響了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 2020「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年度論壇在蘭州大學舉辦
    2020「一帶一路」高校聯盟論壇開幕 中國甘肅網11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魏晨辰)11月27日,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教育廳主辦,甘肅省內各聯盟高校協辦的「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年度論壇在蘭州大學開幕,論壇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國內外59所聯盟高校相聚雲端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新發展
  • 蘭州高新區稅務:全力服務「一帶一路」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數量越來越多,跨境投資規模越來越大,經貿往來頻次越來越高,稅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蘭州高新區稅務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稅收服務「一帶一路」各項舉措,通過落實稅收紅利、加強政策輔導等措施,更實更細地為「引進來」和「走出去」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知曉政策 行穩致遠「走出去」  跨境投資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對投資國環境的陌生而產生的各類風險和不確定性。
  • 文旅融合風口下的新文創探索
    文旅融合元年的到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信號,當時就有不少旅遊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文旅融合將成為中國文化和旅遊行業的一個風口。而風口,在任何行業和賽道,首先驅動的就是資本。隨著各地政策和資本的跟進,原本冷靜的文旅融資逐漸熱了起來,一把把明火照耀下,文旅融合走出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 【跨文化專題】做好跨文化傳播,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從本質上來說屬於文化範疇, 因為它是建立在歷史文化概念基礎之上的。文化把歷史、現實和未來串聯在一起,既將中國推向世界,又將沿線國家連接在一起。可以說,文化是「一帶一路」 建設的靈魂,只有文化發展走在前列,才能更好地推動沿線國家的建設,更好地開展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
  • 陝西將全力打造文旅融合「金名片」
    原標題:陝西將全力打造文旅融合「金名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
  • 李大鈞:「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認知和現代主義的文化取向
    文化融合論壇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論壇分為主題發言與圓桌會議兩部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主持主題發言部分,社科院學部主席團成員、歷史學部主任劉慶柱就《絲綢之路:中國走向世界與世界走進中國之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就《絲綢之路與佛教藝術東漸》、青海美術館副館長、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星原就《一帶一路:全球文化圖譜重構》、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就《絲綢之路紡織文明的東西對話:纖維、染料、圖案和織機》、原中央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組長
  • 「體教融合」視域下中華武術文化發展策略
    「體教融合」就是將「體育」和「教育」融合到一起,令體育回歸到最本質狀態的一種理念。從文化的狀態來看,體育更像是一種動態文化,教育則傾向於靜態文化,而中華武術文化便將這兩種文化外顯為實用主義文化,即身體格鬥文化;內化為理想主義文化,即精神思想文化。在「體教融合」理念指導下,中華武術文化的發展既要重視實用主義文化,又要抓住理想主義文化,將體育與教育科學融合,才能並駕齊驅。
  • 【思享家】精準化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華文化傳播交流
    、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近年來,魯班工坊除了服務國際產能合作,還作為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致力於開展海外職業教育師資培訓、舉辦國際學術交流會議、職業技能大賽、中外合作開發職業教育教學資源,成為跨文化語境下傳播中國文化、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人民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的載體。
  • 川航開啟「一帶一路」美食文化之旅
    川航機上餐食,「新疆大盤雞」與「宮保蝦球」齊聚萬米高空 原來,7月1日起,川航開啟「一帶一路」美食文化之旅,精選「一帶一路」沿線最具特色的美食,與川菜齊聚萬米高空。新疆處於古絲綢之路中段,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菜品融合了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口味,自然被川航選為美食之旅的第一站,其中「新疆大盤雞」最為經典最具特色,深受大眾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