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論壇現場
中國甘肅網5月15日訊 (本網記者 金瓊 文/圖)15日,「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論壇在西北師範大學舉辦。論壇邀請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任劉瓊、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段京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中國電視》雜誌社編審陳芳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共話「一帶一路」影視文化的傳播與創作研究。
開幕式上,西北師範大學副校長田澍作為主辦方代表首先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提到,昨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近30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論壇。今天,我們在絲綢之路重鎮蘭州召開「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論壇是非常及時且有重大意義的。他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拓展文化交流渠道,夯實文化自信根基,用海外讀者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既要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又要傳播當代中國蓬勃發展的多彩文化,既要展示中國先賢的哲學智慧,又要傳播當代中國人的思想和理想訴求,把最能體現中國人文精神、最具思想性、最有價值的東西宣揚出去,進而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民意基礎。
他強調,從一定意義上說,影視語言是全人類通用的語言。「一帶一路」恰恰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的地區,而影視的傳播便是最有效的手段。在新傳媒時代,影視的傳播較之以往更快、更便捷。他相信影視傳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對於實現民心相通將起到其他文化傳播方式難以達到的效果。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演講在主題演講環節,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說,擴大新的影視文化傳播渠道是十分重要的。他以近期票房與口碑俱佳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為例解釋在文化背景不同、社會發展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找到共同價值傳達的重要性。他強調,找到文化認同點更有利於文化傳播。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任劉瓊演講《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任劉瓊提出,如何利用影視去傳播我們的文化立場是至關重要的。她認為影視作品不是簡單的商品,而是影響力深遠的文化產品。她強調,絲綢之路除了文化貿易,形成的思想文化留存是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利用這一平臺進行文化整合。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段京肅演講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段京肅則解答了我們為什麼要建構巨大的、有所作為、可掌控的文化傳播主場和平臺。他強調話語權構建及其規則的重要性,提出文化走出去,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強大的對手。在講到「文化自信」問題時,他指出不能自以為是,要充分考慮各國家、各民族的背景,找到和其他國家和民族心心相通的東西更有助於我們弘揚絲綢之路精神。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則圍繞「講述什麼樣的中國故事,怎樣講好中國故事」展開論述,她強調絲綢之路的傳統和華人歷史的延續,並認為文化的吸引力是文化傳播的最關鍵。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林治波演講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林治波認為新媒體的傳播手段日益更新,但文化傳播的內核仍然是內容。同時他強調影視傳播的經濟價值和溝通民心的重要性。
《中國電視》雜誌社編審陳芳介紹了目前我國文化影視產品「走出去」的格局,從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角度展開演講,指出文化認同在影視文化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教授、著名評論家楊光祖在發言時批判了當下中國電影市場一味迎合市場的弊端,他認為,電影創作要將落點放在人性上,才能使文化傳播更有效。
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甘肅省戲劇家協會主席王登渤分別圍繞文化傳播是否有自信走出去、文化傳播不平衡現象及如何使文化傳播走得更遠等問題展開演講。
在九位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後,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李惠民做總結評議,精彩點評了各位專家學者的演講。主題演講環節由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院長徐兆壽教授主持。
在嘉賓主旨發言環節,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陳新民、甘肅省廣電總臺播音指導、「金話筒」獎獲得者常曉丹、甘肅省廣電總臺播音指導、《甘肅新聞》首席主播、「金話筒」獎獲得者流雲、《電影藝術》雜誌副編審譚政、新華網甘肅頻道總編輯何瀟、著名作家、影評人、蘭州交通大學學報副編審張哲、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教授孟子為、李燕臨、任志明、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陳積銀、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副教授李麗、馮曉臨分別做主旨發言,圍繞「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主題展開發言。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儉雲做總結評議。
本次論壇由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西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西北師範大學科研合作服務處及《當代文藝評論》編輯部主辦。包括西北師範大學科研合作服務處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繼、西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馬世年、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王德祥、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楊華在內的師生代表近百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