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佘曉晨1
12月11日,據Tech星球消息,微信「好物圈」正式更名為「微信圈子」。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在小程序中搜索「好物圈」,顯示出的小程序名稱為「微信圈子」。微信「搜一搜」的主界面也增添了這個小程序的入口,但顯示名稱仍為「好物圈」。
好物圈一直做的比較低調,但在產品功能上始終不斷改變。在幾次更迭之後,目前的好物圈更像是一個基於興趣建立垂直社區的產品,類似於豆瓣小組和貼吧。更名為「微信圈子」,似乎能夠消除「好物」二字和目前主要功能的不匹配。
好物圈的主界面很簡單,除了「分類找圈子」之外,還有「編輯看好」和「朋友看好」。「分類找圈子」中顯示的分類是精選圈子、科技、汽車、時尚等,目前顯示有8639個圈子。某一分類下有更垂直的圈子,例如「科技」下面有「人工智慧圈」、「玩機交流圈」等。
用戶在圈子裡發表的內容被稱為作品,大多由圖片和文字構成。有些圈子可以直接加入,有的則需要申請。加入圈子後,用戶可以將其他圈友的「創作」生成海報,同時進行評論和分享。
圈主作為一個圈子的建立者,可以修改圈子的名稱和簡介,擁有的權限相對較多。不過,目前來看,即使一些活躍的圈子有超過2萬多個成員、作品數量有1000多個,圈友作品下面的評論也只有個位數,社區內的互動並不多。
在某個圈子發布內容的過程據了解,好物圈在內測時邀請了一批頭部自媒體人當圈主。一位生活類的圈主告訴界面新聞,早期被邀請的圈主很多已擁有活躍的圈子,他們也會不斷向產品團隊提建議,比如將作品生成海報、在主頁播放音樂等。
該圈主認為,好物圈吸引她的地方在於,在微信這樣一個基於熟人社交關係的平臺內部,有一個基於興趣的陌生人內容社區,對於做內容的人可能是一個新的風口,其內容的生產成本也比公眾號更低。微信會給她的好物圈提供一些流量扶持,她希望現在能佔住陣地。
事實上,微信對好物圈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從最開始具有整合功能的購物信息管理,到後來的好物推薦,再到如今主打垂直社區,好物圈一直在進行低調的變化。
2019年3月,「我的購物單」正式升級成「好物圈」,用戶在小程序搜索框輸入「好物圈」後,可以進入到好物圈界面。之後在好物圈裡,用戶可以看到朋友推薦的物品,其「種草」功能較為明顯,好物圈三分之二的頁面展示了「朋友的推薦」;而現在,這個產品顯然有更多內容社區的意味。
儘管如此,好物圈並沒有放棄社交電商功能,例如圈子成員發布圖片的時候,圖片下方有添加商品連結的按鈕。但如何更好地完善社區內的電商閉環,成為好物圈要思考的問題。
小程序的版本更新顯示,僅從十月到十一月,好物圈的版本已有多次更新。將「好物圈」更名為「微信圈子」,看起來又是一次前進。藉助微信巨大的流量扶持,微信圈子的發展值得期待,但它可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讓更多的用戶走進去。